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高考第2章 第3讲 常见天气系统 学案
展开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一、教学目标
1.运用示意图,分析低压、高压、锋等天气系统;
2.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二、教学重难点
运用示意图,分析低压、高压、锋等天气系统。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台风“利奇马”于2019年8月4日15时许获得日本气象厅命名,8月7日5时许被中央气象台升格为台风,8月7日23时许被中央气象台进一步升格为超强台风,并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向浙江沿海靠近,并于8月10日1时45分许在浙江省温岭市城南镇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6级,这使其成为2019年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和1949年以来登陆浙江第三强的台风;随后其纵穿浙江、江苏两省并移入黄海海面,又于8月11日20时50分许在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沿海再次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此后其移入渤海海面并不断减弱,最终于8月13日14时被中央气象台停止编号。
为什么 “利奇马”为什么登陆后逐渐减弱?
[新课教学]:
一、锋与天气
师:大气中经常发生的阴、晴、风、雨、雪等天气现象,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关系。锋、气旋与反气旋是常见的天气系统。现在我们先讲锋的形成。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比较均匀,垂直方向上物理性质也很相似的大范围空气,叫作气团。
如上图所示,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接触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交界面,叫作锋面。锋面与地面相交而成的线,叫作锋线。一般把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
根据锋面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可把锋分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等。
那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几分钟后找同学来说一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是怎样的,有什么区别?
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1.冷锋:
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冷气团的前缘插入暖气团下面,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和雨。当冷锋过境时,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冷锋在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
2.暖锋:
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当暖锋过境时,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暖锋在我国东北地
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
3.准静止锋:
准静止锋是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准静止锋会带来阴雨连绵的天气。
夏初,冷、暖气团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交绥,形成江淮准静止锋,造成该地区长达一个多月的梅雨天气。
冬半年,南下的冷空气遇云贵高原上山脉的层层阻挡,锋面在昆明和贵阳之间停滞,形成昆明准静止锋,给贵阳等地带来持续的阴雨天气。
类型 | 冷锋 | 暖锋 | 准静止锋 |
概念 |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 冷、暖气团势均力敌,或遇地形阻挡,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 |
降水区 | 主要在冷气团一侧(锋后) | 主要在冷气团一侧(锋前) | 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
天气特征 | 过境前: 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过境时: 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和雨,常出现较大的风,云层增厚,并出现雨、雪天气; 过境后: 冷气团占据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晴 | 过境前: 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晴朗; 过境时: 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爬升,冷却凝结产生云雨,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 暖气团占据原来冷气团的位置,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 过境前: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过境时: 暖气团平稳拾升或爬升,形成持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过境后: 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
分布地区 | 我国一年四季都有,尤其在冬半年更常见 | 我国东北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活动较为频繁 | 江淮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 |
【过渡】我们在前面学完了锋面天气,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低气压与高气压。
二、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师:低气压或气旋,高气压或反气旋,分别是对同一个天气系统的不同描述。低气压与高气压,描述的是气压分布状况;气旋与反气旋,描述的是气流运动状况。
1.低气压(气旋)
(1)概念: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低气压,简称低压。
(2)气旋:
北半球低压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低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向右偏转,按逆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向左偏转,按顺时针方向流动。大气的这种流动,很像江河中的漩涡,所以低压又叫气旋。
低压中心形成上升气流。空气在上升过程中,温度降低,其中所含的水汽凝结成云和雨。因此,一个地方受低压控制时,常出现阴雨天气。
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热带气旋生成于西北太平洋上。受洋面水热补给,热带气旋一般会不断加强,登陆后会逐渐减弱。根据中心附近最大风力,热带气旋分为不同级别。
类别 | 热带低压 | 热带风暴 | 强热带风暴 | 台风 | 强台风 | 超强台风 |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 | 6——7级 | 8——9级 | 10——11级 | 12——13级 | 14——15级 | 16级或以上 |
2.高气压(反气旋)
(1)概念: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作高气压,简称高压。
(2)反气旋:
北半球反气旋
高压的气流是由中心向外流出的,在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流出,在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出。高压的这种环流系统与气旋正好相反,所以也叫反气旋。
高压中心形成下沉气流。空气在下沉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天气晴朗。
夏季,高压控制的地区,天气炎热干燥。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旱天气,就是在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冬季,高压控制的地区,天气寒冷干燥。我国的寒潮天气就是高纬度大陆上的反气旋东移南下形成的。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关于气团和锋面系统的知识,主要的内容有气团与气压,气团中包括冷气团、暖气团,同时我们还介绍了降雨区的位置;锋面系统中我们探讨了冷锋、暖锋、 准静止锋的形成及其过境时对天气的影响。气压中我们探讨了低气压与高气压,以及它们对天气的影响。
[板书设计]:
一、锋与天气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二、低气压(气旋)与高气压(反气旋)
1.低气压(气旋)
2.高气压(反气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章第3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锋与天气,气压系统与天气,锋面气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8单元 第6讲 中国的产业活动 学案: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8单元 第6讲 中国的产业活动 学案,共1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中国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和影响条件,我国主要农业类型及区位分析,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8单元 第3讲 中国的气候: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8单元 第3讲 中国的气候,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特别提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