2023届中考生物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一 考点01 生物的特征(A卷)
展开2023届中考生物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一 考点01 生物的特征(A卷)
1.下列各项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潮起潮落 B. 春华秋实 C. 旭日东升 D. 夏雨绵绵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中,最能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能生长发育 B.有应激反应
C.有遗传特性 D.能繁殖后代
3.牵牛花在清晨开放,在傍晚关闭,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生长和繁殖
4.自然界的生物多种多样,但它们也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列选项不符合生物特征的是( )
A.机器人行走 B.花生结果 C.铁树开花 D.东北虎捕食
5.下列生活现象,能体现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特性的是( )
A.小鸡破壳而出 B.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C.庄稼需要浇水、施肥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A.生物需要营养 B.生物能繁殖 C.生物能呼吸 D.生物能生长
7.生物不会因为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物种灭绝,因为生物体具有( )
A.生长特性 B.繁殖特性 C.遗传特性 D.适应特性
8.“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下列哪项特征( )
A.遗传 B.变异 C.需要阳光 D.需要水
9.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我们从婴儿到成年,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能进行呼吸 B.能遗传变异
C.能生长发育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0.人体内部分废物随汗液排出,属于( )
A.生长现象 B.遗传变异 C.新陈代谢 D.应激性
11.下列生命现象中,与“明月别枝惊鹊”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含羞草叶子受到触碰后会合拢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
12.生长在沙漠干旱地区的植物,根系比较发达。这种特点说明( )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生产和繁殖
D.生物的生活需要一定的环境
13.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下列情境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挥汗如雨 B.田地里的玉米茁壮成长
C.初秋的雨后,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 D.秋天,光照时间逐渐缩短
14.请将下列常见生命现象与其对应的生物特征搭配起来:
①“芝麻开花节节高” A.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②“朵朵葵花向太阳” B.生物能生长
③打羽毛球挥汗如雨 C.生物对剌激有反应
④为植物松土,植物能长得好 D.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⑤“龙生龙,凤生凤” E.生物能进行呼吸
15.诗词歌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许多生物学知识。
(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说明生物能_____。
(2)“秋风淅浙桂花香,花底山蜂采掇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能_____。
(4)“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说明生物能_____。
(5)鸥鹭、桂花、山蜂、草等生物体都是由_____构成的。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CD、“潮起潮落”,“旭日东升”,“夏雨绵绵”,均属于自然现象,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B、“春华秋实”,说明生物能繁殖,属于生命现象。
故选:B。
2.答案:A
解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中,离家时的“少小”到回家时的“老大”年纪以及“鬓毛衰”(老年人头发稀疏),展示了人从少年到老年人身体的变化和心里的伤感,最能体现生物的生长发育。故选:A。
3.答案:C
解析:牵牛花清晨开放,傍晚关闭,这是因为生物体内存在着类似时钟的节律性,生物体通过它能够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且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这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故C符合题意。故选:C。
4.答案:A
解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5.答案:D
解析:A.小鸡破壳而出,反映的是鸡受精卵孵化成小鸡,从而破壳而出,故属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第一年的草本植物被火烧掉以后,在第二年的春天又萌发长出新的植株,故属于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庄稼需要浇水、施肥,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即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C不符合题意。
D.一猪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反映的是猪的后代仍然是猪这个物种,但它们个体之间及亲子代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故属于生物的遗传变异现象,D符合题意。
故选D。
6.答案:A
解析: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描绘的是一种捕食关系,说明生物生活需要营养,故选A。
7.答案:B
解析:由于生物可以进行繁殖,而使得生物不会因为个体的死亡而导致物种灭绝,故选B。
8.答案:A
解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子间在性状上的相似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A正确。故选A。
9.答案:C
解析:生物能生长和繁殖,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池塘中的小鱼可以长成大鱼,我们从婴儿到成年,这些现象体现了生物能生长。
10.答案:C
解析:排泄是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如水、无机盐和尿素。排泄的途径有三条:一、二氧化碳和水以气体的形式由呼吸系统排出;二、水分、无机盐和尿素以汗液的形式通过皮肤排出;三、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其中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是最主要的排泄途径。人体内代谢终产物排除体外的过程,都属于生物的新陈代谢现象。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
11.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基本特征。“明月别枝惊鹊”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普遍存在遗传现象;“含羞草叶子受到触碰后会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体现了生物能进行代谢。
12.答案:B
解析: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沙漠地区最大的特点就是缺水,荒漠中生活的植物,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得多,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从而适应干旱的环境,这种现象说明了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故选:B。
13.答案:D
解析:挥汗如雨,是排出体内的废物;田地里的玉米茁壮成长、初秋的雨后,池塘里的青蛙呱呱叫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秋天,光照时间逐渐缩短属于自然现象。故选:D。
14.答案:
解析:①“芝麻开花节节高”说明生物能生长;②“朵朵葵花向太阳”是葵花对光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说明生物对刺激有反应;③排汗是生物体排出身体中废物的一种方式;④为植物松土能增加土壤中空气,利于根的呼吸作用,植物长得好;说明生物能进行呼吸;⑤“龙生龙,凤生凤”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15.答案:(1)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营养
(3)生长和繁殖
(4)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5)细胞
解析:(1)“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秋风浙浙桂花香,花底山蜂采掇忙”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4)“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5)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因此鸥鹭、桂花、山蜂、草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023届中考生物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一 综合练习(A卷):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生物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一 综合练习(A卷),共6页。
2023届中考生物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一 综合练习(B卷):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生物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一 综合练习(B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选项中,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中考生物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一 考点02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B卷):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生物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一 考点02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B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各项中不属于调查法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