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中图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备考(知识课件+专题训练+期末冲刺)
【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 中图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知识梳理)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 中图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知识梳理),文件包含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梳理原卷版doc、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梳理答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知识清单)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课本P4-12页)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2、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直觉认识 根据太阳及月亮形状推测 实践证明 直观看到“天圆地方” 地球可能是球体 麦哲伦环球航行 人造卫星拍照3、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 (1)麦哲伦环球航行 (2)看帆船出现的过程(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3)月食现象 (4)地球的卫星照片 (5)登高望远(站得高看得远) 4、地球的大小(1)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平均半径6371千米(2)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3)最大的周长在赤道,长约 4万千米。二、地球仪1、概念: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外形,制作出的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地球模型。2、表示方法: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城市等地理事物的分布、形状和名称等。3、地球仪基本要素:地轴、两极、赤道、纬线、经线。(1)地轴:是人们假想的地球自转轴,实际并不存在。(2)两极: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两极。其中,对着 北极星方向的点叫北极,它是地球上的最北点。与北极对应的点叫南极,是地球上的最南点。(3)赤道: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到北极点和南极点距离等长。(4)纬线:在地球仪表面,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5)经线:在地球仪表面,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弧线。三、经纬线(度)1、经线和纬线 经线纬线形状半圆圆(极点除外)长度长度相等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相互关系相交于极点相互平行(除极点外)指示方向南北东西2、经度与纬度 经度纬度度数分界线本初子午线( 0° 经线)赤道( 0°纬线)度数划分0°经线向东、西各分 180 °;分别为东经(E)和西经(W);0°经线和180°经线没有东西经之分赤道向南、北各分 90 °;分别为北纬(N)和南纬(S);( 0°纬线没有南北纬之分)3、南、北半球的划分:人们习惯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4、东、西半球(1)划分原因:为了保持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完整。(2)人们习惯以20°W 和160° E两条经线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3)国际上规定20° W以东、160° E以西为东半球;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四、经纬网1、经纬网定义: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形成。2、经纬网作用: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在航海、航空、交通、军事、气象观测等方面有广泛用途。3、经纬度的判读方法:(1)判大小:按照经纬度数值的变化规律,找出大的数值;(2)画箭头:按从小到大的方向绘制箭头;(3)定方向: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定箭头的指向:(4)写字母:按照箭头的指向写上相应方向的字母;(5)读经纬:最后读出所在点的经纬度。①一般情况下,表示某地点的经纬度,先写纬度再写经度。②纬度和经度的代号:N为North的首字母 ,S为South的首字母, E为East的首字母, W为West的首字母。③经度分东经和西经,纬度分北纬和南纬,写经度数时,必须说明度数是东经或西经。写纬度时必须说明是北纬还是南纬。五、地球上的五带第二节 地图(课本P4-22页)一、地图的用途人们要了解一个陌生的地方,经常从查看地图开始。外出旅游、行军打仗、工程建设、航空、航海等都离不开地图。二、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方向 、比例尺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1、方向:阅读地图,要学会在地图上辨认方向。常用的辨认方法如下。(1)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确定出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的方向。(2)指向标定向法:一般来讲,指向标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为北方。方法一:将图旋转一定角度,使箭头指向正上方,然后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确定方向。方法二:指向标平移法。将指向标平移至参照物上,建立十字坐标系,然后再灵活运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判断方向。(3)有经纬网的地图,用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2、比例尺:(1)基本概念表示实际地理事物在地图上缩小程度,等于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的比值。(2)计算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3)表示形式 a.线段式:在地图上面一条线段,并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 b.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如:1:100或1/10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厘米,即1米。 c.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m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地距离50千米。 (4)计算距离 如果是直线距离,用直尺在图上量出两地之间的距离,然后利用比例尺公式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再把单位厘米换算成米或者千米。(5)比例尺大小比较及与范围和内容的关系分母比例尺范围内容简记小大小详细尺大围小内容详细大小大简略尺小围大内容简略3、地图的图例和注记(1)概念:对地图上各种图例和注记的说明。①图例: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②注记:在地图上,用来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文字,叫做注记。(2)图例和注记的作用:图例和注记可以帮助我们区别不同的地理事物,用文字来注记山脉、河流、国家和城市等的名称,用数字来注记陆高海深等,了解它们的特征。三、选择适用的地图1、根据使用目的,选择不同类型的地图需求地图类型去某地游玩,寻找景点导游图外出旅游,确定行程路线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世界政区图开车自驾游电子发声地图山地越野地形图2、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1)查看范围较小较详细的信息,选用大比例尺地图;(2)查看范围较大区域的信息,选用小比例尺地图。第三节 地形图(课本P23-29页)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3、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是我国最高峰,也是世界最高峰,有世界第三极之称。吐鲁番盆地海拔最低点- 154、31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他们之间的相对高度是8998、74米。4、①在地图上,一般用海拔表示地面的高度,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的起伏变化。②海拔起算点一定是海平面,相对高度的起算点可以是任意一个地点。③海拔和相对高度一般都以米作为计量单位。二、陆地地形1、概念: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叫做地形。2、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地形 类型 主要特征共同点 不同点平原地表起伏小海拔较低(一般在 200米以下),平坦广阔。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边缘陡峻。山地 地表起伏大 (崎岖不平)海拔较高(多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大于 200米),坡度较陡,顶部峻峭。山脉是指呈线状延伸的山地。丘陵海拔较低(多在 500米以下),相对高度较小(小于200米),坡度较缓,顶部浑圆。盆地四周高,中部低。三、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与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一个区域内海拔相同的各点相连的线。(2)等高线地形图:将多条等高线按一定比例缩小后投影到平面上,就可以绘制出等高线地形图。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高低: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2)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断坡度陡缓:等高线密集,地表坡度陡;等高线稀疏, 地表坡度缓;陡崖的等高线重合在一起。(3)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山体的不同部位①山顶:等高线闭合,海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内高外低)。②山脊: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高处向海拔低处凸出。③山谷:等高线呈明显弯曲,弯曲部分由海拔低处向海拔高处凸出。经常会发育河流。④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的部分。可以开展攀岩运动。⑤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平缓、形似马鞍的部位。四、分层设色地形图1、概念:在 等高线地形图的不同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这种以一定次序的颜色、色调的变化来显示地势起伏状况的地图就是分层设色地形图。2、做法:用绿色→黄色→褐色的颜色渐变表示陆地上地势由低到高的变化,绿色表示平原,黄、褐等色表示山地和高原,白色表示雪山冰川;用浅蓝到深蓝的变化表示海水由浅到深的变化。3、优点:分层设色地形图的优点是醒目,有立体感。五、地形剖面图1、概念:地形剖面图是按一定比例沿着地表某一方向所作的垂直断面图,它是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绘制的。2、绘制步骤:①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确定剖面线;②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交点--投 射到间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线上,得到不同的交点;③将这些点用平滑曲线依次连接起来。3、优点:地形剖面图能更直观地显示垂直方向的地面起伏和坡度陡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和地球仪,地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的形状,人们对地球的认识过程,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的证据,地球的大小,地球仪的组成,比较纬线,经纬网定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 中图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梳理),文件包含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梳理原卷版doc、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梳理答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