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 中图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知识串讲) 课件 试卷 3 次下载
- 【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 中图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知识梳理) 试卷 2 次下载
- 【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 中图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知识串讲) 课件 试卷 2 次下载
- 【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 中图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串讲) 课件 试卷 2 次下载
- 【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 中图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梳理) 试卷 2 次下载
【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 中图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知识梳理)
展开2022-2023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中图版)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知识清单)
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课本32-40页)
一、中国的地势特征
1、总体特征
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称为地势。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2、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三级阶梯概况
阶梯名称 | 海拔高度 | 主要地形类型 | 主要地形区 |
第一级阶梯 | 4000米以上 | 高原 |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 | |||
第二级阶梯 | 1000~2000米 | 高原、盆地 |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
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 |||
第三级阶梯 | 500米以下 | 丘陵、山地、平原、 盆地相间分布 |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
3、地势的影响
(1)对气候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非常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人我国内陆,沿坡爬升,形成丰沛的降水,有利于农作物 、森林、牧草的生长。
(2)对交通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也使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经济联系。
(3)对水能资源的影响:当河流从高级地 势阶梯流向低级地势阶梯时,落差增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二、中国的地形特征
1、总体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五种地形,在我国都有分布。
在我国的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习惯上,人们把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我国山区的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2、主要山脉
(1)山脉走向
(2)中国主要山脉的分布
(3)
东西向山脉] | 北列 |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
中列 | 昆仑山脉,秦岭 | |
南列 | 南岭 | |
东北—西南向山脉 | 西列 | 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雪峰山 |
中列 | 长白山,武夷山 | |
东列 | 台湾山脉 | |
西北—东南向山脉 | 阿尔泰山,祁连山脉,巴颜喀拉山 | |
南北向山脉 | 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 | |
弧形山脉 | 喜马拉雅山 |
3、四大高原
| 主要地形区 | 地形特点 |
四 大 高 原 | 青藏高原 | 雪山连绵,冰川纵横。有世界屋脊之称。 |
内蒙古高原 | 地形坦荡,草原肥美 | |
黄土高原 | 黄土深厚,地表特征沟壑纵横 | |
云贵高原 | 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 |
4、四大盆地
四 大 盆 地 | 塔里木盆地 | 面积最大,最大沙漠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油气资源丰富 |
准格尔盆地 | 位置偏北,受大西洋暖湿气流影响 | |
柴达木盆地 | 海拔最高,有“聚宝盆 ”之称 | |
四川盆地 | “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成都平原有“天府之国”之称 |
5、三大平原
三 大 平 原 | 东北平原 | 面积最大,黑土广布 |
华北平原 | 又叫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 |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鱼米之乡” |
6、三大丘陵:丘陵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地区,主要有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东南丘陵。
第二节 气温好降水(课本66-77页)
一、气温的变化
1、气温
(1)定义:气温指大气的冷暖程度,气温的单位为摄氏度(0 C)。
(2)气温的观测: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处的百叶箱来测定气温。
2、平均气温的计算
一个地区的气温常用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来表示。
日平均气温: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值的平均值。
月平均气温:一个月内各日平均气温值相加再除以该月的天数,就是该月的平均气温值。
年平均气温:一年当中各个月平均气温值相加再除以12,就是当地的年平均气温值。
3、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
(1)表示方法:气温的变化通常用气温变化曲线图气温变化曲线图来表示。
(2)气温日变化:气温在一天中的变化。一般来说, 在一天当中,陆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点 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3)气温年变化:气温在一年当中的变化。在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
(4)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一年内的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4、气温在空间上的变化
(1)冬季气温分布
① 分布特点
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的总体规律是自南向北降低, 南北气温差别很大。1月00C等温线大致沿秦岭一准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
② 成因
a.纬度位置的影响:冬季,由于太阳光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少,而且越向北越少,大部分地区气温普遍较低。
b.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来自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的冷空气对我国北方影响较大,冷空气在南下途中受山岭阻隔 ,对南方的影响较小,进一步加大了南北方的温差。
(2)夏季气温分布
① 分布特点
在夏季,除青藏高原及个别地区以外,全国普遍高温。7月平温在200C以上,南北温差不大。
② 成因
夏季,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我国各地获得的热量多。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但北方白昼时间比南方长,所以南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差别不大。
二、温度带
1、划分依据
人们根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将我国划分为五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此处还有青藏高原高寒区。
2、我国的温度带
温度带 | 范围 | 耕作制度 | 主要农作物 |
热带 | 滇、粤、台的南部和海南 | 一年三熟 | 水稻、热带经济作物 |
亚热带 |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 一年两至三熟 | 水稻、冬小麦、亚热带经济作物 |
暖温带 | 黄河中下游大部和新疆南部 |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 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温带水果 |
中温带 | 东北和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 | 一年一熟 | 春小麦、大豆、甜菜 |
寒温带 | 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 一年一熟 | 春小麦、马铃薯 |
青藏高原高寒区 | 青藏高原 | 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 青稞 |
三、降水的变化
1、降水的概念
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降水除了降雨外,还包括降雪、降冰雹。日常表达中,许多同学容易把降水说成是降雨,这是一个明显的错误,混淆了降雨和降水两个概念。
2、降水量的测量
(1)测量仪器:雨量杯和量杯
(2)单位:毫米。
(3)计算:将一日中各次降水量相加,即得出该日降水量;将一个月内各日降水量相加,即得出该月降水量。测量降水量时,如果是降雪或者冰雹,则需将它们融化成水之后再测量。
3、降水的时间分布
(1)表示方法: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2)分布特点:我国各地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且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十分有利,但易发生春旱、夏涝等灾害。
4、降水的空间分布
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量差异很大,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四、干湿区
1、 划分依据
根据各地降水和 蒸发之间的对比关系 ,可以把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主要根据该地区降水和蒸发之间的对比关系来确定。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时,该地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时,该地气候干旱。
2、我国干湿区的划分
干湿地区 | 干湿状况 | 分布地区 | 天然植被 | 农业类型 |
湿润地区 | 年降水量>800mm 降水量>蒸发量 | 东北山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东南 部等 | 森林 | 种植业 |
半湿润地区 |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分等 | 森林草原 | 种植业 |
半干旱地区 | 年降水量<400mm 降水量<蒸发量 | 内蒙古高原东部、黄土高原一部分、青藏高 原大部分、天山山地等 | 草原 | 畜牧业 |
干旱地区 | 年降水量<200mm 降水量<蒸发量 | 内蒙古高原西部、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 地、准噶尔盆地、青藏高原西北部等 | 荒漠草原、 荒漠 | 畜牧业 |
3、 分界线
(1)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淮河一秦岭一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分布。
(2)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大兴安岭一张家口一兰州一拉萨一喜马拉雅山脉东南端一线分布。
(3)半干旱区与干旱区分界线(2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沿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分布。
第三节 天气与气候(课本78-87页)
一、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和特点
1、天气:天气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状况,如风雨、阴晴、冷热等,它是时刻变化的。
2、气候:气候指一个地区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变化不大。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3、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 天 气 | 气 候 |
概念 | 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 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
区别 | ①短时间的;②多变的 | ①较长时间;②相对稳定 |
联系 | 天气是形成气候的基础,气候是对多年天气状况的概括 |
二、天气预报
1、 天气预报的主要内容
天气预报是根据对卫星云图和天气图的分析,结合有关气象资料、地形和季节特点等综合研究后作出的对某一地未来一定时期内的天气状况的预测,包括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等的情况。
阴晴 | 当天空布满乌云时,为阴天;当天空无云或云很少时,为晴天 | |
风 | 风向 | 风吹来的方向,包括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8个基本风向 |
风力 | 表示风的强弱,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 |
气温 | 表示大气的冷暖程度,用“C"表示,读作摄氏度 | |
降水 | 用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
常见的天气符号
2、卫星云图
卫星云图是由气象卫星摄取的地球大气的图像。一般来说,在卫星云图上,绿色或棕色部分表示陆地 ,蓝色部分表示海洋,白色部分表示云团。云团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3、天气预报图
天气预报图是天气预报的主要表现形式,主要通过一系列的天气符号来表现各地不同的天气情况。
三、空气质量
1、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污染程度,它是依据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来判断的,可用空气污染指数来表示。
2、影响因素
(1)自然因素:风、雨等。
(2)人类活动:人为污染物的排放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包括工厂、企业排放的废气,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尾气,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产生的废气等。尤其是汽车尾气的排放,随着城市机动车数量的猛增,已经成为我国一些大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3、改善措施: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扩大城乡绿化、增加水域面积、实施生态修复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
四、中国的气候特征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是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
(2)形成原因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海陆位置差异大,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造成气候的复杂多样。
(3)影响
复杂多样的气候,为我国农业生产及各种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世界上多数动植物在我国都有适合生长的地区。
2、季风气候显著
(1)季风的概念:风向在一年之中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又规律改变的风叫做季风。
(2)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
类型 | 冬季风 | 夏季风 |
源地 | 西伯利亚、蒙古 | 太平洋、印度洋 |
风向 | 偏北风:东北季风、西北季风 | 偏南风:东南季风、西南季风 |
性质 | 寒冷干燥 | 高温多雨 |
影响范围 | 除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都受影响 |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以南地区 |
对气候的影响 | 加剧北方的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 | 带来丰富降水,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 |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区域 | 与夏季风关系 | 分布 | 降水 | 气候特点 |
季风区 | 距海近,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 东南沿海地区 | 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脉- 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 | ||||
非季风区 | 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 | 西北内陆地区 | 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降水稀少 |
(4)季风气候对我国的影响
①有利方面:季风气候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这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许多对热量条件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在我国的种植区,要比同纬度其他国家的纬度偏高。
②不利方面:季风常常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洪涝、干旱、寒潮等,其中旱涝灾害发生频次高、危害范围广、造成损失严重,对我国的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及生态环境影响很大。
第四节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课本78-87页)
一、水系和流域
1、水系:干支流共同组成了一条河流的水系。
2、流域: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集水区域,这个集水区域称为该河流的流域。
3、分水岭:相邻的流域之间以高地分隔,高地两侧的流水顺着地面斜坡分别流人不同的水系,这此高地被称为相邻水系或流域之间的集水区域。
二、中国的主要河流和湖泊
1、河流
(1)外流河和外流区
①外流河:直接或间接流人海洋的河流,如长江、黄河等。我国大多数河流属于外流河。
②外流区:供给外流河河水的区域。外流区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2)内流河和内流区
①内流河:有的河流不能流人海洋,而是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在沙漠中,这类河流称为内流河或内陆河。
②内流区:供给内流河河水的区域。
(3)中国的内流区和外流区
内外流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山脉一贺兰山一祁连山脉东端,南接200毫米等降水量线。此线西北地区主要是内流区,东南地区主要是外流区。
(4)我国主要的河流
分类 | 注入海洋 | 河流 |
外流河 | 太平洋 | 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辽河、海河 |
印度洋 | 怒江、雅鲁藏布江 | |
北冰洋 | 额尔齐斯河 | |
内流河 | 无 | 塔里木河 |
(5)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
①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 夏季风盛行时 | 冬季风盛行时 |
水文特征 | 雨季来临,水量大,水位上涨,形成汛期,无结冰现象 | 水量小,水位下降,形成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河流有结冰现象;秦岭一准河以南,河流无结冰现象 |
原因 | 降水量大,气温高 | 降水量小,气温下降。秦岭-准河以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秦岭淮河以南,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 |
②内流河的水文特征:我国内流河多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水源不丰,多为季节性河流,流程较短。
③我国的京杭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长度最长的人工河,全长1 800千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京杭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2、湖泊
(1)我国的湖泊:我国湖泊众多,著名的湖泊有青海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
(2)湖泊的作用:湖泊是调节江河水量的天然水库,不少淡水湖泊通过水道与江河联系在一起,对河流的水量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三、黄河
1、黄河概况
发源地 | 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北麓 | |
注入海洋 | 渤海 | |
流经省区 |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个) | |
长度 | 5500千米 | 中国第二长河 |
流域面积 | 75万平方千米 | |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 上、中游: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 | |
中、下游:河南省郑州市的桃花峪 | ||
主要支流 | 汾河(山西)、渭河(陕西) | |
流经温度带 | 青藏高原高寒区、暖温带、中温带 | |
流经干湿区 | 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 |
流经地形区 |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 |
水文特征 | 含沙量大,汛期短,有结冰期,有凌汛 |
2、黄河各河段的划分及其特点
| 特点 |
上游 | 流经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地带,多峡谷,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
分界点 | 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口 |
中游 | 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支流较多,河流多泥沙;这一地区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源地 |
分界点 | 河南省郑州市的桃花峪 |
下游 | 流经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水流减慢,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
3、黄河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黄河的贡献
①孕育中华文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黄河流域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最多的区域。黄河流域的文物古迹非常丰富,其开发和保护对于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②提供水能资源:黄河干流水能资源丰富,特别是上游地区,已建成龙羊峡刘家峡、青铜峡等多座水电站。
③提供灌溉之利:黄河为北方沿岸9个省区提供重要的水资源,供人们饮用和灌溉农田。宁夏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特色农业基地,被誉为“寨上江南”
④蕴含矿产资源:山西、陕西、内蒙古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钼、铝土和稀土的储量居全国前列;河南、山东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储量可观,发展潜力很大。
(2)黄河的危害:黄河下游河段易淤积、易决口和迁徙,历史上,因暴雨导致河水猛涨,黄河常决堤改道,泛滥成灾,引发了多次灾难。
4、黄河的治理
河段 | 危害表现 | 治理措施 |
上游 | 草地退化、荒漠化、凌汛 | 建坝淤地,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开展大规模的水土保持工作 |
中游 | 水土流失严重 | |
下游 | “地上河”易决口改道 | 加固黄河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使治沙与防洪并举 |
四、长江
1、长江概况
发源地 | 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峰 | |
注入海洋 | 东海 | |
流经省区 |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 | |
长度 | 6 300余千米 | 中国第一长河,长度居世界第三 |
流域面积 | 180万平方千米 | |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 上、中游:湖北宜昌 | |
中、下游:江西湖口 | ||
主要支流 |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 | |
流经温度带 | 青藏高原高寒区、亚热带 | |
流经干湿区 | 半干旱区、半湿润区、湿润区 | |
流经地形区 |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 |
水文特征 | 水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 |
2、长江各河段的划分及其特点
| 特点 |
上游 | 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多峡谷,落差大,水流湍急(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的虎跳峡 是最有名的峡谷地段) |
分界点 | 湖北宜昌 |
中游 | 水系纵横,河道弯曲(荆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水面宽阔,流速缓慢 |
分界点 | 江西湖口 |
下游 | 地势低平,江阔水深,水流缓慢,利于航运 |
3、长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提供优越的航运条件: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分列南北,中下游流经平原地区,终年不冻,航运条件极为优越,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航道,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
(2)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蕴藏量约占全国的1/3,可利用的水能资源约占全国的1/2。长江支流和干流上建有多座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如龚嘴、葛洲坝、丹江口、二滩、三峡等。
(3)经济作物种类繁多: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类繁多,产量丰富,棉花产量占全国1/3以上,油菜籽、芝麻、蚕丝、麻类茶叶、烟草等的产量均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4)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生生物资源丰富:全国三大林区中,西南和南方两个林区的大部分在长江流域。几乎全国所有的矿产资源在长江流域都有储量。长江淡水鱼产量约占全国淡水鱼产量的一半。
4、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河段 | 危害表现 | 危害成因 | 治理措施 |
上游 | 水土流失 | 滥伐林木的情况严重,植被遭到破坏 | 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 |
中下游 | 洪涝灾害 | 地势低平,降水量丰富,暴雨时洪水难以排泄 | 退田还湖,加高加固堤防,修建分蓄洪区 |
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过关测试)-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复习过过过(中图版): 这是一份第三章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过关测试)-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复习过过过(中图版),文件包含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过关测试-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复习过过过中图版原卷版doc、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过关测试-七年级地理上册单元复习过过过中图版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03 工业 【知识梳理】-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 这是一份专题03 工业 【知识梳理】-七年级地理下学期期末专项复习(中图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矿产资源与工业,主要工业基地的分布,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 中图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梳理): 这是一份【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 中图版地理 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梳理),文件包含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梳理原卷版doc、期末全复习2022-2023学年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学期-第二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知识梳理答案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