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合集附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7)附解析学生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7)附解析学生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7)附解析学生版
物理考试
考试时间:* *分钟 满分:* *分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阅卷人
一、单选题(共8题;共16分)
得分
1.(2分)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m/s B.人的正常体温为39.5℃
C.课桌的高度约为80m D.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2Hz
2.(2分)某同学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记录了五次测量结果分别是:4.82cm、4.83cm、4.95cm、4.81cm、4.83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同学使用的刻度尺分度值为 1mm
B.错误数据是 4.95cm
C.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
D.物体的长度应取 4.8225cm
3.(2分)用皮卷尺量教室长度,若用力拉伸卷尺,使卷尺变形伸长,再去测量教室长度,则测量结果比真实值( )
A.偏小 B.偏大 C.没有影响 D.一样大
4.(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大于水中的声速
B.声呐利用超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
C.“蒙面歌王”节目中观众是通过音色猜出歌手的
D.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5.(2分)下列过程中,伴随着放热的是( )
A.浓雾的散去 B.霜的形成
C.冰雕的消失 D.樟脑球的变小
6.(2分)2021年4月17日晚,在我国部分地区能观测到罕见的“月掩火星”天象,月亮遮掩火星发生的原理与月亮遮掩太阳(日全食)相似,下列光现象中与“月掩火星”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
A.桥在水中的倒影
B.雨后彩虹
C.露珠下的叶脉看起来变粗了
D.手影游戏
7.(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依次摆放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等大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
B.当蜡烛因燃烧逐渐变短,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向上移动
C.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将得不到完整的像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远视镜,为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右移动
8.(2分)有一位同学用天平称一块矿石的质量,把天平调好后,把矿石和砝码放反了位置,而且他选用50g、20g砝码各一个,又把游码拨至标尺4g处,达到平衡。这块矿石的质量应该是()
A.74g B.70g C.66g D.78g
阅卷人
二、多选题(共4题;共12分)
得分
9.(3分)如图所示,在小车上放一个玩具小人,用手缓慢拉动小车,车上的小人随车一起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人相对于桌面是运动的
B.小人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小车相对于桌面是静止的
D.车上的玩具小人相对于车是静止的
10.(3分)下列和物态变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长时间放置后表皮干燥,说明汽化现象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B.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放热
C.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氢气的体积可以使它液化,作为燃料储存在火箭里
D.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口中会冒出白雾,这是汽化现象
11.(3分)大雾弥漫的夜晚,司机驾驶着开启了车灯的小汽车在道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沥青路面上被车灯照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雾的形成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汽化为小液滴
B.发光的车灯是光源
C.被照亮的沥青路面发生漫反射
D.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12.(3分)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蜡烛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8.0cm<f<12.5cm
B.图中成像的特点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C.只将凸透镜向左移也可以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清晰的像
D.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远视眼镜,光屏向左移动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阅卷人
三、填空题(共8题;共22分)
得分
13.(2分)我们常用“频闪照片”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记录了甲、乙两球分别从a处竖直下落,到b处的过程中每隔1s所处的位置。该照片显示乙球做 直线运动,且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14.(3分)如图所示,天空中,空军的一架加油机正在为一架战斗机加油.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加油机是 的,在战斗机的驾驶员看来,加油机是 的.这种差异是由于他们选取了不同的 .
15.(4分)国庆假期期间,闹闹同学和家人一起去大雁塔欣赏了著名的音乐喷泉表演、表演时的音乐是通过 (填介质)传入游人的耳朵中的。闹闹能够分辨出曲子中有传统民乐琵琶的演奏是根据声音的 ,一会儿闹闹爸爸的电话响了,是奶奶来电话了,此时对于电话那头的奶奶来说现场的音乐属于 (填乐音/噪音),为了和奶奶通话,爸爸扯着嗓子说话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三要素)。
16.(2分)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升华 (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
17.(3分)如图所示,小磊靠近自动玻璃门进入商场,他在玻璃门中看到的是自己的 (选填“虚”或“实”)像,当他靠近自动门时,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如右图所示,当自动门打开时,左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 (选填“会”或“不会”)随左侧移门一起向左移动。
18.(3分)小翠同学漫步在风光旖旎的雾江平湖畔,同时看到了水中的矫健雄鹰和欢快鱼群,她看到水中的鹰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水中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 (填“浅”或“深”)一些。
19.(2分)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 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用这类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 眼。
20.(3分)钛合金是航空工业的重要材料,它的密度是4500千克/米3。用钛合金制造神舟十一号的某零件,其体积为1×10-3米3。则质量为 千克。若再将该零件进行打磨,其质量 ,密度 (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Ⅱ卷 主观题
第Ⅱ卷的注释
阅卷人
四、作图题(共3题;共9分)
得分
21.(3分)小明(O 点)在平静的湖面上看见树上的小鸟恰好“落”水中的鱼(B 点)身上,试确定鱼的大致位置(C 点)、小鸟的位置(A 点)及通过水面上看到小鸟的光路。
22.(3分)在如图中,完成光线从右边射向凸透镜折射后,再射向凹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23.(3分)如图所示,A、B是发光点 S发出的经平面镜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你画出:
(1)(3分)发光点 S的位置;(2)A、B两条光线通过凹透镜的折射光线.
阅卷人
五、简答题(共1题;共3分)
得分
24.(3分)小明把装满矿泉水的塑料瓶加盖后放入冰箱冷冻室,待瓶内水完全结冰时取出,发现塑料瓶被冰撑得明显“鼓起来”了,如图所示。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阅卷人
六、计算题(共2题;共15分)
得分
25.(6分)某汽车以36 km/h的速度行驶了1 h后,离目的地还有一半的路程,要想在30 min内到达目的地,问:
(1)(3分)它最后一半的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应为多少?
(2)(3分)全程的平均速度应为多少?
26.(9分)一空瓶质量30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800g,现向空瓶内装一些金属颗粒,使瓶和金属质量共为1100g,然后再向瓶内灌满水,用天平测得此时的总质量为1510g。求:
(1)(3分)瓶子的容积;
(2)(3分)金属颗粒的体积;
(3)(3分)瓶内金属的密度。
阅卷人
七、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23分)
得分
27.(9分)小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的实验装置,请完成:
(1)(1分)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选填“观察”或“确定”)像的位置;
(2)(2分)在玻璃板前放棋子A,若此时发现棋子A成像不够清晰,我们可以将手电筒对着_____照射;
A.棋子A B.棋子A的像 C.棋子B D.平面镜
(3)(1分)选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 关系;
(4)(1分)为验证“像是虚像”的猜想,小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棋子B的位置, (选填“直接”或“透过玻璃板”)观察卡片上有无棋子A的像;
(5)(2分)在平面镜前放“字母F”,那么镜中的像是如图中 _____;
A. B. C. D.
(6)(1分)小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 移动(选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 (选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
28.(9分)小明利用一个纸筒、凸透镜和半透明薄膜自制了如图甲所示的模型照相机。在使用时发现,被拍摄物体和照相机的距离有变化时,像会变得不清晰。老师告诉小明,当物距改变时,照相机可通过伸缩镜头或调节镜头焦距两种方式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为了验证老师的说法,小明选取了蜡烛、多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光具座等器材进行实验探究:
(1)(1分)实验前应将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调至 ;
(2)(1分)当蜡烛、光屏、凸透镜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将蜡烛向左调节到某一位置时,凸透镜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光屏上再次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得出:当物距改变时,伸缩镜头可以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3)(1分)小明将蜡烛、光屏、凸透镜调回如图乙所示位置。将蜡烛向左调节到某一位置时,换用焦距 (选填“更大”或“更小”)的凸透镜,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得出:当物距改变时,调节镜头焦距可以再次获得清晰的像;
(4)(1分)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小明将光具座左侧抬高,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使像回到光屏中央;
(5)(5分)请在图丙中画出烛焰S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9.(5分)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了鹅卵石密度的测量。
(1)(1分)小明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则接下来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
(2)(2分)小明用天平称量鹅卵石的质量时,在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指针由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转至右侧。此时小明取下最小的砝码,下一步操作是____(选填“A”、“B”);
A.调节平衡螺母 B.调节游码
(3)(1分)当横梁再次平衡时,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鹅卵石放入盛有30mL 水的量筒中,静止时液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鹅卵石的密度是 kg/m³;
(4)(1分)小亮的鹅卵石放不进量筒,他用烧杯和水也测出了鹅卵石的密度,他的实验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鹅卵石的质量 m1
②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③如图丁所示,烧杯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系住鹅卵石轻轻放入烧杯中,使鹅卵石浸没水中,在烧杯壁上标记出水面的位置
④将鹅卵石从水中取出后,向烧杯内加水至标记处,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⑤鹅卵石密度的表达式ρ= (用字母m1、m2、m3和ρ水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解析】【解答】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4km/ℎ=4×13.6m/s≈1.1m/s
A符合题意;
B.人体正常体温为36至37℃,B不符合题意;
C.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约为80cm=0.8m
C不符合题意;
D.频率是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一分钟跳动次数为72次左右,故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常见物体的速度、温度、长度及频率,结合数据解答。
2.【答案】D
【解析】【解答】A.由记录数据知,数据以cm单位,则小数点后一位为准确值,所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即1mm,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五个数据知,4.95cm与其它数据有较大差别,是错误数据,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测量时,多次测量,将所得数据通过求平均值来减少实验误差,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刻度尺的读数只须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以cm为单位,小数点后,只有两位数,
物体的长度 L=4.82cm+4.83cm+4.81cm+4.83cm4≈4.82cm
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小数点后一位为准确值,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即1mm;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减小误差;长度测量的结果选取方法:首先剔除与其他数据差距较大的错误数据,然后对其他数据取平均值。
3.【答案】A
【解析】【解答】用被拉长了的塑料卷尺测量教室长度,教室的真实长度不变,被拉长的塑料卷尺上的分度值的真实长度变大,但分度值的示数没有变化,因此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偏大时,测量的数据偏小。
4.【答案】A
【解析】【解答】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故常温(15℃)下,空气中的声速小于水中的声速,A错误,符合题意;
B.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人们利用超声波可以确定鱼群位置和海水深度,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观众能很快分辨出是哪位歌手的声音,主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不同,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医生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固体中声速最大,其次是液体、气体;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声呐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通过声音做某事说明声音传递能量。
5.【答案】B
【解析】【解答】A.浓雾的散去是由液体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热,A不符合题意;
B.雾凇是水蒸气凝华而成,在凝华过程中放出热量,B符合题意;
C.雪人的消失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需要吸热,C不符合题意;
D.樟脑球的变小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需要吸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浓雾的散去是由液体变为气态,属于汽化现象,需要吸热;雾凇是水蒸气凝华而成,在凝华过程中放出热量;雪人的消失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需要吸热;樟脑球的变小是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现象,需要吸热。
6.【答案】D
【解析】【解答】月掩火星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A.桥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不符合题意;
B.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不符合题意;
C.露珠下的叶脉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不符合题意;
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月掩火星、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7.【答案】B
【解析】【解答】A.如图,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等于二倍焦距u=v=2f=20.0cm
解得f=10.0cm
A不符合题意;
B.由于过光心的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所以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B符合题意;
C.若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烛焰的光线会从凸透镜的其他位置透过,在光屏上会聚,光屏上仍能得到完整的像,像比原来变暗,C不符合题意;
D.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远视镜,远视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可以使光线提前会聚,为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即左移,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等于二倍焦距;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遮挡凸透镜的一部分,光屏上仍能得到完整的像,像比原来变暗;远视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为得到清晰的像需要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8.【答案】C
【解析】【解答】砝码放反的情况下,向右移动游码时,相当于增加物体的质量,故平衡时,物体的质量为 m=50g+20g−4g=66g ,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天平上砝码和游码的位置,测量质量。
9.【答案】A,D
【解析】【解答】AC.若以桌面为参照物,玩具小人和小车相对于桌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A符合题意,C不符合题意;
B.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玩具小人与地面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B不符合题意;
D.若以小车为参照物,玩具小人与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分析】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时,物体是静止的,有位置变化,物体是运动的。
10.【答案】B,C
【解析】【解答】A.苹果长时间放置后表皮干瘪,这是蒸发现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它是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也是一种汽化现象,它是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A不符合题意;
B.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水时,要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B符合题意;
C.在一定温度下压缩气体体积可以使气体液化,C符合题意;
D.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口中呼出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放热形成小水珠飘在空中形成“白气”,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气体变为液体,是液化,放出热量;对气体压缩体积时,可以使气体液化。
11.【答案】B,C
【解析】【解答】解:A、雾的形成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液滴;
B、发光的车灯是光源;
C、光射到沥青路面上,发生漫反射;
D、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因此小汽车的司机可以判定为相对静止。
故答案为:BC。
【分析】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是光源;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粗糙物体的表面发生漫反射;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变化是静止的。
12.【答案】C,D
【解析】【解答】AB.由图可知,物距等于30cm,像距等于15cm,此时物距大于像距,说明在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所以物距大于两倍焦距,即焦距小于15cm,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两倍焦距,所以焦距大于7.5cm小于15cm,所以焦距的范围是焦距大于7.5cm小于15cm,A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当凸透镜向左移动到物距等于15cm,像距等于30cm时,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符合题意;
D.因为远视眼睛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在凸透镜左侧“戴”上远视眼镜时像变近,所以光屏向左移动才能得到清晰的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当物距不同时,成像的性质也不同,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求解即可。
13.【答案】匀速;5:3
【解析】【解答】解:乙球从a处竖直下落,且乙球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相同的路程,故乙球做匀速直线运动;每隔时间1s拍摄一次照片,则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运动路程相同,所用的时间之比:t甲:t乙=3s:5s=3:5,根据速度公式v= st 可知甲、乙两球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之比: v甲v乙 = s甲t甲s乙t乙 = t乙t甲 = 53 。
【分析】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相同,是匀速直线运动;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再计算速度比值。
14.【答案】运动;静止;参照物
【解析】【解答】解: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上人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加油机相对于地面上的人是运动的.战斗机和加油机以相同的速度向相同的方向运动,它们是相对静止.研究对象同样是战斗机,但是它们的运动情况不同是因为所选的参照物不同.
故答案为:运动,静止,参照物.
【分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相对于参照物,有位置变化就是运动的,没有位置变化就是静止的.
15.【答案】空气;音色;噪音;响度
【解析】【解答】解:表演时的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游人的耳朵中的。闹闹能够分辨出曲子中有传统民乐琵琶的演奏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对于电话那头的奶奶来说现场的音乐属于噪音,为了和奶奶通话,爸爸扯着嗓子说话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分析】空气可以传声,不同物体,一般音色不同;对于电话那头的奶奶来说现场的音乐属于噪音;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
16.【答案】吸收;熔化
【解析】【解答】干冰在常温常压下,极易由固态变成气态,发生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吸收大量热量。
冰粒在下落过程,遇到温度较高的空气,吸热熔化成液态的水滴,形成降雨。
【分析】固态变为气体是升华现象,吸收热量;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现象。
17.【答案】虚;不变;不会
【解析】【解答】玻璃门相当于是平面镜,他在玻璃门中看到的是自己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等大,所以当他靠近自动门时,像的大小不变。当自动门打开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所以左侧玻璃门中所成的像不会随左侧移门一起向左移动。
【分析】平面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18.【答案】反射;折射;浅
【解析】【解答】她看到水中的鹰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鱼反射的光线经水面发生折射,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发现了鱼的像,故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像比物体高,故水中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浅一些。
【分析】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水中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19.【答案】会聚;远视
【解析】【解答】透镜分为凸透镜和凹透镜,其中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使物体所成的像前移,而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可以利用凸透镜的会聚作用使像向前移动,成在视网膜上,所以用凸透镜制成的镜片可以矫正远视眼。
【分析】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可以矫正远视眼。
20.【答案】4.5;变小;不变
【解析】【解答】由 ρ=mV ,可得零件的质量m=ρV=4.5×103kg/m3×1×10-3m3=4.5kg
将金属零件打磨后,组成的物质减少,所以质量减少。
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随物体的体积、形状的变化而变化,将该零件进行打磨,它的密度将不变。
【分析】根据物体的密度和体积的乘积计算质量;质量表示物体含有物质的多少,密度是物体的特性,和体积、质量、形状等无关。
21.【答案】
【解析】【解答】B的位置既是小鸟的像,也是鱼的像。鸟和鸟的像关于湖面对称,所以做B点关于湖面的对称点即为小鸟(A点),连接OB,即为看到鱼的像,而实际光线偏低,如图所示,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光的折射,做出实际的鱼。
22.【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对于凸透镜,入射光线过焦点,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主光轴平行。该折射光线又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入射到凹透镜上,则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右边的焦点,如图所示:
。
【分析】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折射光线和主光轴平行;平行于凹透镜的主光轴,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23.【答案】(1)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在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连接SA、SB画出入射光线,然后根据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不变,将要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以后平行主光轴射出分别作出两图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分析】光源发出的多条入射光线经过反射后,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一点,这是光源的像;光线的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折射光线和主光轴平行;光线过光心,沿直线传播。
24.【答案】矿泉水为液态的水,密度为1.0×103kg/m3,放入冰箱冷冻室后因冷冻室温度低于0℃,瓶内矿泉水逐渐降温,最终凝固为固态的冰,整个过程中质量没有发生变化,而冰的密度为0.9×103kg/m3,由ρ=mV可知质量一定时密度变小则体积变大,故可发现塑料瓶被冰撑得明显鼓起来了。
【解析】【分析】水结冰后,质量保持不变,但冰的密度变小,体积变大了。
25.【答案】(1)解:根据 v=st 可得,全程的一半为: s=v1t1=36km/ℎ×1ℎ=36km ;
根据 v=st 可得,后一半路程的速度为: v2=st2=36km0.5ℎ=72km/ℎ
(2)解:全程的平均速度: v=2st1+t2=2×36km1ℎ+0.5ℎ=48km/ℎ
【解析】【分析】(1)根据速度和时间的乘积计算路程;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
(2)根据总路程和总时间的比值, 计算平均速度。
26.【答案】(1)解:空瓶装满水时水的质量m水=800g-300g=500g
由ρ=mV可得,空瓶容积V=V水=m水ρ水=500g1g/cm3=500cm3
答:空瓶的容积是500cm3;
(2)解:金属颗粒的质量m金=m总-m瓶=1100g-300g=800g
瓶中装了金属粒后再装满水,此时水的体积V水'=m水'ρ水=1510g−1100g1g/cm3=410cm3
金属颗粒的体积V金=V-V水′=500cm3-410cm3=90cm3
答:金属颗粒的体积是90cm3 ;
(3)解:金属颗粒的密度ρ=m金V金=800g90cm3=8.89g/cm3
答:该金属的密度是8.89g/cm3。
【解析】【分析】(1)根据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
(2)根据物体的质量和密度的比值,计算体积的大小;再结合物体的体积计算空心体积;
(3)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密度。
27.【答案】(1)确定
(2)A
(3)像与物大小
(4)直接
(5)C
(6)不;转向自己
【解析】【解答】(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利用了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竖直放置。
(2)物体成像时,物体越亮,物体射出的光线越强,成像越清晰,所以实验时,将手电筒对着棋子A照射,棋子的像会更清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3)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两棋子的规格是完全相同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看出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4)为验证“像是虚像”的猜想,小华将一张白卡片放在棋子A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卡片上是否有棋子A的像,如果有,则为实像,如果没有,则为虚像。
(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当镜子直立放置时,选择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图形,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6)小华在实验过程中,让玻璃板沿OO′轴方向水平向右移动,A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不变,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A的像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也不变,所以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不移动。
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小明的头部和平面镜之间的距离减小,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小明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减小,所以小明的像会转向自己。
【分析】(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便于确定像的位置,玻璃板应竖直放置;
(2)物体成像时,物体越亮,物体射出的光线越强,成像越清晰;
(3)选择两棋子的规格是完全相同的,目的是通过比较看出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4)实像能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在光屏上承接;
(5)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当镜子直立放置时,选择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图形;
(6)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8.【答案】(1)同一高度
(2)右
(3)更大
(4)不可以
(5)
【解析】【解答】(1)实验前需要将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调至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2)如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将蜡烛向左调节到某一位置时,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像距应该减小,故凸透镜应该向右移动,使得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将蜡烛向左调节到某一位置时,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此时像的位置在原来光屏的左边,故可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会聚能力更弱,使得原本提前会聚所成的像回到原来的光屏上。
(4)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变短,可知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将光具座左侧抬高,没有改变烛焰中心和凸透镜光心之间的位置关系,根据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即不可以使像回到光屏中央。
(5)烛焰S发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经过凸透镜右侧焦点,故连接入射点和右侧焦点,作出折射之后的光线,如图所示:
【分析】(1)将烛焰中心、凸透镜光心、光屏中心调至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呈现在光屏中央;
(2)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像距应该减小;
(3)焦距更大的凸透镜,会聚能力更弱;
(4)根据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即不可以使像回到光屏中央;
(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经过凸透镜另一侧焦点。
29.【答案】(1)右
(2)B
(3)2.7×103
(4)m1m3−m2⋅ρ水
【解析】【解答】(1)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如图甲所示,说明天平左侧质量较大,要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天平在测量前,要通过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调好天平后,在测量的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小明在右盘中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由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转至右侧,此时取下最小的砝码,接下来应该的操作是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故答案为:B。
(3)由图乙可知,鹅卵石的质量为27g,由图丙可知,鹅卵石的体积为V=40cm³-30cm³=10cm³
则鹅卵石的密度为ρ=mV=27g10cm3=2.7g/cm3=2.7×103kg/m3
(4)由实验步骤可知,加入的水的质量为m3-m2,鹅卵石的体积等于加入的水的体积为V石=V水=m3−m2ρ水
则鹅卵石的密度为ρ石=m石V石=m1m3−m2ρ水=m1m3−m2⋅ρ水
【分析】(1)天平调节原则:左偏右调,右偏左调;
(2)在测量的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3)先计算质量和体积,再根据公式,求出鹅卵石的密度 ;
(4)按照设计步骤,确定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式,根据 ,求出鹅卵石的密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A附解析学生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2)附答案学生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期末复习综合测试卷(3)附答案学生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