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9 桃花源记教学ppt课件
展开1、掌握省略句以及“皆、咸”“具、俱、并”等文言虚词,认识“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古今异义词。2、疏通文意,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3、理解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学习他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桃花源记》,感受他的向往和追求。
同学们所向往的理想生活是什么样的?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辞赋以《归去来兮辞》最有名,有《陶渊明集》传世。其诗文语言质朴、自然又颇为精练,具有独特的风格。
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文学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开国功臣;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东晋末期,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陶渊明生性淡泊,他在家境贫困、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读书作诗。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所以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他到任时间不长就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
县吏让陶渊明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苍生”之志,可他生活在晋宋易主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军阀混战,赋税繁重,人民遭受深重剥削压榨。像陶渊明这样一个性格耿直,清明廉正的人,因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坚决地辞去了上任仅81天的彭泽县令,与统治者最后决裂,归隐田园。他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杀害晋恭帝。这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只好借助创作来抒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桃花源”指开满桃花的溪水源头,是作者理想生活的蓝图,点明了本文的写作对象。“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标题简洁明了,交代了本文的体裁和写作内容。
便舍船 豁然开朗 _____ 屋舍俨然 阡陌 _________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_________ 间隔 及郡下 ______ 诣太守 刘子骥 ____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惊异,诧异。意动用法,“对感到惊异”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靠捕鱼谋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用原文回答。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2、作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用原文回答。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 第一段描写桃花林有什么作用?
这段景物描写,渲染了桃花林的神奇、美丽;为下文渔人进入做客桃源作铺垫;暗示将会出现“奇境”。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敞亮
安闲快乐。怡然,快乐的样子。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象有光似的。(渔人)就离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明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象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1、文中描写桃花源里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渔人入山后,看到了桃花源怎样的景象和生活?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生活环境:优美宁静生活景象:安乐幸福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 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那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的回答了他们。(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菜(款待他)。村中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就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了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为他们)详细的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儿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1、桃花源中的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 找出有关的语句。从中体现了桃花源怎样的民风?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民风:民风淳朴、热情友善。
2、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表现了桃花源人什么思想?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具言”的是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渔人“具言”现实世界的见闻遭遇,因为这不是作者描述的重点,所以一笔带过。
桃源人“叹惋”是因为渔人说的世上情形与桃源生活相比差别巨大:一边是战乱频繁、混乱不堪、苛捐杂税,一边是和平安宁、安静自然、怡然自乐。
4、“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什么?
一是桃花源和平安宁、人人耕作、民风淳朴,不希望外人来打扰;
二是为下文再次寻找桃源而不得埋下伏笔。
5、这段描绘了桃花源怎样的生活图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桃花源生活图景:民风淳朴、热情友善、没有压迫剥削、没有战乱、和平安宁。
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 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问:访求、探求。津:渡口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前次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到路。 南阳刘子骥,是志趣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兴的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此后就再也没有访求的人了。
1、渔人是如何离开桃花源的?请用原文回答。
处处志之,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暗示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这样写,暗示美好的桃花源似有而无、似真而幻,是虚构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找到。
表达作者对不能实现美好社会理想的惋惜之情。
1、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动词,作为)②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2、之①忘路之远近(结构助词,的)②渔人甚异之(代词,指桃花源的美景。)③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代词,这。)④具答之(代词,代指桃花源人所问之事。)⑤处处志之(音节助词,无实义。)⑥闻之,欣然规往。(代词,代指渔人发现桃花源的事。)
3、其①欲穷其林(代词,那(片)。)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他们的)③太守即遣人随其往(代词,他)4、所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所字结构,与“闻”连用,指“听到的事情”。)②寻向所志(所字结构,与“志”连用,指“做标记的地方”。)5、乃①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然,居然。)②见渔人,乃大惊(副词,于是,就)
便要还家:同“邀”,邀请。
1、寻①寻向所志(寻找)②寻病终(随即,不久)2、遂①遂与外人间隔(于是,就)②遂迷(终于)
3、舍①便舍船(shě,放弃)②屋舍俨然(shè,房舍)4、志①处处志之(做记号)②寻向所志(标记)
1、芳草鲜美 古义:新鲜美好。 今义:食物滋味好。2、阡陌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指运输事业。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绝境] 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4、无论魏晋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5、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义:不值得,不必。 今义:不充足,不够。
1、形容词用作动词欲穷其林:尽。2、形容词意动用法渔人甚异之:对……感到惊异。3、名词用作动词未果,寻病终:实现。
1、省略句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尽”后省略介词“于”)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酒食”后省略宾语“招待他”)2、判断句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也”表判断)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文章结尾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的情节是否多余?
不多余,因为刘子骥是晋朝真实的历史人物,写他寻找桃花源,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同时,写刘子骥寻访桃花源没有成功,是为了渲染桃花源的令人向往和不可寻觅,暗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不可能存在的。
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为什么千百年来无数中国人对它心驰神往?
从自然环境看,桃花源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从社会环境看,桃花源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安定平和。
从社会风气看,桃花源中的人和睦共处,桃花源民风淳朴。
从生活状况看,桃花源中的人丰衣足食,安居乐业,长幼有序。
从精神状态看,桃花源中的人怡然自乐,自由幸福。
桃花源是一个自给自足、自由美好的人间仙境,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所以具有永恒的魅力。
文中所描写的桃花源寄寓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你怎么评价这一社会理想?
①文中描写了一个没有阶级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而宁静淳朴的理想社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愿望。作者的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②陶渊明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他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的。这种社会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幻想。
本文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描绘了一幅景色优美、没有战乱、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安居乐业、和睦相处的生活图景,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政治理想,表达了作者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心声,也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厌恶战争的情绪及追求和平生活的美好愿望。
本文作者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时结合逼真的现实。如文章一开始就明确向读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身份等,后面写桃花源中的土地、屋舍、鸡犬等,这就使桃花源内发生的一切事情好像都是真的。最后写南阳刘子骥向往这块乐土,欣然寻访,没有成功。刘子骥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作者把他写进作品,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虚实结合的写法,使本文既具有浓烈的浪漫虚幻色彩,又有一定的真实性。
1、真假结合,虚实相生
作者写桃花源并不是开门见山,而是迂回曲折。沿途有溪流、桃林,有山阻隔,入洞之后又在狭窄小道中步行,数十步后才豁然开朗。这种跌宕起伏的笔触,使读者的感情不由自主地随之变化。在进入桃花源后,作者的描写也极有层次:先写田园风光,后写桃花源中人们的日常生活状态。从远到近,层层递进,步步深入。
2、曲折回环,层次分明
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寄托自已的社会理想,因而仅用寥寥数字便点明了故事的背景和结局,而对进入桃花源的经过、在桃花源中的所见所闻描写得极为详细。有详有略,对表达主题起到了重要作用。
3、详略得当,主题鲜明
请你找出三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示范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2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桃花源记示范课课件ppt</a>,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9课桃花源记,知识导航,课内精读,课外赏读,新题专列,词语解释,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结构梳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文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2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桃花源记课文内容课件ppt</a>,共1页。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39324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桃花源记课前预习ppt课件</a>,共5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黄发垂髫,诣太守,刘子骥,文意疏通,沿着顺着,以为职业,新鲜美好,繁多的样子,对感到惊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