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4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试卷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4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试卷01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4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试卷02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4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试卷03
    还剩3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4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4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共37页。

    14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新课标·内容要求

    新课程·素养要

    新教材·对应节次

    2020年新高考·命题统计

    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选择性必修1]3.23.3

    山东卷第18(1)题;上海卷第7

    一、气压带和风带

    1.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三圈环流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气压带(北半球)

     

    气压带

    分布

    形成

     

    A

    赤道低压带

    南北纬之间

    空气受热膨胀上升

    C

    副热带高压

    30°附近

    高空空气堆积下沉

    E

    副极地低压

    60°附近

    近地面气流上升

    G

    极地高压带

    极地地区

    终年寒冷空气堆积下沉

    除赤道低压带外其余气压带在南北半球各有1关于赤道对称分布全球共7个气压带

    风带(北半球)

     

    风带

    分布

    风向

     

    B

    东北信风

    赤道~30°之间

    东北

    D

    盛行西风

    30°60°之间

    西南

    F

    极地东风

    60°90°之间

    东北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南半球各风带风向与北半球不同全球共6个风带

    (3)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夏季偏冬季偏

    [思考] 地处赤道附近的新加坡太阳能、风能并不丰富。请说明原因。

    提示 新加坡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云量多光照少;终年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风力小。

    2.陆分布对气压带、风带的影

    (1)北半球气压分布:陆地面积大且海陆相间分布气压带由带状断裂成状。

    时间

    原因

    陆地

    海洋

    1

    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陆上的冷高压切断

    亚洲(西伯利亚) 高压

    低压中心

     

     

    7

    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热低压切断

    亚洲(印度)低压

    高压中心

     

    (2)南半球气压分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气压带基本上呈状分布。

    (3)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1月份

    A西北季风

    B东北季风

    7

    C东南季风

    D西南季风

    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易误辨析] 季风仅仅存在于东亚、南亚和东南亚这种说法对不对?

    提示 不对。非洲和澳大利亚西北部都是季风活动明显的地区但以东亚、南亚和东南亚最为典型。

    二、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压带对气候的影响

    (1)影响降水

    气压带

    低压带

    高压带

    空气运动

    盛行上升气流

    盛行下沉

    影响

    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降水稀少

    (2)影响气温:暖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冷高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2.带对气候的影响

    (1)高低纬间的气流运行影响

    (2)海陆间的气流运行影响

    3.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

    (1)气候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气压带、风带

    气候特征

    形成气候类型

    西风带控制

    温和多雨(冬季)

    地中海气候

    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炎热干燥(夏季)

    (2)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

    4.候与自然景观


     

     

    气候

    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

    终年炎热、少雨温差大风力作用强空气极为干燥

    雨热同期1月平均气温在0 以上降水丰富

    地貌

    风沙地貌广布

    河流地貌广泛发育

    水文

    河流稀少

    河网密集水作用强

    植被

    只有少数耐干旱的植物生存形成荒漠景观

    植被繁茂形成常绿阔叶林景观

    [思考]  副热带地区是不是降水都少?

    提示 副热带地区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但是在副热带地区的有些地区由于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

    能力一 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

    [1] (2017·11月浙江卷)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题。

    图中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动方向是(  )

    A.:动力原因 上升  B.:动力原因 上升

    C.:热力原因 下沉  D.:热力原因 下沉

    [尝试自解] ________

    [解题步骤]

    答案 A

    1.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

    (1)热力型成因:与温度有关。近地面温度高气压低;温度低气压高。

    赤道低气压带: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

    极地高气压带:近地面冷却空气收缩下沉。

    (2)动力型成因:与温度无关与气流垂直运动有关。气流上升则气压低;气流下沉则气压高。

    副热带高气压带:高空气流堆积下沉而成。

    副极地低气压带:近地面暖空气被迫爬升(抬升)而成。

    2.偏转——突破风带、风向

    在气压带、风带分布图中先依据高、低气压带的分布确定风带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再根据所在半球确定偏转方向从而判定风带的具体风向。(如下图)

    3.分布——突破位置判断

    (1)记忆——看纬度位置:纬线30°60°90°附近分别是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2)辨别——看相间特点:气压带是高低压相间分布;气压带和风带是相间分布。

    (3)判断——看图形特点:气压带和风带从不同角度观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近年来高考常涉及局部图和变式图的考查但大都离不开以下三种类型:

    4.移动——突破季节影响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1.(2018·全国卷)201827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下题。

    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推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南方向  D.西北方向

    答案 D

    解析 恩克斯堡岛处于70°S80°S之间位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该岛常年盛行东南风五星红旗飘扬的方向应与盛行风向相反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

    能力二 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

     [2] (2016·天津卷)据下图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尝试自解]                                     

                                        

    [解题步骤]

    答案 差异: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原因: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1.压带或风带的性质

     

    气压带或风带

    气流运动

    性质

    赤道低气压带

    上升

    湿润

    信风带

    高纬低纬

    干燥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

    干燥

    西风带

    低纬高纬

    湿润

    副极地低气压带

    上升

    湿润

    极地东风带

    高纬低纬

    干燥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

    干燥

    2.气压带或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3.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全年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终年温和湿润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终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终年高温多雨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

    成因

    气候特征

    地中海气候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干季时受信风带控制湿季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2.(2016·4月浙江)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  )

    A.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B.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C.两地气候类型不同但成因相似

    D.两地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答案 A

    解析 ①②④两地均为热带草原气候成因主要是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地主要是受地势影响;地主要是受地形影响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较少。地为地中海气候主要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⑤⑥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地则是因为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形成的。故选A

    能力三 分析季风与季风气候

    [3] (2018·江苏卷)公元399年~412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下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

    A.度河上游谷地  B.米尔高原

    C.里兰卡沿海平原  D.里木盆地

    (2)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

    A.1月~5  B.5月~9

    C.9月~12  D.11月~次年3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解题步骤]

    (1)题:

    (2)题:

    答案 (1)C (2)B

     

    1.风环流的成因(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

    (1)1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

    此时东亚、南亚季风均是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季风则是北半球东北信风带南移越过赤道左偏而形成。

    (2)7月份季风环流的成因(如下图)

    此时南亚的西南季风是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带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形成;东亚地区的季风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而形成;澳大利亚西北部受东南信风影响。

    2.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项目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蒙古、

    西伯利亚

    太平洋

    蒙古、西伯利亚

    (亚欧大陆内部)

    印度

    成因

    海陆热力

    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3.(2017·4月浙江卷)阅读材料完成下题。

    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2为图1地的气候统计资料。

    1

    2

    说出1月和7月的风向并从大气环流角度说明7月风向成因。

    答案 1月东北风;7月西南风;(7由于太阳直射点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季风。

    解析 地的气候统计资料看有明显的干湿季1月是东北信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7月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向北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而成的西南季风属于向岸风带来丰沛的降水。因此图示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具季风性。再如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1(南半球夏季)吹西北风是湿季;7(南半球冬季)吹东南风是干季。

    能力四 气候类型的判断

     [4] (2018·11月浙江卷)下图为亚欧大陆40° N附近东西两侧两个测站14710四个月的气候资料。完成(1)(2)题。

    (1)甲、乙两地气候相比(  )

    A.1月降水甲比乙多  B.温季节变化甲比乙大

    C.7月气温甲比乙低  D.水季节变化甲比乙小

    (2)乙地1月降水主要受(  )

    A.西北风的影响  B.极地低压控制

    C.沿岸暖流影响  D.行西风的控制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解题步骤]

    (1)题:

    (2)题:

    答案 (1)B (2)D

    1.据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主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纬度位置确定所在南、北半球和温度带;二是从经度位置确定海陆位置(大陆东、中、西部);三是用地理坐标定位法对照下图确定气候类型。

    2.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可按照下面的步骤进行:

    (1)判断半球:根据最高温最低温出现的时间确定半球

    678月气温高

    北半球

    1212月气温高

    南半球

    (2)定带:根据最冷月、最热月均温确定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15

    热带气候

    最冷月

    均温0

    15

    最热月均温>25

    亚热带气候

    最热月均温

    102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最冷月

    均温

    <0

    最热月均温

    20 以上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最热月均温

    102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最热月均温<10

    极地气候

    (3)定型: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年雨型(季节

    分配均匀)

    年降水量>2 000 mm

    热带雨林气候

    年降水量7001 000 mm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

    年降水量1 5002 000 mm

    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7501 000 mm

    热带草原气候

    年降水量8001 500 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400800 mm

    温带季风气候

    冬雨型(冬季多雨夏季干燥)

    年降水量3001 000 mm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终年少雨)

    年降水量<250 mm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3.根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气候类型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时还应该掌握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仔细分析文字描述或景观图特征进而判断气候类型。如下图:图示景观应是热带草原气候。

    4.据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判断

    (1)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气温低上升气流弱降水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和新西兰)

    (5)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呈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主要是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6)受寒流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如南美洲秘鲁寒流沿岸。

    (7)北半球同一种自然带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4.(2017·全国卷)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1)(2)题。

    (1)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2)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A.带雨林气候区  B.中海气候区

    C.带草原气候区  D.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 (1)A (2)B

    解析 (1)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泥沙主要来源于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那里全年高温分为明显的干湿两季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降水量大。第(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植物生长受尼罗河水位高低影响很大因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次年5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植物是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

    能力五 分析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5] (2015·文综卷)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下图为30°N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完成(1)(2)题。

    (1)下图为30°N附近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

    A.、乙-  B.、乙-

    C.、乙-  D.、乙-

    (2)甲、乙两地自然景观迥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阳辐射  B.海远近

    C.流性质  D.拔高度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解题步骤]

    (1)题:

    (2)题:

    答案 (1)D (2)D

     

    1.要气候类型的要素特征和典型景观

    (1)热带气候景观

    (2)亚热带气候景观

    (3)温带气候景观

    (4)寒带气候景观

    2.候对自然地理景观要素的影响

    要素

    具体影响

    实例

    生物

    一定的气候条件下生长着相应的植物

    赤道地区为热带植物亚寒带地区为耐寒的植物

    水文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水文特征

    国北方河流多有结冰期是因为北方冬季最冷月气温在0 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因为流域降水均匀

    地貌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地貌

    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是在湿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西北内陆的风沙地貌是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

    土壤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不同的土壤类型

    东北平原气候冷湿土壤有机质分解慢形成肥沃的黑土;江南丘陵地区由于气候湿热土壤有机质分解速度快形成贫瘠的红壤

    3.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影响

    具体分析

    实例

    自然地理景观的形态和内在结构

    动植物为了适应当地气候特征会逐渐形成相应的外部形态和内在结构

    骆驼刺为适应干旱环境形成株冠、根系发达等特征

    自然地理景观的差异

    不同的气候条件会形成不同的自然地理景观。不同的气候区内水热状况不同形成的景观不同

     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热带雨林景观植被高大茂密;极地地区气候全年寒冷干燥水热条件差形成冰原或苔原景观没有植被或植被稀疏

    自然地理景观的分布规律

    自然地理景观分布规律与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一致

    非洲大陆气候类型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其自然地理景观也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

    自然地理景观的变化

    气候的变化会影响自然地理景观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植被也会变化导致自然地理景观的变化

    5.科特拉岛被称为与世隔绝的地球上的外星世界它原本是非洲大陆的一部分1 800万年前这里发生了一系列剧烈的地壳运动岛屿与非洲大陆分离从此孤悬海外。来到岛上简直就是到了另一个星球一些奇怪的植物和动物见所未见。岛上生存的动植物很多是特有的。龙血树是索科特拉岛上最引人注目的植物。岛上遍布干燥砾石龙血树却长得枝繁叶茂。下图示意索科特拉岛位置和龙血树照片。

    结合当地干热的气候特点分析龙血树叶片和根系的显著特点。

    答案 为适应当地干热的气候特点龙血树叶片较厚表面有蜡(以减少水分蒸腾);根系发达以吸收较深层的地下水。

    解析 为适应当地干热的气候特点植物的形态应有利于其吸收水分和减少水分的散失。龙血树叶片较厚表面有蜡质以减少水分蒸腾;根系发达以吸收较深层的地下水。

    [情境设置] 下图虚线范围内气候独特夏凉少雨冬温多雨。每年9月中旬鲑鱼从海洋中回到该地并沿河流洄游到上游的溪流中产卵。柯莫德熊(又称白灵熊)是该区域特有的珍稀野生动物以森林中各类浆果和动物为主食。洄游季溪流中丰富的鲑鱼能为柯莫德熊储备冬眠所需的能量。20世纪后期几家大型跨国木材公司在该地区进行了商业性采伐。目前该地区包括柯莫德熊在内的多种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极大威胁。

    [设问角度]

    (1)分析虚线区域内气候冬温多雨特征的形成原因。

    (2)从气候和水文角度分析鲑鱼在每年9月中旬能顺利洄游到河流上游的有利条件。

    (3)分析柯莫德熊的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素养体现]

    人地协调观

    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保护柯莫德熊的原因和措施体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破坏

    综合思维

    从区域综合的角度分析气候特从地理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鲑鱼洄游的有利条件

    区域认知

    从区域视角认识北美洲西海岸地区的特征

      [我的答案] (1)                                    

                                        

    (2)                                    

                                        

    (3)                                    

                                        

    [我的设问]                                     

    [参考答案] (1)图示虚线区域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该地受北太平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冬季西南风从海洋上带来丰富的暖湿气流;位于迎风坡受地形抬升影响降水丰富故有冬温多雨的特点。

    (2)每年9月中旬该区域降水较少河流水量较少水位较低流速较慢;盛行西风开始增强降低了河流入海速度从而有利于鲑鱼洄游到河流上游。

    (3)主要原因:商业性采伐森林导致柯莫德熊的栖息环境遭到破坏。保护措施:植树造林;保护森林禁止乱砍滥伐;建立自然保护区等。

    视角一 从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角度考查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1.(2020·上海卷)201912月至20202上海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高出2.8这种暖冬现象与某一气压系统的减弱有关。这一气压系统是(  )

    A.留申低压  B.度低压

    C.威夷高压  D.西伯利亚高压

    答案 D

    解析 我国东部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形成的西北季风的控制气温低降水少。201912月至20202上海出现暖冬是由于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势力减弱从而使西北季风(冬季风)减弱导致气温比正常年份偏高D正确;阿留申低压、印度低压对我国气温没有影响夏威夷高压是影响我国夏季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ABC错误。

    视角二 从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角度考查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2.(位置见下图)气温年较差较小58月降水稀少。据此完成下题。

    甲地58月降水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在盛行西风的背风坡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  D.高纬干冷气流影响

    答案 B

    解析 58月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甲地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B正确。

    视角三 从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角度考查热带季风的成因与影响

    3.(2015·海南卷)下图所示半岛夏季沿海地区气温可达46 内陆则高达49 读图完成下题。

    该半岛夏季干热的主要原因是(  )

    A.沿岸暖流的增温作用

    B.干热的西北风影响

    C.风坡增温效应较强

    D.干热的西南风影响

    答案 D

    解析 通过图中的信息可判断该半岛为阿拉伯半岛。夏季随着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南风影响该半岛。因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故该半岛夏季干热。

     

    视角四 从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角度考查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4.(2015·山东卷)阅读材料答问题。

    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图甲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图乙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图乙

    (1)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2)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答案 (1)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

    (2)有利条件:夏季降水较多。不利条件: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解析 (1)多雾、多雨的原因要从影响降水的因素如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方面分析。结合图例可看出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且地处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美国西部中纬度地区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第(2)文字材料中显示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图甲中阿克塔位于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说明阿克塔的气候特征适合海岸红杉生长。与阿克塔比较杭州气温季节波动较大不适合海岸红杉生长;夏季杭州降水较多更适合海岸红杉生长。

          主观题专题指导()气候特征类

     

    气候特征类主观题常结合区域地图联系相关的统计图表多用描述”“说出”“”“判断等行为动词引领设问方向。命题视角主要有直接描述某地气候类型特征分析造成某地气候特征的原因或主要因素比较两地气候类型差异。一般要注意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要素考虑。 但气候要素除了气温、降水之外还有光照(强弱、时数)、风力(大小、大风天数及季节分布、风向及其变化) 等。

    (2020·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在中南部地区形成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种植方式并逐步发展成可可种植带(1)。图2为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

    1

    2

    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3)

    [·我的答案]

                                        

                                        

    [·样卷分数]

    [·失分原因]

    [·标准答案]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1)一年内有两个干季和两个湿季。(2)

     

    1.候特征的描述

    2.候特征的原因分析

    3.候特征的比较


    命题方向

    答题模板

    气温特征

    最冷月、最热月

    最冷()月出现在×

    气温高低

    终年高温;夏季高温;全年温和;冬季寒冷等

    气温差

    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大()

    降水特征

    降水总量

    降水量多()

    季节分配

    季节分配均匀(不均);夏季多雨;冬季多雨;全年多雨;全年少雨等

    年际变化

    年际变化大()

    光照特征

    日照时数长();日照强();光照充足(不足)

    气候特征

    气温、降水、冬季、夏季、全年

    全年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降水年较差大等

    注:高温月均温>20 ;温和月均0 20 之间;

    寒冷月均温<0 ;降水稀少月降水量<10 mm

    少雨月降水量1050 mm;多雨月降水量50100 mm

    丰富月降水量>100 mm

    1.(2019·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下图示意宾川县的地形。

    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答案 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抓住设问中的关键词——干热分析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横断山区山高谷深气流越过山岭时易形成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加之谷地地形较为闭塞热量不易散失从而导致谷地气温高();受地形阻挡进入谷地的水汽较少且气流在下沉过程中不易形成降水从而导致谷地降水少()

    2.(2018·全国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991年博茨瓦纳在索瓦(下图)建立纯碱厂采盐沼地下卤水入蒸发池再用蒸发后的浓缩卤水生产纯碱。

    指出索瓦附近利于卤水蒸发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答案 地形:位于(南非)高原上的低洼()地表平坦。

    气候:(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季)干季长高温少雨光照强蒸发旺盛。

    解析 根据等高线分布情况分析该地区的地形特征。根据经纬度进行区域定位判断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征即可。

    3.(经典真题·全国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图2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简述图示黄麻产区的气候特征。

    答案 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 );全年降水量大(1 600 mm以上)510(69)降水较多(为雨季)11月至次年4(10月至次年5)降水较少(为旱季)

    解析 描述气候特征一般从年均温高低、年温差大小、日温差大小、降水总量、降水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大小等方面进行描述。据图可知各月均温在20 以上说明气温年较差小。降水一要看总二要看变化。从降水的柱状图来看将各月对应数值加起来年降水在1 600 mm以上说明年降水量大;从时间分配来看降水的季节分配并不均匀雨季主要集中在510旱季主要集中在11月~次年4月。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2021·哈尔滨模拟)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下图阴影地区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该地区7月盛行风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于甲、乙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

    A.流垂直运动不同  B.气状况基本相同

    C.成原因相同  D.候特征相同

    2.于丙、丁两地盛行风向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盛行风可能影响我国西南地区

    B.地盛行风越过赤道形成东南信风

    C.地盛行风强弱与夏威夷高压有关

    D.丙地盛行风作用下形成赤道逆流

    答案 1.A 2.A

    解析 1甲地位于赤道低气压带由于受热常年盛行上升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乙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由于动力原因常年盛行下沉气流形成终年高温少雨的热带沙漠气候。第2丁地的盛行风是由于气压带、风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右偏形成西南风我国的西南地区夏季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高温多雨;丙地盛行东北信风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向左偏形成西北风在丙地东北信风的影响下形成北赤道暖流。

    (2021·湖南五市十校10月大联考)下图示意某山地1月和7月份及年平均气温与海拔的关系据此完成34题。

    3.图可知该山地(  )

    A.于南半球  B.坡为阴坡

    C.终年积雪  D.坡为迎风坡

    4.该山脉位于大陆西岸其对应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A.带季风气候  B.带海洋性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中海气候

    答案 3.B 4.D

    解析 3由图可知该地的7月气温比1月高因此位于北半球又因最冷月在0 15 之间因此位于亚热带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B项正确;因海拔较低不存在终年积雪图中没有降水信息无法判断迎风坡。第4根据上题该地位于北半球亚热带又由题干可知该山脉位于大陆西岸因此该地对应的是地中海气候。

    (2020·潍坊一模)西风环流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球天气和气候有着巨大影响。当地时间202029风暴西娅拉带来的强风和暴雨持续袭击法国、德国、英国以及荷兰等地风速超过40/秒。气象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发现正常年份南、北半球冬、夏季西风分速(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分布受大尺度因子影响具有一定的规律(下图)据此完成56题。

    南、北半球西风分速分布图

    5.次风暴西娅拉对欧洲影响巨大原因可能是(  )

    A.球气候变暖北大西洋暖流升温快

    B.原丘陵面积广冰雪反射太阳辐射多

    C.西风带向南扩张水平气压梯度异常大

    D.西风带向北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6.西风分速在南半球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洋面积广阔  B.西风漂流的降温影响

    C.形起伏较小  D.阳辐射季节差异小

    答案 5.C 6.A

    解析 5全球气候与洋流不可能出现很大、很快的变化A错;欧洲平原面积广但平原无冰雪分布B错;由图可知北半球中纬度冬季西风较夏季更强且向南扩展故可能增强暴风雨的强度增大影响范围C正确;北半球冬季西风带南移D错。第6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摩擦力小西风势力更强;西风漂流的降温影响不影响风速;南半球也有地形起伏;太阳辐射季节差异是一样的;故选A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中国简称西太平洋副高)是一个在太平洋上空的永久性高压环流系统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它西部的高压脊。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强度随季节而变化。读19982007年我国东部季风区甲、乙、丙三区受季风影响时段示意图完成79题。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

    7.、乙、丙依次表示(  )

    A.南地区、江淮地区、华北地区

    B.南地区、华北地区、江淮地区

    C.北地区、江淮地区、华南地区

    D.淮地区、华南地区、华北地区

    8.季风影响时空差异对我国自然环境的影响有(  )

    年平均气温南高北低 年降水量南多北少 旱涝灾害多发 南北地域分异显著

    A.  B. 

    C.  D.

    9.致受季风影响时段年际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陆热力性质差异  B.西太平洋副高

    C.阳直射点移动  D.球气候变

    答案 7.A 8.C 9.B

    解析 7图中可以看出甲地区受季风影响的时间开始早、结束晚影响时间长故可判断为华南地区;丙地区受季风影响的时间开始晚、结束早影响时间最短可判断为华北地区。第8图中显示我国东部地区自南向北受季风影响逐渐减弱故年降水量南多北少但由于季风具有不稳定性故旱涝灾害频发②③正确。第9材料显示西太平洋副高的位置强度随季节而变化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天气有重要影响故导致受季风影响时段的年际变化。

    (2020·河南八市联考)20191月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图中曲线分别为沿30°N48°N两条纬线的气压分布状况cos 30°0.87cos 48°0.67据此完成1012题。

    1

    2

    10.1中四地区盛行西北风的是(  )

    A.  B. 

    C.  D.

    11.1中四地区风力最大的是(  )

    A.  B. 

    C.  D.

    12.处于图1反映的季节时2中盛行西北风且处于多雨季节的是(  )

    A.M  B.N 

    C.Q  D.P

    答案 10.D 11.B 12.C

    解析 101月在亚欧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甲位于30°N48°N压在1 017 hPa 1 028 hPa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北指向南盛行东北风;乙位于30°N48°N气压在1 000 hPa 1 021 hPa之间水平气压梯度力由南指向北盛行西南风;丙位于48°N60°E90°E亚洲高压以西盛行东南风;丁位于48°N120°E150°E亚洲高压以东盛行西北风。第11甲气压在1 017 hPa1 028 hPa之间 气压差为11 hPa;乙气压在1 000 hPa1 021 hPa之间气压差为21 hPa;丙气压在1 027 hPa1 033 hPa之间气压差为6 hPa丁气压在1 018 hPa1 033 hPa之间气压差为15 hPa。故可以看出乙、丁气压差值较大。乙地区的地面距离约为18×1111 998 km;丁地区的地面距离约为:30°×111×cos 48°2 231 km, 丁比乙气压差小地面距离远故气压梯度力小所以乙地区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第12据图判断(105°E48°N)附近是高压而该地是陆地(180°48°N)是低压而该地在海洋故此季节是北半球的冬季。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东北信风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形成西北季风影响澳大利亚西北部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正值多雨季节。

    二、非选择题

    13.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12月份望加锡海参捕捞者从望加锡出发到澳大利亚北部沿海进行海参捕捞、加工于次年7月份向北回到望加锡;然后海参通过华商被输送到中国厦门19世纪上半期通过这一航线输送到中国的海参占当时中国进口海参总量的1/4;直至20世纪初澳大利亚政府禁止望加锡海参捕捞者在这片海域的一切采捕活动才结束。据记载1792望加锡海参捕捞者船队满载海参返航时在图中甲地附近遭遇恶劣天气而损失惨重。下图为当时中澳海参捕捞、贸易路线图下表为望加锡和乙地多年平均降水资料统计表(单位:m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望加锡

    734

    533

    391

    235

    127

    66

    48

    15

    32

    83

    273

    549

    乙地

    204

    243

    269

    181

    37

    10

    4

    1.3

    4

    16

    55

    161

    (1)描述望加锡和乙地的降水特点差异并分析原因。

    (2)根据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规律分析望加锡海参捕捞者前往澳大利亚西北部沿海进行海参捕捞的时间与航线的合理性。

    (3)指出望加锡海参捕捞者返航途中在甲地会遭遇的气象灾害分析该灾害的形成过程。

    答案 (1)特点:望加锡年降水量更大(乙地年降水量更);望加锡雨季更长(乙地雨季稍短);望加锡雨季降水更加丰富(乙地雨季降水较少)。原因:望加锡纬度更低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更长(乙地纬度较高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稍短);望加锡附近海域广水汽充足(乙地受西侧陆地影响西北风带来水汽较少雨季降水稍少)

    (2)12太阳直射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向左偏转成西北风有利于船舶顺风向东南航行。

    (3)热带气旋(台风)。甲地附近海面水温高水汽强烈蒸发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大气水平辐合形成热带气旋(台风)

    解析 (1)降水特点可从总量、季节变化方面分析。两地降水多的月份均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两地纬度不同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的时间也不同:望加锡纬度低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长;乙地纬度较高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稍短。此外两地受海洋影响也有差异望加锡附近的海域更广水汽更加充足而乙地背靠澳大利亚大陆受海洋影响相对较小。第(2)捕捞船航行要利用风力所以12望加锡海参捕捞者顺着西北风东进南下。12月太阳直射南半球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西北风。第(3)该地纬度位于南纬10°附近气温高推测他们遇到的气象灾害应为热带气旋。在热带、副热带海区海面水温高水汽蒸发强烈气流上升在海面形成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低压很容易发展为热带气旋。

    14.(2020·海南省5月调研)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带辐合带又称赤道辐合带是在南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的赤道槽内由南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东南信风或变向信风(季风)汇合而形成的狭窄的气流辐合区也是多雨带。在30°E以西的非洲地区由几内亚季风与其他偏北风构成了热带辐合带。下图为非洲热带辐合带在一年中最南、最北的位置分布图。

    (1)指出图甲和图乙所属的季节并分析几内亚季风的成因。

    (2)概括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述该辐合带上多雨的原因。

    (3)分析Q地气候的主要特点及成因。

    答案 (1)图甲表示北半球冬季图乙表示北半球夏季。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几内亚季风(或西南风)

    (2)特征:一年中全部都位于北半球呈南北来回摆动。原因:在非洲热带辐合带上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

    (3)特点: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候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气候温和多雨。

    解析 (1)读图可知图甲表示北半球冬季图乙表示北半球夏季。成因: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越过赤道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几内亚季风(或西南风)。第(2)读图可知30°E以西的非洲热带辐合带的空间分布特征是一年中全部都位于北半球呈南北来回摆动。原因是在非洲热带辐合带上有来自低纬度地区的大量暖湿水汽产生大范围的空气对流水汽不断上升形成厚厚的积雨云常伴有雷暴、大风、多雨等天气现象。第(3)读图可知Q地位于地中海沿岸气候的主要特点是夏季高温少雨(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成因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候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影响从海洋带来暖湿气流气候温和多雨。

    相关试卷

    (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14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含详解): 这是一份(新高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讲与练第14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含详解),共3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气压带和风带,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这是一份课时跟踪检测(十六)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6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 这是一份第16讲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共16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