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79997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79997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79997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解答题,作图,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3分)PM2.5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粒径小,直径还不到头发丝粗细的,易吸入肺部影响人体健康。你认为PM2.5是指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 )A.μm B.mm C.cm D.dm2.(3分)下列光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对应中正确的是( )A.镜花水月﹣光的折射 B.雨后彩虹﹣光的色散 C.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D.鱼翔浅底﹣光的直线传播3.(3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冰的形成是升华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4.(3分)海豚有完善的声呐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这是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 )A.次声波 B.超声波 C.电磁波 D.红外线5.(3分)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是( )A.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B.机场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 C.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D.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6.(3分)移动支付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支付手段。2018年8月18日,支付宝向外界宣布,其刷脸支付功能已经成熟,付款时顾客只需面对付款设备,该设备就会利用摄像头自动进行人脸识别,识别成功即表示付款完成。以下关于该设备摄像头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B.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只要大于焦距就能成清晰的像 C.这种镜头能使光发生偏折,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这种镜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7.(3分)今年冬天特别冷,早晨起来看到植物上有白色的霜,形成了冬天一道靓丽的景色。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A.凝固而成的 B.液化而成的 C.凝华而成的 D.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8.(3分)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一个装满水后质量为320g,一个装满酒精后质量是280g,那么(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kg/m3)( )A.瓶子的质量是100 g B.瓶子的质量是40 g C.瓶子的容积是200 mL D.瓶子的容积是280 mL二、解答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9.(2分)如图所示,是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广场的情景,呈“人”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甚为壮观。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 ;观礼的人群听到的飞机声是经 传播而来。10.(2分)如图,2019年4月10日,人类首次公布拍到的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的“黑洞”照片,再次印证了 所创立的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光年”是 单位。11.(2分)小明和父母驾车外出旅游,看到高速路旁交通标志牌上有“恩施108km”的字样。他观察到小轿车的车速始终保持在72km/h,合 m/s,要到达恩施还需要 h。12.(2分)小华站在平静的河岸边,看到水中的蓝天白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填“实”或“虚”)像;一阵微风拂过,水面上的蓝天白云不见了,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反射的缘故。13.(2分)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中,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消毒,而且是为了防止口中的水蒸气在镜面 ,使镜面模糊;医生为病人打针前,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有凉凉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 。14.(2分)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MN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根据图中的信息可判断:折射角是 度,图中表示空气的是介质 (填“甲”或“乙”)。15.(2分)一支粉笔使用一段时间后,它的质量会 (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使用这支粉笔时所产生的粉笔灰,其密度 粉笔的密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6.(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主光轴上的S点,在MN处放一透镜后,光线交于S’点,则该镜一定是 透镜,原因是该透镜对光有 作用。17.(2分)如图所示的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的一种实验现象,此现象可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应使蜡烛 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18.(2分)有一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的温度计,在标准大气压下放在冰水混合物中其示数为4℃,放在沸水中其示数为94℃,若用它测出的气温为31℃,则实际气温为 ℃,小丽同学又用该温度计在同一环境下来测量一杯水的温度,发现测出的温度刚好与水的实际温度相等,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为 ℃。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满分31分)19.(3分)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示数为 ℃。20.(3分)如图,请完成光线通过凸透镜的光路图。21.(3分)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水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已知反射光线OA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2.(7分)在“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1)把天平放在 桌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将装有适量某液体的小杯子放在天平的左盘上,天平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若小杯子的质量为20g,则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为 g,然后将小杯子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到达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由此可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g/cm3= kg/m3。(3)此次实验操作测得的液体密度值 (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杯子内壁上会有少量的残留液体。23.(8分)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1)如图甲,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电铃响铃的声音了。(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不能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 (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 (填序号)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A.推理假设 B.实验验证C.归纳总结(6)小明还想利用家里的暖水瓶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如图乙所示是暖水瓶的简易剖面图。他把音量大小相同的芯片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下列是他设计的几组比较因素,其中合理的是 (填序号)。A.将同一个暖水瓶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D.把同一个暖水瓶的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24.(7分)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为 。(3)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选取两支 的蜡烛,结论是像与物的大小 。(4)无论怎样水平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 。(5)判断平面镜成虚像的方法是在B处放一个光屏,眼睛在B侧观察,可知光屏上 (填“有”或“没有”)像。(6)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满分25分)25.(8分)我们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阅读下表,回答问题。已知在长为0.85km的空金属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相隔2.33s(此时气温约为15℃)。问: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空气(0℃)331冰3230空气(15℃)340铜3750煤油(25℃)1324铝5000水(常温)1500铁5200(1)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哪种介质传来的?(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多长时间?(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管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26.(8分)小红坐在一列从昆明开往上海的高铁上,细心的她观察到列车驶过130km的路程,所用时间为半小时。(1)求列车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2)若列车以4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较长的大桥,已知列车长200m,整车全部通过大桥的时间是30秒,求桥的长度。27.(9分)有两个容积相等、质量都等于0.05kg的瓶子,分别盛满水和某种液体,盛水的瓶子总质量为0.55kg,盛某种液体的瓶子总质量为0.45kg,求:(1)水的质量是多少?(2)瓶子的容积是多少?(3)该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2019-2020学年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满分24分.)1.【解答】解:PM2.5是指颗粒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可入肺颗粒物。故选:A。2.【解答】解:A、镜花水月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A错误;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故B正确;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错误;D、鱼翔浅底: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D错误。故选:B。3.【解答】解:A、“台上冰华澈,窗中月影临。”冰的形成是凝固;故A错误;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炬成灰泪始干是熔化现象,故B错误;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C错误;D、“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D正确;故选:D。4.【解答】解:海豚的声呐系统,是用超声波来进行回声定位的。故选:B。5.【解答】解: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要求。B、佩戴有耳罩的头盔,可以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要求。C、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是在噪声的声源处 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要求。D、设置噪声监测仪,能够知道噪声的响度大小,但不是减弱噪声的措施。故D正确。故选:D。6.【解答】解:A、摄像机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故A正确;BCD、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利用了当U>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必须大于2倍焦距才能成清晰的像,这种镜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故选项CD正确,故B错误。故选:B。7.【解答】解: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故选:C。8.【解答】解:设空瓶的质量为m瓶,由公式ρ=得瓶子的容积:V=,同时还可表示为V=,二者相等,即:=,=,解得:m瓶=120g;故AB错;则瓶子的容积V=V水===200cm3=200mL,故C正确、D错。故选:C。二、解答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9.【解答】解:因为各飞机间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因此以彼此为参照物,它们都是静止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人群听到的声音是空气传播而来的。故答案为:静止,空气。10.【解答】解:(1)爱因斯坦创立了广义相对论;(2)光年是指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故光年是长度单位。故答案为:爱因斯坦;长度。11.【解答】解:根据单位换算可知,v=72km/h=m/s=20m/s;已知s=108km,v=72km/h,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到达恩施还需要t==1.5h。故答案为:20;1.5。12.【解答】解:水中的蓝天白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微风拂过,水面不再平静,光射在水面上发生了漫反射,所以人不能看到水面上的蓝天白云。故答案为:虚;漫。13.【解答】解:(1)将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镜子的温度升高后,病人口中的水蒸气(气态)不会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液态),不会发生液化现象,从而能使医生利用镜子的平面镜成像原理清楚地观察病人的牙齿,消毒、保持卫生不是医生这种做法的主要目的;(2)当在皮肤上擦酒精后,酒精极易蒸发,蒸发的同时会从皮肤吸收热量,所以会有一种凉凉的感觉。故答案为:液化;蒸发吸热。14.【解答】解:由图可知,过入射点作出法线,水平直线MN为界面,竖直虚线为EF法线;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折射角是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由图可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50°,则入射角为90°﹣50°=4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入射角=40°;折射角等于90°﹣40°=50°,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所以乙是空气。故答案为:50;乙。15.【解答】解:粉笔使用一段时间后,组成粉笔的物质在减少,所以粉笔的质量变小;使用这支粉笔时所产生的粉笔灰,虽然质量较小,但与整只粉笔的种类、状态和温度都没有变化,所以密度是不变的。故答案为:变小;等于。16.【解答】解:由题意可知,光线通过该元件发生了折射,故应为透镜;没有光学元件时,光线射向S点,有光学元件时聚于主光轴的S′,说明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了一些;而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使光线会聚于主光轴上的S′点,所以是凸透镜。故答案为:凸;会聚。17.【解答】解:光屏上成呈现清晰的实像,如图,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要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放大的像,应使蜡烛靠近凸透镜,同时光屏远离凸透镜。故答案为:照相机;靠近。18.【解答】解: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1)用它测得气温为31℃时,实际气温为:℃×(31﹣4)+0℃=30℃。(2)设水的实际温度为t,则:×(t﹣4)=t;解得:t=40℃。故答案为:30;40。三、作图、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满分31分)19.【解答】解: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面处越向上所标刻度值越大,温度是零上,温度计示数为96℃。故答案为:96。20.【解答】解: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过二倍焦距处的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另一侧二倍焦距处,如图所示:故答案如图:21.【解答】光线OA是反射光线,过反射点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入射光线;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如图所示:。22.【解答】解:(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由图甲知,指针偏右,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直到横梁水平平衡。(2)由图乙知,天平标尺分度值0.2g,所以液体和杯子总质量等于20g+10g+5g+1.4g=36.4g,小杯子中液体的质量等于36.4g﹣20g=16.4g,由图丙知,量筒分度值为2ml,量筒中液体体积为20ml=20cm3,所以液体密度ρ===0.82g/cm3=0.82×103kg/m3;(3)将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内,会有少量液体残留,由此可知,所测液体体积偏小,所以测得液体密度偏大。故答案为:(1)水平;左;(2)16.4;20;0.82;0.82×103;(3)偏大。23.【解答】解:(1)在抽气的过程中,玻璃罩内的空气减少,所以声音传播的介质减少,因此听到声音将会减小;(2)再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由于声音传播的介质增多,因此听到声音将会变大;(3)由于介质(空气)逐渐减少,故声音逐渐减小。如果完全没有空气了,将会听不到声音;(4)在“研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真实的实验是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于是形成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5)由于玻璃罩内无法获得真空,所以不能直接得出实验结论,只能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得出实验结论;(6)探究真空能否传声,需要有相同的声源,分别在真空和非真空条件下,使物体发出声音,我们是否能听到。A、不塞瓶塞时声音通过空气向外传播,塞上瓶塞时声音通过瓶塞向外传播,探究的是固体传声和气体传声,不符合题意,该选项设计不合理;B、完好的瓶胆夹壁中都是真空的,漏气的瓶胆不是真空的,可以验证真空能否传声,该选项设计合理;C、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没有控制声音响度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D、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没有控制距离的大小,不符合控制变量法的思想,无法比较,该选项设计不合理。故答案为:(1)小;(2)大;(3)小;(4)介质;传声;(5)不能;A;(6)B。24.【解答】解:(1)物体射出的光线经平面镜进行反射,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会聚成像,所以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2)根据玻璃板的透光性,取两个等大的蜡烛A和B把A蜡烛摆在玻璃板前面,让B蜡烛与A蜡烛在玻璃板后面成的像完全重合,B蜡烛的位置就是A的像的位置。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为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4)若实验中无论怎样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请你解释最可能的原因是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A蜡烛所成的像可能偏高或偏低,这样B蜡烛与A蜡烛的像就无法重合了;(5)平面镜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A蜡烛反射的光线经玻璃板反射,被人眼接收,才能看到像,故为了判断所成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应在B处放一个光屏,眼睛在B侧观察,如果光屏上没有像,那么,所成像为虚像。(6)平面镜成像时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故答案为:(1)光的反射;(2)便于确定像的位置;(3)完全相同;相等;(4)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5)没有;(6)相等。四、综合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满分25分)25.【解答】解:(1)声音在空气传播速度慢,在金属管中传播速度快,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2)由v=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t空气===2.5s;(3)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t金属=t空气﹣△t=2.5s﹣2.33s=0.17s;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v金属===5000m/s。查表知:金属管是铝制成的。答:(1)第二次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2)敲击后声音通过空气传到另一端要2.5s;(3)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m/s,该金属管可能是由铝制成的。26.【解答】解:(1)列车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260km/h。(2)列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s总=v′t′=40m/s×30s=1200m,则桥的长度:s桥=s总﹣s车=1200m﹣200m=1000m。答:(1)列车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260km/h;(2)桥的长度为1000m。27.【解答】解:(1)水的质量:m水=m总水﹣m瓶=0.55kg﹣0.05kg=0.5kg;(2)因装满水后水的体积和瓶子的容积相等,所以由ρ=可得瓶子的容积:V=V水===5×10﹣4m3;(3)盛满某种液体后,液体的质量:m液=m总液﹣m瓶=0.45kg﹣0.05kg=0.4kg,液体的体积:V液=V=5×10﹣4m3,该液体的密度:ρ液===0.8×103kg/m3。答:(1)水的质量是0.5kg;(2)瓶子的容积是5×10﹣4m3;(3)该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9/10 20:37:13;用户:小吴老师;邮箱:orFmNt0PUPN61rW1YowPH0yM1Das@weixin.jyeoo.com;学号:2828658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为试题卷,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的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共10页。
这是一份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物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s,下列是八年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