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2宁波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宁波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宁波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宁波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2宁波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2022宁波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
展开宁波市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北京时间2021年8月11日(农历辛丑年七月初四),全国多地夜空上演“金星伴月”
景观天象,明亮金星和弯弯的月牙闪耀在夜空,引路人驻足拍摄。完成1、2题。
1.“金星伴月”的当晚,拍摄者会看到
A.月球亮面始终朝向东方 B.金星距离地面高度不变
C.月球亮面形状基本不变 D.金星和月亮全夜皆可见
2.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在浙江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A.新月大潮 B.上弦月小潮
C.满月大潮 D.下弦月小潮
《暴风雪中的气象观测员》视频中介绍,气象员无论风霜雨雪,都要保证探空气球每天早晚在规定时间携带探空仪升起,上升到约30km高空后自行爆裂。探空仪可以探测大气各层的气压、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值。完成3、4题。
3.一般情况下,探空气球顺利升空后记录的温度变化情况是
A.持续降低 B.一直升高 C.先降低后升高 D.先升高后降低
4.下列有关探空气球爆裂时所在大气层的状况,可信的是
A.水汽和杂质较多 B.大气对流运动强烈
C.雨雪等天气多发 D.紫外线被大量吸收
2021年3月20日,日本宫城县附近海域发生里氏7.2级地震,该国气象厅发布相关灾害预警,预计震源附近海岸浪高可达1米。完成5、6题。
5.地震引发的海岸“高浪”最可能是
A.台风 B.风暴潮
C.海啸 D.泥石流
6.在此次灾害中,人们可以
A.利用北斗导航系统监测震中水温变化状况
B.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计算震级和烈度
C.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确定地震波传播速度
D.利用遥感技术获取震区灾情状况
右图为长江口海域夏季盐度分布图。完成7、8题。
7.图中盐度等值线呈舌状向外海凸出,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轮廓 B.长江径流
C.夏季气温 D.沿岸洋流
8.某货轮从N海域沿西北方向驶向M地,货轮在水下部分的深度
A.变深 B.先变浅后变深
C.变浅 D.先变深后变浅
下图1中两位摩托车骑手直奔沙丘而去。图2是该处沙丘的等高线图。完成9、10题。
9.骑手现在位于沙丘的方向大致是
A.东 B.西 C.南 D.北
10.形成该沙丘的盛行风向是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自然土壤经过人类的耕作、施肥、灌排、改良后,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而成为耕作土壤,下图为耕作土壤剖面图。完成第11题。
11.有关土壤各层的判断及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层为耕作层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
B.乙层为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暗
C.丙层为自然土层未经熟化,保肥作用强
D.乙层为淋溶层矿物质淋失,土质疏松
12.与热带雨林相比,宁波地区的天然森林植被具有的特征是
A.垂直结构较为复杂 B.藤本植物、附生植物较少
C.多板根和茎花现象 D.叶片宽阔、秋冬季节落叶
世界上最“贵重”的詹姆斯·韦伯望远镜于2021年12月25日发射成功。望远镜将定位于地球背向太阳的一面的日地连线上(如图所示)。完成13、14题。
13.按天体的运动特征,该望远镜类似于
A.卫星 B. 行星 C. 恒星 D.星云
14.有关望远镜运行位置环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空呈现蔚蓝色 B.磁暴现象能威胁航天器安全
C.常发生极光现象 D.太阳辐射强度小于地球地面
下图为近300年来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变化图。完成第15题。
15.影响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物呼吸作用②砍伐森林③燃烧化石能源④焚烧秸秆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两个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选两个且选对得3分,每小题选一个且选对得2分,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地—气系统(大气和地面)吸收太阳短波辐射(能量收入),又向外发射长波辐射(能量支出),能量收支的差值,称为辐射差额。下图示意某地多年平均辐射差额的月份分配。完成第16题。
16.若仅考虑辐射差额对气温的影响,该地气温最低、最高的月份分别是
A.1月 B.4月 C.7月 D.8月
下图为城郊间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第17题。
17.关于城市与郊区大气状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位于郊区高空,气流上升
B.丙位于城市高空,气流上升
C.乙处气流运动方向是丙到甲
D.甲处温度一定高于乙、丙处
下图为“地理事物及其界面示意图”。完成第18、19题。
18.若图中界面代表莫霍界面,甲、乙为距离界面较近的地层,则
A.甲、乙地层均由各种岩石组成
B.该界面在各地和地表距离相同
C.地震波向上传播时波速都增加
D.横波、纵波都可以通过甲、乙
19.若该界面为连续的地层界面,且甲地层含有裸子植物化石为主的煤层。则关于甲、乙地层叙述正确的
A.甲地层可能含有三叶虫化石 B.乙地层可能形成于古生代
C.甲地层时期无脊椎动物繁盛 D.乙地层时期蕨类植物繁盛
下图为东北长白山天池北部地形及植被分布图。完成第20、21题。
20.长白山上的岳桦树低矮弯曲,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其原因是该地
A.气温高B.降水少C.风力大D.土层薄
21.研究发现,乙地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十分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A.植被茂盛,枯枝落叶较多 B.坡度较缓,物质迁移较慢
C.降水充沛,淋溶作用较强 D.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慢
2021年12月7-12日,我国中西部地区受冷空气影响频繁,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等多地出现明显降雪,黄土高原也迎来了大范围的降雪,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完成22、23题。
22.此次冷空气对浙江等南方地区影响较小,主要因为浙江等南方地区
A.纬度低 B.距高压中心远
C.海拔高 D.平原地形为主
23.气象专家认为,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积雪深度超过10厘米是好事,其依据是
A.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B.抑制沙尘天气发生
C.减轻越冬作物冻害 D.改善土壤水分状况
下图是北大西洋及周边海域区域简图,图中箭头示意洋流流向。完成24、25题。
24.图中洋流属于寒流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5.船只夏季经过下列海域,遇到海雾可能性较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黄土高原是中国四大高原之一,亦为世界著名的大面积黄土覆盖的高原,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来源地。近年来,黄土高原通过生态修复如鱼鳞坑(在较陡的山坡上,有序挖掘半月形坑穴,坑内种树)等措施,生态问题得到有效治理。下图1为黄土高原位置示意图,图2为鱼鳞坑景观照片。
(1)黄河在太行山以东地区流速较▲(快/慢),多形成▲(填地貌名称)。(2分)
(2)黄土高原由于▲作用,形成深厚的黄土层;后又经长期遭受▲作用,导致地表形成千沟万壑的特点。(2分)
(3)黄土高原春旱严重,从气候角度主要是春季▲、▲。挖掘鱼鳞坑的可以减轻▲等地质灾害。(3分)
(4)简述鱼鳞坑的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土壤的影响。(3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长江枝城至城陵矶之间的荆江段素有“九曲回肠”之称,河道弯曲,洪水宣泄不畅,极易溃堤成灾。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小图为荆江段河道示意图,小图中①②③为古河道由早到晚的时间顺序。
材料二:在长江干支流上,已建成300余座大型水库,组成了长江流域上的“最强防洪军团”。通过联合调运、分段蓄水,减轻了长江中下游尤其是洞庭湖区、鄱阳湖区防洪压力。
(1)长江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循环,为防治洪涝灾害,荆江段宜采取的主要工程措施有▲和▲等。若洪涝来袭,应尽量向地势▲的地方逃生。(4分)
(2)简述修建水库对该区域水循环各环节带来的主要影响。(3分)
(3)说明长江荆江段形成“九曲回肠”河道形状的过程。(3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简图。小图a为地中海甲处附近的“蓝窗”景观,位于一个悬崖的尽头,曾是一个由石灰岩形成的天然拱门,透过大门,游人可以看到海天一色的壮观景色,但该景观已于2017年3月8日上午坍塌。图b是非洲西部局部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示意图,图c是丙处的自然景观,高大的树木是猴面包树。
(1)“蓝窗”景观属于▲(地貌名称),一年中受外力破坏最强的季节是▲(夏季/冬季)。(2分)
(2)乙区域的植被,主要特征是▲、▲。丙地的乔木(图c)往往叶片很小,并长有粗壮树干,是为了▲、▲。(4分)
(3)描述图b所示区域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原因。(4分)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2021年3月15日北方多地出现了十年难遇的严重沙尘天气,气温平均下降6~10℃。下图示意3月14日11时区域海平面等压线。
(1)图中B地的风向为▲;A、B、C、D四地中风力最大的是▲地,判断依据是▲。(3分)
(2)C地典型的植被类型是▲,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2分)
(3)为减轻风沙对我国西北地区的地表侵蚀,西北地区可以采取▲、▲等措施。(2分)
(4)分析出现沙尘天气时当地气温下降的原因。(3分)
2024宁波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宁波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docx、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宁波九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宁波九校联考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宁波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宁波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浙江省宁波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