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 寒假提前学(3)盛唐气象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 寒假提前学(3)盛唐气象 试卷01
    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 寒假提前学(3)盛唐气象 试卷02
    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 寒假提前学(3)盛唐气象 试卷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 寒假提前学(3)盛唐气象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 寒假提前学(3)盛唐气象,共7页。

    寒假提前学(3)盛唐气象

     

    1.下列关于图1与图2中历史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两人和亲是迫于吐蕃势力强大 B.图2人物为图1人物带去玉米种子

    C.图中两人和亲与中原文化先进相关 D.这两位人物和亲发生在唐玄宗时期

    2.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

    A.对边疆统治加强  B.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经济文化的繁荣  D.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3.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   )

    A. 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和亲均是被迫所为

    B. 中原与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经济互补

    C. 和亲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

    D. 和亲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

    4.“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这句话体现了唐太宗对哪一方面施政作为的自我肯定(   )

    A.制度建设 B.经济发展 C.民族关系 D.开疆拓土

    5.甘肃武威吐谷浑(鲜卑族的一支)墓葬群,既具有唐朝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葬的基本特征,同时兼具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的特点。这反映出(   )

    A.中原文化强大的影响力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格局

    C.吐谷浑独特的文明特征 D.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6.历史上的民族交往与交融,促进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下列古诗词中的“胡”所指的少数民族分别是(   )

    唐诗

    宋词

    《出塞》

    [作者]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

    [作者]岳飞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A.匈奴、契丹 B.匈奴、女真 C.吐蕃、女真 D.吐蕃、契丹

    7.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也被草原各族共同尊奉为“天可汗”。下列符合唐太宗时期民族关系的有(   )
    ①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
    ②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
    ③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
    ④派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

    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③

    8.“天可汗”不仅是一种荣誉,更具有实质意义,它的目的是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据此分析,唐太宗被拥戴为“天可汗”的原因是(   )

    A.轻徭薄赋、劝课农桑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D.任用贤良,助于政事

    9.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下面唐诗创作风格的描述属于“诗仙”的是(   )

    A.飘逸洒脱 B.淳朴厚重 C.通俗易懂 D.委婉细腻

    10.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导致二人作品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对祖国山河的感触不同 B.所受的教育不同

    C.仕途不同  D.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

    11.下表是唐诗(摘录),据表可见(   )

    诗人

    诗句

    出处

    王维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全唐诗》

    杜甫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白居易

    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

    A.科举考试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B.唐诗繁荣依赖于农业发展

    C.文学创作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D.农业生产为唐诗提供素材

    12.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也要考帖经(儒家经典基础知识测验)。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唐代的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经济繁荣  B.有利于尚武风气的形成

    C.促进了民族交融  D.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

    13.阅该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吐蕃是唐朝近两百年中最强动的对手,两者之间然有过短友好相处时期但更多的是战争、相互校量。唐蕃对西域时战时和的争,几乎与二者存亡相始终, 了整个唐蕃历史发展的始终。唐蕃在西域的,既阻碍了连接唐王与中亚西方的之路,严重影响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动摇了唐王朝在西域的正常秩序使唐王在西域的统治于崩,从而也破坏了当地比校稳定的局面,严重阻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吐蕃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对当时的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摘编自雷富烧《唐与吐在西域的争夺》

    (1)唐与吐蕃的关系如何?双方因何发生战争?战争之外唐代统治者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来应对吐蕃威胁?

    (2)中原与西域的正式交往最早开始于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西域”与“吐蕃”地区分别是如何被正式纳入中央版图的?

    14.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自古以来,我国同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打下了坚实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多彩的文学和艺术,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呈现出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充满着蓬勃向上的活力。

    材料二 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当时的中外交流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音乐舞蹈相继传入中原地区,并日益流行,出现了“胡风盛行”的景象。玄奘西行带回大量佛经,他撰写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天竺等地区的宝贵资料;鉴真东渡对日本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材料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

    七年级下册和《中国古代史(全一册)》

    (1)根据材料一、二,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概括盛唐气象的重要表现和唐文化的特点。

    (2)唐文化影响深远。在我们今天的文化生活中有哪些唐文化的痕迹?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成公主入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仰慕唐朝文化,向唐朝求婚,唐太宗实行和亲,让文成公主入藏AD项错误C项正确;唐朝时玉米还未传入中国,不可能由文成公主带到西藏B项错误。

    2.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代经济文化的繁荣。材料中文成公主的嫁妆涉及佛像、手工业品、科技、医学、书籍等多方面,这从侧面反映了唐朝经济文化的繁荣C项正确;唐朝时西藏并未纳入中央版图A项错误;仅从文成公主入藏一事并不能反映出民族交融成为主流B项错误;文成公主入藏是在唐太宗时期,当时是贞观年间D项错误。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西汉王朝派细君公主与乌孙和亲,随带官属侍从数百人,和亲使团包含各方面人才,这些人的技艺也随之带到乌孙。唐朝文成公主入藏后,松赞干布派遣上层子弟入长安国子学以习诗书。“这表明和亲可能促进中原文化向少数民族地区传播,C项正确;

    材料中西汉时期和唐朝时期的和亲是主动的学习,排除A项;

    和亲促进少数民族向中原学习,排除B项;

    “消除了古代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贵族的矛盾"材料没涉及,排除D项。

    故选C项。

    4.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的民族政策。根据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唐太宗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故C项正确ABD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5.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中“……吐谷浑(鲜卑族的一支)墓葬群,既具有唐朝中原地区高等级贵族墓葬的基本特征,同时兼具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的特点。”可知,吐谷浑墓葬群体现了多民族交融的特征,即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项正确;中原文化强大的影响力、吐谷浑独特的文明特征、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在题干中未体现,排除ACD项。故选B项。

    6.答案:B

    解析:题考查秦汉时期抗击匈奴及南宋岳飞抗金的内容。“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描写的是秦汉时期抗击匈奴的入侵,”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描写的是南宋时期抗击女真族的战争, B项符合题意。

    7.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也被草原各族共同尊奉为“天可汗”可得出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击败东、西突厥,加强对西域的统治、将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世唐太宗时期的民族关系,①③符合题意,D项正确;唐玄宗时封渤海国首领为渤海郡王,派高僧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是对外关系,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8.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使许多弱小邻国或民族可以和平相处共存共荣”可知,这说明天可汗是为了让各民族共存共荣,这体现出开明,B项正确;轻徭薄赋、虚心纳谏、 任用贤良,均是统治者的施政方略,不是民族政策,排除ACD三项。故选B项。

    9.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诗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称号,李白的诗具有浓烈的浪漫主义风格,飘逸洒脱,A项正确;李白的诗歌飘逸洒脱,而不是淳朴厚重、通俗易懂和委婉细腻,排除BCD项。故选A项。

    10.答案:D

    解析:据材料“李白的诗豪迈奔放、清新飘逸,而杜甫的诗沉郁悲怆、语言凝重”并结合所学可知,李白、杜甫的诗歌风格不同,是因为二人生活的环境不同,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而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时期,D项正确;A项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二人所处的社会现实不同,因此感触不同,排除A项;二人均是封建时代,所受教育的内容是相同的,排除B项;李白仕途多有磨难,但其诗歌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故C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11.答案:D

    12.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唐代进士科的考试着重于文学写作,……唐玄宗统治时期,允许考生以作诗代替考帖经。”可知,唐朝科举考查文学写作,有利于文学艺术的发展,D符合题意;科举考试与经济无关,排除A项;科举考试与社会风气无关,排除B项;科举考试与民族关系无关,排除C项。故选:D。

    13.答案:(1)唐与吐蕃时战时和,对西域的争夺;“和亲”

    (2)汉武帝时;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标志着西域正式納入祖国版图;元朝时设置宣政院,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14.答案:1盛唐气象:清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密切的民族交往;开放的社会风气;频繁的中外交流;多彩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文化特点:多元开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

    2)(在今天的文化生活中,盛唐文化的痕迹到处可见)如:许多诗歌爱好者喜欢唐诗,写作古诗;许多书法绘画爱好者,临摹唐代书画家的作品;一些文艺工作者表演唐朝时期的乐舞;唐朝时期留下的许多名胜古迹,成为今天旅游生活中的重要项目;唐朝时期的服饰影响至今,如唐装成为今天人们喜爱的服饰之一。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盛唐气象。第一小问“表现”,根据材料一“盛唐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与少数民族和外国交流频繁,开放的社会风气”、材料二“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等可知,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民族交往密切、社会风气开放、中外交流频繁等。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多元开放的时代特征”、材料二“唐文化可谓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中国同亚非欧频繁往来,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可知,唐文化具有多元开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泽被东西等特点。

    2本题主要考查唐文化的深远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唐朝的书画、诗歌等艺术作品至今仍备受推崇,唐朝服饰对今天的服饰仍有深远的影响等角度作答。






     

    相关试卷

    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 寒假提前学(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这是一份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 寒假提前学(5)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唐朝“安史之乱”的影响是,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 寒假提前学(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这是一份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 寒假提前学(4)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共8页。

    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 寒假提前学(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这是一份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 寒假提前学(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唐太宗对大臣说,以下材料共同说明了唐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七年级历史人教部编版 寒假提前学(3)盛唐气象 试卷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