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题
展开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对夫妻的奇遇
【意大利】卡尔维诺
①阿尔图罗·马索拉里是上夜班的工人,早晨六点下工,回家要走很长的路,天气好的时候,他也骑自行车,雨天和冬季改乘电车。六点三刻和七点之间回到家里,正好赶上妻子艾莉黛的闹钟刚刚响过,或差一点就要响的时候。
②经常是两种声响:闹钟的铃声和他迈入家门的脚步声同时闯入艾利黛的脑海里,把她从睡梦中唤醒。清晨的觉是最香的时候,她总要把脸埋在枕头里,在床上再赖上几秒钟。然后,她倏地坐起身来,匆匆忙忙把胳臂伸进晨衣,头发耷拉到眼睛上。她就这副模样出现在厨房里,阿尔图罗正在那里,从随身携带的提包里取出空空如也的饭盒和暖水瓶,把它们放在水池里。在这之前,他已经点好了炉子,煮上了咖啡。
③有时,还差一分钟闹钟就该响了,是阿尔图罗端着咖啡走进房间,将她唤醒的。她举起双臂,伸伸懒腰,然后一把搂住他的脖子。阿尔图罗还穿着风雨衣;她搂着他,根据他外衣的湿度和凉意就可以知道外面是什么天气:下雨、有雾、抑或降雪;不过,她仍然要问:“天气怎么样?”而他呐,也总是半带讥讽地嘟囔一番,把一天的不快从后到前倒着数落一遍;骑自行车的归途,出厂时的天气,头天晚上进厂时截然不同的气候,干活时遇到的麻烦,车间的传闻等等。
④艾莉黛忽然喊道:“天哪!什么时候啦!”她连忙把脸凑近梳妆台的镜子,嘴上噙着发夹,用刷子梳通头发。阿尔图罗走过来,站在她的背后,瞅着艾莉黛。他待在那儿也帮不上忙,显得局促不安。艾莉黛收拾妥当,在走廊里穿上大衣,吻了一下阿尔图罗,打开门,匆匆往楼下跑去。
⑤家里就剩下阿尔图罗一个人了。他听见艾莉黛的鞋后跟踏着台阶的声音,当这种声音消失后,他的思想又随着她疾步走在庭院里,来到大门口,行进在人行道上,然后,一直随她走到电车站。连电车叮叮的响声他似乎也听得见。车停下来,每个乘客上车时脚登踏板的声音他也听得见。他想:“好了,这会儿她乘上车了。”他仿佛瞧见妻子挤在十一路电车上男男女女劳动者中间,十一路电车像以往每天一样,把他的妻子带到工厂里。
⑥阿尔图罗灭掉烟蒂,关上窗户,屋子里顿时暗了下来,他上了床,艾莉黛起来后没整理床,阿尔图罗睡觉的那边几乎没动,跟刚铺好的一样。他老老实实地躺在自己那边,但是,过了一会儿,他把一条腿伸到艾莉黛睡的那边,那里还有妻子的余温,接着,他又把另一条腿也伸了过去,就这样他一点一点把身子都移到艾莉黛睡的那边去了。那里有着妻子的体温,并且还保留着她的身体的形状。他把头枕在妻子的枕头上,脸紧紧贴住枕头睡着了。
⑦艾莉黛晩上回家时,阿尔图罗已经在房间里转了半天了:他点上了炉子,把东西放在炉子上烧,在晩饭前几个小时里,他也做些事情,譬如铺床、扫地、把该洗的衣服浸在水里。他待在家里,手上在做这些事,可精神上早就去迎候她了。外面华灯初上,艾莉黛挤在煕来攘往的妇女群中,从这个商店跑到那个商店忙着采购物品。阿尔图罗终于听到楼梯上的脚步声,沉重的脚步声,跟早晨的那种声音全然不同。阿尔图罗走出房门,来到楼道,从妻子手里接过购物包。两人边说话边走进家门。艾莉黛连大衣也没脱,一下子就坐在了厨房的椅子上,与此同时,阿尔图罗把东西一件件从包裹里取出来。
⑧“赶紧干活吧!”说着,艾莉黛站起身,脱下大衣,换上家常便服。夫妻俩开始做饭;两人的一顿晩餐,他带到工厂为夜间一点钟准备的宵夜,她明天带到工厂里去的午餐,还有他明天下班醒来吃的东西。她忙着干活,有时在绳椅上坐下来,支使他干活。他呐,已经休息过来了,忙得团团转,总想一个人把活儿都包下来,可又总是有点不知所以,心不在焉。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两人几乎闹起冲突,说出一些不中听的话儿来,因为她想叫他更用点心思干活,更专心致志一些,或者希望他对自己更亲热些,离她更近些,给予她更多的安慰。而他呐,在她刚回来时表现出那股热乎劲以后,脑子已经不在家了,一味地惦着快点干,好走人。桌子摆好了,吃的东西也已经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免得吃半截还要站起来去拿。这时节,两人都有点怅然若失,感到在一起的时间太少了,谁也提不起勺子,把它放在嘴里去,只是想手拉手呆一会儿。咖啡还没喝完,阿尔图罗已经跑去检查自行车是否一切正常。他们互相依偎着,阿尔图罗感到妻子的身体是那么娇柔、温暖。然后,他扛起自行车,小心翼翼地走下楼去。
⑨艾莉黛洗刷盘子,看着丈夫出门了。他眼下正穿行在路灯稀少的黑暗的街道上,或许这时他已经过了加油站。
⑩艾莉黛上床,熄了灯。她躺在自己睡的一边,又慢慢把脚挪到阿尔图罗那边,寻找丈夫的温暖,可是每次她都发现自己这边更暖和,于是她明白了,阿尔图罗是在她这边睡的觉,顿时,一股暖流和柔情涌上心头。
1.小说叙事的场景主要发生在家中,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脚步声”在第②、⑤、⑦段共出现了三次,体现了作者巧妙的构思,请加以赏析。
3.小说以“一对夫妻的奇遇”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4.学校文学社公众号的“最感人小说”栏目将刊发本作品,并配发一段推荐语。作为该栏目的编辑,请你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推荐语。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鹰
蒋冬梅
①他想起四十年前的那只白鹰了。那时村庄里的男人,人人胳膊上架着一只鹰,可哪只也比不上他的白鹰俊,他逢人就说:“看,一只海东青①!”
②他们的先祖从前住在黑龙江两岸,男人们很多都是“老鹰达②”。每到冬天,他们千里迢迢到北海去捕鹰,登上峰顶的峭壁,直捣鹰巢,掳走幼鹰。大鹰和他们在险峻的山尖上争战,巨大的鹰翅掠起疾风,铺天盖地袭来。有的捕鹰人难以招架,从崖上摔下,挂在半山腰的巨石上,任凭风把他们的尸骨吹干冻透,像一幅岩画贴在崖壁上。
③鹰来的那天,他摘下蒙在鹰头上的皮鹰嘴子,亮光刺激了鹰眼,鹰暴怒地抖动毛羽,眼中射出一道利剑,凌厉之气直向他杀来。那鹰一身青白带黑的毛,像一只勾了墨的白瓷瓶。“得好好熬一熬它,人还能赢不了一只鹰?”他对父亲发着誓愿。父亲驯了一辈子鹰,却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这不是谁赢谁输的事儿!”
④他不懂这话的意思,只知道驯鹰都得按老办法来。他把自己和鹰关进一间小屋,小屋框起的方寸之地,遮挡了白鹰往日的天空。白鹰被一段铁链拴在木杆上,边上摆着羊肉和清水。他试探着挑起一块肉凑近鹰嘴,拿出老驯鹰人的架势,像念咒语般呼唤着:“这这、这这。”可白鹰像一个被困的王者,头连动都不动一下,目光凛冽不可侵犯。他有些心急,又探,再探,动作多少带些赌气的成分。白鹰暴怒地飞腾起来,一双带钩的铁爪狠狠抓向他,可刚一凑近他,又被铁链狠狠地拽了回去,一些毛羽在空中翻飞。他捡起那些毛羽,捧在手心里,像捧着从佛像上掉下的金漆,心疼极了。
⑤看来,驯鹰不能心急,硬熬不如巧熬。他把白鹰带到屋外让它透透气。天色渐暗,白鹰眼中射出的光折断在黑暗之中,他假装不再理会鹰,升了篝火烤起来。天上一轮月,地上一堆火,映出白鹰扑棱起的巨大翅膀,夜色把它们勾勒成一对出鞘的长刀。
⑥熬鹰也是熬人,人和鹰两军对峙,都已精疲力竭。当他把鹰带回小屋时,他困得张不开眼皮,白鹰也趁机眯起了眼。人还能赢不了一只鹰?他跑到外屋,浸了一脑袋凉水,转头钻进屋,声嘶力竭地吼了一曲祖辈传下来的熬鹰调:“你是哪山生来哪山长?哪座高山去捕食?哪个大洼来背风?今天上山把你请,把你请啊把你请,来我家中敬一敬,你不喝来我不吃,你不睡来我不歇。”
⑦轻易屈服的绝不是一只好鹰。他粗野的嗓音像一只小棒槌敲打鹰的耳膜,鹰暴怒起来,冷不防报复性地给了他一爪。他也不擦手上的血,还是不停地唱,声音里满是真诚,直到嗓子哑得完全发不出一丝声音。
⑧第三天天亮的时候,他饿得眼冒金星,手上鲜血淋淋,鹰也铩了羽,低着头喘息。当他把一块羊肉放在掌心伸了过去,鹰一口叨起狼吞虎咽起来。他试着抚摸鹰胸口的羽毛,白鹰的目光软了下来,低头承接着他的善意。他会心一笑说:“嘿,你看,打了个平手!”冷不防眼前一黑,他一头栽倒在地。醒来后,他对父亲说:“鹰熬成了!”父亲不紧不慢地说:“可没那么容易!”
⑨当他和鹰同吃同睡三个月之后,他走到哪,鹰跟到哪,白鹰稳稳地站在他的肩膀上,像他背着的一支剑。就算他解开鹰脚上的铁链,鹰在天空追逐一朵云,最后还是像归巢的鸟,落回他的手臂。父亲看见了说:“出去逮一只山鸡试试吧。”
⑩他架着鹰一头扎进屋外的北风,等日头快沉落草莽之时,不远处的草窠中飞出一只山鸡,展着五彩的长尾划过天空。鹰头上的顶毛突然开了一朵花,只一瞬间,就如一道白光和山鸡卷在了一起。当山鸡的哀鸣响起,他踉跄赶过去的时候,鹰正落在一株大树上,看见他过去也没有飞下来。
⑪如果一只鹰起了走的心,那只能试试“摆床子”的绝技了。他掏出切好的鲜肉,按着老辈传授的秘诀,不断变换着抛肉的花样,柔声叫着:“这这、这这!”这是他和鹰之间的秘语,他知道鹰听得懂。可是鹰既不飞走也不落下,静静地和他对望着,站成两座雕塑。
⑫第二天早上,他发现鹰不在树上了,一阵伤感涌上心头,数月间投入的感情把他的心揪疼了。他失魂落魄地往回走,突然一声鹰唳划过,白鹰驮着旭日而来,周身金光,一对羽剑自由挥斩着苍穹,转瞬又昂头冲击高空,似一只镖射向太阳。
⑬他伸出手臂,白鹰还是落了下来。他不舍地抚摸着鹰的身体,解开了它脚上残留的绳绊。一瞬间他就决定了,突然向上扬起手臂,把鹰抛向空中大喊着:“你去吧!”白鹰振翅而起,却在空中来回盘旋着不肯飞走,像在完成一场告别仪式。
⑭他的脸上淌满了泪,耳畔仿佛又响起那首熟悉的儿歌:“阿玛去北方,额娘守家门。高山悬崖上,请只海东青。交给大人们,换来粗布衣。身披白玉衫③,不是捕鹰人。”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注】①海东青:最名贵的猎鹰品种,被称为“万鹰之神”。②老鹰达:鹰的首领。③白玉衫:满族人用猎鹰追捕天鹅,以天鹅胸脯上的绒毛制作白玉衫作为贡品。
5.第⑤段画线部分的语言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6.父亲在文中有重要作用,请加以分析。
7.结合3处画波浪线的句子,分析“他”与白鹰相处过程中的心理变化。
8.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对下列材料的看法。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社会的任务是在满足社会中各分子的生活需要。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相互合作,并且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
——《乡土中国·礼治秩序》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鸡鸭名家(节选)
汪曾祺
“三爷,鸭都丢了!”
佃户和长工一向都叫我父亲为“三爷”。
“怎么都丢了?”
这一带多河沟港汊,出细鱼细虾,是个适于养鸭的地方。有好几家养过鸭。这块地上的老佃户叫倪二,他要养鸭。从来没有养过鸭,这怎么行?他说他帮过人,懂得一点。没有本钱,没有本钱想跟三爷借。父亲觉得让他种了多年草田,应该借给他钱。父亲也托他买了一百只小鸭,由他代养。事发生手,他居然把一趟鸭养得不坏。
前两天倪二说,要把鸭子赶去卖了。父亲问他要不要请一个赶过鸭的行家帮一帮,怕他一个人应付不了。运鸭,不像运鸡。鸡是装了笼的。运鸭,还是一只小船,船上装着一大卷鸭圈,干粮,简单的行李,人在船,鸭在水,一路迤迤逦逦地走。鸭子路上要吃活食,小鱼小虾,运到了,才不落膘掉斤两,精神好看。指挥鸭阵,划撑小船,全凭一根篙子。一程十天半月。经过长江大浪,也只是一根竹篙,晚上,找一个沙洲歇一歇。
“不要!”
他怕父亲再建议他请人帮忙,偷偷地一早把鸭赶过荡,准备过白莲湖,沿漕河,过江。
“倪二在白莲湖里。三爷赶快去看看吧。一趟鸭子全散了!”
“散了”,就是鸭子不服从指挥,各自为政,四散逃窜,钻进芦丛里去了,而且再也不出来。
小船浮在岸边,竹篙横在船上。倪二呢?坐在一家晒谷场的石辘轴上,手里的瓦块毡帽攥成了一团,额头上破了一块皮。几个人围着他。他好像老了十年。他疲倦了。一清早到现在,现在已经是下午了,他跟鸭子奋斗了半日。他一定还没有吃过饭。他的饭在一个布口袋里——一袋老锅巴。他木然地坐着,一动不动。不时把脑袋抖一抖,倒像受了震动。——他的脖子里有好多道深沟,一方格,一方格的。颜色真红,好像烧焦了似的。老那么坐着,脚恐怕要麻了。他的脚显出一股傻相。
怎么办呢?
围着的人说:
“去找陆长庚,他有法子。”
“哎,除非陆长庚。”
“只有老陆,陆鸭。”
陆长庚在哪里?
“多半在桥头茶馆。”
桥头有个茶馆,是为鲜货行客人、蛋行客人、陆陈行客人谈生意而设的。区里、县里来了什么大人物,也请在这里歇脚。卖清茶,也代卖纸烟、针线、香烛纸码、鸡蛋糕、芝麻饼、七座散、紫金锭、菜种、草鞋、写契的契纸、小绿颖毛笔、金不换黑墨、何通记纸牌……总而言之,日用所需,应有尽有。这茶馆照例又是闲散无事人聚赌耍钱的地方。茶馆里备有一副麻将牌,一副牌九。推牌九时下旁注的比坐下拿牌的多,站在后面呼吆喝六,呐喊助威。船从桥头过,远远地就看到一堆兴奋忘形的人头人手。船过去,还听得吼叫:“七七八八——不要九!”——“天地遇虎头,越大越封侯!”常在后面抖着头看人赌钱的,有人指给我们看过,就是陆长庚,这一带放鸭的第一把手,诨号陆鸭,说他跟鸭子能通话,他自己就是一只成了精的老鸭。——瘦瘦小小,神情总是在发愁。他已经多年不养鸭了,现在见到鸭就怕。
说了半天,讲定了,十块钱。他不慌不忙,看一家地杠通吃,红了一庄,方去。
这十块钱赚得太不费力了!拈起那根篙子(还是那根篙,他拈在手里就是样儿),把船撑到湖心,人仆在船上,把篙子平着,在水上扑打了一气,嘴里啧啧啧咕咕咕不知道叫点什么,赫!——都来了!鸭子四面八方,从芦苇缝里,好像来争抢什么东西似的,拼命地拍着翅膀,挺着脖子一起奔向他那只小船的四周来。本来平静辽阔的湖面,骤然热闹起来,一湖都是鸭子。不知道为什么,高兴极了,喜欢极了,放开喉咙大叫,“呱呱呱呱呱……”不停地把头没进水里,爪子伸出水面乱划,翻来翻去,像一个一个小疯子。岸上人看到这情形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倪二也抹着鼻涕笑了。看看差不多到齐了,篙子一抬,嘴里曼声唱着,鸭子马上又安静了,文文稚稚,摆摆摇摇,向岸边游来,舒闲整齐有致。他唱的不知是什么,仿佛鸭子都爱听,听得很入神,真怪!
这个人真是有点魔法。
“一共多少只?”
“三百多。”
“三百多少?”
“三百四十二。”
他拣一个高处,四面一望。
“你数数。大概不差了。——嗨!你这里头怎么来了一只老鸭?”
“没有,都是当年的。”
“是哪家养的老鸭教你裹来了!”
倪二分辩。但也没用。他一伸手捞住了。
“它屁股一撅,就知道。新鸭子拉稀屎,过了一年的,才硬。鸭肠子搭头的那儿有一个小箍道,老鸭子就长老了。你看看!裹了人家的老鸭还不知道,就知道多了一只!”
倪二只好笑。
“我不要你多,只要两只。送不送由你。”
怎么小气,也没法不送他。他已经到鸭圈子提了两只,一手一只,拎了一拎。
“多重?”
他问人。
“你说多重?”
人问他。
“六斤四,——这一只,多一两,六斤五。这一趟里顶肥的两只。”
“不相信。一两之差也分得出,就凭手拎一拎?”
“不相信?不相信拿秤来称。称得不对,两只鸭算你的;对了,今天晚上上你家喝酒。”
到茶馆里借了秤来,称出来,一点都不错。
“拎都不用拎,凭眼睛,说得出这一趟鸭一个一个多重。不过先得大叫一声。鸭身上有毛,毛蓬松着看不出来,得惊它一惊。一惊,鸭毛就紧了,贴在身上了,这就看得哪只肥,哪只瘦。晚上喝酒了,茶馆里会。不让你费事,鸭杀好。”
什么事都轻描淡写,毫不装腔作势。说话自然也流露出得意,可是得意中又还有一种对于自己的嘲讽。这是一点本事。可是人最好没有这点本事。他正因为有这些本事,才种种不如别人。他放过多年鸭,到头来连本钱都蚀光了。鸭瘟。鸭子瘟起来不得了。只要看见一只鸭子摇头,就完了。这不像鸡。鸡瘟还有救,灌一点胡椒、香油,能保住几只。鸭,一个摇头,个个摇头,不大一会,都不动了。好几次,一趟鸭子放到荡里,回来时就剩自己一个人了。看着死,毫无办法。他发誓,从此不再养鸭。
“倪老二,你不要肉疼,十块钱不白要你的,我给你送到。今天晚了,你把鸭圈起来过一夜。明天一早我来。三爷,十块钱赶一趟鸭,不算顶贵噢?”
他知道这十块钱将由谁来出。
当然,第二天大早来时他仍是一个陆长庚:一夜“七戳五在手”,输得光光的。
“没有!还剩一块!”
(有删改)
9.有学者评价陆长庚精彩的出场堪比《红楼梦》中的王熙凤,请分析小说是如何精心设计陆长庚出场的?
10.文中陆长庚赶鸭一段的语言颇富有表现力,请以画线部分为例进行赏析。
11.有读者建议将文章的开头部分三句删去。你认为是否合适?请对此加以分析。
12.作品前半部分侧重写倪二,后半部分侧重写陆长庚。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当呼吸化为空气①
(美)保罗·卡拉尼什
①我草草浏览着眼前这些CT片子,诊断结果显而易见:肺上布满了数不清的肿瘤,脊柱变形,一整片肺叶被侵蚀。这是癌症,而且已经扩散得很厉害了。我是一名神经外科住院医生,这是我接受培训的最后一年。过去六年来,我已经看过几十套这样的片子,每次都怀着微茫的希望,想帮患者找到某种可能有效的疗法。但眼前这套片子不同:患者是我自己。
②我身上穿的不是防辐射的工作服,也不是手术服或白大褂。我穿着一身病服,和一根输液杆“血脉相连”。护士把电脑留在我病房里了。我和妻子露西一起看着上面的片子。她是一名内科医生,现在就守在我身边。我一个断层一个断层地又看了一遍:肺窗、骨窗、肝窗,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再从前到后,这是培训的“标准动作”,好像我能有什么意外发现,能改变诊断结果。
③我和露西一起躺在病床上。
④她轻声开了口,像是在念台词:“你觉得有没有可能,是别的病?”
⑤“没有。”我说。
⑥我们紧紧拥抱着彼此,就像年轻的情侣。过去这一年,我俩都怀疑过我得了癌症,但一直拒绝相信,甚至都没聊过这件事。
⑦大概六个月前,我的体重开始下降,背上疼痛难忍。早上穿裤子的时候,皮带先是紧了一个扣,接着紧了两个。我去找我的初级保健医生。
⑧“我觉得还是先照X光吧。”她说,“X光是没有那么敏感,但也是个合理的开始。”
⑨X光检查的结果没啥问题。我们把所有症状都归咎于工作太累和身体机能老化。约好了下次治疗的日程安排后,我回去处理了当天的最后一个病例。体重下降得没那么厉害了,后背的疼痛也可以忍受了。每天适量来点布洛芬止痛,也能撑过去了。还有,这种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的艰难日子也快要到头了。我马上就要从医学生变成神经外科教授了:十年无情残酷的训练都过来了,我下定决心,要把接下来的十五个月熬过去,圆满结束住院医生的生涯。我已经赢得了前辈的尊重,获得了极负盛名的全国性医学奖项,几所著名大学纷纷向我抛出橄榄枝。最近,我在斯坦福的课程主管找我谈了一次,他说:“保罗,我觉得,你不管申请什么工作,肯定都是最优秀的候选人。我就跟你说一声,我们准备找个人加入教职团队,像你这样的。当然,在这儿不能给你什么承诺。不过你应该考虑考虑。”
⑩三十六岁的我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眼前就是一片辽阔的“应许之地”②,从基列到杰利科,一直延伸到的地中海。海上有一艘漂亮的游艇,周末的时候,我、露西,还有假想中的孩子们,驾船出海,共享天伦。可以预见,等工作强度降低,生活稍微轻松些,我的背痛也会减轻。可以预见,我终于能像此前许诺的那样,做个好丈夫了。接着,几个星期以后,我开始感觉到间歇性发作的严重胸痛。是不是工作的时候撞到什么,肋骨骨折了?偶尔我会在夜里惊醒,大汗淋漓,床单都被浸湿了。体重又开始迅速下降,而且速度更快了,从一百七十五磅急剧跌落到一百四十五磅,还不停地咳嗽。我对自己的病情已经不做他想了。
我的初级保健医生打电话告诉我胸片结果:我的肺部有模糊的阴影,就像曝光时间太长似的。医生说,她不确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她应该知道的。
我给一个好朋友打了电话,请他收治我。他是医院的神经外科主治医生。我拿到了所有病人都必须戴的塑料手环,穿上熟悉的浅蓝色病号服,走过那些我都叫得出名字的护士,住进了一间病房——多年来,我在这里见过成百上千个病人。正是在这间病房里,我坐在病人身边,解释我最终的诊断和复杂的手术;正是在这间病房里,我祝贺病人痊愈,见证他们回归正常生活的幸福;正是在这间病房里,我宣布病人死亡。我曾在椅子上坐过,我曾在水槽里洗过手,我曾在通知板上写下过潦草的说明,我曾把日历翻到新的一页。甚至,在完全筋疲力尽时,我还曾经渴望过,可以躺在这床上好好睡一觉。
现在,我就躺在这床上,很清醒。
一个我不认识的年轻护士在门口探进头来。
“医生马上就到。”
于是乎,我想象中的未来,就要实现的未来,那么多年奋斗即将迎来的人生巅峰,都随着这句话消失了。
【注】①节选自《当呼吸化为空气》一书的序幕部分,有删节。作者是美国著名的神经外科医生,2013年被诊断出患有肺癌。②应许之地:《圣经》中上帝应许给犹太人的“流奶与蜜之地”。
13.阅读第①②段画线句,作者“草草浏览”之后为何还要“一个断层一个断层地又看了一遍”?
14.联系上下文,解释第段“她应该知道的”这句话的含义。
15.阅读⑨⑩段,作者叙写自己达到事业巅峰、想象美好未来,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
16.文中开头结尾部分都写到自己曾经是医生,现在是患者,赏析这种强化身份变化的写法在构思上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茶醉
姚宜玦
①温柔的月色使人醉;在青春如好花新放时也醉;或历练过人世沧桑又远离了故乡,再凝视孩童天使般小脸也醉;跋涉过好长好远的生命旅程,中年后幸得好心情和闲暇,来回顾自己初为父母的欣喜和快乐也醉;当然,饮美酒亦醉。如友伴好、风好、竹好、山水好,品好茶也会醉。
②四月下旬,雨后初晴的好天气,天微微阴,偶有日影在微凉的风中飞去,仿佛在江南暮春气息。我们三辆车由痖弦领头,带着一群爱茶的同好,驶向乌来山谷去尝好茶。
③久雨把路树洗得青碧苍翠。入山区后,屡见山畔有白色的花朵,缀在万绿之中,虽然是掠眼而过,仍识得是素雅美丽的野百合。近几年,我们在马路畔或安全岛上,常看到一片繁茂的花树,如红木棉、新品种的矮杜鹃、洛阳花、万寿菊和各种海棠……使我们的居住环境增添优美高雅的气息,这是台北市美丽的进步。过日子有余蓄才能顾及生活的品质和内涵;精致文化必定要有富足安定来作底子。
④我们一行人憩息在巨龙山庄二楼,面向一山灵秀逼人的修竹,楼窗下竟伸展着一条柔顺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轻吟着游过两旁的乱石,悠然下山去。都市人见惯火柴匣式的水泥公寓,和阴暗的玻璃帷幕,见到溪床上笨拙朴实的石块,心里有说不尽的欢喜。我真想坐在溪畔乱石上喝茶,把脚放在溪水里嬉戏。
⑤一般人习惯泡茶的方式都是唐朝喝茶老祖宗陆习式;把茶叶入壶,加开水或微开或起鱼眼泡的热水。而我们此刻要欣赏的是,俗花。正是日前许多茶艺馆沸沸扬扬提倡的方式。我们分三组围茶桌静坐,楼外山鸟清亮的歌声,好像也要来分享我们的好茶。
⑥精于茶的王昭文先生,递给我们几只名壶轮流欣赏。我对壶有极深的感情。先父和母亲讲究生活艺术,先父尤嗜好茶。我故乡宜兴出产有名贡茶、阳羡茶和名闻世界的紫砂茶壶,亲戚间家家有几把世代相传的名壶。父亲常用的茶壶,深沉如暮霭般暗紫,隐隐有丝缎柔美的光泽,盈盈在握,仿佛是一握温润的古玉。童年的我,常常在父亲书桌上偷啜一口,“爸爸的茶好苦哇!”好苦好苦的茶,苦后甘来,那芬芳甘美的余味缠绵直到几十年后的今天。我的爱茶,想必是从偷喝父亲一口好茶开始……
⑦泡茶看似极简单,但要把等量的茶叶、水沸量和时间配合得恰到好处,非有长时期的学习和经验不可。吃是艺术,泡好茶也是艺术。为我们这桌泡茶的高手东正道先生,才三十二岁,他圆圆的脸上却是一派安详。我和司马、沈谦同桌。沈谦和临时有事缺席的亮轩,都温文尔雅,眉宇间蕴藉着中国几千年来读书人的风采和气质。我常称他们是今之古人。想必沈谦也精于茶艺,他竟看出东正道先生泡茶的手法似古玉,温润圆熟。
⑧茶好了,茶好了,茶香清扬。一杯杯的品尝,醇美之极的铁观音、带着浓郁果香的冻顶、嘉义梅山的包种,气味芬芳华丽……喝久了,相互又到邻桌去“串门子”,品尝不同种类的好茶。最后,我又喝了四杯色泽艳丽如葡萄酒、入口醇厚的乌龙,俗称“栟风茶”。据说“栟”在台语是“盖”或吹牛的意思。我问王昭文先生:明明是好茶,怎可说是“栟”。他只是安详地微笑回答。也许生活里,许多俗称俚语就是这样地流传。王先生夫妇遍尝台湾名茶,整日与茶为友,所以他们淳朴的脸上都很安详。这是爱茶的气质吗?看他们的年龄,正是二次大战后的新生代。他们在三十多年安定富足的生活中茁长,事业和经济有了深厚的基础,已是社会中有实力的中坚分子,因此,他们更有能力寻求精致生活的种种美好。
⑨他们使我想起三十多年前,我在报社工作,曾多次环岛旅行。有一年春天,我们坐着老旧吉普车,在南台湾简陋的公路上行驶。在林木苍苍的山路上,遇上一群群孩童,他们都赤着脚,像林中的小鹿,急行到十几里外的学校读书。那些天真的孩子,留给我深刻的记忆。我们曾照过一些照片,但已在我岁月流转中失落了。我相信,那天山路上赤脚的孩童,现在都已有了美好的生活。我真希望再看到他们,重温昔日春天山路上温馨的回忆。
⑩回家后,一下午在山谷中品尝的各种好茶,都在我身体里活泼地潺动,多饮茶也会醉的。
⑪深夜,我在巷底小公园中散步,好茶的甘香仍留在我口齿间。半月朦朦,被淡淡的月晕围绕,明天该有风吧!我走过沉沉的林阴小道,仿佛正穿过父亲书房门口高大的法国梧桐,走近父亲紫檀木的大书桌,偷啜一口小壶中苦涩甘美的好茶,那温暖的茶香一直在我生命中延续流动。
⑫月醉了。
17.简析文章开头连写“六种醉”的作用。
18.第③段描写了开车前往无赖山谷一路上的美景,简析其作用。
19.第⑨段能否删去?请简述理由。
20.联系全文,赏析文章第⑪段的妙处。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艺术家
冯骥才
(一)
①四月初已进入春天的时光,窗外所有树木的树芽都在逐步变成生气十足的新叶,绿叶才是春天开出的花。清晨的风还有一点凉意,吹在楚云天身上叫他神清目朗,分外清爽。
②他把一张洁白的宣纸铺在临时搭起的画案上,四角各压一块青石片。他没有镇尺,前年去蓟县盘山写生拾来的这几块石片反倒自然,也更天然。只要把纸铺开,他就是即将出现的一片崭新天地的造物者。
③他先用羊毫抓笔蘸足了清水与淡墨,一笔笔生气十足地横涂在纸的上方,于是一片寥廓万里,云烟滚动的天空立时呈现。一条条长长的乌云游龙一般,挟风裹雨地在天上奔跑。他没有忘记,在浓淡相间的水墨中特意留出一块空白。这块白便是最后一块没有被乌云吞噬的天空,熠熠发光,分外明亮。跟着,他从笔筒里抽出一支长锋大笔,散开锋毫,在墨池里一滚,跟着由纸的下端,逆锋斜刺而上。一片风中摇曳的苇荡,洋溢着巨大的生命本能与力量,这力量把他自己都感动起来。他不觉地喊了一声:“呵——!”
④跟着,他又换了一支长杆的兼毫笔,蘸了浓墨,把苇荡前几根长长的茎叶画出来。不自觉间,他那种早年从研习宋画积累下的功力显示出来,运笔时他感到全身的力量都在经由手腕传递到笔端,如锥画沙,力透纸背。他感到一种长久压抑在心底的东西一下子抒发出来,无限的畅快!于是他情不自禁,把一只孤雁画在那块空白的地方,那里是整幅画面唯一透出光亮之地。这孤雁在那里独自徘徊与游荡。他情不自禁地低声背诵起莱蒙托夫在《帆》中的两句诗:“你期待什么,在这遥远的异地?你抛下什么,在你自己的故乡?”
(二)
⑤黄河真像由天而降,然后万马急奔般地呼啸而来。它穿云破雾,挟电裹雷,携带着凌厉的冷风,喷发着飞溅的浪沫,直扑眼前。洪流、巨浪、险滩、乱石、漩涡……在那波涛的滚动中,震耳的轰鸣中,疾流的绞斗中,他仿佛看到一些灾难的黑洞、苦难的景象、重重叠叠的压抑与负载。
⑥为什么一看到她,总会想起母亲?总会想起我们民族多难的历史?为什么密西西比河不是这样?伏尔加河不是这样?多瑙河、莱茵河、泰晤士河不是这样?他想。他忽然有了画这条河的渴望与激情!
⑦回到学校的第三天是周日,教室没人,他把四张学生用的画案拼成一张,铺上一张八尺的宣纸。他急不可待,将蘸足水墨的长锋大笔落在纸上,随即腕子向上一扬,一股激荡在心中的情感随之迸发,一股巨浪在大河中流冲天而起,紧跟着,从身心暴发出的波浪层层叠叠落在纸上。
⑧他尽情挥洒,颤动的笔杆不断撞在水盂上当当作响,四处飞溅的水墨溅在他的衣衫与脸上。等到他画到心中坚持的那片崇高的精神情感时,他看到画中大河偏远地方,出现一片迷离、灿烂、漾漾不已的波光——他被这片波光迷住了。
⑨他心中忽然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神奇的境界,他一下子和自己身后的无形、宏大又迅猛涌动的社会大潮融为了一体。
(三)
⑩车子一进入太行山,就进入另一样的天地里。这支纵跨冀、晋、豫的山脉,全是崇山峻岭,巉岩绝壁,而且与任何大山都绝不一样。岩石全都裸露着,崚嶒粗粝,气象凶烈。每一座山峰,每一块巨岩,都像一张巨大的历经磨难的老农的脸,显得苍老、苦楚和沉雄。
⑪古师傅把车子停在一个光秃秃的断崖顶上,这崖顶好像用巨刃削出的一个平台,十分奇妙,四边层层叠叠的大山,宛如一片浩瀚的向上翻滚的云团。此时,晚霞斜照,大山的岩石裂纹沟壑,其影如墨,凹凸分明。石头上染着赤红的霞光,雄劲,强健,坚韧,粗野。这片无边的、雄壮的、峻拔的、豪气冲天的景象,一下子把云天感染了。
⑫他有一种创作的冲动。他恨不得马上回家,冲进他的画室。
⑬回去之后,很短的时间,他笔下出现许多近十年来少有的力作。他感觉他和一千年前画过太行的荆浩、范宽、郭熙等大师们的精魂遥遥相通了。
(四)
⑭楚云天把自己一生的代表作捐给了艺术博物馆。他知道这些作品应该由公共博物馆收藏,才不会被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弄去谋财图利。
⑮每天早晨起来,他还是感觉身体里充满阳光与氧气,是灵感降临的时候。近来一段时间,他受柴可夫斯基《四季•性格描绘十二幅》的感动,不由自主写了十二篇散文,每篇写一年中一个月的风情与滋味。表面是写对大自然的感受,潜在文字里边的是人生的况味。他把文字转化为丹青,从一月到十二月,每幅一月,称为《心中十二月》。这样画起来,大自然的兴衰变幻便和人生种种况味与滋味融为一体。他忽想,这样的画不正是他当年在东京艺术大学和平山郁夫先生所谈的现代文人画吗?《解冻》和《永远的太行》何尝不是现代的文人画?现代的文人既有小我,也有大我;既有一弦清音,也有黄钟大吕。二者兼有,才是当代艺术家全部的生命与艺术。
(摘编自《艺术家们》,有删改)
2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③④两段的作用。
22.文章第⑤段语言描写富有表现力,请试做赏析。
23.本文构思很有特点,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4.结合《艺术家与匠人》及本文内容,分析楚云天能够被称为“艺术家”的原因。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我和父亲
万方
①这几天温度上升得很快,今天的最高温度到了十四度。一个用得很多很俗的句子在脑子里浮现而出: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语言是人的创造,所以不管形容什么,我们都会想当然地拟人化,其实春天怎么是走来的呢?春天是风,是气流,是站在万物间的种种诞生。灰褐色的土地上露出星星点点的绿光屏,光秃秃的树木鼓出小小的蕊,空中出现了小飞虫一闪而过的影子……不记得在哪儿看到过四个字:猛如春天,说得真好。现在背阴处水面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但是快得很,迎春花玉兰花梨花桃花海棠花会在眨眼间盛开,在阵风中,互相碰撞,春光如炸弹一般四处爆炸开来,随后又在你不留意的瞬间消逝。
②“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然而生命的春天走了就不再来了。
③北京医院的午饭时间,爸爸趴在桌子上吃饭,我坐在旁边看着他吃,他一边吃一边漏,我抓起纸巾给他擦了擦嘴。他想到了什么,说:“小孩儿也让人累,可是他可爱呀,怎么看怎么可爱。老人就不同了,丑,没有一点点可爱的表演。人老了,就该死了,该走了。”我爸爸从不忌讳说死,我完全习惯,就对他说,你也可爱呀,他看着我笑了笑,叹口气。
④他平躺在病床上,枕着一个薄薄的枕头,使肚子显得比原本要大,那样子说不出为什么像一个孩子。空间在一点点缩小,但他好奇心仍在,“给我说点什么呀?”他要求道,看着我的脸,我就说了儿子考试得了多少分,表现如何,或者说说朋友间的来往。很多时候他离得很近,看着我的脸,却已经不再听了。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他可以随意出入,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岁月,在衰老的帮助下,他渐渐的抵达了一种自由境界。
⑤我该回家了,如果天气好,陪护小白就用轮椅推着他把我送到医院门口。他很愿意送我。接下来,他就留在医院的大门口看人,偶尔他也跃跃欲试:“咱们去公园看看吧,行吗?”小白略有顾虑,但还是会满足他的请求。
⑥隔着一条小马路,医院对面就是东单公园的后门,我也陪他去过。最高兴的是碰上一场交谊舞会。年龄各异的男男女女跳得一个比一个认真,我爸爸看得津津有味,悄悄指给我看一个油头的男人脖子上系着的花围巾。我想起来了,那时他还没有住院,夏天的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马路上投下高楼长长的影子,晚饭后我陪爸爸出门散步,忽然我发觉他不见了,不在身边了,赶紧回头找,他落在后面,我叫了一声:“爸!”他背对着我,没有反应。我朝他走过去,“你看什么哪!”他依然不回答,顺着他的目光有一对年轻情侣正相拥走远。
⑦他能闻到青春的气味,能闻到各色各样的人的气味。对人的兴趣已深入他的骨髓,用他自己的话说:“人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的,人又是非常宝贵的,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多么难以理解。没有一个文学家敢说我把人说清楚了。”
⑧从某种角度看,蘩漪就是他的化身,是那个被层层外壳包裹着的最真实的他,果敢阴鸷。我爸爸,终其一生都有一只鸷鸟在他心中扇动翅膀。他脆弱,胆子小,异常敏感,经常是悲观的,但同时又是凶猛的、热烈的,不达极致不甘休的。
⑨记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第三版《雷雨》,他不能去看,我去了。第二天去医院看他,一见面他张嘴第一句话就是:“怎么样?”不可能误解,他问的是演出效果。我告诉他很好,剧场里很安静,静得能听得到一根针掉到地上。我绝不是想说好听的让他高兴,现场气氛的确如此。“你觉得还站得住?”他又问,显然是期待一个肯定的答复。可我偏偏不想顺着他说,反问:“你说呢?”
⑩他没有说话。那一刻在病房里,我忽然觉得他像个孩子,而我就是不愿意轻轻松松地安慰他。我劝他不要想了,因为这不是他的事。
⑾“怎么讲?”他问我。
⑿“你写了剧本,尽了你的力以后就由时间去衡量了。”
⒀“那我的戏是不是还算经得住时间考验的?”可爱的老孩子又问,心狠的女儿竟然再次反问:“你说呢?”
⒁他沉默不语,我觉得他是理解我的,爸爸,即使我说了你想听的话,那些话也微不足道,不具有真正的意义。
⒂这样想着,不觉已走出一段距离,我回身向父亲招手再见,可他的注意力已经被街上骑自行车的人吸引,不再看我。我一步步走远,忍不住回头看他,一个身穿病号服的老人,无声无息地坐在轮椅里,被高大的水泥门洞衬得那么小,孤零零的。
⒃不过我愿意相信那个自信的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还活着。
(选自《你和我》,有删改)
【注】①万方:作家,剧作家曹禺的女儿。曹禺23岁时创作《雷雨》。
25.开篇作者认为“猛如春天”说得真好,这表达了她对春天的独特感受,请加以分析。
26.第⑥段中写父亲“悄悄指给我看一个油头的男人脖子上系着的花围巾”,请赏析该细节描写在刻画父亲形象上的妙处。
27.结合上下文,分析第⑧段的作用。
28.第⑨段、第⒀段中作者明知父亲期待肯定的答复,为什么不直接回答?请加以分析。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鉴赏家
汪曾祺
①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②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他专给大宅门送果子。到了什么节令送什么果子都是一定的。他的果子不用挑,个个都是好的。他的果子都是原装。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立春前后,卖青萝卜。“棒打萝卜”,摔在地下就裂开了。杏子、桃子下来时卖鸡蛋大的香白杏,白得一团雪,只嘴儿以下有一根红线的“一线红”蜜桃。再下来是樱桃,红的像珊瑚,白的像玛瑙。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鲜菱、鸡头、莲蓬、花下藕。卖马牙枣、卖葡萄。重阳近了,卖梨:河间府的鸭梨、莱阳的半斤酥,还有一种叫做“黄金坠儿”的香气扑人个儿不大的甜梨。菊花开过了,卖金橘,卖蒂部起脐子的福州蜜橘。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
③不少深居简出的人,是看到叶三送来的果子,才想起现在是什么节令了的。
④叶三五十岁整生日,老大老二都提出爹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
⑤叶三有点生气了:
⑥“嫌我给你们丢人?我给这些人家送惯了果子。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
⑦季四太爷即季陶民。他大排行是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⑧叶三真是为了季陶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陶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
⑨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⑩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
⑪季陶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季陶民从不当众作画,他画画有时是把书房门锁起来的。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⑫季陶民最讨厌听人谈画。他很少到亲戚家应酬。实在不得不去的,他也是到一到,喝半盏茶就道别。因为席间必有一些假名士高谈阔论。但是他对叶三另眼相看。
⑬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陶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
⑭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⑮季陶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
⑯“唔!你怎么知道?”
⑰“花是乱的。”
⑱“对极了!”
⑲季陶民提笔题了两句词:“深院悄无人,风拂紫藤花乱。”
⑳季陶民最爱画荷花。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
㉑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㉒“不对?”
㉓“‘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
㉔“是吗?我头一回听见!”
㉕季陶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
红花莲子白花藕,
果贩叶三是我师。
惭愧画家少见识,
为君破例著胭脂。
㉖季陶民送了叶三很多画,都是题了上款的。有时季陶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
㉗十多年过去了。季陶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但是他四季八节,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
㉘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陶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叶三说:
㉙“不卖。”
㉚有一天有一个外地人来拜望叶三,因为是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客人非常虔诚,要了清水洗了手,焚了一炷香,还先对画轴拜了三拜,然后才展开。他一边看,一边不停地赞叹:
㉛“喔!喔!真好!真是神品!”
㉜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
㉝叶三说:
㉞“不卖。”
㉟客人只好怅然而去。
㊱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陶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
一九八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有删改)
29.联系全文,分析第①段的表达作用。
30.有人认为第⑨段画线句可以删除,你认同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31.辨析第㉖段画线句“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和第㉙、㉞段两处“不卖。”表达效果上的异同。
32.结合文意,评析文中叶三这一人物形象。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碧云寺的秋色(有删节)
钟敬文
(1)这几天,碧云寺的秋意一天天浓起来了。
(2)寺门口石桥下的水声,越来越显得清壮了。晚上风来时,树木的呼啸,自然不是近来才有的,可是,最近这种声响更加来得频繁了,而且声势是那么浩大,活像冲近堤岸的钱塘江的夜潮一样。
(3)最显著的变化,还在那些树木叶子的颜色上。
(4)我是旧历中秋节那天搬到寺里来的。那时候山上的气温自然已经比城里的来得低些。可是,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5)秋色正在怀孕呢。
(6)约略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几株柿子树,泉水院前面院子里那些沿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它们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可是,从碧云寺的整个景色看来,这不能算是什么大变化。绿色的统治基本上还没有动摇,尽管它已经走近了这种动摇的边沿。
(7)到了近日,情景就突然改变了。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而且它来得那么神速,正像我们新中国各方面前进的步子一样。
(8)我模糊的季节感被惊醒过来了。
(9)在那些树木里变化最分明的,首先要算爬山虎。碧云寺里,在这个院子,在那个院子,在石山上,在墙壁上……我们都可以看见它那蔓延的枝条和桃形及笔架形的叶子。前些时,这种叶子变了颜色的,还只限于某些院子里。现在,不论这里那里的,都在急速地换上了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我们要找出它整片的绿叶已经不很容易了。叫我最难忘情的,是罗汉堂前院子里靠北墙的那株缠绕着大槐树的爬山虎。它的年龄自然没有大槐树那么老大,可是,从它粗大的根干看来,也决不是怎样年轻了。它的枝条从槐树的老干上向上爬,到了分杈的地方,那些枝条也分头跟着枝桠爬了上去,一直爬到它们的末梢。它的叶子繁密而又肥大(有些简直大过了我们的手掌),密密地缀满了槐树的那些枝桠。平常的时候,我们没有注意到它跟槐树叶子的差别。因为彼此形态上尽管不同,颜色却是一样的。几天来,可大不同了。槐树的叶子,有一些也渐渐变成黄色,可是,全树还是绿沉沉的。而那株爬山虎的无数叶子,却由绿变黄,变赤。在树干上、树枝上非常鲜明地显出自己的艳丽来。特别是在阳光的照射下,那些深红的、浅红的、金黄的、柑黄的……叶子都闪着亮光,人们从下面向上望去,每片叶子都好像是透明的。它把大槐树也反衬得美丽可爱了。
(10)像这样地显明而急速地变化着颜色的,除了爬山虎,当然还有别的树木。释迦牟尼佛殿前的两株梧桐,弥勒佛殿前的那些高耸的白果树,泉水院前院石桥边的那株黑枣树……它们全都披上黄袍了。中山纪念堂一株娑罗树的大部分叶子镶了黄边,堂阶下那株沿着老柏上升到高处的凌霄花树,它的许多叶子也都变成咖啡色的了……
(11)碧云寺的附近,更是丹黄满眼了。自然,寺内外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之类,是比较保守的。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碧云寺的景色却成为多彩的了。这里一片黄,那里一片赤……不像过去那样,到处都只见到青青绿绿的。
(12)这种景象,自然地叫我们想起那春夏之间群花盛开的花园来。可是,彩色的秋林,到底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它的美景是豪壮的、庄严的。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
(13)我们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我们知道,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
(14)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可以说是叫人感到愉快的一种时辰。在农业经济上,秋天是收成的季节;在气候上,在一般自然景色上,秋天也是很可爱的(这,你只要把它去跟接着来的冬天比一比就得了)。古人所谓“春秋佳日”,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
(15)我们还是谈谈叶子变色的话罢。
(16)在夏天,草木的叶子都是绿油油的,这固然象征着生长,象征着繁荣。但是,从视角上说,从审美的眼光上说,它到底不免单调些。到了秋天,尤其是到深秋,许多树木的叶子变色了,柿红的、朱红的、金黄的、古铜色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或半黄半赤的……五颜十色,把山野打扮得像个盛装的姑娘。加以这时节天色是澄明的,气候是清爽的。你想想,它应该怎样唤起人们那种欢快的感情啊!
(17)自然,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在过去的社会里,诗人们或因为同情人民的苦难,或因为叹惜自己阶级的衰败,或因为伤悼个人遭逢的不幸……那种悲哀的心情,往往容易由某些自然现象的感触而发泄出来。加以他们对自然、社会的知识的局限,就更加强了这种情思的表现。他们对于变色或凋零的草木感到悲伤,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
(18)现在,造成过去诗人哀感的那种社会根源,基本上已经不存在了。人们对于事物也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能力。今天,我们的诗人,我们的广大人民,都以饱满的精神,健康的思想,参与着雄伟的新社会建设工程。美好的自然景象,对于我们只有激起欢乐的情怀。旧诗词中那种常见的哀愁,跟我们的诗的灵感是缺少缘分的。
(19)就说在古代,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或诗人们的一切作品,对于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是唉声叹气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句),这固然是明白地颂扬红叶的美丽的。“扁舟一叶归何处?家在江南黄叶村”(苏轼句),诗人对于那种江南秋色,不正是带着羡慕的神气吗?此外,如像“红树青山好放船”(吴伟业句)、“半江红树卖鲈鱼”(王士祯句)……这些美丽的诗句,都不是像“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那样饱含着哀伤情调的。大家知道,“现在”跟“过去”是对立的。但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它们又有着一脉相联的源流。因此,即使是生活在旧时代里的诗人,对于某些事物也可以具有一定的正常感情。我们没有权利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
(20)我不是什么老北京。可是,凭我这些年来的经验,我敢大胆地说,秋色是北京最可爱的一个季节,尽管我们还嫌它的日子短了些。当这房子里火炉还没生火,气候凉爽可是并不寒冷的时候,观览香山一带(包含碧云寺在内)自然的丰富色彩,正是北京市民和远方游客一种难得的眼福。让古代那些别有怀抱的伤心人,去对叶子叹息或掉泪吧!我们却要在这种红、黄、赤、绿的自然色彩的展览中,作一个纵情的、会心的鉴赏家!
33.第(11)段中加点的“保守”一词富有趣味,请说说你的理解。
34.请分析第5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5.碧云寺的秋色特征是什么?请分条阐述。
36.第(17)段是否应该接在第(13)段后面?第(19)段是否应该插在第(14)段后面?请说说你的看法。
37.《故都的秋》末段这样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舍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与本文末段画线句异曲同工。综合文本,你认为这样的结尾合适吗?请简述理由。
阅读下文,完成第各题。
苦菜的思念
尉峰
①北方的春天是从青草长出芽尖开始的。当它们星星点点地在荒草中探头探脑的时候,苦菜还了无踪影。但人们已在翘首期盼。性子急的就会拿着挑铲和篮子到地里走上一遭,甚至走上一天。当看到浑黄的光秃秃的田间确实找不到一丁点灰绿的苦菜,人们才会无奈返回。
②熟悉土地的人们知道,杨花挂满枝头,柳眉儿妩媚动人的时候,苦菜芽才会拱出地皮。但是不多,这里一株,那里一株,稀稀拉拉的,到了桃花怒放,美得让人流连忘返的时候,地里的苦菜才长得恣肆,一簇簇,一团团,蓬蓬勃勃的,同新出的玉米苗竞赛,看谁长得快。倘若这时去了田地,只要你舍得时间,总会满载而归——篮子里、口袋里无不塞满鲜嫩的苦菜。
③乡亲们爱吃苦菜,我的朋友们也不例外,但逢聚会,总会点下这道菜。吃苦菜不仅仅因为它是绿色食品,好吃,有药用价值,还因为它承载着一代又一代人痛苦的回忆。特别是从苦难中走过来的人,没人会忘记那些面黄肌瘦的日子,忘记苦菜的舍身相助。
④在那个贫困的年代,吃食极少,能填饱肚子实属不易。当时我们特别羡慕一位姓赵的同学,羡慕他有一个保管员父亲,羡慕他总能吃饱。不像我们,无论上午,还是下午,上学不一会,肚子便“咕噜噜”鸣响,此起彼伏,直到放学才结束这支身不由己的肠胃协奏曲。
⑤不可否认,记住那个年代其实是从记住那个年代的粗茶淡饭开始的。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人民生活的日益丰富,对那时饭菜的印象就越来越深刻,有如一块块经过精雕细琢的丰碑,刻满那个岁月的痕迹,潜藏在脑海深处。
⑥我在部队待了十三年时间,每天白面大米,但依旧没有改变少时养成的饮食习惯。以至于每每回乡探亲,总要饱餐几顿儿时爱吃的饭菜后,才会恋恋不舍地归队。转业回到故乡后,自然而然,一日三餐仍是小时爱吃的茶饭。
⑦我想,少时的茶饭不仅仅是一种记忆,还蕴藏着一种思念。这种思念无时不在,就像风,从春刮到冬,从小刮到大,还将刮到老,不知疲倦,也不会停歇。有时呼呼的,有时柔柔的,从心头刮过,从脑海刮过。看似虚无,却充盈着每一个思念的空间。这种思念也许不是痛苦的那种,却和亲人息息相关,甚至相揉相杂,人牵着事,事连着人,分不清彼此。
⑧我对母亲的思念就是如此。不知道是因为想母亲而想起苦菜,还是因为想苦菜而想起母亲。
⑨一次,战友们在一起聚餐,照例点了鲜嫩的苦菜芽,我吃着吃着就走神了,拿着筷子的手在空中悬了好大一会儿。战友们以为我喝多了,其实是想起母亲了。
⑩那一刻,我的思念悄无声息地回到了老家东崖头村,回到了那片生我养我的故土,回到了母亲身边,回到了她老人家调拌好的苦菜旁,贪婪地嗅着那诱人的鲜香……
⑪记得有一年我从部队探亲归来,正是苦菜肆意生长的季节。母亲为了让我顿顿吃上新鲜可口的苦菜,每天都会早早地去田野挑苦菜。归队前,母亲问我,你们首长爱吃苦菜吗?城市里有卖苦菜的吗?我蓦地想起,战友们也爱吃苦菜,只是吃法和我们有所不同。他们更喜欢生吃,把苦菜择洗干净后直接蘸甜面酱吃。不像家乡的人们,要么用水焯了凉拌,要么和白萝卜丝一起腌制成酸菜吃。吃不了的就晒干,等冬天享用。
⑫当母亲听说我的首长和战友们也爱吃时,就又到田间挑了两天苦菜,让我带给他们。那几天,母亲戴着草帽,带着水壶,脸膛被晒得黝黑,嘴唇脱皮,两个裤腿的膝盖处无不沾满黄土,拍也拍不掉。母亲分明是蹲不了跪着挑的苦菜啊!那一年,母亲已年近七旬。
⑬之后,母亲连夜把苦菜择净,又一把一把码齐扎好,长长的根顶着几瓣叶子,白绿相间,清新修长,像极了人参。但我却不忍直视。我何尝不明白,母亲不辞劳苦地挑苦菜送给战友们尝鲜,绝非只是冲着我们那份浓浓的战友情去的,她是为了让我日后得到更多的关照。母亲的良苦用心做儿子的怎么会体会不到呢?
⑭如今母亲已辞世多年,但不管以前还是现在,只要一吃苦菜,我就会想起她挑完苦菜,虽疲倦却喜悦的神情,虽昏花却认真的眼神,以至于每每泪花模糊了双眼。
⑮看来,想起苦菜似乎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就如同想起母亲,梦见母亲一样,久久不愿醒来。
(有删改)
38.下列对本文思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写初春时节人们到地里找苦菜的心情变化,表现出人们对苦菜的喜爱。
B.文章写性子急的人们到田里寻找苦菜,有时甚至用一天时间,突出了人们对苦菜的喜爱,能够引发读者对于苦菜美味的想象。
C.文中写战友们也爱吃苦菜,重在表现不同地方的人吃苦菜的方法不同,也暗示出母亲的勤劳善良以及关爱他人的品质。
D.一些人喜爱吃苦菜不仅是因为苦菜是绿色食品,有药用价值,也是因为苦菜在苦难的日子里救助了饥饿的人们,给人们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39.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多次使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语言平易朴实,感情自然真挚;运用动作和肖像描写刻画出母亲挑苦菜的感人场景。
B.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叠词,富有音乐美;还运用比喻手法,写同玉米苗“竞赛”,形象生动地写出苦菜的长势迅猛。
C.第⑩段承接上文我和战友们聚餐吃苦菜芽之事,运用排比回忆往昔,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思念。
D.文中写母亲在田间挑了两天苦菜,“脸膛被晒得黝黑,嘴唇脱皮”这里的肖像描写细致生动,表现了她不辞辛苦、温厚深沉的母爱。
40.行文至第⑭段,假如“我”还想起两句诗词,下列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无父何怙?无母何恃?
B.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C.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D.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41.阅读完全文,小高同学认为把题目中的“苦菜”换成“母亲”更好,下列理由中最不具有说服力的一项是:( )
A.苦菜只是本文的线索,“我”思念的其实是母亲,母亲才是真正的描写对象。
B.换成母亲,更能突出母亲的地位,突出思想感情,增强抒情效果。
C.本文前半部分都是写苦菜,换成母亲,能引发读者对母亲与苦菜的关系的思考,有利于读者深入理解本文主旨。
D.换成母亲,情感抒发更为含蓄蕴藉,真挚感人,更易于引发读者共鸣,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参考答案:
1.①从情节上看,使小说的情节更加集中,通过对夫妻俩日常饮食起居生活的细致描绘,表现了两人艰辛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②从主旨上看,家是夫妻生活的主要场所,作者通过对这对夫妻每天短暂的聚合场景的描绘,表现他们彼此的牵挂与温情。
2.①第二段是阿尔图罗的脚步声,“闯入”艾利黛的脑海里,间接表现了她劳作的疲惫。
②第五段是艾莉黛的脚步声,写她离家时急切的脚步声,表现她欢快的心情。
③第七段是艾莉黛的脚步声,下班回家时沉重的脚步声表现她劳作的疲惫。
3.①以“一对夫妻的奇遇”为题,能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奇遇”一词运用了反讽的手法,夫妻的相遇本来很平凡,但这一对夫妻却因为工作的缘故聚少离多,本该正常的见面却成了“奇遇”,流露出作者对他们辛勤工作、不能正常生活的境遇的同情。
③作者通过对这对夫妻每天短暂的聚合场景的描绘,表现他们彼此的牵挂与温情,“奇遇”一词也寄寓着作者对这一对夫妻在艰难生活中的真挚爱情的赞颂。
4.时间上的距离却让平淡的夫妻生活变得甜蜜;奔波辛苦的日子,因为有了爱人的依恋与相伴,却时时充满温情;短暂的相伴与相处格外珍贵,有了爱,即使每天困难重重,依然有信心面对以后平淡的困苦生活。虽然生活有痛苦有挣扎,有疲惫不堪,但是只要有你在,有爱人的相伴,有彼此给予的爱与温暖,依然让我们感谢有你!《一对夫妻的奇遇》温暖的情节感动着我们,现将该小说推荐给大家,希望也能感动大家。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从情节上看,小说细致描绘了夫妻俩日常饮食起居生活,而这些都发生在家中,使小说的情节更加集中,表现了两人艰辛的工作和生活状态。
从主旨上看,小说先写阿尔图罗对妻子的牵挂与依恋,后写妻子对丈夫的依恋,家是夫妻生活的主要场所,作者通过对这对夫妻每天短暂的聚合场景的描绘,可以知道夫妇俩相互依恋,从而凸显了主旨。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小说重要情节和段落作用的能力。
从“经常是两种声响:闹钟的铃声和他迈入家门的脚步声同时闯入艾利黛的脑海里,把她从睡梦中唤醒”来看,第一次关于脚步声的描写是阿尔图罗的,他下班的脚步声使艾利黛从睡梦中清醒,“闯入”有强硬之感,表明艾利黛劳作的疲惫,不愿起来。
从“他听见艾莉黛的鞋后跟踏着台阶的声音,当这种声音消失后”来看,第二次的脚步声是艾莉黛的,从上文“她连忙把脸凑近梳妆台的镜子,嘴上噙着发夹,用刷子梳通头发……艾莉黛收拾妥当,在走廊里穿上大衣,吻了一下阿尔图罗,打开门,匆匆往楼下跑去”来看,艾莉黛的脚步应是匆匆的,表现她离家时急切与欢快。
从“阿尔图罗终于听到楼梯上的脚步声,沉重的脚步声,跟早晨的那种声音全然不同”来看,第七段是对艾莉黛下班的脚步声的描写,“沉重”直接写出下班回家时艾莉黛的劳累与疲惫。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以“一对夫妻的奇遇”为题,能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思考,“奇遇”到底是讲这夫妻的什么经历,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合“阿尔图罗•马索拉里是上夜班的工人,早晨六点下工,回家要走很长的路,天气好的时候,他也骑自行车,雨天和冬季改乘电车。六点三刻和七点之间回到家里,正好赶上妻子艾莉黛的闹钟刚刚响过,或差一点就要响的时候”“艾莉黛收拾妥当,在走廊里穿上大衣,吻了一下阿尔图罗,打开门,匆匆往楼下跑去”分析,这一对夫妻,丈夫上夜班,下班回家时候妻子需要出去上班,妻子下班回家,丈夫需要出去上夜班了,因为工作的缘故聚少离多,本该正常的见面却成了“奇遇”,“奇遇”一词运用了反讽的手法,流露出作者对他们境遇的同情。
结合“他上了床,艾莉黛起来后没整理床,阿尔图罗睡觉的那边几乎没动,跟刚铺好的一样。他老老实实地躺在自己那边……并且还保留着她的身体的形状。他把头枕在妻子的枕头上,脸紧紧贴住枕头睡着了”“艾莉黛洗刷盘子,看着丈夫出门了。他眼下正穿行在路灯稀少的黑暗的街道上,或许这时他已经过了加油站”“两人的一顿晩餐,他带到工厂为夜间一点钟准备的宵夜,她明天带到工厂里去的午餐,还有他明天下班醒来吃的东西”“艾莉黛上床,熄了灯。她躺在自己睡的一边……阿尔图罗是在她这边睡的觉,顿时,一股暖流和柔情涌上心头”等分析,丈夫喜欢寻找妻子的味道,睡到妻子的位置上,妻子晚上睡觉时候能感受到丈夫的温度,表现他们彼此的牵挂与温情。这对夫妻每天短暂的聚合场景描绘,问话,彼此的关心,一起准备吃的等,这一对夫妻在艰难生活中的表现出真挚的爱情,作者对此是赞颂的。
4.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推荐语的能力。
栏目为“最感人小说”,那么考生作答时首先要找到小说的感人之处,比如艾莉黛因没有丈夫的陪伴而深感孤独,但她在发现丈夫同样依恋自己的时候,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抚慰,心里充满了温暖和柔情;比如阿尔图罗想象妻子上班的情形,他能对那些细节如此熟知,可见他平时对妻子的关注,体现了妻子的深厚感情,有依恋,有牵挂。此外,语言表达上要准确、连贯,富有感召力。
5.①采用比喻手法,把夜色中白鹰扑棱起的巨大翅膀比喻为“一对出鞘的长刀”,写出白鹰外形的凌厉、桀骜,也说明驯服白鹰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②环境描写为白鹰勾勒了原始的背景,烘托白鹰的野性,也表明它很难驯服,为后文熬鹰的艰难做了铺垫。③刻画白鹰凶猛异常、桀骜不驯的形象,借此反衬熬鹰人的坚定与执着。
6.①父亲的话寓意深刻,暗示了熬鹰实际上是对双方意志力的考验,为下文他熬鹰的艰难做铺垫;②父亲凭借他的经验知道熬鹰没那么简单;③父亲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熬鹰人,父亲的话语虽然不多,却对“他”起到了提醒作用,也推动了情节发展。
7.①为鹰不驯服挣掉了羽毛而心疼;②以为鹰要飞走,为自己的付出而感伤;鹰在他与天空间盘旋,他理解了鹰的感受;③最后忍痛放走了鹰。
8.①“向环境获取资源”,小说描写人们到峰顶去找幼鹰,与大鹰搏斗,为了生存向环境获取资源,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②“采取有效技术”,文章写熬鹰是个技术活儿,更考验人的意志和耐力;
③“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小说中他用来熬鹰的方法就是承袭自前人,在熬鹰的过程中,父亲一直在提醒他,父亲是个经验丰富的熬鹰人,他在指点着儿子,这是传统经验的传承。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语言的能力。
“天上一轮月,地上一堆火,映出白鹰扑棱起的巨大翅膀,夜色把它们勾勒成一对出鞘的长刀”,此句采用比喻手法,把夜色中白鹰扑棱起的巨大翅膀比喻为“一对出鞘的长刀”,写出白鹰外形的凌厉、桀骜,也说明驯服白鹰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天上一轮月,地上一堆火”,环境描写为白鹰勾勒了背景,这样原始的背景,烘托白鹰的野性,也表明它很难驯服,为后文熬鹰的艰难做了铺垫。
刻画白鹰凶猛异常、桀骜不驯的形象,借此反衬熬鹰人的坚定与执着。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人物形象作用的能力。
文章对父亲的描写是,他发誓要驯服这只白鹰,然后描写“父亲驯了一辈子鹰,却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这不是谁赢谁输的事儿!’”,这句话寓意深刻,暗示了熬鹰实际上是对双方意志力的考验,为下文他熬鹰的艰难做铺垫;
他熬鹰成功后昏倒了,“醒来后,他对父亲说:‘鹰熬成了!’父亲不紧不慢地说:‘可没那么容易!’”,父亲凭借他的经验知道熬鹰没那么简单,后面果然这只白鹰还是向往自由,最终飞走了;
当他打算解开鹰脚上的铁链后,鹰飞一圈,还是会落回到他的手臂上,父亲看见了说“出去逮一只山鸡试试吧”,父亲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熬鹰人,父亲的话语虽然不多,却对“他”起到了提醒作用,也推动了情节发展,后面写他带着白鹰去抓山鸡,从而发现了鹰向往自由,最后他忍痛放走了白鹰。
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人物心理变化的能力。
第一处,“他捡起那些毛羽,捧在手心里,像捧着从佛像上掉下的金漆,心疼极了”,他为白鹰不驯服,碰掉了羽毛而心疼;
第二处,“突然一声鹰唳划过,白鹰驮着旭日而来,周身金光,一对羽剑自由挥斩着苍穹,转瞬又昂头冲击高空,似一只镖射向太阳”,他以为白鹰飞走了,正在为数月间投入的感情而伤感,却发现白鹰在他与天空间盘旋,他理解了白鹰对天空的向往;
第三处,“一瞬间他就决定了,突然向上扬起手臂,把鹰抛向空中大喊着:“你去吧!”,虽然他不舍得放走白鹰,但还是下定决心还给它自由。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分析材料,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
这段材料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材料中说人们要满足需要必须“采取有效技术,向环境获取资源”,小说中描写满族人40年前熬鹰的故事,“他们的先祖从前住在黑龙江两岸,男人们很多都是‘老鹰达’。每到冬天,他们千里迢迢到北海去捕鹰,登上峰顶的峭壁,直捣鹰巢,掳走幼鹰。大鹰和他们在险峻的山尖上争战,巨大的鹰翅掠起疾风,铺天盖地袭来。有的捕鹰人难以招架,从崖上摔下,挂在半山腰的巨石上,任凭风把他们的尸骨吹干冻透,像一幅岩画贴在崖壁上”,描写人们到峰顶去找幼鹰,与大鹰搏斗,为了生存向环境获取资源,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文章还写到熬鹰的技术,“白鹰被一段铁链拴在木杆上,边上摆着羊肉和清水。他试探着挑起一块肉凑近鹰嘴,拿出老驯鹰人的架势,像念咒语般呼唤着:‘这这、这这。’”“驯鹰不能心急,硬熬不如巧熬”“熬鹰也是熬人,人和鹰两军对峙,都已精疲力竭”“当他和鹰同吃同睡三个月之后,他走到哪,鹰跟到哪,白鹰稳稳地站在他的肩膀上,像他背着的一支剑”,熬鹰是个技术活儿,更考验人的意志和耐力;
材料中说“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前人所用来解决生活问题的方案,尽可抄袭来作自己生活的指南。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小说中他用来熬鹰的方法就是承袭自前人,文中写“他不懂这话的意思,只知道驯鹰都得按老办法来。他把自己和鹰关进一间小屋,小屋框起的方寸之地,遮挡了白鹰往日的天空。白鹰被一段铁链拴在木杆上,边上摆着羊肉和清水。他试探着挑起一块肉凑近鹰嘴,拿出老驯鹰人的架势,像念咒语般呼唤着:‘这这、这这。’”,在熬鹰的过程中,父亲一直在提醒他,“这不是谁赢谁输的事儿!”“可没那么容易!”,鹰熬成了,父亲也曾提醒他,“出去逮一只山鸡试试吧”,这些都表明父亲是个经验丰富的熬鹰人,他在指点着儿子,这是传统经验的传承。
9.小说先写倪二把鸭子全部赶丢后一筹莫展,为陆长庚的出场做铺垫;接着写众人不约而同地推荐陆长庚,使读者未见其人、先闻其名,赋予人物以传奇色彩;再详细介绍茶馆情况,强调陆长庚的诨号,暗中交代了人物的生活环境与人生际遇;最后用极简洁的语言描写其外貌、神情、语言、动作等,人物出场颇具匠心。
10.通过对鸭子们的动作、神态以及声音的描写,写出了它们听到陆长庚的声音后的兴奋,同时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鸭子比喻为“小疯子”,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当时鸭子们欢乐的情形。从中可以看出陆长庚通知鸭性的高超技艺。通过对岸上观众与船中的倪二的动作、语言以及神态的描写,写出了大家对陆长庚这神奇的技艺的叹服,从侧面表现了陆长庚技艺的高超。而对陆长庚动作的描写,写出了陆长庚潇洒神态,更加突出了陆长庚技艺的神奇。
11.不能删除。①前三行通过倪二与“三爷”的对话,引出了故事的缘由,为后面情节做了铺垫;②同时,通过“三爷,鸭都丢了!”“怎么都丢了?”等对话为故事设置了悬念,营造了一种紧张气氛,调动了读者的情绪,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12.①作品前半部分写倪二的鸭子散了,后半部分写陆长庚赶鸭,赋予故事情节以戏剧性,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②作品前半部分写鸭子散后倪二的束手无策,与后半部分写陆长庚赶鸭的神奇形成对比,表现了陆长庚赶鸭技术的高超。③作品前半部分侧重写倪二的自信、自以为是,与后半部分写他的无可奈何形成对比,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④作品前半部分写倪二养鸭子改变命运的尝试,后半部分写陆长庚的穷困潦倒,表现了底层人物生活的多样性。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小说对陆长庚的出场作了精心的安排。作者一开始并没有写陆长庚,而是先写了倪二赶鸭的失败。“父亲问他要不要请一个赶过鸭的行家帮一帮,怕他一个人应付不了” ,但倪二坚决拒绝,“不要!”“他怕父亲再建议他请人帮忙,偷偷地一早把鸭赶过荡”,但倪二遇到了挫折,“一趟鸭子全散了”,此处作者通过倪二的自信,到后来他的狼狈神态,点出了赶鸭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就为陆长庚的出场作了铺垫,也为陆长庚的出场创造了条件。
接着,作者写了围观的人的态度,“围着的人说:‘去找陆长庚,他有法子。’” “哎,除非陆长庚。”“只有老陆,陆鸭。”,在众人的观念里,只有陆长庚能解决这一问题,这就为陆长庚的出场营造了气氛。给读者一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名的感觉。读者不禁想要了解陆长庚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就勾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调动了读者的阅读积极性。
然后交代了陆长庚常常所在的茶馆情况,最后用“瘦瘦小小,神情总是在发愁”“不要你多,十五块洋钱”等句子又简单地交代了陆长庚的外貌、神情、语言,至此,文章主人陆长庚才真正地出场了。
10.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画横线句子描写非常生动,首先写了鸭子们在听到陆长庚的声音后的表现,“不知道为什么,高兴极了,喜欢极了,放开喉咙大叫,‘呱呱呱呱呱……’不停地把头没进水里.爪子伸出水面乱划,翻来翻去,像一个一个小疯子”,其中运用了动作描写,“叫”、“没”“伸”,神态描写,“高兴”“喜欢”,声音的描写,“呱呱呱呱呱……”,同时,其中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说法,将鸭子比喻为“小疯子”,通过这些描写,写出了它们听到陆长庚的声音后都表现得非常兴奋,都从芦苇荡中出来聚集到小船的周围的情景。这一场景描写生动,非常形象地写出了当时鸭子们欢乐的情形。从中可以看出陆长庚通知鸭性的高超技艺。
其次,在对岸上的人和当事者倪二的描写中,“岸上人看到这情形都忍不住大笑起来。倪二也抹着鼻涕笑了”,通过“大笑”“抹着鼻涕笑了”两个动作,非常生动地表现出当时人们对陆长庚技艺的钦佩,从侧面表现了陆长庚技艺的高超。
而“篙子一抬,嘴里曼声唱着”则是对陆长庚动作的直接描写,“抬”表现出陆长庚的驾轻就熟,而“唱”则表现出陆长庚当时心态的放松,通过这些动作描写,写出了陆长庚潇洒神态,更加突出了陆长庚技艺的神奇。
1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小说开头的前三句,“三爷,鸭都丢了!”佃户和长工一向都叫我父亲为“三爷”。“怎么都丢了?”直接将读者带入情节,交代了事件,“鸭都丢了”,从而将小说的内容与鸭子联系在一起,引出了故事的缘由,为将来找鸭,请陆长庚做了铺垫,同时引出了下面的情节。
同时,小说开头用突兀的对话,“三爷,鸭都丢了!”“怎么都丢了?”营造了一种紧张气氛,读者被这种气氛所感染,想要了解“鸭都丢了”的原因以及所造成的的影响,这样的安排就调动了读者的情绪,让读者有探究故事原因的冲动,这样就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动力。
1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作品的前半部分写倪二,后半部分侧重写陆长庚,倪二从自信满满地上路赶鸭,到后来“鸭子不服从指挥,各自为政,四散逃窜,钻进芦丛里去了,而且再也不出来”。倪二也显出一副狼狈相,“他好像老了十年。他疲倦了。一清早到现在,现在已经是下午了,他跟鸭子奋斗了半日。他一定还没有吃过饭。他的饭在一个布口袋里——一袋老锅巴。他木然地坐着,一动不动。不时把脑袋抖一抖,倒像受了震动。——他的脖子里有好多道深沟,一方格,一方格的。颜色真红,好像烧焦了似的。老那么坐着,脚恐怕要麻了。他的脚显出一股傻相”。这些对倪二的描写,写出了赶鸭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就为陆长庚的出场营造氛围,将故事引导到作者所要讲述的故事,同时也为陆长庚下文的神奇技艺做了铺垫。作者这样安排有助于吸引读者阅读,从情节上为陆长庚的出场蓄势。
同时,从对倪二赶鸭的描写,他认为赶鸭是一件小事,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所以他拒绝了三爷找人帮忙的建议,回答得非常干脆,“不要!”甚至为此“偷偷地一早把鸭赶过荡”,到后来“鸭子不服从指挥,各自为政,四散逃窜,钻进芦丛里去了,而且再也不出来”。倪二也显出一副狼狈相,倪二的前面的自信、自以为是,与后面的无可奈何形成对比,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复杂性。
从人物塑造上看,写倪二是为了和陆长庚形成对比,倪二赶鸭结果鸭子都跑了,“他好像老了十年。他疲倦了。一清早到现在,现在已经是下午了,他跟鸭子奋斗了半日。他一定还没有吃过饭。……颜色真红,好像烧焦了似的。老那么坐着,脚恐怕要麻了。他的脚显出一股傻相”,到了陆长庚那里,“把船撑到湖心,人仆在船上,把篙子平着,在水上扑打了一气,嘴里啧啧啧咕咕咕不知道叫点什么,赫!——都来了!鸭子四面八方,从芦苇缝里,好像来争抢什么东西似的,拼命地拍着翅膀,挺着脖子一起奔向他那只小船的四周来”,两人技艺的差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倪二成了陆长庚的衬托,突出了陆长庚的高超的赶鸭技术。
从小说主旨上来看,也是为了反映乡村人的生活状态,倪二养鸭子改变命运的尝试,“事发生手,他居然把一趟鸭养得不坏”,后半部分写陆长庚的穷困潦倒,“他已经多年不养鸭了,现在见到鸭就怕”“第二天大早来时他仍是一个陆长庚……输得光光的”等情节,表现了底层人物生活的多样性,也是形成了对比。
13.示例:“草草浏览”就能作出诊断结果,说明结论已经确凿无疑;“一个断层一个断层地又看了一遍”表明作者对诊断结果难以接受,期待出现奇迹(意外)。这样写更突出了作者在确诊后内心的不安与不甘。
14.示例:以这个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而言,她能够从胸片上看出病情;从医生描述胸片的情形看,她知道实情但是说辞婉转(或者:她知道结果但是她没有直接说出来;她知道结果但表述谨慎);以“她应该知道的”暗示自己之前的预判得到证实。(或者:含蓄交代自己确诊肺癌)
15.示例:作者是在超负荷的工作中取得事业成功的,对美好未来的期待又激发了他的工作热情,点明了患病的原因;巨大的成功、美好的未来与身患绝症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命运的无常(残酷、不幸、悲剧性);更突出了作者的悲伤失落之情。
16.示例:文章开头采用倒叙手法,叙述自己确诊肺癌的不幸遭遇,此时医患身份的倒置也是作者命运的大逆转(答到其中一点即可。下同),令读者产生强烈的突兀感,更充分地表达诊断结果给作者内心带来强烈的震撼与沮丧(或者:痛苦、失望、无助、荒谬感)。结尾部分进一步拓展,由眼前熟悉的情景联想到曾经工作中的一个个细节,既充满着对过往生活的深切情感,又有对自己不得不告别医生职业、成为一位病人的无奈与伤感。前后呼应,结构完整,使全文笼罩着浓厚的悲剧气氛。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第1段,结合语境“我草草浏览着眼前这些CT片子”“诊断结果显而易见”“我是一名神经外科住院医生”可知,作为一名神经外科住院医生,看CT片子是再简单而正常不过的工作,“草草浏览”说明诊断结果显而易见;
第2段,结合语境“我一个断层一个断层地又看了一遍”“好像我能有什么意外发现,能改变诊断结果”可知,作为医生的“我”,虽然诊断结果显而易见,但难以接受自己患肺癌的诊断结果,在一遍又一遍看CT片子的动作描写中期待能有什么意外发现,突出了作者在确诊后内心的不安与不甘。
14.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主要结合句子中的关键词和和相关语境来分析。
“她应该知道的”中的“她”指我的初级保健医生,“知道的”指的是“我的肺部有模糊的阴影”意味着“我”肺癌的事,“应该知道的”一方面作为医生,她有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从她的描述“我的肺部有模糊的阴影,就像曝光时间太长似的”看,她知道结果但表述谨慎。医生说“她不确定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只是知道实情但是没有直接说出来的一种婉转说辞。
以这个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而言,她能够从胸片上看出病情;从医生描述胸片的情形看,她知道实情但是说辞婉转(或者:她知道结果但是她没有直接说出来;她知道结果但表述谨慎);以“她应该知道的”暗示自己之前的预判得到证实。(或者:含蓄交代自己确诊肺癌)
1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结合“这种每天工作十四个小时的艰难日子也快要到头了”“我马上就要从医学生变成神经外科教授了”“十年无情残酷的训练都过来了,我下定决心,要把接下来的十五个月熬过去,圆满结束住院医生的生涯”可知,“我”想取得事业成功,期待美好未来,所以超负荷的工作,这就是患病的原因;
“我已经赢得了前辈的尊重,获得了极负盛名的全国性医学奖项,几所著名大学纷纷向我抛出橄榄枝”“三十六岁的我已经走上了人生巅峰。眼前就是一片辽阔的‘应许之地’”“几个星期以后,我开始感觉到间歇性发作的严重胸痛”越是成功,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越是强烈,越能与患病的现实形成对比,增强了主人公命运的悲剧性;
作者用了大量篇幅叙写自己达到事业巅峰、想象美好的未来,而现实是身患绝症,一切的成功与美好都将不复存在,这样写突出了作者的悲伤失落之情。
16.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赏析艺术构思的能力。
开头部分,“我草草浏览着眼前这些CT片子,诊断结果显而易见:肺上布满了数不清的肿瘤,脊柱变形,一整片肺叶被侵蚀。这是癌症,而且已经扩散得很厉害了”先写确诊肺癌的不幸遭遇,“我是一名神经外科住院医生,这是我接受培训的最后一年”再指出“我”是一名医生的身份,“患者是我自己”最后指出“我”是癌症患者的不幸事实,这种倒叙手法,造成逆转,强化了诊断结果给作者内心带来的强烈震撼与沮丧之情。
结尾部分,“正是在这间病房里,我坐在病人身边,解释我最终的诊断和复杂的手术……我曾在水槽里洗过手,我曾在通知板上写下过潦草的说明,我曾把日历翻到新的一页”“我”回忆曾经工作中的一个个细节,表现出对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现在,我就躺在这床上,很清醒”“于是乎,我想象中的未来,就要实现的未来,那么多年奋斗即将迎来的人生巅峰,都随着这句话消失了”自己不得不告别医生职业、成为一位病人,充满了无奈与伤感。
开头与结尾结构上形成呼应,情感上反复强化这种身份转换,突出身患绝症带给人的强烈痛苦与失望,使全文笼罩着浓厚的悲剧气氛。
17.呼应文章标题;引出茶及后文与好友品茶经历;首尾环合;与结尾“月醉了”呼应,营造美好意境;层层铺垫,意蕴更加丰富;体现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美好与喜悦。
18.看到的景物是青翠的行道树,树林绿草中的白百合;烘托出作者去品茶路上轻快、悠闲的心情;体现作者对于生活中美好的追求与珍视。
19.不能删去。此段属于插叙,回忆了作者三十年前环岛游时所见孩子的场景;对山路上邂逅的孩童们表达真心祝愿;对艰难却充满天真与憧憬的童年生活的感激与珍爱;对现在美好生活的珍惜。
20.感恩父亲对我爱饮茶的影响;表达茶在我生命中的特殊意义和作用;联想、想象父亲书房中的茶香,仿佛跨越时空;表达作者对如茶般苦涩甘美的人生的领悟;增添了文章的深度与厚度;结构上与上文照应,呼应上文香茶令人回味;前后勾连,令人回味。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品好茶也会醉”呼应文章标题“茶醉”;
“……品好茶也会醉”引出下文写“我们三辆车由痖弦领头,带着一群爱茶的同好,驶向乌来山谷去尝好茶”的经历;
“温柔的月色使人醉;在青春如好花新放时也醉……”与结尾“月醉了”首尾呼应,营造美好意境;
由月色到青春到历练过人世沧桑到中年等,由自然景色使人醉写到人生中的美好使人醉,层层铺垫,意蕴更加丰富;
“在青春如好花新放时也醉;或历练过人世沧桑又远离了故乡,再凝视孩童天使般小脸也醉;跋涉过好长好远的生命旅程,中年后幸得好心情和闲暇,来回顾自己初为父母的欣喜和快乐也醉”,体现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美好与喜悦。
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景物描写作用的能力。
景物描写的作用通常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景物的特点,二是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或感情。抓住关键词句“洗得青碧苍翠”“点缀在万绿丛中”“素雅美丽” 体会,此处景物描写透出作者的心情是“轻快、 悠闲”,结合上文,这正是作者前往品茶路上的心情。正是这样的美景使作者感慨“过日子有余蓄才能顾及生活的品质和内涵”,体现作者对于生活中美好的追求与珍视。
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他们使我想起三十多年前……”,这是属于插叙的内容,“那些天真的孩子,留给我深刻的记忆……我相信,那天山路上赤脚的孩童,现在都已有了美好的生活”,作者回忆了三十年前环岛游时所见孩子的场景,对山路上邂逅的孩童们表达真心祝愿;
“我真希望再看到他们,重温昔日春天山路上温馨的回忆”,对艰难却充满天真与憧憬的童年生活的感激与珍爱;
三十多年前看到一群孩童赤着脚急行到十几里外的学校读书,今天他们应该都有了美好的生活,表达对现在美好生活的珍惜。
2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上文写“先父尤嗜好茶……童年的我,常常在父亲书桌上偷啜一口……我的爱茶,想必是从偷喝父亲一口好茶开始……”,结尾想象“走近父亲紫檀木的大书桌,偷啜一口小壶中苦涩甘美的好茶”,结构上尾段与上文照应,呼应上文香茶令人回味。
内容上,“我走过沉沉的林阴小道,仿佛正穿过父亲书房门口高大的法国梧桐,走近父亲紫檀木的大书桌,偷啜一口小壶中苦涩甘美的好茶”,正是父亲爱茶,才让我想象父亲书房中的茶香,感恩父亲对我爱饮茶的影响;“那温暖的茶香一直在我生命中延续流动”表达茶在我生命中的特殊意义和作用,由茶谈到生命,增添了文章的深度与厚度。
21.③④两段通过“蘸、涂、散、滚”等动词真实细腻地描绘了楚云天作画的动作,同时生动细致地描绘了楚云天绘画的内容,面对四月初的大好春光,楚云天却画了天空、乌云、苇荡和一只孤雁,展现出楚云天深厚的绘画功底及高超的绘画技术,表现了他胸怀的阔大与心灵的孤独,为下文楚云天绘画境界的提升作铺垫。
22.第⑤段大量运用整句如“在那波涛的滚动中,震耳的轰鸣中,疾流的绞斗中”;运用简洁有力的短句和短语如“穿云破雾,挟电裹雷”,使语言更富节奏感,营造出黄河恢弘磅礴的气势,凸显出楚云天面对自然时充沛的激情,强烈的情感,拥有极强的感知力和想象力。
23.本文以楚云天的艺术创作为线索,选材上截取了他不同阶段艺术创作的灵感由来、创作过程、画风内容与思考感悟,由早期个人情感的抒发到之后与民族历史、社会大潮相融再到与古人精魂相通的创作境界,直至最后晚年自然变幻、人生况味、艺术创作融为一体,高度浓缩并层层递进地呈现了一位艺术家的生命历程以及逐步提升成熟的绘画风格及艺术境界。
24.①知识渊博:拥有艺术家的修养,除绘画之外,诗歌、音乐等方面一样精通。
②传承传统:早年研习宋画,技法纯熟,能娴熟地运用技巧进行艺术表达,之后又超越了对宋人画作技法的研习和传承,在精神气象上与古人相通。
③画作充满灵气,具有原创美:楚云天感官灵敏,对自然有很强的感受力,并且联想和想象丰富,情感充沛,在绘画中展现自我的思想情感。
④境界阔大,精神高洁:将一生代表作捐给博物馆,不为世俗名利所沾染,心无杂尘;
⑤当代艺术家的生命与艺术:艺术家需要既有小我,也有大我,楚云天看到黄河,就想起民族多难的历史,在创作时和自己身后的无形、宏大又迅猛涌动的社会大潮融为了一体。
【解析】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蘸足了清水与淡墨”“横涂在纸的上方”“散开锋毫”“在墨池里一滚”“逆锋斜刺而上”中运用“蘸、涂、散、滚、刺”等动词,生动地写出了楚云天绘画的动作,表现其绘画技艺的高超;这两段描写楚云天绘画的过程,为下文楚云天描绘天山和黄河做了铺垫。
“一条条长长的乌云游龙一般,挟风裹雨地在天上奔跑”“这块白便是最后一块没有被乌云吞噬的天空,熠熠发光,分外明亮”“于是他情不自禁,把一只孤雁画在那块空白的地方,那里是整幅画面唯一透出光亮之地。这孤雁在那里独自徘徊与游荡”,这两段内容写出了楚云天绘画的内容,在春天的清晨,他却绘出了乌云遮蔽的天空、狂风吹动的芦苇和乌云下徘徊游荡的孤雁,表现了画家内心的孤独。
22.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携带着凌厉的冷风,喷发着飞溅的浪沫”“在那波涛的滚动中,震耳的轰鸣中,疾流的绞斗中”“灾难的黑洞、苦难的景象、重重叠叠的压抑与负载”运用了整句,句式整齐;“穿云破雾,挟电裹雷”“洪流、巨浪、险滩、乱石、漩涡”运用并列短语和名词意象并列,运用简洁有力的短句和短语,简洁明快,富有节奏。
整句和短语的运用,突出了黄河的气势,也写出了楚云天面对自然时充沛的激情,强烈的情感,拥有极强的感知力和想象力。
2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
文章用四部分展示了楚云天绘画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和人生追求的改变。
第(一)部分写楚云天受春天的启示,绘制孤雁在乌云狂风下搏击天空的作品,表现的是作者内心的孤独,“他感到一种长久压抑在心底的东西一下子抒发出来,无限的畅快”“这孤雁在那里独自徘徊与游荡”,抒发的是画家自我内心的情感。
第(二)部分,写楚云天面对黄河时生发的情感,“他仿佛看到一些灾难的黑洞、苦难的景象、重重叠叠的压抑与负载”“为什么一看到她,总会想起母亲?总会想起我们民族多难的历史?”画家面对母亲河,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想到了多难的民族,其画风开始由自我转向他人和民族。
第(三)部分,写楚云天面对天山“无边的、雄壮的、峻拔的、豪气冲天的景象”所生发的创作的冲动,“出现许多近十年来少有的力作。他感觉他和一千年前画过太行的荆浩、范宽、郭熙等大师们的精魂遥遥相通了”,画家创作开始走向艺术的巅峰,博通古今,日臻完美。
第(四)部分,写楚云天“把自己一生的代表作捐给了艺术博物馆。他知道这些作品应该由公共博物馆收藏,才不会被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弄去谋财图利”“现代的文人既有小我,也有大我;既有一弦清音,也有黄钟大吕。二者兼有,才是当代艺术家全部的生命与艺术”,写出了楚云天在晚年所达到的至高境界,其生命与艺术完美统一。
2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他那种早年从研习宋画积累下的功力显示出来”“他情不自禁地低声背诵起莱蒙托夫在《帆》中的两句诗”“近来一段时间,他受柴可夫斯基《四季•性格描绘十二幅》的感动”,可见楚云天不只是具有深厚的绘画功底,而且懂诗歌和音乐,是一位知识渊博的艺术家;
“他那种早年从研习宋画积累下的功力显示出来”“他感觉他和一千年前画过太行的荆浩、范宽、郭熙等大师们的精魂遥遥相通了”,楚云天绘画功底深厚,传承传统,源于宋画,与千年前的大师们精魂相通,源于古代而创新求变;
“四月初已进入春天的时光,窗外所有树木的树芽都在逐步变成生气十足的新叶,……吹在楚云天身上叫他神清目朗,分外清爽”“他忽然有了画这条河的渴望与激情”“这片无边的、雄壮的、峻拔的、豪气冲天的景象,一下子把云天感染了。他有一种创作的冲动。他恨不得马上回家,冲进他的画室”,楚云天受各种自然景物的触动,生发出绘画的冲动,在绘画中他所绘制的内容想象丰富奇特,画作具有原创美和灵动美;
“楚云天把自己一生的代表作捐给了艺术博物馆。他知道这些作品应该由公共博物馆收藏,才不会被那些唯利是图的人弄去谋财图利”,楚云天最终将自己的画作捐给了公共博物馆,表现了其内心的高洁,精神的高尚;
“这样画起来,大自然的兴衰变幻便和人生种种况味与滋味融为一体。他忽想,这样的画不正是他当年在东京艺术大学和平山郁夫先生所谈的现代文人画吗?《解冻》和《永远的太行》何尝不是现代的文人画?现代的文人既有小我,也有大我;既有一弦清音,也有黄钟大吕。二者兼有,才是当代艺术家全部的生命与艺术”,楚云天最终将绘画和人生融为一体,把生命与艺术看作艺术家的全部。
25.作者认为“猛如春天”说得真好,因为它写出作者感到春天来去迅疾,灿烂热烈,表达作者对蓬勃生命力得赞美,暗含作者对生命的春天走了就不再来的感伤。
26.“悄悄”写出父亲的谨慎,对人的尊重;“系着花围巾”等写出父亲观察细致入微,以生活中的典型细节,表现父亲虽然衰老多病,依然保持对“人”的浓厚兴趣,体现他对生活的热爱。
27.第⑧段紧承第⑦段父亲说到文学创作问题,很自然地借《雷雨》中的人物蘩漪,写出父亲果敢阴鸷的个性,既表现出女儿对父亲深刻的理解,也暗含了对父亲创作的肯定;将视角扩大到读者看作者,表现出独特的父女关系;引出下文父女间有关《雷雨》的艺术价值的讨论。
28.作者相信父亲知道答案,她与父亲是默契的;作者已经向父亲描述过《雷雨》的第三版的演出效果,足以证明观众的肯定;时间才是衡量标准,这比作者直接回答更有意义;父亲一次次问作品的价值,在作者眼里是不够自信的表现,这让她很伤感,内心特别希望父亲依旧拥有自信。
【解析】2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句子含义,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首先要理解“梦如春天”的意思,然后结合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分析句子的内涵以及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
“猛”意为“迅猛”,“猛如春天”是说春天来去速度之快以及来势之猛;结合“现在背阴处水面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但是快得很” “迎春花玉兰花梨花桃花海棠花会在眨眼间盛开,在阵风中,互相碰撞,春光如炸弹一般四处爆炸开来,随后又在你不留意的瞬间消逝”等信息来看,背阴处冰融化很快,各种花会在眨眼间盛开,又会在不留意的时候瞬间消逝,展现春天来去之迅疾;各种花的“互相碰撞”,春光如炸弹般“四处爆炸”则体现出春光之热烈,作者认可“猛如春天”流露出对蓬勃生命力的赞美;结合下文“四季轮回,周而复始,然而生命的春天走了就不再来了”可知,其中还蕴含作者对生命之春不再回来的伤感。
2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细节描写作用以及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首先要找到题干中所涉及的细节,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效果。
从第六段来看,这是写患病的父亲在公园观看交谊舞会时的一个举动;当父亲看到一个“油头男人脖子上系着的花围巾”的时候,他“悄悄”指给“我”看,可见举动之细微,体现出父亲为人的谨慎以及对他人的尊重;结合上文“在我们说话的时候,他可以随意出入,经历了漫长的人生岁月,在衰老的帮助下”可知,父亲年老患病,却依然要“去公园看看”,“最高兴的是碰上一场交谊舞会”,观看人们跳舞的时候,能关注到“油头男人”“脖子上的花围巾”,可见父亲观察之细致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2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这类试题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作用。
内容上,写了什么,表现了什么。从第八段来看,这一段是女儿用父亲作品《雷雨》中的人物“蘩漪”来评价父亲,“从某种角度看,蘩漪就是他的化身,是那个被层层外壳包裹着的最真实的他,果敢阴鸷”,由此呈现父亲的特点“果敢阴鸷”,可以看出身为女儿的“我”对父亲的理解以及对父亲作品的肯定。同时“从某种角度看,……”是对父亲的评价,这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对作者的评价,把作品的视角从女儿看父亲扩大到读者看作者,呈现出不一样的父女关系。
结构上,主要考虑和上下文的关系。先看上文,第七段父亲说“人这个东西是非常复杂的,人又是非常宝贵的,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多么难以理解。没有一个文学家敢说我把人说清楚了”,谈论的是文学创作问题,而第八段中的“蘩漪”就是父亲作品中的人物,所以第八段紧承上文;再看下文,下文从第九段开始,“记得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第三版《雷雨》,他不能去看,我去了”,之后父亲询问“怎么样”“你觉得还站得住”,展示了父女间对《雷雨》这部作品价值的讨论,所以第八段又引出了下文有关《雷雨》价值的讨论。
2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文章信息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结合文本分析作者不直接回答的原因。
结合“他沉默不语,我觉得他是理解我的”可知,作者认为父亲是理解女儿的,而女儿是认可父亲作品的价值的,所以父亲应该是知道答案,不必直接回答。
父亲询问演出效果的时候,“我告诉他很好,剧场里很安静,静得能听得到一根针掉到地上。我绝不是想说好听的让他高兴,现场气氛的确如此”,现场的气氛已经肯定了父亲作品的价值,观众的肯定是最好的答案。
结合“你写了剧本,尽了你的力以后就由时间去衡量了”“即使我说了你想听的话,那些话也微不足道,不具有真正的意义”可知,作者认为时间是衡量一部作品的标准,时间会给出答案,这比作者的回答更有意义。
父亲反复询问“怎么样”“你觉得还站得住”“怎么讲”“那我的戏是不是还算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一次次询问作品的价值体现出父亲的不够自信,结合“不过我愿意相信那个自信的二十三岁的年轻人还活着”可知,作者希望父亲能够依旧拥有那个二十三岁的年轻人的自信。
29.开篇入题,单独成段,用肯定陈述语气表明两位主人公的身份,将两人并称,揭示两人的关系;“鉴赏家”“大画家”暗含肯定、赞美之意;“第一个”别有深意,蕴含着“唯一一个”“最后一个”的意味。
30.不能删除。第⑨段看似闲笔,实则表现出了季陶民豪爽放旷的性格;同时也引出下文叶三为其送果赏画,叶季两人的交往随性自然。
31.三处“不卖”都表达了叶三对季陶民的尊敬,对其画作的真心喜爱,对自己承诺的信守;三次“不卖”反复,突出刻画了叶三重友情、重知己、轻财利的品性;第一处“一张也不卖!”是面对季陶民,“一张”及感叹号强调叶三态度坚决,毫不犹豫,仿佛是对知己的宣誓;后两次“不卖”,是面对“很多人”“多少钱都行”,表现出叶三的平静从容,句号收尾,语气温和有礼,显示出叶三待人的友善。
32.叶三是大鉴赏家:他的果子个个都好,应时新鲜,色泽鲜艳,形状好看,说明他观察生活,对美有直觉的敏感,他热爱生活,为人热情,诚实守信;他赏画有见识和鉴赏力,能一语中的,直率地指出错误,对画有真心的喜爱;他和季陶民相互懂得相互尊重,是知己。他能鉴赏美,鉴赏自然,鉴赏生活,鉴赏艺术,亦懂得鉴赏人,是一个真正的大鉴赏家。这一人物形象启示我们从生活出发,用本真的心灵去鉴赏并热爱艺术和生活,就能焕发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的美和诗意。
【解析】2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陶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小说开篇直接交代两位主人公的身份,一个是大画家,一个是鉴赏家,揭示两人的关系。“鉴赏家”“大画家”这两个称呼都是对人的一种赞美,说明作者对二人身份的肯定。用“第一个”来修饰二人的身份,别有深意,蕴含着“唯一一个”“最后一个”的意味。
3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季陶民有一个脾气,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内容上表现出了季陶民豪爽放旷的性格;结构上,正因为季陶民画画要吃斤半水果,后文才有“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陶民送去”“叶三不须通报,一来就是半天。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引出下文叶三为其送果赏画,叶季两人的交往随性自然。
31.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同:季陶民没死之前,他就说“不卖”,季陶民死之后,他的画价大增,但无论别人出多少钱,叶三都“不卖”,表达了叶三对季陶民的尊敬,对其画作的真心喜爱,对自己承诺的信守;反复说“不卖”,即使“要多少钱都行”,仍然不卖,突出刻画了叶三重友情、重知己、轻财利的品性。异:第一处“不过您的画我一张也不卖!”是面对季陶民说的,“一张也不卖!”强调叶三不卖画的态度坚决,毫不犹豫。第二处“不卖。”是在“很多人想买叶三的藏画”时叶三说的,第三处“不卖。”是在“客人要买这些画,要多少钱都行”时叶三说的,都是用句号收尾,表现出叶三的平静从容,语气温和有礼,显示出叶三待人的友善。
3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叶三到什么节令卖什么果子,“立春前后,卖青萝卜……端午前后,枇杷。夏天卖瓜。七八月卖河鲜……入冬以后,卖栗子、卖山药(粗如小儿臂)、卖百合(大如拳)、卖碧绿生鲜的檀香橄榄。他还卖佛手、香橼。人家买去,配架装盘,书斋清供,闻香观赏”“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而且和园主打了多年交道,熟得像亲家一样了”,说明他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为人热情,诚实守信,能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去体验和感悟生活中的美; “季陶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他赏画有见识和鉴赏力,能一语中的,直率地指出错误,对画有真心的喜爱;“季陶民画的时候,他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连大气都不出。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地深深吸一口气,甚至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吸气、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陶民的得意之笔”“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他认为叶三真懂,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他和季陶民相互懂得,相互尊重,是知己。他只是一个卖果子的,但他能鉴赏美,鉴赏生活,鉴赏艺术,亦懂得鉴赏人,是一个真正的大鉴赏家。这启示我们用本真的心灵去鉴赏并热爱艺术和生活,就能焕发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的美和诗意。
33.使用比拟(拟人),形容松柏的常青/保持不变。
34.独立成段,引人关注;比拟手法,碧云寺的秋色正在酝酿变化。但是尚还葱绿,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
结构作用:引出下文碧云寺的秋意渐渐地浓起来的描写。
35.碧云寺的秋意是一天天浓起来的;
水声清壮;风声越发频繁,声势浩大;叶子的颜色渐渐变换颜色。
后来,明显而急速的变化着颜色,多彩。碧云寺的美景豪壮、庄严。
36.同意:第(13)段:古人悲秋;第(17)段:由表及里揭示古人悲秋的原因。第(14)段:秋天令人愉悦;第(19)段:引证即使古代,诗人未必悲秋。调换一下顺序,文气更顺。
不同意:文本中作者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让新旧社会对比,以赞颂新社会激起人们欢乐的情怀。而第(19)段引证即使古代,诗人未必悲秋,是强化这种欢乐的情感。古今一致。
37.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方法;《故都的秋》强烈地抒发了郁达夫对故都秋天的喜爱之情;本文则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碧云寺的秋色欣赏和对新中国满溢的热爱之情。不合适:与前半段写景的文风不符,情感满溢,时代的局限。
【解析】33.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第(11)段上文语境说“碧云寺的附近,更是丹黄满眼了”“自然,寺内外那些高耸的老柏和松树之类,是比较保守的”,从中可见对比,也就是说老柏和松树的色泽不如丹黄满眼的艳丽,再结合后文“不像过去那样,到处都只见到青青绿绿的”得出“保守”的意思是形容松柏的常青/保持不变,原本用来形容人的性格特征的词语移用来形容树木,可见“保守”使用了比拟或拟人修辞,生动形象,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感,给人亲切可爱感。
3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感叹句子“秋色正在怀孕呢”独立成段,起强调突出作用,吸引眼球。
“怀孕”本是人的行为动态,这里赋予了自然物“秋色”,运用了拟人或比拟修辞,生动形象,把秋色写活了,亲切可爱,表现了碧云寺的秋色正在酝酿变化中。
结构上照应上文“在那些繁茂的树丛中,还很少看到黄色的或红色的叶子”,引出下文碧云寺的秋意渐渐地浓起来的描写,“约略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石塔前的几株柿子树,泉水院前面院子里那些沿着石桥和假山的爬山虎,它们好像先得秋意似的,叶子慢慢地黄的黄,赤的赤了”。
3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由第(1)段“这几天,碧云寺的秋意一天天浓起来了”,得出答案碧云寺的秋意特点是逐渐变化着的,日渐浓厚;
由第(2)段“寺门口石桥下的水声,越来越显得清壮了”得出水的特点,声音是清亮壮实洪亮的;
由第(2)段“晚上风来时,树木的呼啸,自然不是近来才有的,可是,最近这种声响更加来得频繁了,而且声势是那么浩大,活像冲近堤岸的钱塘江的夜潮一样”得出风声频繁,声势浩大;
由第(3)段“最显著的变化,还在那些树木叶子的颜色上”可知叶子的特点是颜色变幻莫测;
由第(6)段“约略半个月过去了。寺里有些树木渐渐开始在变换着颜色”,第(7)段“到了近日,情景就突然改变了。黄的、红的、赤的颜色触目都是。而且它来得那么神速,正像我们新中国各方面前进的步子一样”,第(9)段“现在,不论这里那里的,都在急速地换上了新装。它们大都由绿变黄,变红,变丹,变赤……”后来,明显而急速的变化着颜色,多彩;
由第(12)段“这种景象,自然地叫我们想起那春夏之间群花盛开的花园来。可是,彩色的秋林,到底有它自己特别的情调和风格。它的美景是豪壮的、庄严的。花园的美不能代替它,也不能概括它”,可见碧云寺的美景豪壮、庄严。
3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段意并分析作品结构思路的能力。
同意:第(13)段“我们古代的诗人,多喜欢把秋天看作悲伤的季节。我们知道,过去许多‘悲秋’的诗篇或诗句,多半是提到‘草木黄落’的景象的”,写古人喜欢悲秋;
第(17)段“自然,我们晓得古代诗人所以对秋风感喟,见黄叶伤情,是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的原因的……他们对于变色或凋零的草木感到悲伤,主要的原因就在这里”,由表及里揭示古人悲秋具有社会生活的原因;
第(14)段“其实,引起人们的伤感,并不一定是秋天固有的特性。从许多方面看,它倒可以说是叫人感到愉快的一种时辰……古人所谓‘春秋佳日’,决不是没有根据的一句赞语”,写秋天令人愉悦;
第(19)段“就说在古代,也并不是所有的诗人,或诗人们的一切作品,对于那些变了色的叶子都是唉声叹气的。……大我们没有权利判定,过去一切诗人对于红叶和黄叶的美,都必然是色盲的”,引证即使古代,诗人未必悲秋。
按照逻辑性,划分同类项,应该排序为:(13)(17)(14)(19)。这样调换一下顺序,文气更顺,衔接更自然,更富有层次性。
也可以答不同意调换顺序,两两对应,让(13)和(14)形成对比,突出新旧社会作家对人生自然的感受不同,对于秋天,通过截然、鲜明的情感对比,以赞颂新社会激起人们欢乐的情怀。(17)段解释原因,而第(19)段引证即使古代,诗人未必悲秋,是强化这种欢乐的情感,古今一致。
3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可以回答合适:
两个结尾段“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舍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我们却要在这种红、黄、赤、绿的自然色彩的展览中,作一个纵情的、会心的鉴赏家!”均运用了直抒胸臆的方法;
《故都的秋》中郁达夫宁愿放弃宝贵的生命岁月,来换取北国的秋天,足见作家对于秋天的喜爱程度,强烈地抒发了郁达夫对故都秋天的无比热爱之情;
本文中“作一个纵情的、会心的鉴赏家!”则强烈地抒发了作者对碧云寺的秋色赏玩不够的爱惜之情,“这种红、黄、赤、绿的自然色彩”代表了祖国的美丽秋色,“展览”使用了比拟修辞,表达了对新中国满溢的热爱之情,“让古代那些别有怀抱的伤心人,去对叶子叹息或掉泪吧”,古今对比中突出强化了情感。
也可以回答不合适:
前半段“当这房子里火炉还没生火,气候凉爽可是并不寒冷的时候,观览香山一带(包含碧云寺在内)自然的丰富色彩,正是北京市民和远方游客一种难得的眼福”写北京的秋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结尾部分则直接抒发感情,没把握住火候,缺少留白的艺术美,少了耐人寻味的诗情画意。
38.C
39.B
40.C
41.D
【解析】38.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与分析文本思想内容的能力。
C.“重在表现不同地方的人吃苦菜的方法不同”错。写战友们也爱吃苦菜,是为了丰富文章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引出下文母亲挑苦菜的情节。“也暗示出母亲的勤劳善良以及关爱他人的品质”属于牵强附会。
故选C。
3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鉴赏文本艺术特色的能力。
B.“比喻手法”错,运用的是拟人手法,用“同新出的玉米苗竞赛,看谁长得快”把地里的苦菜当作人来写。
故选B。
4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把握诗句情感的能力。
⑭段表达对逝去的母亲的思念,赞美母爱。
C.是苏轼思念亡妻的诗句,用在此处不当。
故选C。
4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
D.“情感抒发更为含蓄蕴藉”错误,在主旨上,文章实际上表达了对母亲的难以忘怀、深深思念以及对平凡而普通的母爱的赞美之情,题目换成母亲,情感抒发会更直接明白。
故选D。
高考语文复习--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专题训练(打印版):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复习-- 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专题训练(打印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客观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上海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上海高考语文文学类阅读专项训练,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赏析第⑲段画线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共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