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生物七上 第一单元第二章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第二章综合检测
(限时: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21·江苏宿迁校级期中]宿迁市认真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科学谋划实施洪泽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体系。生态环境逐渐改善,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湿地的这种变化可以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能影响生物
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生物能影响环境
2 许多谚语或诗句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下列谚语或诗句中的现象与影响因素对应不合理的是()
3 [2022·江苏徐州校级月考]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鱼儿离不开水”说明生物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
B.“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愁”说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4 [2021·湖南衡阳校级月考]“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李清照《如梦令》中的“却道海棠依旧”体现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 生物适应环境
- 生物改变环境
- 生物影响环境
- 环境影响生物
5 [2022·重庆校级期中]下表为某课外活动小组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下列相关修改建议正确的是( )
A、B组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B.A、B组都应保持30 ℃
C.A、B组鼠妇的数量可以不相同
D.A、B组湿度可以不同
6 [2021·四川乐山校级期中]如图是一个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第6题图)
A.X、Y、Z都是植食性动物
B.草是生产者,其他为消费者
C.蝗虫和Y只是捕食关系
D.图示的食物网由3条食物链组成
7 新趋势 立足基础 [2022·河南信阳校级期中]对下图食物网的分析,错误的是( )
(第7题图)
A.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中所示成分外,还需加入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
B.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C.在“农作物→鼠→蛇”这条食物链中,若大量捕捉蛇,鼠的数量会先增多后减少
D.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是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
8 [2022·江西抚州校级月考]某生态系统中存在“甲→乙→丙→丁”这样一条食物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等组成
B.甲、乙、丙、丁数量能保持相对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C.若该食物链所在的生态系统被重金属污染,则丁体内的污染物最多
D.该食物链中的丁作为腐生性微生物可分解烂菜叶、橘子皮等厨余垃圾
9 [2021·山东烟台校级期中]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
B.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
C.海洋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D.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都有一定的联系
10 学科特色 识图能力 [2021·山东烟台校级期中]下图中A表示的是某种鹰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数量变化,那么B最可能代表的是( )
(第10题图)
A.鹰的天敌数量变化
B.被鹰捕食的生物数量变化
C.该生态系统中植物的数量变化
D.与鹰有合作关系的生物数量变化
11 [2021·山东烟台校级期中]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物链中含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食物网中生物之间只有捕食关系
C.食物网中的一种植物不可能处于多条食物链中
D.食物链中的箭头指向捕食者
12 [2021·江苏连云港校级期中]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组成应该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D.阳光、空气、水、土壤等
13 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都参与构成食物链,并只构成一条食物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13题图)
A.图中的四种生物、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组成了该生态系统
B.在一段时间内,如果a的数量增加,会导致b和c的数量增加
C.若某一残留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则b体内该有毒物质的含量最高
D.图中c在生态系统中扮演消费者的角色
14 [2022·山东青岛校级期中]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下图是生态系统中各不同成分之间关系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第14题图)
A.A是生产者,a过程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B是消费者,参与的食物链可写为A→B→C
C.随着e过程,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入到B体内
D.C是分解者,主要指的是细菌、真菌等生物
15 新趋势 关注生活 [2021·山东济南校级期中]2021年10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开启了山东之行,实地了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在济南召开以黄河为主题的座谈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被提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下列是随行记者拍摄的两组照片,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第15题图)
A.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属于淡水生态系统
B.图甲黄河泛黄之水奔涌入海,说明生物圈中各个生态系统是没有关联的
C.图乙中生态系统为湿地生态系统
D.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二、识图作答题(20分)
16 (20分)[2022·河南南阳校级期中]图甲是某同学在调查某生态系统后绘制的食物网,图乙表示图甲最长的食物链上的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第16题图)
(1)图甲中有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
(2)图甲中,既属于竞争关系,又属于捕食关系的生物是 和 。
(3)若图甲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则除图中所标注的生物外,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 和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4)图甲中,若一段时间内鼠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引起草的数量 ,但草的数量变化是有限的,这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5)图乙中的甲对应的是图甲中的 。
三、实验探究题(20分)
17 (20分)新趋势 关注生活 [2021·湖南永州一模]“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是治疗人体肠道菌群失调的药物。该药物含有健康人肠道具有的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为了探究人体对该药物是否有不良反应,某生物学小组用适量蒸馏水溶解该药片,并用小鼠做如下实验:
(1)该实验的变量为 ,表格中的“X”应为 毫升。
(2)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可得出结论: 。
(3)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均属于细菌,这三种菌与人类的关系是 (填“寄生”或“共生”)。
(4)实验选用10只健康小鼠而不是1只小鼠,原因: 。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1. B生态环境逐渐改善,保护区内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湿地的这种变化可以说明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2.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草与豆苗之间的竞争关系,是生物因素——草对豆苗的影响。
3. B“雨露滋润禾苗壮”体现了非生物因素水对生物的影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B错误。
4. A“却道海棠依旧”是指经过了风雨的吹打,海棠却依然如前,体现了生物能适应环境。
5. A设置对照实验时,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设置以探究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变量是温度,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温度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而题表中温度不同、光线也不同(明亮、阴暗),有两个变量,不符合对照实验的要求。因此A、B组都应该保持在阴暗环境中。
6. B分析题图可知,X是植食性动物,Y既可以草为食,又可以蝗虫为食,是杂食性动物,Z是肉食性动物,A错误;题图中草是生产者,其他动物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为消费者,B正确;Y吃蝗虫,它们属于捕食关系,同时蝗虫和Y都吃草,它们还存在竞争关系,C错误;题图中食物链有草→X,草→Y,草→蝗虫→Y,草→蝗虫→Z,因此题图所示的食物网由4条食物链组成,D错误。
7. B题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农作物→昆虫→鸟,农作物→昆虫→蜘蛛→鸟,农作物→昆虫→青蛙→蛇,农作物→昆虫→蜘蛛→青蛙→蛇,农作物→鼠→蛇。
8. D在“甲→乙→丙→丁”食物链中,丁是消费者,不能分解烂菜叶、橘子皮等厨余垃圾。
9. C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故选C。
10. B题图中B表示的生物的数量大于鹰,A随B变化,它们之间是捕食关系,因此B最可能代表被鹰捕食的生物数量变化。
11. D食物链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A错误;食物网中生物之间既有捕食关系,也有竞争关系,B错误;食物网中的一种植物可以处于多条食物链中,C错误。
12. B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该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
13. D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低,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越多;营养级越高,生物所含有机物的总量越少。因此题图中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c→d→a→b,c在该生态系统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
14. B分析题图可知,A为生产者;B以A为食,属于消费者;C分解A、B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因此C是分解者,所以食物链为A→B。
15. B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关联。
二、16. (1)5(2分)草→鼠→蛇→鹰(2分)
(2)蛇(2分)鹰(2分)(3)分解者(2分)非生物部分(2分)生物圈(2分)(4)增多(2分)
自动调节能力(2分)(5)蛇(2分)
(1)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叫作食物链。每一条食物链都应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级消费者结束。题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
草→鼠→鹰、草→鼠→蛇→鹰。其中最长的一条是草→鼠→蛇→鹰。(2)在题图甲食物网中,蛇和鹰都以鼠为食,这是竞争关系,同时鹰捕食蛇,这是捕食关系,因此既有竞争又有捕食关系的生物是蛇和鹰。(3)题
图甲为食物网简图,只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因此若题图甲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4)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虽然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题图甲中,若一段时间内鼠的数量大量减少,会引起草的数量增加,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5)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沿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别越高的生物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题图乙中是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即丁→乙→甲→丙,因此甲对应题图甲中的蛇。
三、17. (1)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3分)0.3(3分)(2)人体对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无不良反应(5分)(3)共生(4分)(4)避免偶然因素对实验的影响,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