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题二 声现象(B卷)
展开2023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题二 声现象(B卷)
1.下面是一些正在振动着的物体.甲:以每秒2次上下挥动的手臂;乙:蝙蝠的嘴发出频率为105Hz的振动;丙:被小锤敲击的频率为256Hz的音叉.对以上这些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丙都是声源,人耳都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B.丙是声源,人耳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甲、乙不是声源,人耳不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C.甲、乙、丙都是声源,但人耳只能听丙发出的声音
D.甲、乙、丙都不是声源,人耳都不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
2.新冠疫情期间,老师们开展了线上教学活动。线上学习时的情境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发出的 B.调节旋钮增大音量,是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有时听不到声音,可能是人发出了次声波 D.学生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3.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是为了减弱噪声
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
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
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
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
5.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人骑兵的活动,常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
A.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
C.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D.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
6.如果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光速还快,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 )
A.下雨天,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B.百米赛跑时,计时员可以听声音计时
C.在大山中喊话,我们会更快的听到回声 D.可以利用回声来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
7.下列有关声现象知识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B.发生地震时,声学仪器能接收到地震产生的超声波从而确定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C.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
D.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8.如图所示,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声音的特性如表所示。甲、乙两声音相比( )
声音 | 声音强弱的等级/dB | 频率/Hz |
甲 | 70 | 1100 |
乙 | 110 | 700 |
A.乙音调较高 B.甲响度较大
C.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大 D.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内振动次数较少
9.小明家购置了一台超声波洗碗机。餐具放进洗碗机水槽中,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洗,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只能在水中传播
C.传播速度是 D.不能传递能量
10.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
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
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
11.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开幕式上,小华表演架子鼓。她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_____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用力越大,同学们听到声音的______越大。
12.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s,用超声波测位仪竖直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过6 s后接受到海底返回的超声波,该处海洋的深度为_____m,利用这种方法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来测得月亮到地球之间的距离,原因是_____。
13.远程信息传递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生活,例如:地面卫星控制中心是利用______向“嫦娥三号”传递指令的;倒车雷达利用______来判断到障碍物的距离;家用电视遥控器是靠______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的。(选填“电磁波”“超声波”“紫外线”“红外线”或“可见光”)
14.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经秒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秒,司机第二次鸣笛,又经秒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计算:
(1)客车第一次鸣笛时与悬崖的距离
(2)客车匀速行驶的速度并判断客车是否超速行驶.(已知此高速路段最高限速为120千米/小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首先确定,甲、乙、丙都是物体在振动,它们都能发出声音,因此都属于声源;频率是指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甲为2Hz,乙为105Hz,丙为256Hz,人的听觉范围是20-20000Hz,只有丙的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之内,因此对照四个选项可以看出,只有C是正确的.
故选C.
2.答案:C
解析: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响度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和距离有关,故调节旋钮增大音量,增大了声音的响度,故B正确;人的发声频率范围为85~1100 Hz,不能发出次声波,故C错误;学生听老师讲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D正确。
3.答案:B
解析: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噪声监测设备是用来监测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声纹锁”是通过音色辨别声音的。
4.答案:A
解析: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声音的音色会不同,我们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所以我们分辨出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是根据音色来区分的,故A正确;隔墙有耳,说明墙(固体)可以传声,真空不能够传播声音,故B错误;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响度要小一些,而不是音调要低一些,故C错误;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5.答案:C
解析:由于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因此古代的侦察兵把耳朵贴在地面上,能更早的听到敌人骑兵的活动情况,从而及早的发现敌情,这个现象可说明:振动的物体可以发声,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比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快,故A、B、D三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故选C。
6.答案:B
解析:打雷时,会同时产生雷声和闪电,由于声速大于光速,我们会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故A不符合题意;百米赛时,由于声速快于光速,所以人会先听到枪声后看到白烟,计时员可以听声音计时,故B符合题意;人能够区分原声和回声的最短时间差是0.1 s,如果声音传播的速度比光速还快,我们将无法区分原声和回声,故C不符合题意;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因此不能利用回声测出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与声速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
7.答案:C
解析:超声波可以将人体内的结石击成细小的粉末,这是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特点,故A错;地震波是次声波,而不是超声波,故B错;声音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音乐家贝多芬失去听觉后是利用骨(固体)传导的方式继续创作的,故C正确;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利用声音的音色不同,而不是响度,故D错;应选C。
【考点定位】声现象
8.答案:D
解析:声音的强弱反映的是声音的响度,主要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由表格可知,甲声音的响度低于乙声音的响度,声源在发甲声音时振动幅度较小,故B、C均错误。物理学中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快慢,声音的音调由频率决定,由表格可知,甲声音的频率是1100 Hz,乙声音的频率是700 Hz,说明甲声音的音调高于乙声音的音调,声源在发乙声音时每秒振动的次数更少,故A错误,D正确。
9.答案:A
解析:超声波是声波的一种,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A正确;超声波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B错误;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远小于,C错误;洗碗机发出的超声波穿过水对餐具内外表面、狭缝等部位进行有效清洁,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D错误。
10.答案:B
解析: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A说法正确;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声音的响度大,与音调无关,故B说法错误;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说法正确。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故D说法正确。
11.答案:振动;空气;响度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朵。敲击鼓面,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12.答案:4500;不能;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解析:根据题意知道,超声波从海面到海底用的时间
由知道,该处海洋的深度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由于地球到月球之间是真空,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这种测量法不能测量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
13.答案:电磁波;超声波;红外线
解析: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地面卫星控制中心是通过电磁波向“嫦娥三号”传递指令的;倒车雷达是利用回声定位的原理工作的,利用的是超声波;家用电视遥控器是靠红外线控制电视机的。
14.答案:(1)1 122 m
(2)122.4 km/h
解析:(1)设客车第一次鸣笛时与悬崖的距离为L,客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 ,整个过程如图所示:
因第一次鸣笛时客车到悬崖距离的2倍等于声音传播距离与汽车行驶距离之和,所以,由 可得: ①
听到回声后又行驶 时,客车离悬崖的距离为: ,
因司机第二次鸣笛时客车到悬崖的距离的2倍等于声音传播距离与汽车行驶距离之和,所以有 ②
式-②式可得
客车第一次鸣笛时与悬崖的距离:
答:客车第一次鸣笛时与悬崖的距离为1 122 m
(2)因,所以,客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超速行驶.
答:客车匀速行驶的速度为122.4 km/h,客车是超速行驶.
2023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题二 声现象(A卷):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专题二 声现象(A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 考点13 液体压强(B卷):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 考点13 液体压强(B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柱形容器装有深度为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 考点12 压力、压强(B卷): 这是一份2023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 考点12 压力、压强(B卷),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