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教学目标
1.感受自然环境中普遍在的地域差异事实。(区域认知)
2.从物质、能量交换的角度掌握地域差异的根本原因。(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3.知道地域差异有不同的空间尺度,能用地图说明陆地上有不同的自然地带。(区域认知)
4.用实例说明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和表现。(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及其形成原因。
2.自然地带的分布和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
【教学难点】
自然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
教学过程
【课程引入】【多媒体展示】“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非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图,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师:高大山脉从山麓到山顶,通常有一定的自然环境差异。
【讲授新课】
(板书)三、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探究】【多媒体展示】情境材料和问题。
情境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问题:
1.山寺桃花四月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古诗的描写反映了哪种地域分异规律?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评指导,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
【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
1.山地海拔较高,热量条件较平原地区差,故山寺桃花开放的晚。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多媒体展示】“非洲气候”和“乞力马扎罗山位置”图,思考:推测乞力马扎罗山所在地的地带性植被。
生:热带草原带。
【多媒体展示】“乞力马扎罗山垂直带分布和景观”图,思考: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与陆地地域分异的关系。
生:山麓与陆地自然地带一致,垂直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
【多媒体展示】“山地垂直地域分异与陆地地域分异关系”图。
师:高大的山体随着海拔的变化,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的差异很大。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不同的景观带,构成垂直带谱。山麓与陆地自然地带一致,垂直自然带变化与其所在纬度向较高纬度方向上的陆地自然地带变化相似。
【活动】“比较喜马拉雅山脉南北坡的垂直地域分异”
【多媒体展示】“喜马拉雅山脉的垂直地域分异”图文材料和问题。
材料 垂直地域分异与山地所在纬度、高度密切相关,即山地所在纬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带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完整。喜马拉雅山脉纬度较低,海拔高,南北坡的山麓处于不同的陆地自然地带。
问题:
1.南坡比北坡多哪些植被?
2.以高山草甸为例,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如果北坡的山麓海拔与南坡相同,北坡也会有南坡那么多的植被类型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评指导,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
【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
1.常绿阔叶林、高山针叶阔叶混交林、高山针叶林、高山灌木林。
2.高山草甸在南坡位于4500~4800米,在北坡位于4000~4800米。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因为南坡为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比较好,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高;北坡降水较少,气温相对较低,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低。
3.不会。因为两者的水热状况存在差异,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必然有差别。
师:垂直自然带大致沿等高线方向延伸,随山势高度发生带状更替。构造隆起和山地地势是形成垂直带的根本前提,山地气候条件(水热及其对比关系)随高度发生的垂直变化是形成垂直带的直接原因。
【师小结】【多媒体展示】
(板书)四、地方性分异规律
【探究】【多媒体展示】情境材料和问题。
情境 塔里木河中游生长着大片的胡杨林,这里集塔里木河自然景观、胡杨景观、沙漠景观为一体,是世界上最古老、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胡杨林保护区。胡杨林枝繁叶茂,仔细观察,可看到每棵胡杨都长有四种不同的叶子,春夏两季郁郁葱葱,深秋季节一片金黄,景色迷人。
问题:
1.描述塔里木河流域的气候特征。
2.塔里木河所在区域的典型植被是什么?胡杨林能在塔里木河流域生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点评指导,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
【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
2.典型植被是温带荒漠。主要原因是塔里木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案例】【多媒体展示】“塔里木盆地绿洲位置和景观”图,思考:绿洲分布的位置。
生:沙漠边缘。
师:绿洲分布在沙漠边缘的水源较充足的山前冲积扇。可能出现在温带沙漠、热带沙漠和亚热带沙漠地区。
师:上述两种都是非地带性现象,受地形、岩石风化物等地方性因素影响,通过物质与能量再分配,形成了尺度较小的地域分异。
【多媒体展示】“世界气候与自然带分布”图,找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陆地自然带类型。温带湿润区都是这种植被吗?
生:均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不一定。
师:按照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在温带湿润区应该发育着落叶阔叶林。
【多媒体展示】“长白山自然带分布和景观”图,找出自然带分布图中针叶林和b处植被在景观图中的位置。
师:在温带湿润区高而陡的山坡,降水较多的转化成坡面径流,未被土壤吸收,供植被生长的水分较少,山坡上只能生长较耐旱的针叶树、灌木等;在低洼的河谷,周边汇水丰富,生长着草甸植被。只有地形平坦、高度适中的地域才能生长落叶阔叶林。于是,随地形从高到低形成了地方性的针叶林(或灌丛)带、落叶阔叶林带和草甸带的分布规律。
【案例】【多媒体展示】“草原上的盐碱地”材料,思考:形成“草原斑块”的主要因素。
材料 草原上的盐碱地在草原上,土壤中的钠、钾被地表水和地下水带到地势低洼的地方。由于蒸发强烈,钠、钾在土壤表层不断累积,这些地势低洼的地方便形成盐碱地。盐碱地土壤和水含盐量高,土壤肥力差,植被稀疏,与周围草原明显不同,看上去如同镶嵌在草原上的斑块。
生:地形和气候。
【活动】阅读教材90页“从分布特点推测成因”材料,思考:归纳水成黄土和风成黄土的分布特点。推测我国东部湿润区山脉西侧黄土成因。
生:水成黄土分布在山脉两侧,且有黄土台地分布,宽度较宽;风成黄土分布在山脉迎风侧,且宽度较窄。
我国东部湿润区山脉西侧黄土是由风力堆积后长期受流水作用形成。
师:地理事物的成因不同,所呈现的分布特点就不同,我们可以通过研究事物的分布特点,推断事物的成因,为科学分析事物的成因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上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了垂直地域分异和地方性分异进一步认识了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地理事物的成因不同,所呈现的分布特点就不同,我们要建立起分布特点和成因之间的桥梁。
【板书设计】
【随堂练习】
长白山是我国东北第一高山,植被垂直差异显著。有位诗人写道“也许是过于执拗了(身躯矮小扭曲),所以怎么也不能长得高大。但,却默默地结成一带长城逶迤数百里,绵延到天涯。”下图是长白山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诗人所描述的植被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2.丙处植被分布的上界阳坡远高于阴坡,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人类活动 C.降雪量 D.地形坡度
【答案及解析】1.D 解析:长白山位于东部季风区,故甲应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向上是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带。高山苔原带的植物多为低矮草状灌木丛及苔藓、地衣,生存条件差,而诗人所描述的植被典型特点是长得矮小,应位于针叶林带与苔原带之间,与图中的丁相符。
2.A 解析:长白山纬度位置较高,海拔越高,气温越低,生存条件越差,阳坡比阴坡热量条件好,所以植被生长的上界要高于阴坡。人类活动、地形坡度对植被大范围的分布影响较小。降雪量是北坡即阴坡大。
雪线高度是指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与所在地区的气温与降水有密切关系。下图是根据我国气象台站观测资料模拟的我国各地雪线高度分布示意图。完成3~4题。
3.导致我国雪线总体从南向北降低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 B.海陆位置 D.海拔 C.夏季风
4.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在4000米左右。该山雪线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抬升,降水丰富 B.纬度低,气温比较高
C.距海远,降水比较少 D.山坡陡,冰雪下移快
【答案及解析】3.A 解析:我国纬度从南向北升高,太阳高度角减小,热量减少,气温降低。所以永久性积雪的下限高度降低,雪线高度降低,A对。海陆位置、夏季风的影响应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变化,B、C错。海拔高度不是雪线高度的影响因素,D错。
4.A 解析:梅里雪山位于横断山区,雪线高度4000米左右,雪线相对较低,是因为地形抬升,降水丰富,夏季积雪融化不完,导致雪线低,A对。纬度低,气温高是雪线高的原因,B错。降水少,雪线应较高,C错。山坡陡,冰雪下移快,雪线也较高,D错。
在一定高度的山体,会由下而上出现随等高线延仲的不同的带状自然地理环境,称为直自然带,从谷底到山顶常见为乔木—灌木—草甸。研究发现,横断山区金沙江河谷(28°15'N)出现植被递向分布状况。下图为横断山区局部图。完成5~7题。
5.形成山体自然地带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①光照 ②热量 ③水分 ④土壤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金沙江河谷底部的植被类型可能为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干旱灌丛 D.亚热带干旱灌丛
7.金沙江河谷植被逆向分布的主要成因不包括
A.气流下沉增温 B.山谷蒸发旺盛 C.地壳运动剧烈 D.山体相对高度大
【答案及解析】5.B 解析: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是随着海拔高度变化,自然带类型更替。海拔高度变化,热量、水分条件改变,形成山体自然带垂直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水分,②③对。光照不是决定自然带类型的因素,①错。植被类型影响土壤类型,④错。
6.D 解析:图示区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植被,金沙江河谷底部应是亚热带植被,AC错。从谷底到山顶常见为乔木—灌木—草甸,横断山区金沙江河谷出现植被逆向分布状况。结合图示金沙江河谷底部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受焚风效应影响,降水少,形成干旱河谷,可能为亚热带干旱灌丛,D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在迎风坡一侧山麓,B错。
7.C 解析:植物生长需要空气、水、温度、光和养分五个基本因素,地壳运动剧烈属于内力作用,与植被生长无关。
高中地理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优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优质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域差异,陆地地域分异规律,地方性分异规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第1课时教案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程引入,多媒体展示,讲授新课,多媒体展示参考答案,课堂小结,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一等奖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 自然地理基础第二节 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一等奖教案,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