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期末必备】人教版语文八上单元检测+单元知识梳理(含答案)
- 人教版语文八上 期中测试卷2(含答案) 试卷 8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八上 期中综合检测(含答案) 试卷 10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八上 期末测试卷1(含答案) 试卷 9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八上 期末测试卷2(含答案) 试卷 10 次下载
- 人教版语文八上 期末测试卷3(含答案) 试卷 11 次下载
人教版语文八上 期末综合检测(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语文八上 期末综合检测(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喧嚣(xiāo) 舳舻(zhú) 拙政园(zhuō) 悄然不惊(qiǎo)
B.暴晒(bào) 斟酌(zhuó) 密匝匝(zhā) 杳无消息(yǎo)
C.弧形(hú) 颓唐(tuí) 一绺绺(liǔ) 惟妙惟肖(xiāo)
D.畸形(jī) 枢纽(shū) 一幅画(fú) 纵横驰骋(pìn)
2 下列词语的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3分)
A.桥墩 溃退 感慨 锐不可挡
B.侏儒 船蒿 依傍 认真揣摩
C.嶙峋 呓语 雄跨 无动于衷
D.锤练 顾忌 沥青 坦荡如砥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罗素对生命意义的呐喊,真是振聋发聩。
B.姜堰桥头小杨村桃花节开幕后,游人络绎不绝。
C.小弟弟学起猴子来,抓耳挠腮,挤眉弄眼,惟妙惟肖。
D.这些群众演员中,他鹤立鸡群,总是容易被导演忽视。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种植水稻的历史大约有五千年左右。
B.是否努力学习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关键。
C.学校实施“校园足球计划”,旨在普及足球运动,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足球运动水平。
D.《校车安全管理条例》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校车交通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5 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一部纪实性作品,曾易名为《西行漫记》。
B.“五经”是对《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的简称;“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儒家经典。
C.古时女子二十行冠礼,表示成年。男子十五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男子满15岁为及笄,表示成年。
D.《昆虫记》中,法布尔不仅仔细观察食粪虫劳动的过程,而且称它们为清道夫。
6 将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合理的一项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也因此而美丽。
①每一种蜕变,犹如我们为洋葱剥皮,会泪流满面
②生命的成长需要蜕变
③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新生,拥有真正的成长
④不断超越自我,才是生命应有的姿态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7 新考法 古诗文默写。(5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1)_______________”是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2)_______________”是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3)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是塞外大漠雄浑壮丽之美;“(4)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
8 综合性学习。(5分)
某班将开展以“人工智能与我们的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一位同学为活动搜集了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回答各题。
【材料一】
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前瞻
【材料二】在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中,天津全面推广应用了“健康码”。小小的“健康码”看似简单,背后的技术支撑系统却十分庞大。每天百万级数量的“亮码”,均基于人工智能科技手段的支撑。有了“健康码”,精准分类防控得以实现,城市得以科学有序运转起来。
【材料三】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观看手机中的天气预测。在天气预测中,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过手机的GPRS系统,定位到用户所处的位置,再利用科学算法,对覆盖全国的雷达图进行数据分析来预测天气。这样,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自己所在地的天气走势,收到的天气预报能精准到分钟和所在街道。
【材料四】人工智能在车联网的运用将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比如,外出购物时,车主启动汽车后,将同步开启车载智能系统,车主只需要告知系统所需要购买的商品或者服务,汽车的智能系统将根据出行路线、交通路况、目的地的评价情况,自动推荐最合适的消费场所。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
(2)请结合以上相关材料,探究人工智能可在哪些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3分)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各题。(5分)
灞上①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②久,何年致此身③?
【注释】①灞(bà)上:又作“霸上”。古代地名,位于今陕西西安东,为诗人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②郊扉:郊居。③致此身:献身于国君。
9 首联通过描绘景物和,渲染了的氛围。(3分)
10 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11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节选自《孟子》)
【乙】何易于为益昌令。盐铁官榷取茶利①,诏下,所在②毋敢隐。易于视诏书曰:“益昌人不征茶且不可活,矧③厚赋毒之乎?”命吏阁诏④,吏曰:“天子诏何敢拒?吏坐死,公得免窜⑤邪?”对曰:“吾敢爱一身,移暴于民乎?亦不使罪尔曹。”即自焚之。观察使素贤之,不劾也。
(节选自《新唐书·何易于传》)
【注释】①榷取茶利: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榷(què),专卖。②所在:这里指盛产茶叶的地方。③矧(shěn):况且,何况。④阁诏:搁置诏书。⑤窜:这里指被流放。
11 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丈夫之冠也( )
(2)得志,与民由之( )
12 把语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13 善用修辞增强雄辩力量是孟子散文的突出特点,请结合语段【甲】第二段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
14 根据你对语段【甲】中“大丈夫”的理解,你认为语段【乙】中的何易于能否称得上“大丈夫”?请结合他的所作所为简要分析。(3分)
(三)[2020·安徽合肥庐江期中改编]阅读非连续性文本,按要求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朗读有助于记忆吗
①说到朗读,我们常常会想起小学生早上的晨读课,大家一起举着书本大声诵读课文的情景想必人人都经历过。然而,这种朗读的方式真的有助于学习吗?朗读是否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呢?
②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
③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
④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象依次呈现B、C、P、E、V、F几个字母后,再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
⑤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
⑥关于如何改善自己的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
⑦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不失为一种记忆的好方法。大脑的觉醒状态是指大脑的兴奋水平。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当然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也会随个体生理机能的状态不同而产生差异。
⑧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记忆规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发现。
【材料二】
遗忘曲线
【材料三】
①形成长期记忆的第一步是付出注意力。如果你对周围的世界关注度不足,大脑根本不会把你体验到的感觉存储下来。大脑通过连接神经细胞形成长期记忆,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越强,你的记忆就越鲜明。神经连接的大网将所有感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段记忆:某个场景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摸起来是什么感觉,闻起来是什么气味。但是,如果你没有付出注意力,外部信息甚至没有进入你的短期记忆,那么你的大脑自然无法形成长期记忆。
②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让几百位受试者在没有导游带领的情况下自行游览了一座教堂。游览过程中,受试者需要依据指令记录一些细节,例如“教堂中十字形的平面结构”,或者观察“宏伟的入口上方欢迎你的青铜天使”。一部分受试者携带着配有摄像头的iPod或手机,他们需要按指令拍摄照片,另一些受试者什么都不带。游览结束后一周,所有受试者都需要接受突击测试,研究者会询问他们在游览过程中理应记得的一些细节。结果发现,不带相机的受试者在10道题里大约能答对7道,而带了相机的受试者得分更接近6分。二者的区别细微却不容忽视,就像从C到D。
③从事这项研究的心理学家坦普尔顿表示“相机会让人分心,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的体验,所以记不住那些本应专心欣赏的东西。现今无所不在的智能手机就像是插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干扰源”。
15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实验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
B.朗读之所以有助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是因为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
C.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但并不是对所有情况都适用。
D.【材料三】主要阐释了感觉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三者之间的关系。
16 仔细观察【材料二】的“遗忘曲线”,从中探究出两条结论。(4分)
17 【材料三】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结合上下文分析其作用。(4分)
(四)[2021·四川成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5分)
书笺小祭
夏坚勇
①好久不写信了。
②写信是一种享受,铺开信纸,听笔尖沙沙地低吟浅唱,恰如红泥火炉,清茗对坐;或漫步林间,半日悠游。写到得意处,忍不住回读一遍,想象着对方看信时会意的神态。此中快慰,用“如沐春风”“醍醐灌顶”都不足以形容。
③写最后一封信是在什么时候呢?大约是那个暮春的下午吧。我坐在阳台上给远方的朋友写信。春阳日暖,空气中浮动着游丝般的飞絮;市声浮躁,阳台内升腾着暄气和燠热。所有这些,都化成了一种可以称为情调的东西,在信笺上浸润渲染。写这样的信会有一种全身心的投入,可电话铃响了,遥远而亲切的声音恰恰来自收信的那一位,欣喜之后是简明扼要的回答,然后互道“再见”。
④信,自然是不用寄了。因为说到底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对着电话,我一阵黯然。
⑤电话现在是越来越普及了,而且还在轰轰烈烈地普及下去,它的触角几乎无所不在。于是,我常常会想起信笺的温馨。
⑥十年前,我在北京进修时,接到一封朋友来信,信中内容早已淡如烟云,但最后两句话至今难忘:“你走以后,这里越发冷寂,只有园子里的杏花开了几朵,其他一切依然。”北京城正瑟缩在料峭寒气之中,但南国那几朵杏花传递的温煦却充盈了我的情怀。
⑦到了秋天,在窗外萧萧的落叶声中给家中写信,随手便流出这样的句子:“秋风渭水,落叶长安。天气越来越冷了,总念着你和孩子。”妻后来告诉我,她读到这些时,在灯下流泪了。
⑧有时会呆想,如果电话普及早上半个多世纪,我们今天将不会看到鲁迅和许广平在《两地书》中鲜为人知的倾述,也不会听到巴金和萧珊在《家书》中深情蕴藉的低语,那将是一种怎样的缺憾!如果电话普及早上几十个世纪,中国文学的绚丽画廊简直将要为之黯然失色,这里会缺失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传唱千古的杰作是他在中秋之夜写给弟弟子由的;会缺失李白的“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因为这首诗的标题是“沙丘城下寄杜甫”;也会缺失白居易那首长达一百韵、一千字的《代书诗》,那是他在苏州刺史任上,代替书信寄给任越州刺史的好友元稹的。在苏州和越州之间的官道上,驿马扬蹄疾驰,负载着挚友之间生死以之的情谊和魂牵梦萦的思念,也负载着华夏历史上一幅流韵久远的文化景观。
⑨这样的场景,因为电话铺天盖地而来,慢慢看不到了。人们都在为方兴未艾的电话热而欢呼,谁也没有想过这种欢呼背后的代价。电话方便,快捷,伸手可及,可失却了情调,失却了韵味,失却了等待、期盼、憧憬、焦灼,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误解。从根本上讲,电话是一种快速回撞式的语言系统,它是体育运动中的壁球;而书信却能传递一种更为舒展也更为宽厚的人类情感,它是。
⑩又要说到陈年旧事了。我在北京学习结束前,给家中写了一封信,告诉回去的日期和车次。可直到快要离京时,我还没买到车票,再写信是来不及了。上苍有眼,最后关头我终于上了车。二十多个小时,没有座位,没有水喝,极度困顿中,支撑我意志的就是妻在前方车站深情远眺的身影。晚间十点,从车窗里看到妻孤单的身影,一路的疲惫早已风流云散,赶紧冲出车门,挽起妻温热的手,在白雪皑皑的大地上走出一路久别重逢的浪漫。
后来妻责怪我,买不到车票,为什么不打电话回来更正呢?我说偏是这样好,有意思。
1993年初春
(选自《唐朝的驿站》,有删改)
18 作者在第⑤段中说他“常常会想起信笺的温馨”,这“信笺的温馨”具体指什么?请联系全文,分条作答。(3分)
19 请结合语境,用一个比喻句将文章第⑨段空缺处补充完整,并对这个比喻句进行简要赏析。(5分)
20 文章不要最后两段,读来依然完整,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部分内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3分)
21 围绕“信”,作者追忆了多件与之相关的往事,文章题目可否改为“书笺小忆”?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作答。(4分)
三、写作(50分)
22 请以《别样的风景》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期末综合检测答案与解析
1. 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音的能力。B项,“匝”应读zā;C项,“肖”在“惟妙惟肖”中应读xiào;D项,“骋”应读chěnɡ。
2. 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重点字形的能力。A项,“锐不可挡”应为“锐不可当”;B项,“船蒿”应为“船篙”;D项,“锤练”应为“锤炼”。
3. 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与后面“总是容易被导演忽视”矛盾。故选D。
4. 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成分赘余,“大约”与“左右”重复,任删其一;B项,两面对一面,在“取得”前边加“能否”或者去掉“是否”;D项,否定词使用不当,可将“不再”改为“再次”。
5. C 【解析】本题考查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项,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女子十五岁及笄,表示成年。
6. A 【解析】本题考查给句子排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每一个语句,把握语句特点,明确材料的中心,思考语句是围绕什么中心展开的;然后我们可以根据“总领句”或“中心句”来确定首句或尾句。阅读文段可知,这是一个有关“生命的成长需要蜕变”的文段。②句是总起句,①句承接②句论述“蜕变”的痛苦,③句论述经历痛苦之后的成长,④句与“人生也因此而美丽”一起构成总结句。故句子排序为:②①③④。
7. (1)山山唯落晖 (2)芳草萋萋鹦鹉洲 (3)大漠孤烟直 (4)乱花渐欲迷人眼
(5)浅草才能没马蹄(每空1分 ,共5分)
8. (1)未来几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2分)【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化的能力。图表主要内容是“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前瞻”,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从2020年开始,每往后一年的人工智能市场的规模都比前一年大得多,因此,可以概括出图表的主要内容:未来几年,我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
(2)人工智能可在疫情防控和城市管理、天气预测、交通出行等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3分)【解析】本题考查材料探究的能力。从【材料二】“天津全面推广应用了‘健康码’”“有了‘健康码’,精准分类防控得以实现,城市得以科学有序运转起来”可看出,人工智能将在疫情防控、城市运转等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从【材料三】“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查询自己所在地的天气走势,收到的天气预报能精准到分钟和所在街道”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可在天气预测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从【材料四】“人工智能在车联网的运用将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可以看出,人工智能可在交通出行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9. 风雨(1分)雁(1分)一种愁苦哀伤(1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诗歌中景物描写及其作用的能力。根据题干要求,锁定诗歌的首联,可知所描写景物是“风雨”“雁”。好不容易风停雨歇,大雁得赶紧飞行赶路。这里用一个“频”字,既表明了雁群之多,又使人联想起雁儿们急于投宿的惶急之状。风雨使人愁苦,雁回易惹乡思,联系两句诗,可知首联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种愁苦哀伤的氛围。
10. 尾联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和进身无望的愁苦无奈之情。(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诗歌的尾联可谓是诗人的感慨:“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诗人为了求取官职来到长安,在灞上已寄居多时,一直没有找到进身之阶,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和进身无望的愁苦无奈之情。
诗词鉴赏 马戴《灞上秋居》 《灞上秋居》中的“灞上”为诗人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诗人进身无门,困居于此,有感于秋节变换,身世落寞,所以作此诗来慰藉愁情。整首诗好似一幅形象鲜明、艺术精湛的画卷。读者把它慢慢地打开,写景,都是眼前所见,不假浮词雕饰;写情,重在真情实感,不作无病呻吟。因此,尽管题材并不新鲜,却仍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 |
11. (1)行冠礼(1分)(2)遵从(1分)
12.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就)战争停息,天下太平。(2分)
13. ①使用反问,以不可辩驳的语气否定景春的观点。(2分)②使用排比,阐明大丈夫的精神实质及特点,义正词严,气势磅礴。(2分) 【解析】本题考查从修辞角度赏析孟子散文语言特点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语段【甲】第二段的内容简要分析,我们只要对语段【甲】第二段中运用了修辞的句子进行赏析即可。“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运用反问的修辞否定了第一段中景春“公孙衍、张仪确实是大丈夫”的观点,表意坚定,无可辩驳。“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则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阐明了大丈夫应遵循的道德准则和精神实质,义正词严,富有气势。据此作答即可。
14. 能。(1分)①为茶民和小吏着想,讲仁德,有仁心。(1分)②焚诏(抗诏),不惧权势。(1分)【解析】本题考查文言语段比较阅读。解答本题首先需要概括语段【甲】中的大丈夫的特点,即“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然后分析语段【乙】中何易于是否符合该标准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何易于做益昌县县令。盐铁官通过对茶实行专管专卖而谋利,诏令下达,盛产茶叶的地方的(官员)没有敢为百姓隐瞒的。何易于看了诏书说:“益昌不征茶税,百姓都还没法活命,何况要增加税赋去害百姓呢?”他下令要差役搁置诏书,差役(争辩)说:“皇上的诏书怎么敢抗拒呢?我会因为这个获罪而死,大人您难道不会因此而被流放吗?”何易于回答说:“难道我为了爱惜自己的命而使一县的百姓都受苦难吗?(我)也不让你们承担罪名。”就自己放火把诏书烧掉了。观察使一向认为何易于很贤明,(便)没有弹劾他。
15. 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内容的能力。D项,“【材料三】主要阐释了感觉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三者之间的关系”说法不正确,【材料三】主要说明的是形成长期记忆的原理。
16. ①人类的遗忘速度是先快后慢(或:人类的遗忘在近几天内最快)(2分);②人类对诗歌、散文的遗忘速度比无意义的音节要慢得多(2分)。【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观察图中曲线走向,分析其中的数据,可以看出人类的遗忘速度在前五天最快,后二十天里保持平稳;比较三条曲线的走向,我们会发现,人类对无意义的音节的遗忘最快,而对诗的遗忘最为缓慢。据此分点概括即可。
17. 列数字、作比较。(2分)准确突出地说明形成长期记忆的第一步是付出注意力。(2分)【解析】本题考查判断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的能力。细读【材料三】第②段画线的句子可知,作者用“10道题”“7道”“6分”这样具体的数字,把“不带相机的受试者”和“带了相机的受试者”进行比较,说明形成长期记忆的第一步是付出注意力。
18. ①写信时浸润渲染于信笺的情调与写到得意处的快慰(1分);②信笺传递的温煦和对收信人情怀的充盈(1分);③书信带给中国文学画廊的绚丽多彩,带给中国文化景观的丰富情韵(1分)。
19. 【示例】艺术体操(2分)赏析:该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书信比作艺术体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书信的作用与意义——传递一种更为舒展也更为宽厚的人类情感,与电话这种快速回撞式的语言系统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出作者对书信的喜爱和留恋之情。(3分)
20. ①“我”写家书告知回家的日期和车次,出现意外也没打电话,体现了“我”对书信这种交流方式的偏爱(1分);②照应上文对书信所含期盼、焦灼、憧憬等情感的论述,丰富了书信的情感内涵(1分);③以充满温馨的细节结尾,承续给妻子的上一次写信,让文章充满温暖(1分)。
21. 不能。(2分)“书笺小忆”只是写出了对书信相关往事的回忆,而“祭”则表达了因书信被取代而使生活情味缺失的伤感,因书信消失会使中国文学及中国文化有所缺失的遗憾,为人们没认识到普及电话所付出的代价的痛心。(2分)
22. 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 期末综合测试(含答案),共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综合检测4【含答案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积累与运用,阅读理解,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