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七彩阳光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11月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2022学年第一学期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地理学科
考生须知:
1.本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2022年9月18日,超强台风“南玛都”从日本九州鹿儿岛县附近登陆,该台风已致日本2人死亡,百余人受伤。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警、监测和救援中有重要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利用GNSS技术迅速、准确掌握受灾范围和面积
B. 利用GIS进行台风灾害危险性评估
C. 利用GNSS确定台风中心位置、监测移动方向
D. 利用RS准确获得被困人员位置,实施救援
【答案】B
【解析】
【详解】利用RS技术迅速、准确掌握受灾范围和面积,A错误;利用GIS进行台风灾害危险性评估,B正确;台风中心没有用户接收装置部分设备,故不能用GNSS定位、监测移动方向,C错误;利用GPS准确获得被困人员位置,实施救援,D错误。故选B。
【点睛】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3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公布的全球4大卫星导航系统供应商,包括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和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2. 彗星尾部留下的碎屑物质与地球大气摩擦形成流星雨。猎户座流星雨是哈雷彗星带来的“夜空礼花”,2022年极大(单位时间流星数量最多)出现在10月22日凌晨2点。该现象涉及的主要天体有( )
A. 恒星-卫星-星云 B. 彗星-流星体-行星
C 恒星-流星体-卫星 D. 彗星-星云-行星
【答案】B
【解析】
【详解】彗星是天体;流星体是天体;流星雨不是天体;地球是行星,是天体;材料中没有恒星、星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22年9月27日(农历初二)凌晨3:33木星冲日。木星冲日是指木星、地球和太阳几乎排列成一线,地球位于太阳与木星之间。此时木星被太阳照亮的一面完全朝向地球,且距离地球很近,明亮而易于观察。完成下面小题。
3. 上图中能示意“木星冲日”当天月球位置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天体系统共有3级 B. 木星轨道附近可见小行星
C. 木星属于类地行星 D. 木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木星冲日”当天为农历初二,当天月球位置在①处时,月相为新月,接近农历初二,A正确;当天月球位置在②处时,月相为下弦月,接近农历二十三,B错误;当天月球位置在③处时,月相为上弦月,接近农历初八,C错误;当天月球位置在④处时,月相为满月,接近农历十五,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图示天体系统共有2级,太阳系与地月系,A错误;木星与火星轨道,之间为小行星带,附近可见小行星,B正确;木星与土星属于巨行星,C错误;金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D错误。故选B。
【点睛】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科学家研究发现24颗宜居候选星球,但筛选到最后就只剩一颗行星符合要求,它就是KOI5715.01,与太阳系的距离超过100光年,地球是目前宇宙中唯一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完成下面小题。
5. 推测KOI5715.01星球宜居的主要依据( )
A. 具有与地球表面接近的温度 B. 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C. 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 D. 具有可供生物生存的水
6. 地球是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为( )
A. 质量在八大行星中最小 B. 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不同
C. 有足够的质量吸引大气层 D. 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
【答案】5. A 6. D
【解析】
【5题详解】
一颗存在生命的星球应该具有与地球表面接近的温度,A正确。KOI5715.01与太阳系的距离超过100光年,太阳的距离较远,B错误。具有地月系一样的天体系统不是生命存在的必须条件,C错误。具有与地球表面接近的温度,才会有液态水,D不是主要依据。故选A。
【6题详解】
地球是一颗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为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的行星,D正确。质量在八大行星中不是最小,水星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公转方向与其他行星相同;有足够的质量吸引大气层不是地球独有的,AB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是颗普通的行星,表现在它的体积、质量以及自转公转这些特征,在太阳系中都是普普通通的一颗行星,并无特殊之处,水星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其特殊性表现在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7. 根据地层组成物质的性质和化石特征,可以追溯地层沉积时的环境特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红色岩层指示还原环境 B. 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氧化环境
C. 破碎贝壳指示滨海环境 D. 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深海环境
【答案】C
【解析】
【详解】岩石氧化后可能呈现红色,故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A错误;因为黑色页岩岩石中含较多的有机质及细分散黄铁矿、菱铁矿而显黑色,故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B错误;破碎贝壳一般出现在滨海地区,指示滨海环境,C正确;珊瑚一般生活在水温较高的浅海中,珊瑚化石指示清澈温暖的浅海环境,D错误。故选C。
【点睛】地层是地壳上部呈带状展布的层状岩石或堆积物。地层中的化石,多数是古生物的遗体;少数是古生物活动的遗迹,生物是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地进化的。不同时代的地层一般含有不同的化石,而相同时代的地层往往保存着相同或相似的化石。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地层中保存下来的化石,来确定地层的时代和顺序。
古生物大羽羊齿,是亚洲东部的热带植物地理区——华夏植物地理区的典型代表植物,以其蕨叶大而命名。下图为大羽羊齿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8. 大羽羊齿繁生的地质年代属于( )
A. 元古宙 B. 太古宙 C. 古生代 D. 中生代
9. 符合该地质年代的事件有( )
A. 空中出现了始祖鸟 B. 发生了一次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
C. 形成铁矿的重要时代 D.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
【答案】8. C 9. D
【解析】
【8题详解】
据材料“古生物大羽羊齿,以其蕨叶大而命名”可知其属于蕨类植物,出现在古生代,C正确;元古宙蓝藻爆发,A错误;太古宙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B错误;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D错误。故选C。
【9题详解】
空中出现了始祖鸟,是中生代后期,A错误;海陆格局表现出冈瓦纳古陆与劳亚古陆联合,形成联合古陆,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雏形基本形成,B错误,D正确;元古宙是是铁矿和镍矿形成的重要时期,C错误。故选D。
【点睛】地球的演化历程主要分为前寒武纪、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每个代又分为若干纪。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恐龙灭绝时期的气候特点是( )
A. 温暖干燥 B. 寒冷干燥 C. 温暖湿润 D. 寒冷湿润
11. 符合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是( )
A. 一直较寒冷干燥 B. 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C. 变化周期比较一致 D. 寒冷期长于温暖期
【答案】10. A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恐龙在白垩纪时期灭绝;结合图示可得,该时期气温较为温暖干燥,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选A。
【11题详解】
符合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特点的是冷暖干湿相互交替,不是一直较为寒冷干燥,变化周期差别较大,寒冷期短于温暖期,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 中生代爬行动物盛行,尤其是恐龙,在侏罗纪和白垩纪达到了大繁盛,因此中生代也被称为“爬行动物的时代”。恐龙在白垩纪时期灭绝。
12. 岬角是海岸带凸出在海中的陡峭、狭窄的尖角,在波浪不断侵蚀下,岬角海岸通常会出现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海岸地貌,下列关于海岸地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海蚀柱是高出海平面的陡崖 B. 海蚀平台在波浪作用下不断后退形成海蚀崖
C. 海滩是海岸边缘沙砾堆积体 D. 海蚀平台上抗蚀能力强的保留形成水下沙坝
【答案】C
【解析】
【详解】海浪侵蚀地貌是海浪长期侵蚀基岩海岸形成的。最先形成海蚀洞,海蚀洞上部岩层坍塌形成海蚀崖,海蚀崖不断后退形成海蚀平台。当海蚀洞穿透则形成海蚀拱桥,拱桥塌落形成海蚀柱;海滩是海岸边缘沙砾堆积体。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 读某地貌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MN方向颗粒由细变粗 B. 面积可能继续扩大
C. MN方向厚度由薄变厚 D. 多形成于河流下游
【答案】B
【解析】
【详解】图中地貌为冲积扇,M→N方向由上游往下游流动,颗粒由粗变细,厚度由厚变薄,AC错误;面积可能继续扩大,B正确;形成于河流出山口的位置,D错误。故选B。
【点睛】河流从山地流出,由于坡度骤降,流速减慢,对碎石和泥沙的携带作用减弱,使碎石和部分泥沙分带堆积形成的一种扇形地貌。扇形区域往往土壤肥沃,是重要的农耕区。
14. 某地理兴趣小组为了模拟某种地貌的形成过程,做了如下实验。步骤如下:在A面铺上一层较厚的土壤,将可升降水槽的倾斜角度α调至20。在斜面A顶端用长嘴水壶缓缓倒水,使水流呈线状,直至B面形成较明显的扇状体为止。符合该模拟实验的是( )
A. 模拟河漫滩的形成 B. A面模拟流水堆积地貌
C. B面模拟流水堆积地貌 D. A面土壤冲刷与α角的大小无关
【答案】C
【解析】
【详解】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实验模拟的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和沉积作用,A错误;A面模拟流水侵蚀作用,B错误;B面模拟流水堆积形成的冲积扇地貌,C正确;A面土壤冲刷与α角的大小有关,α角的越大,侵蚀作用越强,D错误。故选C。
【点睛】地表流水在陆地上是塑造地貌最重要的外动力。它在流动过程中,不仅能侵蚀地面,形成各种侵蚀地貌(如冲沟和河谷),而且把侵蚀的物质,经搬运后堆积起来,形成各种堆积地貌(如冲积平原),这些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统称为流水地貌。
我国山川壮美,地表形态多姿多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四大高原上常见的地貌景观及其主要特点的表述,对应的是( )
A. 青藏高原—角峰—金字塔形尖峰 B. 内蒙古高原—三角洲—形似张开的折扇
C. 黄土高原—溶斗—口大底小圆锥形 D. 云贵高原—风蚀蘑菇—上宽下小蘑菇形
16. 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
A. 青藏高原戈壁、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B. 内蒙古高原冰川广布,土壤侵蚀严重
C. 黄土高原风蚀强烈,土层较薄,植被稀疏
D. 云贵高原峰丛林立,岩石裸露,石漠化严重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青藏高原海拔高,冰川地貌发育,多角峰,呈金字塔形尖峰,A正确;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河流曲流发育,B错误;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形成塬、墚、峁地貌,C错误;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其中溶斗呈口大底小圆锥形,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青藏高原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水源比较丰富,A错误;内蒙古高原地面坦荡,草原广布,土地荒漠化严重,B错误;黄土高原黄土广布,土层深厚,植被稀疏,流水侵蚀,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C错误;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多喀斯特地貌,峰丛林立,岩石裸露,石漠化严重,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不同高原的景观特点不同,其中青藏高原的地表景观是雪山连绵,冰川广布,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形崎岖,内蒙古高原的地表景观是地面坦荡。
下图是“近地面(虚线)和大气上界(实线)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示阴影部分C表示( )
A. 大气对紫外线的削弱 B.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C. 大气对可见光的削弱 D. 大气对红外线的削弱
18. 夏季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的主要原因( )
A. 云层对B的吸收作用增强 B. 云层对ABC的反射作用增强
C. 云层对C的散射作用增强 D. 太阳辐射ABC无法穿过云层
【答案】17. D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A表示紫外线,B表示可见光,C表示红外线,图中阴影部分C是大气对红外线的削弱,D正确;大气对紫外线的削弱是阴影部分A,A错误;大气对可见光的削弱是阴影部分B,C错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是全部阴影部分,B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夏季多云时,白天云层对ABC的反射作用增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减弱,气温不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辐射谱是太阳辐射能量随波长的分布。太阳辐射能量分布在从宇宙线、X射线到无限电波的整个电磁波谱区内。大约50%的太阳辐射能量在可见光谱区(波长0.4~0.76微米),7%在紫外光谱区(波长0.76微米),43%在红外光谱区(波长>0.76微米)。
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滴时,光线被折射及反射,在天空形成拱形的七彩光谱,雨后常见。下图为某摄影师在非洲维多利亚瀑布前拍摄到的彩虹。完成下面小题。
19. 形成彩虹的“水滴”主要分布在地球大气的( )
A. 软流层 B. 对流层 C. 平流层 D. 高层大气
20. 雨后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的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
A. 吸收作用 B. 反射作用 C. 散射作用 D. 折射作用
【答案】19. B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彩虹是太阳光照射到大气中水滴被折射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大气层由近地面到高空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等。水汽和固体杂质主要分布在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几乎没有水汽。B正确,CD错误。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发源地,A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地球上观察晴朗白天的天空是蔚蓝色的,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空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具有选择性,主要散射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天空是蓝色的。C正确。吸收作用、反射作用、折射作用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不是天空蓝色的原因,ABD错误。故选C。
【点睛】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复杂多变。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机的高空飞行。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读下列景观图,以上景观所受主要外力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甲——风力沉积 B. 乙——流水沉积 C. 丙——流水溶蚀 D. 丁——海浪侵蚀
【答案】AC
【解析】
【详解】甲是沙丘是风力沉积地貌;乙是海滩,是海水沉积地貌;丙是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地貌;丁是三角洲,是流水沉积地貌。AC正确,BD错误。故选AC。
22.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云、雾、雨、雪天气主要发生在③层 B. 任何纬度地区①层夏季较厚冬季较薄
C. ②层的臭氧吸收太阳红外线而增温 D. ③④层的密度很小,有若干电离层
【答案】BD
【解析】
【详解】读图可知,①层是对流层,②层是平流层,③④层是高层大气。水汽、杂质主要在①层,云、雾、雨、雪天气主要发生在①层,A错误;对流层的厚度随近地面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近地面温度高,对流层厚度大,故任何纬度地区①层夏季较厚冬季较薄,B正确;②层的臭氧吸收太阳紫外线而增温,C错误;③④层的密度很小,有若干电离层,D正确。故选BD。
【点睛】大气的垂直分层包含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最低的一层,雨雪天气主要发生在这层;平流层之中包含大量的臭氧,吸收了太阳的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最后是高层大气,因含有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短波通讯。
为缓解全球变暖,我国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的最高点),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CO2“零排放”),图1为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2为1960-2021年全球空气CO2浓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大气的直接热源是① B. 深秋时节北方经常出现霜冻主要原因是③较弱
C. 地面的直接热源是② D. 新疆瓜果颜色特别鲜艳主要原因是④相对较强
24. 图2所示期间CO2浓度变化会造成全球变暖,主要因为( )
A. 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更多 B. 大气逆辐射减弱
C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更多 D. 大气保温作用强
【答案】23. BD 24. AD
【解析】
【23题详解】
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②,A错误。深秋时节北方经常出现霜冻主要原因是大气逆辐射③较弱,B正确。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C错误。新疆瓜果颜色特别鲜艳主要原因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④相对较强,D正确。故选BD。
【24题详解】
图2所示期间CO2浓度变化会造成全球变暖,主要因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更多,大气保温作用强,AD正确。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大气吸收地面辐射更多,大气逆辐射强,大气吸收太阳辐射短波变化不大,BC错误。故选AD。
【点睛】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
新安江流经安徽、浙江两省,流域内山地丘陵广布。1959年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形成一个面积573平方千米的水库。某校师生在暑期研学活动中,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调查等方式,发现水库建成后库区的风比以前更大更多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 地表对风力削弱作用减小 B. 湖岸附近的湖陆风减少
C. 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减弱 D. 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增强
26. 下列图示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25. AD 26. AC
【解析】
【25题详解】
水库建成后水域面积变大,湖和周边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变大,气压差变大,导致风力变大,D正确,C错误。湖面变大,摩擦力变小,A正确;湖岸附近的湖陆风增加、频繁,B错误。故选AD
【26题详解】
A图夜晚山坡或山顶降温快,气流下沉,谷地气流被迫抬升,A正确。B图城市温度高于郊区,市区应该是上升气流,B错误。C图白天陆地增温快,是上升气流;湖泊增温慢,是下沉气流,C正确。地面受热气流上升,冷却气流下沉,D错误。故选AC。
【点睛】湖陆热力性质差异;白天,陆温高于湖温,夜晚,陆温低于湖温。热岛效应的成因主要是人类生产生活及交通向大气释放的废热较多。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2分)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区。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该地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运用人工智能DCNN-M模型进行实时震级估算与潜在破坏预测,为地震预报、应急提供信息支撑。图1为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材料二: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地北侧,既有“日光城”的美誉,又因“拉萨夜雨”而闻名。拉萨的雨季通常在每年的5月至9月,而夏季的夜雨率高达80左右,图2为拉萨河谷区域图。
(1)图1中C层分布最广的是____矿物,化学元素在该层分布不均,上层为____,下层为____。
(2)人工智能DCNN-M模型通过对____波(填数字)到达后记录的数据分析进行震级估算。④波通过②界面时速度的变化是____。
(3)根据材料一说明影响本次地震烈度的因素有____、____、____。
(4)运用热力环流原理说明拉萨夏季多夜雨的原因。
(5)此次地震引发滑坡,简述这种地质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
【答案】(1) ①. 硅酸盐类 ②. 硅铝层 ③. 硅镁层
(2) ①. ③ ②. 突然消失
(3) ①. 震级 ②. 震源深度 ③. 地质地貌、地震发生时间、防灾救灾机制
(4)拉萨位于河谷,白天太阳辐射强,水汽蒸发多;夜晚谷坡降温快,盛行下沉气流;谷底暖湿气流抬升,形成降水。
(5)自然原因:①地形陡峻:2地质构造复杂、岩石风化破碎,土质疏松;③植被覆盖率低:④降水较多,浸润土体、岩体。人为原因:①植被破坏;②大型工程建设,破坏山体稳定性。
【解析】
【分析】本题以泸定县、拉萨为材料,设置5道小题,涉及地壳物质、地球内部圈层、地震、热力环流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地图可知,图1中C层是地壳,分布最广的是硅酸盐类矿物,化学元素在该层分布不均,上层为硅铝层,下层为硅镁层。
【小问2详解】
人工智能DCNN-M模型通过对③(纵波)波到达后记录的数据分析进行震级估算。④波(横波)通过②(古登堡)界面时速度的变化是突然消失。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一说明影响本次地震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地质地貌、地震发生时间、防灾救灾机制等
【小问4详解】
青藏高原的拉萨河谷,河谷和谷坡之间存在山谷风,白天太阳辐射强,谷坡升温快,气压降低,气流上升;谷地升温慢,气流下沉,气温升高,水汽蒸发多;夜晚,谷坡降温快,气压升高,盛行下沉气流;谷底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暖湿气流抬升,形成降水。
【小问5详解】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形成滑坡的自然原因:有地势起伏,地形坡度大;地质构造复杂,多断层,岩石风化破碎,土质疏松;植被稀疏,覆盖率低;降水集中多暴雨或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浸润土体、岩体等。人为原因有:人类不合理活动对山区植被的破坏;大型工程建设,对岩层稳定性的破坏等。
2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10月9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简称:ASO-S,别名:夸父一号)发射升空并顺利进入预定轨道。ASO-S的科学目标是观测和研究太阳磁场、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的起源及三者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简称为"一磁两暴"。"一磁"即太阳磁场,"两暴"即指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爆发和日冕物质抛射。图1为我国某区域图,图2为甘肃玉门关西三陇沙景观图。
材料二:宁夏中卫沙坡头为了将沙漠里的流动沙丘固定以保障铁路的行车安全,独创麦草方格沙障(在流沙表面用麦草或稻草扎成1米×1米的草方格),扎出了绿色奇迹,被联合国授“全球环保500佳单位”称号。图3为沙坡头区域图,图4为草方格沙障实景图。
(1)“一磁两暴”中的耀斑出现于太阳外部的____(填圈层名),耀斑爆发可引起大气电离层强烈的电磁扰动,产生____,电离层位于地球大气垂直分层中的____。
(2)ASO-S计划以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作为契机,实现中国综合性太阳卫星探测零的突破,第26个太阳活动峰年位于____年,“一磁两暴”中的日冕物质抛射体现的太阳活动是____,“夸父一号”对其的监测主要应用了3S技术中的____。
(3)图1中黄河上游常见的流水侵蚀地貌是____,河谷两壁____,兰州早期城市建设在____上,防止洪水期被淹没。
(4)图2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描述该地貌特征____。
(5)运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简析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昼夜温度变化剧烈的原因。
(6)说明草方格沙障在治沙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1) ①. 色球层 ②. 磁暴 ③. 高层大气
(2) ①. 2035-2036 ②. 太阳风 ③. RS(遥感)
(3) ①. 峡谷(或V形谷) ②. 险峻陡峭 ③. 河流阶地
(4) ①. 风力沉积 ②. ①迎风坡坡形微凸、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较陡;②形似新月,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
(5)①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多晴天;②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故白天气温较高;③夜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故夜晚气温较低。
(6)①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削弱风沙破坏作用:②减少蒸发,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固沙植物存活;③草方格中的草类物质凝结空气中的水分(截留大气水),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
【解析】
【分析】本题以葡萄牙为材料,设置6道小题,涉及太阳活动、地表形态、大气受热过程、沙漠化治理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一磁两暴”中的耀斑出现于太阳外部的色球层,耀斑爆发可引起大气电离层强烈的电磁扰动,产生磁暴现象,电离层位于地球大气垂直分层中的高层大气。
【小问2详解】
ASO-S计划以太阳活动第25周峰年(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上半年)作为契机,实现中国综合性太阳卫星探测零的突破,太阳活动平均周期为11年,第26个太阳活动峰年位于2035~2036年,“一磁两暴”中的日冕物质抛射体现的太阳活动是太阳风,“夸父一号”对其的监测主要应用了3S技术中的遥感技术。
【小问3详解】
图1中黄河上游流经地势第一、二级阶梯,地势较高,常见的流水侵蚀地貌是峡谷,河谷两壁险峻陡峭,兰州早期城市建设在河流阶地上,防止洪水期被淹没。
【小问4详解】
图2地貌是沙丘,其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力沉积,描述该地貌特征形似新月,两翼延伸方向指向下风向;迎风坡坡形微凸、平缓,背风坡坡形下凹、较陡。
【小问5详解】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小,气候干旱,多晴天;白天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气温较高;夜间无云,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
【小问6详解】
草方格沙障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大摩擦力,降低风速,削弱风沙对地面的破坏作用;减少水分蒸发,截留地表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利于固沙植物存活;草方格中的草类物质有助于截留大气中的水汽,增加土壤湿度,为植物生长提供条件。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建德菊石化石的发现,可以, 关于二叠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午后A地风向为, B地风力明显增强的原因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 只需上交答题卷,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建德菊石化石的发现, 可以,关于二叠纪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地风力明显增强的原因是,永暑岛四周的沙堤属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地理上学期开学联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I,选择题Ⅱ,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