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性质与变化的辨识---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

    5.性质与变化的辨识---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第1页
    5.性质与变化的辨识---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第2页
    5.性质与变化的辨识---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第3页
    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5.性质与变化的辨识---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

    展开

    这是一份5.性质与变化的辨识---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性质与变化的辨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沪教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
    5.性质与变化的辨识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2秋•五华县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制作霓虹灯时充入稀有气体
    B.液氮用作冷冻剂
    C.氢气制作氢气球
    D.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2.(2022秋•陇县期中)下列属于对物质化学性质描述的是(  )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考试用的纸张具有可燃性
    D.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2022秋•五华县期中)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造物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陶瓷 B.粮食酿酒 C.棉纱织布 D.火药应用
    4.(2022秋•张店区期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碎 B.火柴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5.(2022秋•平陆县期中)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各地的习俗也不尽相同。下列习俗活动中与物质物理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
    A.点塔灯 B.赏明月 C.烧斗香 D.酿花酒
    6.(2022秋•绥江县期中)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点、沸点 B.颜色、状态
    C.硬度、密度 D.可燃性、氧化性
    7.(2022秋•天门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
    A.生铁制成铁锅 B.大理石打磨后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用煤气烹饪食物
    8.(2022秋•思明区校级期中)下面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供给呼吸 B.北京冬奥会圣火
    C.活性炭防毒面罩 D.袋中填充氮气防腐
    9.(2022秋•长宁区期中)以下物质的用途,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①氮气作保护气
    ②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
    ③用氧气气焊
    ④电笔中充入氖气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10.(2022秋•济阳区期中)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煤气燃烧
    B. 冰雪融化
    C. 葡萄酿酒
    D. 光合作用
    11.(2022秋•越秀区校级期中)《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12.(2022秋•怀远县期中)自来水的生产流程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其中所用的净化方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絮凝沉淀 B.石英砂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投药消毒
    13.(2022秋•泉州期中)下列是常见仪器在实验室的对话,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热死了,冰块都融化了”
    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生锈了”
    C.烧杯:“同学们,我被摔碎了”
    D.漏斗:“滤液好浑浊呀!滤纸破了”
    14.(2022秋•礼县期中)下列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15.(2022秋•南昌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液氮用作制冷剂 B.高粱常用于酿制白酒
    C.铜常用来做电线电缆 D.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16.(2022秋•晋江市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火箭发射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运 B.总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
    17.(2022秋•上思县期中)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岩石粉碎 B.河水结冰 C.铁锅生锈 D.酒精挥发
    18.(2022秋•西安期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生锈 B.铁受热熔化
    C.水蒸气遇冷凝结 D.火柴折断
    19.(2022秋•寿光市期中)“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作医疗急救 B.液氮用作制冷剂
    C.氦气用作填充气球 D.铜用作导线
    20.(2022秋•绥江县期中)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全国人民纷纷投入抗争救灾的行动中,下列救援行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搭建防震帐篷安置灾民
    B.用生命探测仪搜救幸存者
    C.为防止疫情发生每天进行消毒
    D.医护人员每天给灾民测体温
    21.(2022秋•香坊区校级期中)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B.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C.氮气用于制作氮肥
    D.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
    A.A B.B C.C D.D
    22.(2022秋•香坊区校级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




    A.灯泡内填充氮气
    B.铜丝用于导线
    C.铁用作铁锅
    D.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A.A B.B C.C D.D

    化学沪教版九年级期末必刷常考题性质与变化的辨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2022秋•五华县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制作霓虹灯时充入稀有气体
    B.液氮用作冷冻剂
    C.氢气制作氢气球
    D.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制作霓虹灯时充入稀有气体,是利用了稀有气体通电能发出有色光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液氮用于冷冻麻醉,是利用了液氮温度低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氢气制作氢气球,是利用了氢气密度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了氮气的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2.(2022秋•陇县期中)下列属于对物质化学性质描述的是(  )
    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考试用的纸张具有可燃性
    D.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考试用的纸张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C正确;
    D、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3.(2022秋•五华县期中)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造物过程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烧制陶瓷 B.粮食酿酒 C.棉纱织布 D.火药应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据此解答。
    【解答】解:A、烧制陶瓷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B、粮食酿酒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C、棉纱织布,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正确;
    D、火药应用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的应用等知识的掌握,难度系数不大。
    4.(2022秋•张店区期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碎 B.火柴燃烧 C.酒精挥发 D.冰雪融化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根据物理变化指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进行分析。
    【解答】解:A、玻璃破碎,是形状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火柴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C、酒精挥发,是物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冰雪融化,是物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识,注意理解物理变化指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5.(2022秋•平陆县期中)中秋节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各地的习俗也不尽相同。下列习俗活动中与物质物理性质相关联的一项是(  )
    A.点塔灯 B.赏明月 C.烧斗香 D.酿花酒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
    【解答】解:A、点塔灯,灯油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变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错误;
    B、赏明月,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正确;
    C、烧斗香,香能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变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错误;
    D、酿花酒,酿酒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变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6.(2022秋•绥江县期中)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熔点、沸点 B.颜色、状态
    C.硬度、密度 D.可燃性、氧化性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熔点、沸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硬度、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可燃性、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7.(2022秋•天门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
    A.生铁制成铁锅 B.大理石打磨后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用煤气烹饪食物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生铁制成铁锅,是利用生铁的延展性、导热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大理石打磨后作装饰品,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用煤气烹饪食物,是利用了煤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8.(2022秋•思明区校级期中)下面图示中物质的用途主要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供给呼吸 B.北京冬奥会圣火
    C.活性炭防毒面罩 D.袋中填充氮气防腐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氧气供给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B、圣火燃烧,是利用了物质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C、活性炭防毒面罩,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
    D、袋中填充氮气防腐,是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9.(2022秋•长宁区期中)以下物质的用途,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①氮气作保护气
    ②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
    ③用氧气气焊
    ④电笔中充入氖气
    A.②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①氮气作保护气,利用了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②用氦气填充探空气球,主要是利用了氦气密度小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主要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③用氧气气焊,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④电笔中充入氖气,利用了通电时会发光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故①③符合要求。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10.(2022秋•济阳区期中)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煤气燃烧
    B. 冰雪融化
    C. 葡萄酿酒
    D. 光合作用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煤气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故B正确。
    C、葡萄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C错误。
    D、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物是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1.(2022秋•越秀区校级期中)《中国诗词大会》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下列诗句反映的物质变化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包含着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C正确;
    D、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2.(2022秋•怀远县期中)自来水的生产流程一般有以下几个环节,其中所用的净化方法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絮凝沉淀 B.石英砂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投药消毒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絮凝沉淀只是大的颗粒沉淀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石英砂过滤,只是除去部分杂质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错误。
    C、活性炭吸附,只是吸附色素和异味,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投药消毒,是物质与病菌中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失去生理活性,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13.(2022秋•泉州期中)下列是常见仪器在实验室的对话,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试管:“热死了,冰块都融化了”
    B.铁架台:“好难受啊!我生锈了”
    C.烧杯:“同学们,我被摔碎了”
    D.漏斗:“滤液好浑浊呀!滤纸破了”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冰块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铁锈是新物质,铁生锈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烧杯被摔碎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滤纸破了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4.(2022秋•礼县期中)下列实验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B.
    C.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化学变化是指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
    【解答】解:A、点燃蜡烛熄灭的白烟,是蜡烛蒸汽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氢气吹肥皂泡是利用氢气的密度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木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15.(2022秋•南昌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
    A.液氮用作制冷剂 B.高粱常用于酿制白酒
    C.铜常用来做电线电缆 D.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液氮用作制冷剂,是利用液氮变气体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误;
    B、高粱常用于酿制白酒,有新物质酒精生成,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利用其化学性质,故B正确。
    C、铜常用来做电线电缆,是利用其导电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误;
    D、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是利用其通电能发光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16.(2022秋•晋江市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火箭发射操作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火箭转运 B.总装调试 C.燃料注入 D.点火发射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火箭转运、总装调试、燃料注入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火箭转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总装调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燃料注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点火发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7.(2022秋•上思县期中)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岩石粉碎 B.河水结冰 C.铁锅生锈 D.酒精挥发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岩石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河水结冰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铁锅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石蜡熔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8.(2022秋•西安期中)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生锈 B.铁受热熔化
    C.水蒸气遇冷凝结 D.火柴折断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铁受热熔化、水蒸气遇冷凝结水蒸气遇冷凝结、火柴折断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铁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B、铁受热熔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水蒸气遇冷凝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火柴折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19.(2022秋•寿光市期中)“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作医疗急救 B.液氮用作制冷剂
    C.氦气用作填充气球 D.铜用作导线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经常表现为: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
    【解答】解:A、氧气用作医疗急救是利用氧气的氧化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B、液氮用作制冷剂是利用液氮汽化吸热,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氦气用作填充气球是利用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铜用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分,要记忆有关氧气、氮气、氦气、铜的性质,并能够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0.(2022秋•绥江县期中)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全国人民纷纷投入抗争救灾的行动中,下列救援行动中,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搭建防震帐篷安置灾民
    B.用生命探测仪搜救幸存者
    C.为防止疫情发生每天进行消毒
    D.医护人员每天给灾民测体温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搭建防震帐篷安置灾民、用生命探测仪搜救幸存者、医护人员每天给灾民测体温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搭建防震帐篷安置灾民,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用生命探测仪搜救幸存者,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为防止疫情发生每天进行消毒,消毒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医护人员每天给灾民测体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1.(2022秋•香坊区校级期中)下列用途主要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气焊
    B.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C.氮气用于制作氮肥
    D.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通过物理变化体现出来的性质,通常有密度、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是指物质通过化学反应体现的性质,通常有氧化性、稳定性、助燃性等。
    【解答】解:A.氧气用于气焊利用了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错误;
    B.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在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属于物理性质,故正确;
    C.氮气用于制作氮肥,氮气从单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含氮化合物,体现了氮气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D.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最关键的地方是要掌握稀有气体的性质,其余难度不大。
    22.(2022秋•香坊区校级期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应用化学性质的是(  )




    A.灯泡内填充氮气
    B.铜丝用于导线
    C.铁用作铁锅
    D.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
    A.A B.B C.C D.D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性质是指物质通过化学变化体现的性质,常见的化学性质有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解答】解:A.灯泡内填充氮气,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符合题意;
    B.铜丝用于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C.铁用作铁锅,是利用金属的导热性,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D.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是利用液氮易汽化,属于物理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系数不大,掌握相关定义即可。

    相关试卷

    10.物质的分类---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

    这是一份10.物质的分类---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分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8.气体的制取与净化---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

    这是一份8.气体的制取与净化---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气体的制取与净化,43gL,717g•L﹣1,沸点﹣16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7.化学用语---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

    这是一份7.化学用语---2022-2023学年沪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期末必刷常考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化学用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