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 (5)(含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 (6)(含答案) 试卷 5 次下载
-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 (7)(含答案) 试卷 3 次下载
-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 (8)(含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 (9)(含答案) 试卷 4 次下载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10)(含答案)
展开期末测试卷
一、我会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分)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钟乳石 B.蚜虫 C.病毒 D.小麦
2.(2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诗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生命特征(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C.生物能生长繁殖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3.(2分)鼠妇总是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看到,这说明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温度
4.(2分)几年前,一种名为紫茎泽兰的热带植物被引进我国南方地区,这种植物生命力极强,与当地其他野生植物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空间,严重影响其他野生植物的生存。紫茎泽兰与其他野生植物之间属于( )
A.合作关系 B.捕食关系 C.寄生关系 D.竞争关系
5.(2分)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大的茎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储存水分。以上文字主要描述了(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6.(2分)下列不能被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一块农田 C.一排柳树 D.一个湖泊
7.(2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中有一条食物链:害虫→青蛙→蛇
D.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8.(2分)下列环境中最可能没有生物生存的是( )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地壳内部
9.(2分)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在下列镜头组合中,应选择(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5×,物镜10×
C.目镜16×,物镜10× D.目镜16×,物镜40×
10.(2分)如图为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
A.视野过暗﹣﹣调节⑤
B.物像不清晰﹣﹣应调节⑦
C.对光完成的标志﹣﹣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D.要把视野上方的气泡移出去﹣﹣往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11.(2分)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碘液后,要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反复吸引,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膜
B.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C.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为了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12.(2分)牵牛花和牛在细胞基本结构上的区别之一是牵牛花的细胞中具有( )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核
13.(2分)如图是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①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结构②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结构③中
D.结构④是动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14.(2分)在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中具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 )
A.机械组织 B.结缔组织 C.神经组织 D.肌肉组织
15.(2分)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整个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B.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C.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
D.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16.(2分)下列关于藻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多细胞生物
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某些藻类大量繁殖可引起“赤潮”或“水华”
17.(2分)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只有一层细胞
B.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C.茎中具有导管
D.可以作为监测空气质量的指示植物
18.(2分)卷柏又叫“九死还魂草”,具有收敛止血、止咳化痰等功能,其植株有根、茎、叶等器官,但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据此判断卷柏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19.(2分)下列对于油松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依靠种子进行繁殖 B.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C.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D.根系发达,有输导组织
20.(2分)下列常见的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
A.铁线蕨 B.银杏 C.侧柏 D.毛白杨
21.(2分)俗话说“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春天作物播种前要先松土,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
A.充足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适量的水分 D.适度的光照
22.(2分)发芽率是检测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规定不得销售发芽率低于85%的玉米种子。种子销售中心每次随机取100粒玉米种子,四次测量的发芽种子数分别为97粒、95粒、94粒和98粒。请问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多少,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
A.50%,不符合 B.94%,符合 C.96%,符合 D.70%,不符合
23.(2分)黑麦的根能够不断地生长,主要是依靠( )
①根冠细胞增多
②成熟区细胞长大
③分生区细胞分裂
④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4.(2分)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不包括( )
A.含磷的无机盐 B.含铁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氮的无机盐
25.(2分)在植物叶芽的结构中,芽轴将发育为( )
A.茎 B.新枝 C.新芽 D.幼叶
26.(2分)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B.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C.大量蒸腾作用造成土壤干旱
D.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27.(2分)有关“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B.同一叶片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可以形成对照
C.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热,可使叶片脱色
D.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遮光部分变蓝
28.(2分)农业谚语“稀植多草,密植多稻”体现了进行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 )
A.吸收水分 B.吸收无机盐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增强蒸腾作用
29.(2分)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属于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农田遇到涝害时及时排水
B.种子贮藏前要晒干
C.低温冷藏新鲜蔬菜
D.贮藏水果时降低氧浓度
30.(2分)下列措施中,不能起到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作用的是( )
A.防止超载放牧 B.大量开垦草原
C.发展生态农业 D.营造草场防护林
二、我会探究(本大题1小题,共10分)
31.(10分)某小组为了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的气体成分”,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装置中有一株长势良好的绿色植物,乙装置不放植物。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要想使实验成功,得到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需将甲、乙两个装置一同放在黑暗环境中,否则会因为绿色植物进行 作用而影响实验结论。
(2)甲、乙为一组 实验。
(3)放置几小时后,轻轻挤压甲、乙装置的塑料袋,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装置是 ,由此可得出结论: 。
(4)如果在甲装置中放入一只小白鼠,拔掉连通管,扎紧袋口。这只小白鼠不久死亡,原因是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 ,使小白鼠窒息而死。
三、我会分析(本大题3小题,共30分)
32.(10分)如图表示油菜的发育过程,图C表示油菜的叶片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如图发育过程可以看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2)图中a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这是 的结果,这一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 先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b过程代表的是 ,其结果是形成不同的 。
(3)图C的结构层次属于 ,它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形成的。其中①能保护内部柔嫩的部分,因此属于 组织;③能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养料,因此属于 组织。
(4)相比于人体,油菜植株缺少的结构层次是 。
(5)综上分析,油菜植株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可概括为: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3.(10分)如图一、图二分别为菜豆种子和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⑥] ,不同点是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④] 中,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 中。菜豆幼苗的叶片和根分别是由[③] 和[②] 发育而成的。
(2)图二中,桃花的主要结构是[③] 和[⑥] 。桃花完成受精过程后,受精卵将发育为 。我们平时食用的部分是桃果实的果皮,它是由[⑧] 发育而成的,种子是由[⑦] 发育而成的。
34.(10分)根据绿色植物的生理过程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能不断地吸收大气中的 ,又将 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2)绿色植物能利用 能,在叶肉细胞的 (填细胞结构名称)中合成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养育其他生物。
(3)绿色植物通过 作用为自身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该生理活动的实质是 (选填“合成”或“分解”)有机物, (选填“贮存”或“释放”)能量。
(4)走进森林中,常常会感到空气特别湿润,这主要与植物的 作用有关。该生理活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水分主要从叶片下表皮的 结构散失到大气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我会选择(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2分)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 )
A.钟乳石 B.蚜虫 C.病毒 D.小麦
【解答】解: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是: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蚜虫、病毒、小麦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故选:A。
2.(2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句诗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生命特征(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排出体内的废物
C.生物能生长繁殖 D.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解答】解:生物产生后代的过程,叫做繁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描述的生命现象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故选:C。
3.(2分)鼠妇总是生活在阴暗的角落里,在光线明亮的地方很少看到,这说明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 )
A.水分 B.光照 C.土壤 D.温度
【解答】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阴暗的角落和明亮的地方的光照不同,因此我们经常会在阴暗的角落看见鼠妇,在明亮的地方则很少见到。这说明影响鼠妇分布的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故选:B。
4.(2分)几年前,一种名为紫茎泽兰的热带植物被引进我国南方地区,这种植物生命力极强,与当地其他野生植物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空间,严重影响其他野生植物的生存。紫茎泽兰与其他野生植物之间属于( )
A.合作关系 B.捕食关系 C.寄生关系 D.竞争关系
【解答】解:自然界中一种生物的存在一般会对其它生物的生活产生影响,即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也表现了生物之间存在各种关系。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共生关系等。紫茎泽兰与其它野生植物之间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属于竞争关系。
故选:D。
5.(2分)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绿色肥大的茎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储存水分。以上文字主要描述了( )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C.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解答】解:适者生存,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仙人掌,扁平宽大的块茎可贮藏水分,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可以降低蒸腾作用,减少水分的散失,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是仙人掌对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的一种适应。
故选:B。
6.(2分)下列不能被称为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一块农田 C.一排柳树 D.一个湖泊
【解答】解:A一片森林、B一块农田、D一个湖泊,都既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
C、一排柳树,只有生产者、没有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
故选:C。
7.(2分)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B.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是草原生态系统
C.农田中有一条食物链:害虫→青蛙→蛇
D.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
【解答】解: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构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A错误;
B、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湿地生态系统,能够净化水源,具有“地球之肾”的美称。B错误;
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该链状结构没有生产者,不能构成食物链。C错误;
D、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D正确。
故选:D。
8.(2分)下列环境中最可能没有生物生存的是( )
A.大气圈的底部 B.水圈的大部
C.岩石圈的表面 D.地壳内部
【解答】解: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度,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即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都有生物生存,而地壳内部没有生物生存。
故选:D。
9.(2分)小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时,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在下列镜头组合中,应选择(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5×,物镜10×
C.目镜16×,物镜10× D.目镜16×,物镜40×
【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5×10=15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6=16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6×40=640(倍);
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50倍,所以要使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目镜5×、物镜10×。
故选:A。
10.(2分)如图为显微镜结构图,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 )
A.视野过暗﹣﹣调节⑤
B.物像不清晰﹣﹣应调节⑦
C.对光完成的标志﹣﹣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D.要把视野上方的气泡移出去﹣﹣往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解答】解:A、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即视野过暗应调节③遮光器和⑤反光镜,A错误;
B、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即物像不清晰应调节⑥细准焦螺旋,B错误;
C、对光完成的标志,从目镜中可以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C正确;
D、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要把视野上方的气泡移出去,往下方移动玻片标本,D错误。
故选:C。
11.(2分)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碘液后,要用吸水纸从盖玻片另一侧反复吸引,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膜
B.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C.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为了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解答】解: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染”是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吸”是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使染色更均匀,便于观察,D正确。
故选:D。
12.(2分)牵牛花和牛在细胞基本结构上的区别之一是牵牛花的细胞中具有( )
A.细胞质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核
【解答】解:牵牛花属于植物,牛属于动物,通过比较动物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所以牵牛花和牛在细胞基本结构上的区别之一是牵牛花的细胞中具有细胞壁。
故选:C。
13.(2分)如图是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结构①可以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结构②中溶解着多种物质
C.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结构③中
D.结构④是动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
【解答】解:A、①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A正确;
B、②细胞质中溶解了大量酶、糖、无机盐等物质,B正确;
C、③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C正确;
D、④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D错误。
故选:D。
14.(2分)在组成人体的基本组织中具收缩和舒张功能的是( )
A.机械组织 B.结缔组织 C.神经组织 D.肌肉组织
【解答】解:A、机械组织属于植物组织。A不符合题意;
B、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具有营养、支持、连接、保护等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C不符合题意。
D、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如心肌、平滑肌等。D符合题意。
故选:D。
15.(2分)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整个身体仅由一个细胞构成
B.不能对外界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
C.草履虫通过分裂产生新的个体
D.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解答】解:A、单细胞生物整个身体仅有一个细胞构成,虽然个体微小,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A正确;
B、单细胞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如趋利避害,适应环境,B错误;
C、草履虫可以通过分裂繁殖新的个体,C正确;
D、草履虫能够吞噬细菌和有机碎屑,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D正确。
故选:B。
16.(2分)下列关于藻类植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它们都是多细胞生物
B.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能进行光合作用
D.某些藻类大量繁殖可引起“赤潮”或“水华”
【解答】解:A、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错误;
B、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正确;
C、藻类植物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正确;
D、某些藻类大量繁殖可引起赤潮或水华,正确。
故选:A。
17.(2分)下列关于苔藓植物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叶片只有一层细胞
B.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
C.茎中具有导管
D.可以作为监测空气质量的指示植物
【解答】解:A、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故A正确;
BC、苔藓植物比藻类植物高等一些,有了茎、叶的分化,茎中没有导管,叶没有叶脉,体内无输导组织,故B正确,C错误;
D、因苔藓植物的叶片只由一层细胞构成,有毒气体易侵入,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故D正确。
故选:C。
18.(2分)卷柏又叫“九死还魂草”,具有收敛止血、止咳化痰等功能,其植株有根、茎、叶等器官,但没有花、果实和种子,据此判断卷柏属于( )
A.苔藓植物 B.蕨类植物 C.裸子植物 D.被子植物
【解答】解:A、苔藓植物只有茎、叶的分化,没有真正的根,故A错误;
B、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但无花,不能结出果实和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卷柏有根、茎、叶,无花、果实、种子,因此属于蕨类植物。故B正确。
C、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四大器官,无花和果实,故C错误;
D、被子植物有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故D错误。
故选:B。
19.(2分)下列对于油松的特征,叙述错误的是( )
A.依靠种子进行繁殖 B.种子外无果皮包被
C.有真正的花和果实 D.根系发达,有输导组织
【解答】解:A、油松与杉树、铁树一样,都能产生种子,靠种子进行繁殖,都属于种子植物,A正确;
B、油松属于裸子植物,它没有花和果实,只有种子,它的种子裸露,外无果皮包被,仅仅被一鳞片覆盖起来,B正确;
C、油松具有根、茎、叶、种子,无真正的花和果实,C错误;
D、油松的根、茎、叶发达,同时具有发达的输导组织,D正确。
故选:C。
20.(2分)下列常见的植物中,属于被子植物的是( )
A.铁线蕨 B.银杏 C.侧柏 D.毛白杨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毛白杨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而铁线蕨具有根茎叶分化,用孢子繁殖,属于蕨类植物;银杏、侧柏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
故选:D。
21.(2分)俗话说“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春天作物播种前要先松土,是因为种子的萌发需要( )
A.充足的空气 B.适宜的温度 C.适量的水分 D.适度的光照
【解答】解: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松土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空气,有利于种子萌发。因此春天作物播种前要松土,是因为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故选:A。
22.(2分)发芽率是检测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我国规定不得销售发芽率低于85%的玉米种子。种子销售中心每次随机取100粒玉米种子,四次测量的发芽种子数分别为97粒、95粒、94粒和98粒。请问这批种子的发芽率是多少,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
A.50%,不符合 B.94%,符合 C.96%,符合 D.70%,不符合
【解答】解:第一次测得的种子发芽率=×100%=97÷100×100%=97%;第二次测得的种子发芽率=×100%=95÷100×100%=95%;第三次测得的种子发芽率=×100%=94÷100×100%=94%;第四次测得的种子发芽率=×100%=98÷100×100%=98%;由此可以推算该种子的发芽率为(97%+95%+94%+98%)÷4=96%,符合国家标准。
故选:C。
23.(2分)黑麦的根能够不断地生长,主要是依靠( )
①根冠细胞增多
②成熟区细胞长大
③分生区细胞分裂
④伸长区细胞体积增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答】解:分生区被根冠包围着,属于分生组织,细胞很小,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质浓,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使细胞数目增加,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 伸长区在分生区上部,细胞逐渐停止分裂,开始迅速伸长,是根伸长最快的地方。因此根的生长主要是由于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分裂和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的缘故。
故选:D。
24.(2分)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不包括( )
A.含磷的无机盐 B.含铁的无机盐
C.含钾的无机盐 D.含氮的无机盐
【解答】解: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氮、磷、钾。含氮的无机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和生长,使枝繁叶茂;含磷的无机盐可以促进幼苗的发育和花的开放,使果实、种子提早成熟;含钾的无机盐使植物茎秆健壮,促进淀粉的形成与运输。
故选:B。
25.(2分)在植物叶芽的结构中,芽轴将发育为( )
A.茎 B.新枝 C.新芽 D.幼叶
【解答】解:①生长点可以使芽轴不断伸长;
②叶原基将来发育成幼叶;
③幼叶将来发育成叶;
④芽轴将来发育成茎;
⑤芽原基将来发育成侧芽;
可见,植物的枝条是由芽发育成的。
故选:A。
26.(2分)下列关于蒸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
B.可以拉动水和无机盐在体内的运输
C.大量蒸腾作用造成土壤干旱
D.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解答】解:A、蒸腾作用能够带走热量,降低叶片温度,故正确;
B、蒸腾作用能促进植物体从土壤中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从根部输送到茎、叶等器官,故正确;
C、增加空气的湿度,增加降雨量,缓解干旱,故错误;
D、蒸腾作用促进了生物圈的水循环,故正确。
故选:C。
27.(2分)有关“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
B.同一叶片的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可以形成对照
C.将叶片放入酒精中水浴加热,可使叶片脱色
D.叶片脱色后,滴加碘液,遮光部分变蓝
【解答】解: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正确;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是为了形成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光照,B正确;
C、酒精脱色:光照几个小时后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叶绿素为绿色,脱色后便于观察,如不脱色,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C正确;
D、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所以滴加碘液后,叶片遮光和不遮光部分的颜色分别是不变蓝色和变蓝色,D错误。
故选:D。
28.(2分)农业谚语“稀植多草,密植多稻”体现了进行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合理密植有利于农作物( )
A.吸收水分 B.吸收无机盐
C.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增强蒸腾作用
【解答】解:合理密植,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的做法,因此“稀植多草,密植多稻”体现了进行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故选:C。
29.(2分)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属于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农田遇到涝害时及时排水
B.种子贮藏前要晒干
C.低温冷藏新鲜蔬菜
D.贮藏水果时降低氧浓度
【解答】解:A、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而农田遇到涝害时及时排水,是为了促进根的呼吸,A符合题意;
B、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而种子内的物质必须先溶解在水里才能被种子利用,因此种子含水多,呼吸作用旺盛,含水少,种子的呼吸作用较弱。晒干的种子,水分减少,抑制了种子的呼吸作用,可以延长了种子的储存时间,B不符合题意;
C、温度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一般而言,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呼吸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低温冷藏新鲜蔬菜,使蔬菜的呼吸作用减弱,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C不符合题意;
D、水果和进行呼吸作用时,需要消耗氧气,分解细胞内储存的有机物,所以对水果降低氧的浓度、可以抑制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延长水果的贮藏时间,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0.(2分)下列措施中,不能起到保护草原生态系统作用的是( )
A.防止超载放牧 B.大量开垦草原
C.发展生态农业 D.营造草场防护林
【解答】解:A、防止超载放牧,是为了保护牧草被过度利用和破坏,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A不符合题意;
B、开垦草原是毁林开荒,会使草原面积减少,不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B符合题意;
C、发展生态农业,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C不符合题意;
D、营造草场防护林,是为了防风固沙,防止草原沙漠化,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我会探究(本大题1小题,共10分)
31.(10分)某小组为了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释放的气体成分”,设置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装置中有一株长势良好的绿色植物,乙装置不放植物。
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要想使实验成功,得到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需将甲、乙两个装置一同放在黑暗环境中,否则会因为绿色植物进行 光合作用 作用而影响实验结论。
(2)甲、乙为一组 对照 实验。
(3)放置几小时后,轻轻挤压甲、乙装置的塑料袋,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装置是 甲 ,由此可得出结论: 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
(4)如果在甲装置中放入一只小白鼠,拔掉连通管,扎紧袋口。这只小白鼠不久死亡,原因是植物呼吸作用消耗了 氧气 ,使小白鼠窒息而死。
【解答】解:(1)本装置的实验目的是可以探究植物进行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要使该实验效果明显,本装置应放在黑暗无光的环境中,以防止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呼吸作用放出的二氧化碳,影响了呼吸作用的效果。
(2)设置的甲乙两组装置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绿色植物。
(3)过一段时间后,用手挤压塑料袋会发现甲装置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如果在袋中放入一只小白鼠,拔掉连通管,扎紧袋口,则可以用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小白鼠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因此必须把这一装置放在光照的条件才能进行。
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
(2)对照;
(3)甲;绿色植物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4)氧气。
三、我会分析(本大题3小题,共30分)
32.(10分)如图表示油菜的发育过程,图C表示油菜的叶片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如图发育过程可以看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细胞 。
(2)图中a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这是 细胞分裂 的结果,这一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 染色体 先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b过程代表的是 细胞分化 ,其结果是形成不同的 组织 。
(3)图C的结构层次属于 器官 ,它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次序形成的。其中①能保护内部柔嫩的部分,因此属于 保护 组织;③能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养料,因此属于 输导 组织。
(4)相比于人体,油菜植株缺少的结构层次是 系统 。
(5)综上分析,油菜植株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可概括为: 细胞→组织→器官→油菜植物体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解答】解:(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细胞分裂是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的数量增多了,这一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染色体先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细胞中。图中的a表示细胞的分裂。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分裂后产生的细胞,起初功能相同,其形态和结构也相同,但在发育过程中,由于这些细胞的功能各自不同,它们的形态、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图中的b表示细胞的分化过程;
(3)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叶包含多种组织,属于器官,其中①上表皮能保护内部柔嫩的部分,因此属于保护组织;③叶脉能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养料,因此属于输导组织;
(4)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相比于人体,油菜植株缺少的结构层次是系统;
(5)综上分析,油菜植株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可概括为:细胞→组织→器官→油菜植株。
故答案为:(1)细胞;
(2)细胞分裂;染色体;细胞分化;组织;
(3)器官;保护;输导;
(4)系统;
(5)细胞→组织→器官→油菜植物体。
33.(10分)如图一、图二分别为菜豆种子和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中,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⑥] 胚 ,不同点是菜豆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④] 子叶 中,而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主要贮藏在 胚乳 中。菜豆幼苗的叶片和根分别是由[③] 胚芽 和[②] 胚根 发育而成的。
(2)图二中,桃花的主要结构是[③] 雄蕊 和[⑥] 雌蕊 。桃花完成受精过程后,受精卵将发育为 胚 。我们平时食用的部分是桃果实的果皮,它是由[⑧] 子房壁 发育而成的,种子是由[⑦] 胚珠 发育而成的。
【解答】解:(1)由图可知,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结构的相同点是都有种皮和胚,而且种子中的胚都由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四部分组成;不同点是菜豆种子的④子叶有2片,营养物质储存在子叶中;而玉米种子的子叶有1片,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在种子萌发过程中,②胚根首先发育成根,①胚轴伸长发育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③胚芽发育成幼苗的茎和叶。
(2)花的结构中最主要的是雌蕊和雄蕊,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受精后,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由子房里的胚珠发育而成,其中珠被发育成种皮,在果实形成过程中,受精卵发育成胚。
故答案为:(1)胚;子叶;胚乳;胚芽;胚根;
(2)雄蕊;雌蕊;胚;子房壁;胚珠。
34.(10分)根据绿色植物的生理过程及其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植物通过 光合 作用,能不断地吸收大气中的 二氧化碳 ,又将 氧气 释放到大气中,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2)绿色植物能利用 光 能,在叶肉细胞的 叶绿体 (填细胞结构名称)中合成有机物,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养育其他生物。
(3)绿色植物通过 呼吸 作用为自身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该生理活动的实质是 分解 (选填“合成”或“分解”)有机物, 释放 (选填“贮存”或“释放”)能量。
(4)走进森林中,常常会感到空气特别湿润,这主要与植物的 蒸腾 作用有关。该生理活动的主要器官是叶片,水分主要从叶片下表皮的 气孔 结构散失到大气中。
【解答】解:(1)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超过了自身对氧的需要),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
(2)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其中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合成有机物,它合成的有机物不仅满足了自身的需要,同时还为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和能量,。
(3)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用公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4)植物体通过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吸收的水分只有约1%参与植物体的构成,99%以上的水都通过甲图中蒸腾作用以水蒸气的形式从叶片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去了,该生理过程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故答案为:(1)光合;二氧化碳;氧气;
(2)光;叶绿体;
(3)呼吸;分解;释放;
(4)蒸腾;气孔。
人教版生物八上 期末测试卷10(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八上 期末测试卷10(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物的生存环境主要有,鸵鸟的主要运动方式包括,动物运动的意义是,人体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与骨的长长有关的是,终生保持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 (1)(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 (1)(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 (9)(含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七上 期末测试卷 (9)(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