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府兴小学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府兴小学2020-2021学年六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精彩补白,蜂优录取,明辨是非,对答如流,拓展思维,能力培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府兴小学六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一、精彩补白。(30分)1.(6分)法律调整 关系、保护合法 ,维护公共 。大到国家的 生活,小到个人的 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 。2.(6分)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增加了一个 ,更是全民的宪法 。普及日 ,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 宪法,宪法 。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 。3.(4分)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 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 ,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 和承担 。4.(2分)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5.(3分)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 和 ,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 加入中国国籍。6.(9分)权利不是 的,而是有 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 和 的时候,不得损害 的、 的、集体的 和其他公民的 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权利。二、蜂优录取。(10分)7.(2分)下面选项中,最具强制力和权威性的是( )A.纪律 B.道德 C.法律 D.公约8.(2分)树立宪法权威,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你认同的是( )①国家要全面实施宪法,加强监督②树立宪法权威只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③执行宪法宣誓制度④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活动,尊重宪法、学习宪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9.(2分)____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A.护照 B.户口本 C.身份证 D.学生证10.(2分)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热线电话____求救。( )A.12038 B.12308 C.13028 D.1238011.(2分)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的是____。( )A.1954年 B.1982年 C.2004年 D.2008年三、明辨是非。(20分)12.(2分)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判断对错)13.(2分)谁都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判断对错)14.(2分)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检察院挂失。 (判断对错)15.(2分)法律禁止酒后驾车。我觉得法律让我们更安全。 (判断对错)16.(2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只有刑法和民法。 (判断对错)17.(2分)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义务观念无所谓。 (判断对错)18.(2分)12月12日是世界人权日。 (判断对错)19.(2分)未成年人可以知道法律,但不需要守法。 (判断对错)20.(2分)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判断正误)21.(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判断对错)四、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5分)22.(5分)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A.文化权利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B.劳动权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C.物质帮助权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D.人身自由权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E.财产权五、对答如流。(15分)23.(4分)什么是法律援助?24.(5分)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25.(6分)公民履行的义务包括哪些?六、拓展思维,能力培优。(20分)26.(5分)张晴是六年级学生,她写的一篇童话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儿童刊物以她没有著作权为由拒绝付给稿费。儿童刊物的做法对不对?张晴应该怎么做?27.(5分)李松坐火车去北京,在出站口随手就把车票扔了,他的做法对吗?为什么?28.(4分)你们一家人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发票,可以优惠2元。”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29.(6分)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2020-2021学年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府兴小学六年级(上)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精彩补白。(30分)1.(6分)法律调整 社会 关系、保护合法 权益 ,维护公共 秩序 。大到国家的 政治 生活,小到个人的 家庭 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 身影 。【解答】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可知,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故答案为:社会;权益;秩序;政治;家庭;身影。2.(6分)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增加了一个 纪念日 ,更是全民的宪法 教育日 。普及日 深化日 ,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 尊重 宪法,宪法 至上 。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 氛围 。【解答】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了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故答案为:纪念日;教育日;深化日;尊重;至上;氛围。3.(4分)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 成员 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 国籍 ,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 权利 和承担 义务 。【解答】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国籍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故答案为:成员;国籍;权利;义务。4.(2分)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籍 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 。【解答】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国籍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故答案为:国籍;公民。5.(3分)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 宪法 和 法律 ,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 申请批准 加入中国国籍。【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以出生的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条件,可以经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故答案为:宪法;法律;申请批准。6.(9分)权利不是 绝对 的,而是有 界限 的。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 自由 和 权利 的时候,不得损害 国家 的、 社会 的、集体的 利益 和其他公民的 合法 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 滥用 权利。【解答】宪法赋予我们的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为了防止我们滥用权利,宪法也作了相关规定。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利。故答案为:绝对;界限;自由;权利;国家;社会;利益;合法;滥用。二、蜂优录取。(10分)7.(2分)下面选项中,最具强制力和权威性的是( )A.纪律 B.道德 C.法律 D.公约【解答】C正确,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ABD不符题意,排除。故选:C。8.(2分)树立宪法权威,我们在行动。下列做法你认同的是( )①国家要全面实施宪法,加强监督②树立宪法权威只是对国家公职人员提出的要求③执行宪法宣誓制度④要通过各种途径,开展活动,尊重宪法、学习宪法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答】①③④正确,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我们要学习宪法、宣传宪法、尊重宪法、践行宪法,执行宪法宣誓制度。国家要全面实施宪法,加强监督。②错误,全体公民都要树立宪法权威。故选:D。9.(2分)____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A.护照 B.户口本 C.身份证 D.学生证【解答】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中国公民在海外可以拨打12308热线电话求助。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所以A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CD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分)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热线电话____求救。( )A.12038 B.12308 C.13028 D.12380【解答】中国公民出国期间首先必须注意注意安全,其次记住大使馆联系方式和中国公民在海外的求助电话12308。再就是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B正确,符合题意;ACD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1.(2分)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的是____。( )A.1954年 B.1982年 C.2004年 D.2008年【解答】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的时间是2004年。ABD不合题意;C正确。故选:C。三、明辨是非。(20分)12.(2分)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 (判断对错)【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律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其中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刑法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给予什么们的处罚。民法典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法律。故答案为:×。13.(2分)谁都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 (判断对错)【解答】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题干错误。故答案为:×。14.(2分)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检察院挂失。 × (判断对错)【解答】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当身份证丢失时,我们要及时到公安机关挂失,以防被不法分子非法利用,给自己带来损失。所以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15.(2分)法律禁止酒后驾车。我觉得法律让我们更安全。 √ (判断对错)【解答】根据课本所学内容,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它禁止酒后驾车,让我们更安全。题文观点正确。故答案为:√。16.(2分)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只有刑法和民法。 × (判断对错)【解答】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法等法律。故答案为:×17.(2分)我们要增强权利观念,义务观念无所谓。 × (判断对错)【解答】权利与义务是一致的。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同时也要增强义务观念。故题干错误。故答案为:×。18.(2分)12月12日是世界人权日。 √ (判断对错)【解答】12月10日为世界人权日,为纪念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世界人权宣言》而设立的纪念日,表述正确。故答案为:√。19.(2分)未成年人可以知道法律,但不需要守法。 × (判断对错)【解答】法律作为一种行为准则,具有判断、衡量他人行为合法与否的评判作用,法律对人的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同时保护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要遵守法律。所以题干说法错误。故答案为:×。20.(2分)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 (判断正误)【解答】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这是每个国家的基本权利,也体现了国际关系的公平性。故答案为:√。21.(2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判断对错)【解答】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故答案为:√。四、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用连线的方式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5分)22.(5分)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A.文化权利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B.劳动权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C.物质帮助权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D.人身自由权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E.财产权【解答】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我国公民享有的权利,涵盖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保障了公民的劳动权,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保障了公民的物质帮助权,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保障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保障了公民的财产权,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保障了公民的文化权利。故答案为:五、对答如流。(15分)23.(4分)什么是法律援助?【解答】主要考查表达能力,结合课本知识的学习,说明什么是法律援助。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故答案为: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组织实施,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中的当事人,如盲、聋、哑及未成年人无偿提供法律服务。24.(5分)居民身份证的正面和背面分别有哪些信息?居民身份证上独一无二的信息是什么?【解答】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的身份代码是唯一的、终生不变的。有国徽的一面是身份证的正面,有公民身份号码的一面是身份证的背面。公民身份证号码由18位数字组成,第1﹣﹣﹣6位是地址码;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验码。居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故答案为:身份证正面有:照片、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住址、公民身份号码。背面有:国籍、签发机关、有效期限。独一无二的信息是:公民身份号码。25.(6分)公民履行的义务包括哪些?【解答】本题考查学生的表述能力。围绕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祖国安全和荣誉等方面阐述公民应履行的义务即可。故答案为:(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3)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4)劳动的义务;(5)受教育的义务。六、拓展思维,能力培优。(20分)26.(5分)张晴是六年级学生,她写的一篇童话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儿童刊物以她没有著作权为由拒绝付给稿费。儿童刊物的做法对不对?张晴应该怎么做?【解答】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我们享有人身权、财产权、受教育权、著作权等权利。张晴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童话,这属于她的知识产权中的著作权,她应该获得稿费,儿童刊物的做法错误,她应该让父母代表自己向儿童刊物讨要稿费。故答案为:儿童刊物的做法不对。张晴应该把这件事告诉父母,让父母代表自己向儿童刊物讨要稿费。27.(5分)李松坐火车去北京,在出站口随手就把车票扔了,他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解答】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车票上所含信息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回答。故答案为:不对。因为车票上有个人身份信息,所以随意丢弃会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或家庭的利益,所以不能随意丢弃。28.(4分)你们一家人去饭店吃饭。结账时,服务员说:“如果不要发票,可以优惠2元。”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解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索要发票,发票是消费者更换商品、保修商品、解决纠纷、索要赔偿的凭证,也是国家管理财政、征收税款的重要工具。购物时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要在正规商店购物,购物后索要发票,保留好凭证,了解自己有哪些合法权益等。故答案为:索要发票。发票是消费者更换商品、保修商品、解决纠纷、索要赔偿的凭证,也是国家管理财政、征收税款的重要工具。29.(6分)你认为违反法律的后果和违反学校纪律的后果是一样的吗?为什么?【解答】未成年人违反法律和学校纪律所承担的后果是不一样的。违反法律要受到法律惩罚,违反纪律受到纪律处分。故答案为:不一样。违反法律要受到法律惩罚,违反纪律受到纪律处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道德与法治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2023年河北省衡水市景县小升初道德与法治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判断,选择,连线,我会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承德市宽城县六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