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地理高考第4单元 第1讲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件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4单元 第1讲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件练习题,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4-,-5-,水平地域分异,-6-,-7-,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6,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一、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1.表现:各组成要素及其 组合 上的差异。 2.成因:不同地域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同状况。3.自然带4.空间规律性: 水平 地域分异和垂直地域分异。
三、垂直地域分异1.概念:地表景观随 高度 发生有规律的更替现象。 2.原因:水分条件、 热量 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3.规律: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 纬度 及 相对高度 有关,通常是纬度越 低 ,山体越 高 ,自然带越丰富。 四、非地带性分异主要受 海陆分布 、地形起伏和 洋流 等因素的影响。
典题研析(2017全国Ⅰ卷,1~3)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 )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
思路分析第(1)题,杂树为当地植被类型。材料提示3月份“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说明地方植被是落叶的,B项符合。第(2)题,两侧用地类型相同,均为绿化用地,排除A项;隔离带用于城市交通管理,非居民观赏功能,且种植植物相同,不存在居民的喜好影响,排除B项;材料中提到,数年前两侧植被类型相同,排除C项。因此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分属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门。第(3)题,常绿灌木要求热量条件较为丰富,故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气温。
命题立意 本题用“我国东部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和文字材料共同构建大部分考生耳熟能详的生活场景,让考生基于学科知识和生活体验判断当地的自然植被、常绿灌木作为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推测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可能原因。在这组题中,生活体验、实践知识、跨学科的知识往往成为解答试题的“入门券”[尤其是第(2)题造成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可能原因]。答案 (1)B (2)D (3)A
整合构建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即时训练读地中海周边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②植被是( )A.热带草原B.常绿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落叶硬叶林(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③植被的变化主要是水分的影响B.③—④—⑤植被的变化主要是太阳辐射的影响C.高山植物的垂直变化体现了非地带性现象D.⑤处植被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生态系统脆弱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典题研析(2015山东卷)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山地可能是( )A.秦岭B.南岭C.昆仑山脉D.喜马拉雅山脉(2)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海拔D.热量
命题立意 本组题所依托的自然带垂直分布图,打破了以往垂直带谱的呈现方式,呈现出不同地点垂直自然带类型组合的不同和相同自然带随海拔分布的特征差异,呈现方式新颖,考查考生图形变换的思维深度。答案 (1)C (2)B
整合构建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地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2)山地海拔——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下降0.6 ℃。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的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上部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3)随着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类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也不同①山地所在纬度——同一类自然带的分布,在低纬的山地海拔高,在高纬的山地海拔低。如针阔叶混交林带,在亚热带(台湾玉山)分布海拔可达2 800米,到暖温带(小五台山)只能分布到2 000米,而到了中温带(长白山脉)仅分布到1 200米。②坡向——同一山地,同一类自然带的分布,阳坡高、阴坡低。
即时训练(2018江西南昌高三摸底)下图为某岛国四大岛屿植被分布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常绿林、落叶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纬度最高的岛屿是( )A.甲B.乙C.丙D.丁(2)造成丙岛屿自然带相对丰富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海陆B.纬度、地形C.海陆、土壤D.土壤、地形(3)图中各岛屿植被分布规律是( )A.植被分界线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倾斜B.同时体现了水平地带性及垂直地带性C.海拔越高针叶林面积所占比例越大D.海拔2 000米以上,无阔叶树种出现
典题研析(2013北京卷)海洋是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达尔文在南美洲考察期间,在①地看到热带雨林景观,在②地观察到安第斯山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在达尔文看到的①地景观和②地现象中,任选其一说明成因。
命题立意 本题以达尔文考察所见为线索,考查非地带性现象的成因,重在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答案 ①地:地处低纬度,气温高,位于东南信风迎风海岸,沿岸有暖流,降水丰沛,形成热带雨林。②地:山地海拔高,从山麓到山顶,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降水变化,形成垂直气候带,从而形成植被的垂直变化现象。
整合构建世界陆地主要的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及其成因
即时训练(2018广东茂名一模)喀纳斯湖位于阿尔泰山脉西南侧,湖面海拔1 374米,湖口由粗细不同的冰碛石块、砂与黏土等物质堵塞水道,形成湖泊。湖泊两侧崖岩林立,森林草地交织分布。下图为喀纳斯湖区域卫星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喀纳斯湖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地壳运动与冰川作用B.地壳运动与流水作用C.冰川作用与流水作用D.冰川作用与风化作用
(2)湖泊四周的森林主要属于( )A.常绿阔叶林B.热带季雨林C.针阔混交林D.常绿硬叶林(3)该地区存在森林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层深厚肥沃B.地形闭塞,交通不便C.山谷海拔低,热量充足D.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地理景观图的判读典题研析(2018天津卷)结合图1和图2中的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图2 天山西部及附近地区地形图
(1)最有可能观察到图1中景观的地点,是图2中的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2)在图1所示地区,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带应位于( )A.终年积雪区B.高山草甸带C.云杉林带D.山麓草原
思路分析第(1)题, 第(2)题,
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景观图为载体,考查地理位置的判断和自然环境特征的分析,体现了地理实践力的素养要求。答案 (1)A (2)C
思维建模地理景观图是反映地理事物或现象空间分布、形态特征的实物景观图像,多为地理景物素描图或照片。通过景观图可以显示制图区域各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便于人们对制图区域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如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景观图,反映了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及植被等自然特征。
(1)定特征:确定景观图表示何种地理要素或说明什么地理现象,找出标志性景观,分析景观反映的地理特征,由此对景观图所处区域进行空间定位。如上图所示①地形崎岖,相对高度很大,属于山区;②为山清、水秀、石美、洞异的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③为沟谷发育的黄土高原;④为地势起伏和缓的江南丘陵。(2)找联系:分析景观图中各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阐释景观成因;根据现有景观推知过去或预测未来,注重地理过程性分析。如图②所示桂林山水是在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深厚的石灰岩地区经流水侵蚀、溶蚀形成的。(3)地与人:以人地关系、可持续发展为主线,探究某自然景观条件下人类活动的合理性(开发利用方式),或推测某人文景观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背景。如图③所示黄土高原因流水侵蚀强烈,沟谷发育,水土流失严重,因此要以水土保持为核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农林牧综合发展,实现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即时训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华北地区传统民居大多坐北朝南,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四季常绿的松柏等针叶树(如下图所示)。解释华北地区传统民居的房前多植落叶阔叶树,而不植松柏的地理原因。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7单元 第1讲 世界地理概况 课件练习题,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十八单元世界地理,考点一世界地理概况,-5-,-6-,-7-,2七大洲地形,-8-,-9-,-10-,-1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0单元 第1讲 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课件练习题,共3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4-,-5-,-6-,区域的主要类型,-7-,区域的特征,-8-,考向一,考向二,素养提升1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第12单元 第1讲 水土流失的治理 课件练习题,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4-,太行山脉,-5-,牧业区,生态环境,-6-,农业垦荒,伐木烧薪,-7-,农林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