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盐的性质同步练习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80010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2盐的性质同步练习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80010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2.2盐的性质同步练习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7/1380010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盐的性质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下册第二节 盐的性质课后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2盐的性质同步练习京改版化学九年级下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由下列实验及现象可推出相应结论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稀释浓硫酸放出大量的热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B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划纯铝上留下划痕铝合金的密度比纯铝大C向鸡蛋壳中加醋酸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鸡蛋壳中含有钙元素D粉尘爆炸实验罐内发生爆炸面粉具有可燃性 A.A B.B C.C D.D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或方法A氧气(水蒸气)通过浓硫酸B氢氧化钾溶液〔碳酸钾)加入适量稀盐酸C氯化钠溶液(氯化镁)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D碳粉(氧化铜)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 B.B C.C D.D3.下列物质的分离方法及操作,均错误的是A.分离KCl和MnO2的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B.分离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剩余物,回收二氧化锰:蒸发或过滤C.分离KNO3和NaCl的混合物:溶于热水制成热饱和溶液,降温结晶后过滤D.分离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后滴加足量稀硫酸4.能将硝酸银、碳酸钠、氯化钾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试剂是A.铜丝 B.硝酸钠的溶液 C.稀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5.相等质量的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钙,分别与质量相等、质量分数也相等的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沉淀质量(用各物质化学式表示)的大小关系有以下几种猜测,不正确的是A.NaCl= KCl= CaCl2 B.CaCl2=NaCl>KClC.CaCl2>NaCl=KCl D.CaCl2>NaCl>KCl6.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杂质试剂和操作方法ABaSO4BaCO3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BCuCuO加入适量稀硫酸,过滤CO2CO2通过盛有足量CaCl2固体的干燥管DCaCl2溶液HCl溶液加入过量生石灰,过滤 A.A B.B C.C D.D7.能一次性鉴别KOH、澄清石灰水、稀硫酸三种无色溶液的试剂是A.CuCl2溶液 B.KCl溶液 C.紫色石蕊试液 D.Na2CO3溶液8.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A.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碳酸盐与酸反应放出气体,能与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C.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9.下列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A.用水稀释KOH溶液B.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直到过量C.室温时,向一定量的水中加入少量CaOD.常温下,把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10.实验室常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变B.上述反应物和生成物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碱C.用浓盐酸配制稀盐酸时,必须用托盘天平、量筒、烧杯和玻璃棒D.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二、判断题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需要用的一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硫酸。( )12.复分解反应不能生成单质( )13.离子在溶液中共存,则离子之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水或者气体。_____14.复分解反应一定有明显的实验现象( )15.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 ) 三、填空题16.溶液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组成。现实验室需配置100g10%的氯化钠溶液,则需氯化钠_____g,在溶解氯化钠时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现实验室有三瓶溶液,分别是:BaCl2 、CuSO4 、HCl,在不添加任何药品的情况下____(填“能”或“不能”)将它们鉴别出来。17.为了探究中和反应,甲、乙两名同学分别进行以下实验。(1)甲同学向盛有少量溶液的试管中倒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然后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酚酞不变色,此现象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钙发生了反应。若用pH试纸测得所得溶液的pH=5,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2)乙同学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在滴加过程中,乙同学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通过思考认为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请你写出产生气泡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3)乙同学为了检验该氢氧化钠溶液的变质程度,设计实验方案并得出结论。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样于试管中,先滴加______,再滴加____________氢氧化钠溶液部分变质 (4)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______。A氢氧化钡溶液 B硝酸钡溶液 C氢氧化钙溶液 D稀盐酸 E氯化钙溶液18.如图是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过程中溶液pH变化图像。(1)在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呈 _____ 色;然后滴加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的pH _____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2)根据图中曲线判断,该反应是将 _____ (填“氢氧化钙溶液”或“盐酸”)滴入另一溶液中。(3)当滴入溶液的体积为5mL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_____ (填化学式),此时烧杯内溶液如果未经处理直接倒入铁制下水道,你认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要想处理烧杯内溶液使其只得到CaCl2溶液,应向溶液中加入过量 _____ ,充分反应后过滤。19.铁、氯化铜、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之间的反应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表示物质间的反应,则:(1)a处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______。(2)b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3)c处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20.从微观的角度了解物质及其变化,可以更好地认识物质的组成和变化的本质。(1)下表为部分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名称氢锂氧氟钠粒子结构示意图 ①钠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____。②上述元素的周期数在元素周期表中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则其中位于第二周期的元素有___________种。③由原子序数为1、3、8三种元素组成的碱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2)《中国科学报》报道: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首次合成新型铀-214,铀-238与铀-214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标号)。A.铀-214的中子数为122B.铀-238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C.铀-238与铀-214不属于同种元素(3)向NaCl溶液中滴入AgNO3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图4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是___________,“”所示粒子的名称为___________。(4)图为氮及其化合物的“化合价-物质类别”关系图,位置放错的物质有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四、综合应用题21.市售纯碱主要成分是碳酸钠,还含少量氯化钠等杂质。某实验小组对市售纯碱样品进行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已知:①部分银盐的溶解性如下表 NO3-Cl-CO32-Ag溶不不 ②氯化银不溶于稀硝酸。(1)验证样品中含有氯化钠实验Ⅰ、取纯碱样品,加水溶解得溶液X,测得溶液pH约为12。实验Ⅱ、取溶液X,滴加过量试剂Y,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实验Ⅲ、向实验Ⅱ后所得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结论:样品中含有氯化钠。①测定溶液pH的操作: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与___________相比较。②实验Ⅱ中所加的试剂Y应选用___________(填字母)。a、稀盐酸 b、稀硝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氯化钙溶液③由上述实验推断,溶液X中含有的阴离子除Cl-外,还有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2)测定样品中碳酸钠含量准确称取2.000g干燥纯碱样品,加水溶解,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稀盐酸,边滴加边搅拌,当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含碳物质全部转化为CO2),消耗盐酸体积为37.00mL。(该盐酸的密度近似等于1g·mL-1,杂质不与盐酸反应)①通过计算判断该纯碱样品的等级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无水碳酸钠等级规定如下: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碳酸钠质量分数≥99.2%≥98.8%≥98.0% ②实验发现,当滴入盐酸体积略少于37.00mL时,溶液pH就降至7以下(约为5),溶液pH小于7的原因是___________。将此时的溶液煮沸,pH会略有升高,其原因___________。22.硫酸铜在纺织、印刷等行业有广泛用途:(1)工业上可用铜屑、空气与稀硫酸在80℃条件下制备硫酸铜。①如图1是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酸铜的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采用水浴加热的优点是_____,多孔球泡的作用为_____。②工业生产时可用纯氧代替空气,这一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外,还具有的优点是_____。(2)以CuSO4为原料制备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的过程如图3:①“沉淀”时的反应为:2CuSO4+2Na2CO3+H2O=Cu2(OH)2CO3↓+2_____+CO2↑②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选用的试剂是_____(填化学式),烘干时产品中出现少量黑色物质,可能的原因为_____。③若所得产品的产率偏高,其可能的原因为_____(填序号)。a反应物未完全沉淀b过滤时滤纸破损cCu2(OH)2CO3未洗涤干净dCu2(OH)2CO3未完全烘干④“沉淀”时若有少量3Cu(OH)2•2CuCO3生成,则产品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3)T℃时加热64.0g硫酸铜,一段时间后得到30.4gCuO和Cu2O的混合物,该混合物中CuO的质量为_____克。23.镁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但拿出的镁条总是有一层灰黑色的“外衣"。【提出问题】这层灰黑色的“外衣”是什么物质呢?【提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该固体不可能是MgO,他们的理由是______;由铜生锈会产生Cu2(OH)2CO3,联想到灰黑色的物质可能是Mg2(OH)2CO3。【查阅资料】Mg2(OH)2CO32MgO + H2O + CO2↑【实验分析】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如下现象:______,证明灰黑色的“外衣”是Mg2(OH)2CO3。由此可知:灰黑色的“外衣”是镁与空气中氧气、______等物质作用,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的。【组成测定】小组同学称取2.5g有“外衣”的样品,按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装置A中发生的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I:Mg2(OH)2CO3 + 2H2SO4=2MgSO4 +3H2O + CO2↑反应II:Mg + H2SO4=MgSO4+ H2↑实验结束后,装置D内生成氢气体积为2.24L。请回答:(该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9g/L)(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2)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3)装置D内所得氢气的质量=______。(结果精确到0.1g)(4)“样品”中金属单质镁的质量分数。______(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1.D2.B3.C4.C5.C6.A7.D8.B9.C10.B11.错12.正确13.正确14.错误15.正确16. 10 加快溶解速率 能17. 能 CaCl2和HCl 足量的氯化钙溶液 少量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可不强调少量) 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变红 AC18. 红 等于 Ca(OH)2+2HCl=CaCl2 +2H2O 氢氧化钙溶液 HCl和CaCl2 Fe+2HCl=FeCl2+H2↑ 碳酸钙19.(1)置换反应(2)产生蓝色沉淀(3) 20.(1) 10 3 LiOH(2)AB(3) Ag+、Cl- 硝酸根离子(4)NO、HNO3 21.(1) 标准比色卡 b 、OH-##(2) 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为:,设碳酸钠的质量为,则有解得则样品中碳酸钠含量为故样品中碳酸钠含量为98.05%>98.0%,该样品为合格品; 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H2CO3(或反应生成的CO2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H2CO3) H2CO3受热分解生成CO2并逸出 22. 温度易控,受热均匀 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进行 提高产品纯度 Na2SO4 HCl和BaCl2溶液 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为氧化铜 cd 偏大 1623. 氧化镁是白色固体 灰黑色固体变白色,试管内壁出现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水、二氧化碳 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排除水蒸气对实验造成影响 0.2g 设2.5g有“外衣”的样品含有镁的质量为“样品”中金属单质镁的质量分数=答:“样品”中金属单质镁的质量分数9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15~2024北京中考真题化学分类汇编:盐的性质(京改版),共11页。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第二节 盐的性质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第二节 盐的性质课后测评,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