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图片课件ppt
展开第2课时 学看地形图
观察 “地形鸟瞰”,思考:这种鸟瞰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
不准确,前景比例大,后景比例小;山体背面地形状况不清;无法表示地面海拔高度大小;难以绘制等。
你知道如何将一个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等高线地形图吗?
在地图上,将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
等高距是指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
读图观察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1.同一等高线上海拔有何特点?
2.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有何特点?
3.等高线疏密与坡度的陡缓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
等高线呈封闭状时,高度是外低内高,则表示为凸地形(如山地、高原、丘陵等);等高线高度是外高内低,则表示的是凹地形(如盆地、洼地等)。
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形态
闭合曲线,中间高四周低(点)
等高线向低处凸出(线)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线)
两个山顶之间低地(点)
山体不同部位景观和相应等高线的特点:
b.两个山峰之间的比较平缓的部位
a.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低处凸出
e.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高处凸出
c.等高线闭合,越中心,海拔越高
(1)在图中标注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2)A点海拔是多少米?A、B两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你估计山顶C的海拔大约是多少米?
A点海拔高度为150米;
A、B两点的相对高度为150米;
山顶C的海拔是高于900米、低于1050米。
(3)从A点和B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请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从B点出发爬到山顶C线路较陡。因为B、C之间的等高线比A、C之间的等高线密集,坡陡一些。
与鸟瞰图比较,等高线地形图表现地形有何优势?有什么不足?
高低起伏不够直观;曲线太多,看起来费劲。
可以较准确地表示各地地形,海拔高低、面积大小非常清楚。
分层设色地形图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它能够直观的告诉我们地势起伏状况。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图上,按照不同的高度和深度,着上深浅不同的褐色、黄色、绿色、蓝色等颜色,以鲜明的表示地面和海底起伏的形态,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色”有没有什么规定呢?
在不同的等深线之间,用分层设色法着上深浅不同的蓝色,可以用来表示海底地形的高低起伏。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绿色越浓,表示地势越低;棕褐色越深,表示地势越高。
读图,分析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优缺点?
能—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
高程表达不准确,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程差被忽略了
概念: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图。
平面地形图可以分为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
山体不同部位景观和相应等高线的特点
1.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的地区表示( )A.该地区坡度陡B.该地区海拔低C.该地区海拔高D.该地区坡度缓
2.“深山藏古寺”,该寺所处的地形最可能是位于( )A.山谷B.山脊 C.鞍部 D.陡崖
初中地理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a href="/dl/tb_c4720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节 中国的河流示范课ppt课件</a>,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我国主要河流比较,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流域,自主学习,上中下游各河段的特征,阅读长江上的桥梁,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坡度缓,坡度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完美版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学会使用地图,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开展地理考察,课堂练习,马王堆出土的帛地图,自然地图,经济地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