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期末高分备考】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考前知识梳理+冲刺练习
【期末满分冲刺】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海洋与陆地》考前知识梳理+冲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期末满分冲刺】2022-2023学年-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海洋与陆地》考前知识梳理+冲刺练习,文件包含第二章节知识点归纳+冲刺练习解析版docx、第二章节知识点归纳+冲刺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地图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①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注记。 ②比例尺类型:线段比例尺、数字比例尺、文字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③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分母愈小,比例尺愈大;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 ④大比例尺,表示范围小,表示内容详(如中国地图) 小比例尺,表示范围大,表示内容略(如世界地图) 第二节:地形图的判读①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用等高线可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用多条等高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②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地形部位及特征:山峰: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成闭合状态。 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低处凸出。陡崖:多条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陡坡:等高线密集。 缓坡:等高线稀疏。三、世界的海陆分布1、全球的海洋面积占71%,陆地占29%,所以人们常用“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粗略说明海陆面积的比例。概念:大陆指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是面积较小的陆地,大洲是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的合称。2、七大洲:①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由大到小)的顺口溜: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南极洲;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③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大陆。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①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是太平洋;最浅、最小的大洋是北冰洋。 ②第二大洋是大西洋,呈“S”形; 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4、大洲之间的界线: ①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 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 (沟通了红海和地中海)。 ③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 ④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白令海峡 ⑤欧洲与非洲的分界线是:直布罗陀海峡海陆变迁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荷兰的围海造田、日本的填海造陆)。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3.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4.地球岩石圈由六大板块组成即: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六大板块示意图参看课本第52页。 5.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6、 地球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横贯欧洲南部到亚洲的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1、这些地方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2、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证据: a 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因为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继续碰撞。 b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因为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不断地拉伸 c 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冲刺练习一、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A. 比例尺 B. 颜色 C. 图例和注记 D. 方向【答案】B【解析】打开各种地图,尽管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却都具备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要素.因此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构成了地图的三要素,颜色不是地图的基本要素。2. 有关图例和注记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②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③填绘地图时,注记横写应从右到左,竖写应从上到下④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用一样的符号表示.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答案】A【解析】图例是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阅读地图要先看地图上的图例,看看各种地理事物在地图上是用哪些符号表示的.不同的地图上,图例有时不同,看地图时必须先熟悉一下图例,然后在地图上查找需要的地理信息.注记是地图上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填绘地图时,注记要写的清晰匀称,大小合适.字的排列,横写从左向右,竖写自上而下.在地图上城市的符号是不同的,如首都、省会等,都是有差别的,故选A。3. 当驾驶员不认识路,打开车上的导航地图,选择路线,边看图边行驶,可以省时省力,准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航地图属于( )A. 地形图 B. 政区图 C. 交通图 D. 气候图【答案】C【解析】由题目可知,车载导航地图是为了更好地查找交通路线,准确到达目的的,这种地图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的,属于交通图,故选C。4. 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是( )A. 线段式、文字式、比例式 B. 线段式、文字式、数字式C. 文字式、数字式、比例式 D. 线段式、数字式、比例式【答案】B【解析】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其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其表示方式有: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三种,故本题选B。5. 在一幅比例尺为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是A. 4千米 B. 40千米 C. 400千米 D. 4000千米【答案】A【解析】比例尺是由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在1:40000000的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400千米,故选C。6. 读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 B. 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 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 D. 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答案】B【解析】甲地的海拔是300米,丙地的海拔是200米,甲乙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是200米,甲丙两地间的相对高度是100米,故本题选B。7. 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以显示地势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 )A. 平面示意图 B. 地形剖面图C. 地形鸟瞰图 D. 分层设色地形图【答案】D【解析】在不同的等高线之间,着上不同的颜色以显示地势起伏状况,这种地图叫分层设色地形图,故选D。8.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山峰②位于山峰①的东北方向 B. 山峰②的海拔大约是350米C. ④处可能发育河流 D. ⑥处有利于攀岩运动【答案】D【解析】本图的方向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据此判断山峰②位于山峰①的西北方向,A项错误;从图中等高线判断,此图等高距为50米,因此山峰②的海拔在250米到300米之间,B项错误;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图中④处为山脊,会是河流分水岭,不可能发育河流,C项错误;根据等高线的形状判断,图中⑥处为陡崖,适宜于开展攀岩运动,D项正确。9. 假如我们要进行一次全国旅行,应选择什么地图作为导游图( )A. 中国地图 B. 世界地图 C. 江苏地图 D. 大丰地图【答案】A【解析】不同的地图有不同的功能,假如进行一次全国旅行,当然应选中国地图。故本题选A10. 下列四幅图(单位:米)中,点P分别表示( )A. 山顶、山谷、山脊、鞍部 B. 鞍部、山顶、山脊、山谷C. 山顶、山脊、山谷、鞍部 D. 山谷、山脊、鞍部、山顶【答案】C【解析】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部位的判读,读图分析可得,四幅图中,点P分别表示的地形名称为山峰、山脊、山谷、鞍部.依据题意,故选C。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1. 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 高原 B. 平原 C. 山地 D. 盆地12. 从湖泊到山峰的相对高度约为A. 900米 B. 1000米 C. 1200米 D. 1300米【答案】11. C 12. D【解析】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该地地形崎岖,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上,因此可判断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山地,故选C.读图可知,湖泊的海拔高度为0-200米之间,最高山峰的海拔高度为1450米,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小值1450米-200米=1250米,最大值1450-0=1450米,即从湖泊到山峰的相对高13.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什么颜色表示( ).A. 红色 B. 绿色 C. 蓝色 D. 黄色【答案】B【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海拔越低的平原,颜色越深,故选B。度约为1250-1450米,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 图中比例尺用数字式可表示为( )A. 1:500000 B. 1:50000 C. 1:5000 D. 1:50015. ①②之间的河流流向是( )A. 东南流向西北 B. 东北流向西南 C. 西北流向东南 D. 西南流向东北【答案】 14. B 15. C【解析】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进行分析解答。【14题详解】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500米,用数字式可表示为1:50000。结合题意。故选B。【15题详解】据图可知,该地图无指向标,按上北下南来判断方向,故①②之间的河流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流。故选B。 二、综合题1. 读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周庄的海拔在 — 米之间,周庄位于李庄的 方向。(2)如要在图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 (选填B或D)处最合适。(3)若周庄与李庄两村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为 千米(4)某徒步旅行者迷失在A地茂密的原始森林中,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下游前进以走出丛林脱险。他的做法正确吗?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答案】(1)100米 200 东南 (2)D (3)15 (4)正确 小溪下游地形平坦,有人居住,可以脱险【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的计算、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知识。(1)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00米,故周庄的海拔在100米、200米之间,周庄位于李庄的东南方向。(2)在D处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工程量小,储水量大,故其最为合适。(3)据图中比例尺,即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周庄与李庄两村图上距离为3厘米,则实地距离为15千米。(4)河流下游沿岸地区,地形平坦,交通方便、土壤肥沃,人口密集,故沿着小溪下游前进以走出丛林脱险是可取的。2. 下图是一幅公路平面略图,读后回答问题。(1)图中河流流向的总趋势是从________ 流向________ (2)村庄B在村庄A的________ 方;村庄C分别在村庄A、B的________ 方和________ 方【答案】 (1). 东北 (2). 西南 (3). 正东 (4). 东南 (5). 西南【解析】(1)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河流流向总趋势是自东北流向西南。(2)读图可知,根据图中指向标可判断村庄B在村庄A的正东方;村庄C分别在村庄A、B的东南方和西南方。3. 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在地的地形名称:C________、E___________。 (2)此图的等高距是________米,图中A处位于B处的________方向。 (3)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________处爬山要容易些。【答案】 (1). 鞍部 (2). 陡崖 (3). 100 (4). 正西 (5). B【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读等高线地形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详解】(1)读图可知,C是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E是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2)读图可知,此图的等高距是100米,该图是带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判断,箭头指的方向为北方,平移指向标到B处,画出该地的东南西北方向,由此可判断出图中A处位于B处的正西方向。(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读图可知,A处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B处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则选择从B处爬山要容易些。4. 下图是王宅村平面图,读图回答:(1)图中铁路的实际直线距离是 千米。(2)图中铁路的走向是 , 河流的大致流向是 方向。(3)从林场沿公路去王宅,先朝 方向,然后转向 , 最后转向 就可以达到王宅了。【答案】(1)1.6 (2)东西 南北 (3)东南 西南 东南【解析】本题考查地图的上的方向、比例尺等相关知识。(1)据图可知,图上比例尺为1:80000,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0.8千米,图中铁路的图上距离大约2厘米,故其代表实地距离1.6千米。(2)根据图中指向标的方向所指为北进行判断,铁路呈南北方向,河流流向为南北流向。(3)从林场沿公路去王宅,先朝东南方向到达拐角处,然后转向西南,再转向东南,可以到达王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填图题满分冲刺】初中地理会考拔尖训练(考前一个月)2,共57页。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第二章 世界的海洋与陆地,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和地球仪,地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单元知识梳理:第二章 海洋与陆地,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地球上的海陆分布,陆地和海洋的类型,全球陆地共分七个大洲,大洲的分界线,全球海洋共分四个大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