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 (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识图填空,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落叶 B.珊瑚 C.钟乳石 D.珊瑚虫
2.含羞草的叶片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 )
A.能繁殖 B.有生长现象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运动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4.小杉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螃蟹、苍蝇、老鼠等归为一类,荷花,玫瑰花,松树,黄金叶归为一类.小杉分类的方法是(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按照生物的数量
5.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体现了( )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寄生关系
7.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变量的是( )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8.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活在水中的鲤鱼的生态因素( )
A.河中的水 B.水的温度
C.同种类的鱼 D.岸上吃草的羊
9.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春风又绿江南岸
10.下列哪一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
A.湿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
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海洋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1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一个池塘
C.生物圈 D.草原上的羊群
1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左下方(如图所示),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14.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
A.d B.b C.q D.p
15.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选用不同的目镜和物镜.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16.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
A.有光 无光 B.干燥 湿润
C.有光 无水 D.有空气 无空气
17.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系统 B.组织 C.器官 D.细胞
18.如图是小磊用洋葱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分裂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甲→丙 D.甲→丙→乙→丁
19.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主要是与细胞中何种结构有关(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20.下列结构属于组织结构层次的是( )
A.一朵桃花 B.桃子外面的表皮
C.桃树 D.桃树一段枝条
21.下列细胞结构中,能够进行能量转换的是( )
A.线粒体与叶绿体 B.细胞质与液泡
C.细胞核与线粒体 D.细胞壁与叶绿体
22.使用光学显微镜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新鲜的 B.干燥的 C.完整的 D.薄而透明的
23.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时,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
24.人体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C.系统→组织→器官→细胞→人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25.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蚂蚁 B.蚯蚓 C.变形虫 D.大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26.(7分)下面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请你填写相关组织和器官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
27.(3分)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的底部、 的大部、 的表面。
28.染色体是由 和 两种物质组成的。
三、连线题(每线2分,共8分)
29.(8分)请将下列各细胞结构与其相对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1)细胞膜
a.细胞的控制中心
(2)叶绿体
b.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
(3)线粒体
c.控制物质的进出
(4)细胞核
d.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四、识图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30.(13分)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括号内填写标号,横线上填写文字)
①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 ,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 。
②西瓜甘甜可口是因为[ ] 内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糖分。
③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 、[ ] 、[ ] 。
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较,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 、 。
31.(7分)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草属于 ,兔属于 。
(2)该图中共有 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 。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
(3)兔和鼠的关系是 关系。
(4)若该草原喷洒有毒物质,则 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32.(5分)图B显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操作步骤,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 。
(2)图中乙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 。
(3)制作装片前,先将口漱净的目的是 。
33.(5分)如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位置
鼠妇
泥土
光线
温度
纸盒的左半侧
10只
湿土
明亮
20℃
纸盒的右半侧
10只
湿土
阴暗
30℃
(1)这位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是或否)。该实验的变量应是 。
(2)这位同学想修改本实验设计,他应对表格中的哪一项进行修改? 。如何改? 。
(3)如果左、右半侧各用1只鼠妇做实验,能否得出准确的结论? (是或否)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落叶 B.珊瑚 C.钟乳石 D.珊瑚虫
【分析】生物具有生物的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特征.解答时结合题意从生物的特征切入.
【解答】解: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题干中的A、B、C钟乳石都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 D珊瑚虫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D。
【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含羞草的叶片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 )
A.能繁殖 B.有生长现象
C.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能运动
【分析】生物具有以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含羞草的部分小叶受到震动后会合拢下垂,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生物能对刺激作出反应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解答】解:离离,用来形容草茂盛的样子。草原上茂盛的草一年内生长出来又枯萎。这整句话表达的是草原上野草生生不息的景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描述了顽强的野草具有生命周期,属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4.小杉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螃蟹、苍蝇、老鼠等归为一类,荷花,玫瑰花,松树,黄金叶归为一类.小杉分类的方法是( )
A.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按照生物的用途
C.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按照生物的数量
【分析】此题可以从生物的分类方法和生物的分类依据方面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即根据形态结构,把生物划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是水生还是陆生,可以将生物划分为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按照生物在生活生产中的用途,可以分为实验生物、经济生物、野生生物、观赏生物。
小衫把题干中的动物就是按照形态结构分为了动物和植物。
故选:A。
【点评】生物的分类的知识是重点,要注意理解,能灵活的对生物进行分类.
5.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句话体现了( )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分析】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环境可以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同样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也会反作用于环境.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在沙漠上植树必须种植耐旱树种沙棘、沙枣才能容易成活,若种植需水较多的水莲很难成活。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指的是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以使千里长堤溃决,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6.“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 )
A.捕食关系 B.合作关系 C.竞争关系 D.寄生关系
【分析】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解答】解:螳螂捕蝉、黄雀捕食螳螂,都是为了获取食物维持生存,因此,属于捕食关系。所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主要描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7.在探究实验“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中,作为该实验变量的是( )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分析】此题是一道探究实验题,具体考查的是探究实验的科学设计方法。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唯一的变量才行,而该生物小组探究地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变量应该是光。因此在设计对照组时必须遵照光是唯一的变量这一原则来进行设计。否则实验设计就会不科学合理。
【解答】解: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本探究实验所要探究的是“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所以要探究的条件为光,就要设置以光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
故选:A。
【点评】对照实验组的变量与探究的条件有关,对照试验是唯一变量实验。
8.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活在水中的鲤鱼的生态因素( )
A.河中的水 B.水的温度
C.同种类的鱼 D.岸上吃草的羊
【分析】生物的生存受到很多种生态因素的影响,他们共同构成了生物的生存环境.环境中的各种生态因素,对生物体是同时共同作用的,而不是单独孤立的.生物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解答】答: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常直接作用于个体生存和繁殖、群体结构和功能等。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种类型。其中生物因素包括: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水、空气和温度等。光决定植物的生理和分布,也影响动物的繁殖和活动时间等。
选项A、河中的水,水分会影响鲤鱼的生长和发育,属于影响鲤鱼生存的非生物因素。
选项B、水的温度,同样会影鲤鱼的分布、生长和发育。因此属于影响鲤鱼生存的非生物因素。
选项C、同种类的鱼,同样会对鲤鱼的取食、生存空间造成影响,属于影响鲤鱼生存的生物因素。
选项D、岸上吃草的羊,不会对水中的鲤鱼造成影响,因此岸上吃草的羊针对鲤鱼来说既不是生物因素,也不是非生物因素。
故选:D。
【点评】分析影响某种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时,一定要从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9.下列不属于环境影响生物的是( )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大树底下好乘凉 D.春风又绿江南岸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
【解答】解:春江水暖鸭先知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葵花朵朵向太阳是阳光对生物的影响,春风又绿江南岸是温度对生物的影响,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大树的蒸腾作用降低温度、大树底下遮荫温度较低,同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使空气新鲜,属于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10.下列哪一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
A.湿地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
【分析】本题应从各个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在自然界的作用方面来解答。地球的肾主要是指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湿地的过滤作用是指湿地独特的吸附、降解和排除水中污染物、悬浮物和营养物的功能,使潜在的污染物转化为资源的过程。如香蒲以及藻类在生长过程中从污水中汲取营养物质的作用,从而使污水净化。生物作用是湿地环境净化功能的主要方式。沼泽湿地象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如芦苇、水葫芦等还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沼泽湿地能够分解、净化环境,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
【解答】解:A、湿地生态系统 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可以沉淀、排除、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因而被誉为“地球之肾”。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B、草原生态系统 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因此没有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排毒”、“解毒”的功能,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森林生态系统 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因此没有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排毒”、“解毒”的功能,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D、湖泊生态系统 是指湖泊中的水生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构成的,湖泊界限明显;面积较小;水温分层现象明显;水量变化大;演替、发育缓慢,因此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排毒”、“解毒”的作用有限,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难题主要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类型,解答的难点是对“地球之肾”的理解。
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生物圈
C.海洋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分析】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中即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答: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既有生物部分又有非生物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故生物圈是地球上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森林 B.一个池塘
C.生物圈 D.草原上的羊群
【分析】在一定区域内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环境就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只有生物不叫生态系统,只有环境也不叫生态系统。据此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解:A、一片森林既包括了森林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B、池塘既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也包括了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不符合题意。
C、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并且是最大是生态系统,不符合题意。
D、草原上的羊群,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只要熟练掌握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仔细分析选项中的内容是否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即可正确答题。
13.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左下方(如图所示),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 )
A.左上方 B.右上方 C.左下方 D.右下方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解答】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若在视野左下方,要想将物像置于视野正中央”,应将装片移向“左下方”。
故选:C。
【点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装片的移动方向相反.
14.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 )
A.d B.b C.q D.p
【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考查的是物体在显微镜中的成像特点。
【解答】解:物体在显微镜中的成像特点是成放大的倒像。所谓倒像就是原物体的上下左右全都反过来。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与透明纸上写的字母互为倒像,因此透明纸上写的是“p”。所以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透明纸上写的是“p”。
故选:D。
【点评】物体在显微镜中的成像特点是成放大的倒像,要正确理解“倒像”的含义。
15.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选用不同的目镜和物镜.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40× D.目镜10×,物镜40×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
【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0=20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显微镜中放大倍数最大D、400倍。所以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D、目镜10╳,物镜40╳。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是放大倍数最小的.
16.在设计探究实验时,下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实验的是( )
A.有光 无光 B.干燥 湿润
C.有光 无水 D.有空气 无空气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A、有光 无光,唯一变量是光,A正确;
B、干燥 潮湿,唯一变量是水分,B正确;
C、有光 无水,有两个变量光照和水分,变量不唯一,C不正确;
D、有空气 无空气,唯一变量是空气,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对照实验是唯一变量实验。
17.除病毒外,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系统 B.组织 C.器官 D.细胞
【分析】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
【解答】解:由生物的基本特征可知: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所以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故选:D。
【点评】理解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
18.如图是小磊用洋葱根尖细胞制作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分裂顺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丁→乙→甲→丙 D.甲→丙→乙→丁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过程。
【解答】解: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为:细胞核一分为二,然后细胞质分成2份,每份个含有一个细胞核,然后在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和新的细胞膜,最后一个细胞分为2个新细胞。图示中甲为分裂前的细胞,乙已经由一个细胞变成了二个细胞,丙表示细胞核一分为二的过程,丁表示在细胞中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壁,所以分裂顺序应该是:甲→丙→丁→乙。
故选:B。
【点评】本题依托图解的形式考查细胞分裂过程,注重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19.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主要是与细胞中何种结构有关( )
A.细胞核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壁
【分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生物的一种遗传现象,而生物的遗传物质位于细胞的细胞核内。
【解答】解:A: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对于物种的稳定有重要作用。符合题意
B:细胞质是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绝大多数的化学反应都在细胞质中进行,故不选。
C:细胞膜有多种生理功能。比如说,物质交换、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等。其中,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是细胞膜的重要生理功能,故不选。
D: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故不选。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细胞核对于生物的遗传,和物种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20.下列结构属于组织结构层次的是( )
A.一朵桃花 B.桃子外面的表皮
C.桃树 D.桃树一段枝条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解:A、植物有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一朵桃花属于器官。A错误。
B、桃子外面的表皮属于保护组织。B正确。
C、桃树属于植物体。C错误。
D、桃树一段枝条是桃树的茎,属于器官。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1.下列细胞结构中,能够进行能量转换的是( )
A.线粒体与叶绿体 B.细胞质与液泡
C.细胞核与线粒体 D.细胞壁与叶绿体
【分析】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解答】解:叶绿体中的叶绿素能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如图: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22.使用光学显微镜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 )
A.新鲜的 B.干燥的 C.完整的 D.薄而透明的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
【解答】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使用光学显微镜时”,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
故选:D。
【点评】解此题关键是理解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
23.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时,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质 C.细胞膜 D.细胞核
【分析】此题考查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关知识点.
【解答】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缓缓的流动可加速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核里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故选:D。
【点评】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而观察细胞时,用染色的方法可以清楚的看到细胞核.
24.人体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A.组织→细胞→器官→系统→人体
B.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人体
C.系统→组织→器官→细胞→人体
D.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分析】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解答】解:细胞是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细胞分化形成组织,人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再由这几种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人体。因此,人体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故选:D。
【点评】人体的结构层次在中考中经常出现,一般是以这种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要重点掌握.
25.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 )
A.蚂蚁 B.蚯蚓 C.变形虫 D.大豆
【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而且经常会聚集成为细胞集落。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解答】解:蚂蚁、大豆、蚯蚓都是多细胞的生物,变形虫是单细胞动物,它体表的任何部位都可形成临时性的细胞质突起,称为伪足。伪足是变形虫的临时运动器,也可以包围住食物,完成摄食的作用。痢疾类变形虫是寄生在人肠道里的变形虫,营寄生生活,能够溶解肠壁组织引起痢疾。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的区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26.(7分)下面是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请你填写相关组织和器官名称。
① 分生组织 ,② 输导组织 ,③ 生殖 ,④ 营养 ,⑤ 果实 ,⑥ 种子 ,⑦ 茎 。
【分析】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解:植物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所以①和②分别是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种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和叶属于营养组织,花、果实和种子属于生殖器官。可见⑤和⑥分别是果实和种子,⑦是茎、③是生殖器官、④是营养器官。
故答案为:分生组织;输导组织;生殖、营养、果实;种子;茎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27.(3分)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大气圈 的底部、 水圈 的大部、 岩石圈 的表面。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故答案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生物圈的范围、理解生物圈的概念。
28.染色体是由 DNA 和 蛋白质 两种物质组成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的组成。
【解答】解: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上有数万个基因。
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DNA.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一个基因只是DNA上的一个片段,生物的各种性状都是分别由这些不同的基因控制的。可以说: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故答案为:DNA;蛋白质
【点评】记住染色体的组成,染色体包含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载体。搞清染色体、DNA、蛋白质之间的包含关系。
三、连线题(每线2分,共8分)
29.(8分)请将下列各细胞结构与其相对应的功能连接起来。
(1)细胞膜
a.细胞的控制中心
(2)叶绿体
b.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
(3)线粒体
c.控制物质的进出
(4)细胞核
d.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
【分析】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不同的结构功能不同。
【解答】解(1)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使有用的物质不能随意渗出细胞,有害物质不能轻易进入细胞内;
(2)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
(3)线粒体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将化学能转变成细胞能利用的能量,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
故答案为:
【点评】理解掌握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四、识图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30.(13分)如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括号内填写标号,横线上填写文字)
①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 甲 ,属于动物细胞的是图 乙 。
②西瓜甘甜可口是因为[ F ] 液泡 内的细胞液中含有大量糖分。
③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B ] 细胞膜 、[ C ] 细胞核 、[ D ] 细胞质 。
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较,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细胞壁 、 叶绿体 、 液泡 。
【分析】观图可知:A是细胞壁、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细胞质、E是叶绿体、F是液泡,据此解答。
【解答】解:①甲图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这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因此甲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乙图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②F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西瓜甘甜可口是因为液泡里含有营养物质。
③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B是细胞膜、C是细胞核、D是细胞质。
④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相比较,动物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故答案为:
①甲;乙。
②F液泡。
③B细胞膜、C细胞核、D细胞质。
④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点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31.(7分)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关系,请据图回答。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草属于 生产者 ,兔属于 消费者 。
(2)该图中共有 5 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 食物网 。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 草→鼠→蛇→鹰 。
(3)兔和鼠的关系是 竞争 关系。
(4)若该草原喷洒有毒物质,则 鹰 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看,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因此草属于生产者;兔是动物都是动物,必须直接以草为食,属于消费者。
(2)图中食物链有:草→兔→鹰、草→兔→狐、草→鼠→狐、草→鼠→鹰、草→鼠→蛇→鹰,因此该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彼此交错构成食物网”.营养级越多食物链越长,最长的一条食物链:草→鼠→蛇→鹰。
(3)兔和鼠都以草为食,它们共同争夺食物,两者为竞争关系。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在食物链中,营养级别越高,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在生态系统中,鹰营养级别最高,有毒物质在该食物链中不断积累,则体内积累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鹰。
故答案为:
(1)生产者;消费者。
(2)5;食物网;草→鼠→蛇→鹰。
(3)竞争。
(4)鹰。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五、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10分)
32.(5分)图B显示“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操作步骤,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生理盐水 ,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 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
(2)图中乙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 碘液 ,滴加该液体的目的是 染色,便于观察 。
(3)制作装片前,先将口漱净的目的是 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 。
【分析】本题考查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以简单总结为:擦、滴、刮、抹、盖、染。
【解答】解:(1)由于人的细胞液的浓度与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一致,图中甲往装片上滴加的液体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图中乙为染色步骤,滴加的是碘液,因为细胞核中的染色体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所以用碘液染色,便于观察细胞的结构。
(3)制作装片前,要先漱口,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避免影响观察。
故答案为:(1)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2)碘液;染色,便于观察
(3)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
【点评】熟练掌握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步骤和要求。
33.(5分)如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位置
鼠妇
泥土
光线
温度
纸盒的左半侧
10只
湿土
明亮
20℃
纸盒的右半侧
10只
湿土
阴暗
30℃
(1)这位同学的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否 (是或否)。该实验的变量应是 温度 。
(2)这位同学想修改本实验设计,他应对表格中的哪一项进行修改? 光线 。如何改? 将明亮改为阴暗 。
(3)如果左、右半侧各用1只鼠妇做实验,能否得出准确的结论? 否 (是或否)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1)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由于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对照实验,所以本实验中的变量是温度。而该实验的变量有光线和温度两个变量,实验变量不唯一。
(2)该对照实验中,除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如鼠妇的数量、泥土、光线等,所以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所用这位同学修改本实验设计,他应对表格中的光线进行修改,将明亮改为阴暗。
(3)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不行。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实验中多选用鼠妇的数量,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但数量也不易太多,太多了会增加实验操作难度。因此在实验中用一只鼠妇来做实验,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故答案为:(1)否;温度
(2)光线;将明亮改为阴暗
(3)否
【点评】通过解答此题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解此题的关键是确定、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拜什艾日克镇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5月质检生物试卷,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无答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疆阿克苏地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