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新高中地理高考考点05 地球公转特征及黄赤交角-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新高中地理高考考点05 地球公转特征及黄赤交角-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解析版)第1页
    新高中地理高考考点05 地球公转特征及黄赤交角-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解析版)第2页
    新高中地理高考考点05 地球公转特征及黄赤交角-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解析版)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新高中地理高考考点05 地球公转特征及黄赤交角-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考点05 地球公转特征及黄赤交角-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解析版),共12页。
    考点05  地球公转特征黄赤交角 【基础点】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2题。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答案】1D 2D【解析】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该在春分点到夏至点之间,且更靠近夏至点,选D2.从时间上看,乙位置在冬至前,甲位置在冬至后,甲位置更接近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最快,因此甲位置时地球公转速度比乙位置快,A错。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看,甲、乙两位置时,直射点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相反,B错。近日点为1月初,由甲、乙两位置可知甲更接近近日点,故甲、乙两地日地距离不会相同,C错。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说明太阳直射南半球同一纬线,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D对。黄赤交角示意图,图中PQ为地轴,MN为黄道平面,回答35题。3.角的度数是(  )A23°26′          B46°52′            C66°34′      D43°08′4.当太阳直射点由H移至N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B.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C.极昼范围扩大,极夜范围缩小          D.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5.如果黄赤交角增大,那么地球上五带范围的变化是(  )A.北寒带范围变大                  B.南温带范围缩小C.热带范围变大                     D.各带范围不变【答案】3C 4B 5A【解析】3.角的度数与黄赤交角互余,故其度数=90°23°26′66°34′,选C4.当太阳直射点由H移至N的过程中,即太阳直射点由赤道移向北回归线的过程中,北半球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大;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接近远日点,故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减慢;北极地区极昼范围逐渐扩大,南极地区极夜范围也在扩大;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选B5.如果黄赤交角增大,那么地球上五带范围的变化是北寒带范围变大;南温带范围缩小;热带范围变大,据此选A(2020·如皋模拟)读图,回答67题。6.与图中β角的数值相等的是(  )A.热带所跨的纬度数B.极昼()跨的最大纬度数C.两极上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数D.南北回归线上二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数7.若图中α角变为2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寒带范围将扩大,热带范围将缩小    B.伦敦夏至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小C.武汉冬夏季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更大    D.北京夏季天气将更加炎热【答案】6D 7B 【解析】6.图中β角是地轴和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目前为66°34′,这一角度和黄赤交角互余,即和北()半球热带所跨的纬度数互余,和极昼()跨的最大纬度数互余,和两极上最大正午太阳高度数互余,等于南北回归线上二分日时正午太阳高度数。7.图中α角是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为23°26′,若变为20°,则寒带范围将变成70°90°,范围缩小,热带范围将变成南北纬20°之间,范围也是缩小的;夏至日太阳将直射20°N,因此伦敦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小;武汉冬夏季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更小;北京夏季天气可能更加凉爽。(2020·北京朝阳一模)北京时间20179151955分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发出的最后信号被地球接收。土星的黄赤交角为2673°,下图为土星照片。读图,回答89题。8.土星(  )A.与地球和木星相邻                   B.光环为无数小卫星发射光线所致C.表面温度较地球高                   D.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较地球低9.最后信号(  )A.被地球接收时,旧金山(37°48′N,122°25′W)所在时区的时间为15355B.被地球接收时,孟买(18°56′N,72°49′E)已进入黑夜C.被地球接收后的一周内,珀斯(31°52′S,115°53′E)正午的日影变长D.被地球接收后的一周内,北京升旗时间越来越早【答案】8D 9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宇宙环境等。土星与天王星和木星相邻,A项错误;光环为行星环,由行星碎片、冰晶、碎石等组成,B项错误;距离太阳越远,表面温度越低,因此土星表面温度较地球低,C项错误;因土星黄赤交角为2673°,故其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为6327°,较地球低,D项正确。9.本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旧金山(37°48′N,122°25′W)所在时区为西八区,当东八区为20179151955分时,旧金山所在时区时间为15355分;孟买此时为16时左右,未进入黑夜;最后信号被地球接收后的一周内,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则珀斯正午的日影变短;北京昼长越来越短,升旗时间越来越晚。故选A项。【技能1】公转示意图判读下图为某同学演示地球公转的示意图”(十字架代表太阳光线)。据此完成12题。1.该同学在进行地球公转演示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23°26′ 使地球公转和自转方向相反 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 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2.若黄赤交角为20°,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回归线和极圈的纬度数均减小         B.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C.热带和温带范围减小                 D.大连气温年较差变大【答案】1D 2B【解析】1地球公转演示中应使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夹角成66°34′;使公转与自转方向相同;保持地轴空间指向不变;使太阳光线与球心在同一平面。故选D2若黄赤交角为20°,回归线纬度为20°,极圈纬度为70°,极圈纬度增大;太阳直射点移动范围减小,北京昼夜长短差距变小,天安门广场元旦升旗时间提前;热带和寒带范围减小,温带范围增大;大连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减小,气温年较差变小。故选B读下图,回答34题。3.当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图中甲、乙两点时,武汉市(  )A.季节相同                           B.距离b点日期天数相同C.昼长相同                           D.正午太阳高度均不高于60°4.当太阳直射点在图中d处时(  )A.华北平原的农民忙着收麦子           B.北京正经历倒春寒C.天山牧民在山腰放牧                 D.我国东部主要受冬季风影响【答案】3C 4D【解析】3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北逆南顺,从而判断左半圆表示的是北半球,而右半圆表示的是南半球。b位于北回归线上,表示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故b代表的节气是夏至。甲、乙两点关于夏至日对称,一个为春季、另一个为秋季,季节并不相同;从乙经b到甲,经过远日点(7月初),乙到远日点的距离大于甲到远日点的距离,且远日点到甲的速度逐渐加快,则乙距离夏至日日期天数较长,甲距夏至日日期天数较短,故当太阳直射点分别位于图中甲、乙两点时,武汉市距离b点日期天数不相同;甲、乙两点所代表的日期,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相同,昼长相同;武汉的纬度大约是30°N,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始终高于60°,故C正确。4由上题分析可知,d为冬至,为北半球的冬季。华北平原的农民忙着收麦子是在夏季;北京经历倒春寒是在初春;天山牧民在山腰放牧时,为夏季;我国冬季时,东部地区主要受冬季风影响,故D正确。地球公转速度随月份变化图地球公转轨道图,完成56题。5.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左图中N点时,地球位于图中公转轨道的(  )A.甲点附近                         B.乙点附近C.丙点附近                         D.丁点附近6.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右图中甲点时(  )A.北京正值高温多雨季节               B.太阳黑子数达一年中最大值C.地球自转角速度加快                 D.地球公转速度较其他三地快【答案】5C 6D【解析】5当地球公转速度为左图中N点时,即为公转速度最慢的时候,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根据右图中四地的位置,可知在丙地附近离太阳最远。所以选C6当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右图中甲点时,即为近日点附近,为1月初,公转速度达到最快的时期,地球公转速度较其他三地快;北京正值寒冷干燥的冬季;太阳黑子数的多少没有季节变化规律;地球自转角速度不随季节发生变化。所以选D读下图,完成78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PQ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                BL所代表的夹角为30°C.地球经过H点,公转速度最慢           D.地球经过P点,太阳直射点南移8.当地球位于M点时(  )A.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            B.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C.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                D.北半球太阳从东北升起【答案】7A 8B【解析】7读图可知,PQ为地球公转轨道平面,A正确;L所代表的夹角为黄赤交角,度数为23°26′;当地球经过H点时,为北半球冬至日,接近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较快,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地球经过P点,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可能南移,也可能北移。故选A8读图可知,当地球位于M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北半球昼长达到最长;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北半球无极昼地区太阳从东北升起。故选B登封观星台位于河南省登封市(113°E,34°N),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天文台建筑。观星台上有两间小屋,小屋之间有一横梁,台下正北方有一长堤”(1),每天正午,横梁的影子会投在长堤上,利用它可以了解四季变化。据此完成910题。 9.图2中,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的投影逐日移动方向为(  )A.东              B.西             C.南              D.北10.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夏至日该地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的投影的位置有何变化(  )A.变远                             B.变近C.向南移                             D.向西北移动【答案】9D 10A【解析】9据图可知,当地球由丙处向乙处运动期间,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正午太阳位于河南的正南,且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横梁的影子投在北面的长堤上且逐渐变长,所以投影逐日向北方延长。选D10若黄赤交角变小,则夏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减小,正午时横梁在长堤上的投影变长,位置会变远。选A【技能2】太阳直射点位置及应用(2019·江苏高考)雾灵山位于北京与承德交界处,海拔2 118米,素有京东第一峰的美称,是观赏日出和日落的理想之地。下表为雾灵山部分日期的日出和日落时刻表。据此完成下题。日期日出时刻日落时刻73217086311815445193972216491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昼夜长短变化以及日出日落方向的变化。难度较小。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昼夜等分,昼长为12个小时,当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时候,地球上的点昼长应当接近12个小时,因此可以计算四个日期的昼长时间,最接近12小时的即为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日期。昼长为9小时36分,昼长为11小时44分,昼长为14小时54分,昼长为9小时27分,因此正确答案选B(2016·上海高考)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据此完成12~13题。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60°50°40°12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      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      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13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答案】12D 13C【解析】12由资料可知,在连续三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至昼短夜长。13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说明第二次测量时是当地的秋分日。20171018日至10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盛大的开幕式于北京时间1018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据此回答12题。1.纽约(西五区)的华人观看开幕式实况转播,他们观看时的当地区时是(  )A20时                        B21C9                                D8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地球公转至下图中(  )A.甲、乙之间                         B.乙、丙之间C.丙、丁之间                         D.丁、甲之间【答案】1A 2B 【解析】1开幕式于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1018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西五区时间比东八区晚13 h,此时西五区为1720时。2图中甲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确定乙、丙、丁分别为秋分日、冬至日、春分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会召开时间在秋分日至冬至日之间。如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北半球)。读图回答34题。3.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  )A.甲                        B.乙C.丙                        D.丁4.北半球某地点在下列两个节气时昼长相加最接近24 h的是(  )A.小满和大暑                    B.处暑和霜降C.小雪和大寒                    D.立春和惊蛰【答案】3C 4B 【解析】3结合二分二至日判断,二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地球公转方向是逆时针,可以判断甲是夏至、乙是秋分、丙是冬至、丁是春分,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向北移动的是丙丁,C对。4北半球某地点在两个节气时昼长相加最接近24 h,两节气应关于二分日对称分布。结合题图判断,小满和大暑昼长都大于12 hA错。处暑和霜降关于秋分对称,B对。小雪和大寒、立春和惊蛰时,昼长都小于12 hCD错。北京时间201610177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 d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 d。读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回答56题。5.当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升空时,地球的位置最接近图中的(  )A.甲处                              B.乙处C.丙处                              D.丁处6.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  )A.上海的日出时间逐渐提前            B.亚欧大陆等温线凸向低纬C.蒙古高压的势力最为强盛            D.安第斯山脉雪线高度变低【答案】5C 6B 【解析】5观察图中所显示的地球公转位置,甲、乙之间中点为夏至日,丙、丁之间中点为冬至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间为1017日,应该大致在秋分日之后,丙位置与1017日最接近。所以C选项正确。6航天员在轨飞行时间为30 d,此时段为北半球秋分日到冬至日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逐渐南移,上海昼渐短,夜渐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晚,A错误;此时亚欧大陆内部气温开始降低,等温线凸向低纬,B选项正确;蒙古高压开始形成,北半球亚欧大陆还没有到气温最低的1月,所以势力并不是最为强盛,C错误;安第斯山脉位于南半球,此时期气温升高,雪线高度随之升高,D错误。如图为某手机软件的截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7.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东半球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8.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赤道附近物体正午影子达到一年中较短时段B.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南极地区的极昼范围在扩大D.北京白昼达到一年中的较长的时段【答案】7D 8B 【解析】7图中显示,此时北京时间为900,由此可知120°E地方时为900,太阳直射点地方时为1200的经线为165°E,为西半球;图中显示709日出,1736日落,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即昼短夜长,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综上分析,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西半球。8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日北京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7091736,则该地昼长为10小时27分,北半球昼短夜长,为冬季,地球公转速度较快。由于北京昼较短,太阳直射点距离赤道较远,赤道附近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正午影子较长,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不能确定,南极地区极昼范围的变化无法确定。 (2020·南昌模拟)如图是位于30°N附近的N城全年中Z值变化曲线图(设昼长X小时,夜长Y小时,XYZ)。读图回答 910题。9.太阳直射赤道的日期是(  )A①②③                          B①③⑤C②③④                          D②④⑤10期间,南昌昼夜长短情况是(  )A.昼长夜短,昼渐短                  B.昼长夜短,昼渐长C.昼短夜长,昼渐短                  D.昼短夜长,昼渐长【答案】9B 10A 【解析】9由材料可知,Z为昼长与夜长之差,太阳直射赤道时,昼夜等长,差值为0,读图可知,①③⑤点上Z值为0,故选B10期间,Z值由最大值减为0,说明太阳直射点自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且昼渐短,故选A 

    相关试卷

    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2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湘教版:

    这是一份2024版新教材高考地理全程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12地球公转特征与黄赤交角湘教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拍摄地点可能位于,此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6地球的运动特征与黄赤交角: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6地球的运动特征与黄赤交角,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中地理高考考点10 天气系统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新高中地理高考考点10 天气系统 -2022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小题多维练(新高考版)(解析版),共16页。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