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科学试卷(有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六年级(上)期中科学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1. 下列变化中与其他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食盐溶解在水中 B. 火柴燃烧 C. 树叶变黄
2. 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前者没有产生新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物质
B. 前者产生了新物质,后者没有产生新物质
C. 两者都产生了新物质
3. 下列属于产生新物质变化的是( )
A. 积土成山 B. 蜡炬成灰 C. 木已成舟
4. 关于铁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铁锈是红褐色,能导电和被磁铁吸引
B. 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物质
C. 铁锈对生产生活的危害很大,我们要尽量避免铁生锈
5. 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一种白色无味的气体 B.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 二氧化碳能使火焰熄灭
6. 化学家发现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成分,这些气体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7. 下列选项中,( )含有较多的硒,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延缓衰老。
A. 卷心菜 B. 牛肉 C. 贝类
8. 花狗妈妈生了四只小狗,一只白狗和三只花狗。狗爸爸可能是( )
A. 花狗 B. 黑狗 C. 白狗
9. 同卵双胞胎(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胎儿)姐妹俩,皮肤有黑、白之分;一对正常肤色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引起这两种变异的类型和原因依次是( )
A. 前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后者是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
B. 前者是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后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
C. 前者是不可遗传的变异,由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后者是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
10. 玫瑰花的花色品种繁多,这是由( )引起的。
A. 遗传 B. 可遗传的变异 C. 不可遗传的变异
11. 孟德尔做了研究( )的实验,发现了遗传与变异的规律。
A. 豌豆 B. 绿豆 C. 黄豆
12. 指纹锁和人脸识别是现代化科技的产物,实现它们功能的最根本原因在于( )
A. 计算机高超的识别功能
B. 经济基础足够丰富
C. 变异现象使每个人的指纹和面部特征都独一无二
13. 下列情况不属于人工干预发生的变异的是( )
A. 品种繁多的玉米 B. 瘦肉型猪 C. 野生白孔雀
14. 今天我们所知道的有关恐龙的一切是从( )得来的。
A. 资料查阅 B. 恐龙化石 C. 照片、电影
15. 银杏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 )
A. 银杏是一种活着的化石 B. 银杏的寿命和化石一样
C. 现代的银杏与远古的相比变化不大
16. 如图是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的变化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始祖马和现代马大小差距很大,不是同一种生物
B. 在5000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马的身躯增大了,趾由4个变为1个
C. 马的牙齿为了适应啃食草原上的草的需求发生了改变
17. 将化石按在地层中出现的年代由早到晚的次序排列,应该是( )
①最早的爬行类
②最早的鱼类
③最早的哺乳类
④最早的两栖类
A. ②—④—③—① B. ②—④—①—③ C. ①—②—④—③
18. 有关生物进化的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植物到动物 B. 数量由少到多 C. 由低级到高级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国辽宁等地发现了一系列带羽毛的恐龙化石,这可以作为( )的证据。
A. 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观点 B. 大陆漂移说
C. 生物进化论
20. “自然选择”是在( )中首先提出来的。
A. 达尔文《进化论》 B. 达尔文《物种起源》 C. 孟德尔《物种起源》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
21. 每次水烧开时,都能看到由壶嘴处向外冒出大量“白汽”,这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______(判断对错)
22. 很多铁制防盗窗要刷上油漆,这是为了防止防盗窗生锈。 ______(判断对错)
23. 轮胎和胶鞋都是用天然橡胶做成的。 ______(判断对错)
24. 父母双方都是高个子,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子。 ______(判断对错)
25. 有些小麦在水和肥料充足的情况下,植株高大,产量很高,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这叫做不可遗传的变异。______(判断对错)
26. 太空育种是利用人工方法使生物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______(判断对错)
27. 科学家在发掘恐龙化石时,通常会先用刷子出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 ______(判断对错)
28. 如今的生物,经过了长期的演变,已经非常高级了,因此以后再也不会有变化了。______(判断对错)
29. 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______ (判断对错)
30. 在自然选择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______(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31. 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
方面,这种现象称为 ______。
32. ______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
33. 大陆漂移说是由德国气象学家 ______提出的,并用搜集到的化石作为证据。
34. 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 ______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2.0分)
35. 一些小麦品种在高水肥的条件下产量很高,但是由于植株高、抗倒伏能力差,大风一来,就会大片大片地倒伏,既影响产量,又不容易收割。怎样才能得到既高产又抗倒伏的品种呢?科学工作者将一些抗倒伏能力强的矮秆小麦与高产小麦杂交,在后代植株中再挑选秆较矮、抗倒伏、产量较高的植株进行繁殖。经过若干代的选育之后,就得到了高产、矮秆、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
(1)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 ______品种杂交产生的。
A.高产倒伏和低产倒伏
B.高产倒伏和低产抗倒伏
C.低产倒伏和低产抗倒伏
(2)杂交后的小麦遗传了亲代高产和抗倒伏的优良性状,但同时也具有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这样的现象被称为 ______。
(3)我国有一位科学家,他通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培育出了高产量的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吃饭的问题,因此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你知道这位科学家是谁吗?______。
(4)植物的新品种改良属于 ______。
A.不可遗传的变异
B.可遗传的变异
C.不确定
36. 2020年6月23 日,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 55 颗导航卫星。某同学用小苏打和白醋也想制作一个迷你版“火箭”。用到了以下材料:350毫升矿泉水瓶一个,100毫升白醋若干份,小苏打若干份,橡胶塞一个等,制作方法如图所示。
(1)当瓶子倒立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的变化属于 ______的变化。
(2)实验中,让瓶口橡皮塞弹开的动力来自 ______。
A.白醋
B.小苏打
C.新生成的气体
(3)实验中,驱动迷你“火箭”飞行的动力是 ______。
A.重力
B.反冲力
C.弹力
(4)该同学继续探究“火箭”发射高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下表是其中一组实验数据,请补充完整。
白醋的量(毫升)
小苏打的量(克)
火箭发射的高度(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值
100
3
0.5
0.6
0.4
______
100
6
0.8
0.7
0.9
______
100
9
2.0
1.9
2.1
______
(5)这组实验设计研究的问题是 ______,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
(6)分析以上数据,该同学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______。
(7)假如在 100 毫升的白醋中加更多的小苏打,你觉得火箭发射的高度会无限的变化吗?为什么?
37. 科学兴趣小组进行“控制铁生锈条件”的科学探究。如图所示,甲试管中铁钉放在一团湿棉花球上;
乙试管中放入铁钉后注入经沸腾(赶走空气)快速冷却的水,并在水面上加一层植物油;丙试管中放
入铁钉后加少量干燥剂,再放入一团干棉花球,塞紧橡皮塞。回答下列问题:
(1)图乙中加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隔绝 ______。
(2)运用甲、丙两实验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的问题是铁生锈与 ______有关。
(3)想研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应选择 ______和 ______进行对比。
(4)运用甲、乙、丙三个装置比较,几天后观察到试管甲中的铁钉上生锈,由此得出铁生锈的原因是铁
与 ______和 ______同时接触。
(5)请你根据实验结论分析下列环境中地下铁管道被腐蚀最慢的是 ______
A.含较多沙粒、潮湿透气的土中
B.水分、空气充足的土中
C.干燥、透气性差的土中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根据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识,食盐溶解在水中的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火柴燃烧、树叶变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题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
2.【答案】B
【解析】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燃烧一张纸,发光发热、冒烟,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撕碎一张纸,纸的大小、形状等发生了变化,但是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结合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认识解答。
3.【答案】B
【解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积土成山、木已成舟都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蜡炬成灰是燃烧现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解答即可。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应用。
4.【答案】A
【解析】A、铁锈是红褐色,不能导电和被磁铁吸引,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B、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通过实验可以验证;
C、铁锈对生产生活的危害很大,我们要尽量避免铁生锈,说法正确。
故选:A。
根据对铁锈的观察可知,铁锈是红褐色的,并具有无光泽、较脆、有空隙、粗糙、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等特征。
掌握对铁锈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A
【解析】A、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A的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石变浑浊。B的说法正确。
C、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使火焰熄灭。C的说法正确。
故选:A。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支持燃烧,可以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化学家发现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成分,这些气体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氮气。
故选:B。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其中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其他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主要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78%;此外,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其他气体。
了解空气的成分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答案】C
【解析】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动物的内脏、海产品如贝类、鱼、虾等含有较多的硒,能提高人体免疫机能,延缓衰老;卷心菜富含维生素;牛肉富含蛋白质。
故选:C。
一般来说,食物所包含的营养物质可分为六大类: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及水,食物的营养成分有利于维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食物中的营养成分,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8.【答案】C
【解析】一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后代,每一物种的个体都继承上代的各种特征,概括的说父母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子女,使后代表现出和亲代相似的特征,如体貌、体态、气质、音容等。花狗妈妈生了四只小狗,一只白狗和三只花狗。花狗遗传了花狗妈妈的特性,则白狗可能是遗传自狗爸爸,所以狗爸爸可能是白狗。
故选:C。
一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后代,每一物种的个体都继承上代的各种特征,概括的说父母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子女,使后代表现出和亲代相似的特征,如体貌、体态、气质、音容等。
本题考查了对遗传的理解,知道父母的特征能够遗传给子女。
9.【答案】C
【解析】同卵双胞胎(由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两个胎儿)姐妹俩,皮肤有黑、白之分,这是后天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引起的,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一对正常肤色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则是由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变异,是可遗传的变异。
故选:C。
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大自然如此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那是因为生物变异的缘故。
本题考查了对变异的认识,知道变异的两种类型及区别。
10.【答案】B
【解析】子女总是与父母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就是遗传。同时也存在某些差异,有的甚至还十分明显这种现象叫变异。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玫瑰花的花色品种繁多,这是由玫瑰花可遗传的变异引起的现象。
故选:B。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大自然如此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那是因为生物变异的缘故。
掌握遗传和变异等知识,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所在。
11.【答案】A
【解析】孟德尔通过分析豌豆杂交实验的结果,发现了生物遗传的规律,孟德尔也因此被后人称为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孟德尔被誉为是“现代遗传学之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
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孟德尔的贡献,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12.【答案】C
【解析】在每个人的一生中身高、体重、头发的长短是可以改变的,胎记、指纹、血型是不会改变的;每个人的指纹都不相同,而且终生不会改变。所以指纹锁和人脸识别是现代化科技的产物,实现它们功能的最根本原因在于变异现象使每个人的指纹和面部特征都独一无二。
故选:C。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遗传与变异,然后依据课本内容作答即可。
13.【答案】C
【解析】用人工的方法可以使遗传物质发生变异,比如用X射线照射种子。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变异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如:品种繁多的玉米、无籽西瓜、新型草莓、彩椒、瘦肉型猪等;野生白孔雀不属于人工干预发生的变异。
故选:C。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人工变异,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解答即可。
14.【答案】B
【解析】第一块恐龙化石是1822年被人们发现的,恐龙属于爬行动物,它生活在距今6500万年前,恐龙是卵生的。地球上大部分地区都曾有过恐龙的分布。所有关于恐龙的知识都是来源于对化石的研究。
故选:B。
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化石是人类认识古生物、研究地质运动的重要依据和线索。
该题考查关于恐龙的知识都是来源于对化石的研究。
15.【答案】C
【解析】银杏树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树种,又名白果树,古又称鸭脚树或公孙树。它是世界上十分珍贵的树种之一,现代的银杏与远古的相比变化不大,是古代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因此植物学家们把它看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
故选:C。
活化石,可以模糊的讲叫孑遗生物,是指任何生物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类。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
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活化石,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16.【答案】A
【解析】A、始祖马和现代马大小差距很大,是同一种生物,选项观点错误;
B、从始祖马到现代马经历了漫长的进化历程;在马的进化过程中,马蹄是越来越发达,马的前肢脚趾数越来越少,马的身躯增大了,选项观点正确;
C、马的牙齿为了适应啃食草原上的草的需求发生了改变,选项观点正确。
故选:A。
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
解答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点。
17.【答案】B
【解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化石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②—④—①—③符合题意。
故选:B。
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生物进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作答即可。
18.【答案】A
【解析】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数量由少到多。古生物的化石是生物进化演变以及人类的起源最可靠的证据。生物进化的规律不是由植物到动物。
故选:A。
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
掌握生物进化规律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
19.【答案】A
【解析】中华龙鸟的头骨低而长,脑颅较小,有明显的眶后骨;牙齿侧扁呈刀状,边缘具有锯齿形的构造;腰带骨的耻骨粗壮并向前延伸;尾椎骨数超过50个,以上这些都是兽脚类恐龙的典型特征。同时中华龙鸟身上大羽毛较少,大多是绒羽,翅膀上还有一队前翅。具有从恐龙到鸟类的过渡特征,因此中华龙鸟化石作为证据资料,充分证明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科学假说。
故选:A。
1996年,在我国辽宁热河发现了中华龙鸟化石,披有长而密的“羽毛”,头较大有牙齿,后肢长而粗壮,前肢短,爪钩锐利。可见中华龙鸟既有鸟类的特征又有爬行动物的特征。说明中华龙鸟化石是爬行类向鸟类进化的有力证据。
本题考查了对鸟类起源于恐龙的认识。
20.【答案】B
【解析】1859年11月,达尔文经过20多年研究,终于写成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在这部书里,达尔文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进化论”的思想,说明物种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阐述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经典理论。
故选:B。
自古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自然界的一种生存法则,也是实现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规律。
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依据课本内容选择即可。
21.【答案】×
【解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每次水烧开时,都能看到由壶嘴处向外冒出大量“白汽”,这是水汽化后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没有新物质生成。
故答案为:×。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解答即可。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应用。
22.【答案】√
【解析】根据对铁生锈的条件,把铁与水、空气隔开,生锈的条件打破了,就能有效的防止生锈。铁质防盗窗刷上油漆,能够有效隔绝空气、水与防盗窗的接触,从而防止生锈。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铁生锈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隔绝空气、水与铁的接触,就能够有效防止生锈。
结合对铁生锈条件的认识解答。
23.【答案】×
【解析】物体都是由一种或多种材料做成的,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特性,决定了它们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轮胎和胶鞋基本上都是天然橡胶做成的,但是轮胎和胶鞋有的是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制成的混合物。
故答案为:×。
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审清题意,把握物体的材料等知识,结合问题要求分析总结。
24.【答案】×
【解析】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有可能是高个的,但是因为变异的缘故,所生子女不一定是高个的。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遗传就是指子代与亲代有相似的表现,变异就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有不相似的表现,生物的性状变异多种多样。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遗传和变异的影响,以此作答即可。
25.【答案】√
【解析】有些小麦在水和肥料充足的情况下,植株高大,产量很高,但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环境条件的影戏,是不可遗传的变异,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变异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遗传物质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变异,称为可遗传的变异。另一种是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的变异,称为不可遗传的变异如:用眼不当造成近视。大自然如此的千姿百态、丰富多彩,那是因为生物变异的缘故。
本题考查了不可遗传的概念,知道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
26.【答案】√
【解析】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引起基因突变,产生新的性状,太空育种是太空搭载科学实验的一种,太空育种是借助太空超真空、微重力及宇宙射线来改变种子,是利用人工方法使生物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故答案为:√。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遗传与变异的相关知识点。
27.【答案】√
【解析】科学家在发现了恐龙化石之后,要先将其表面的泥土除去,保持化石表面的整洁,然后包装好化石,以免运输过程损坏,再科学家在实验室仔细清理恐龙化石,根据化石还原出恐龙的骨架,最后化石被还原成一具完整的恐龙,所以。科学家在发掘恐龙化石时,通常会先用刷子出去恐龙化石上的沙土。
故答案为:√。
通俗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通过岩石的成因和各种岩石的特征可判断岩石中是否可能出现化石。
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恐龙化石,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答案。
28.【答案】×
【解析】生物的演变符合自然选择的规律,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后,生物为了生存,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环境发生改变,动物的形态结构也相应发生变化。多样的生物是由多样的环境造成的。
本题考查了对自然选择的理解。
29.【答案】√
【解析】通过研究化石,科学家可以逐渐认识遥远的过去生物的形态、结构、类别,可以推测出亿万年来生物起源、演化、发展的过程,还可以恢复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各个阶段地球的生态环境。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故答案为:√。
远古生物死亡以后,被迅速掩埋在地下,皮肉很快腐烂消失,而骨、角、齿等硬体部分则在经历一番“石化作用”后,变成了石头模样。同时,这些硬体的原来成分也被后来的矿物质所替换。这样的古代生物遗骸被称为“化石“。
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化石的作用,才能做出正确解答。
30.【答案】√
【解析】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方法。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自古适者生存就是自然界的一种生存法则也是实现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规律。
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31.【答案】遗传
【解析】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总是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不仅指形态结构,还包括生理特点、行为方式等方面,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故答案为:遗传。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遗传,在此基础上分析作答。
32.【答案】化石
【解析】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如骨头、外壳、叶子、脚印等.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故答案为:化石。
化石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及的许多信息在科学研究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它可以告诉我们关于地球的历史及生物进化的许多信息。
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化石,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33.【答案】魏格纳
【解析】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1912年系统的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大陆漂移假说认为,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做“泛大洋”的广袤海洋所包围。大约两亿年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前,形成现在七大洲,四大洋的基本面貌。
故答案为:魏格纳。
魏格纳是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
了解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4.【答案】自然选择
【解析】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人工选择是在利用生物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获得好处或利益而采取的选择;自然选择是客观的,人工选择是主观的。
故答案为:自然选择。
自古适者生存就是自然界的一种生存法则,也是实现生物进化过程的重要规律。
本题考查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含义。
35.【答案】B 变异 袁隆平 B
【解析】(1)科学工作者将一些抗倒伏能力强的矮秆小麦与高产小麦杂交,在后代植株中再挑选秆较矮、抗倒伏、产量较高的植株进行繁殖。经过若干代的选育之后,就得到了高产、矮秆、抗倒伏的小麦新品种。所以高产抗倒伏小麦是由高产倒伏和低产抗倒伏品种杂交产生的。
(2)变异指同种生物后代与前代、同代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在形体特征、生理特征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差别,是生物繁衍后代的自然现象。杂交后的小麦遗传了亲代高产和抗倒伏的优良性状,但同时也具有了与亲代不同的性状,这样的现象被称为变异。
(3)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4)变异主要分为两类: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的变异;不可遗传的变异是由环境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植物的新品种改良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故答案为:(1)B。(2)变异。(3)袁隆平。(4)B。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
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遗传和变异,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36.【答案】产生新物质 C B 0.5 0.8 2.0 火箭发射高度与小苏打量的关系 小苏打的量 100毫升白醋中,放入9克小苏打,火箭发射的高度最高
【解析】(1)当瓶子倒立后,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发生混合,会产生大量气体,有新物质产生,这个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实验中,让瓶口橡胶塞弹开的动力来自新生成的气体。
(3)气球里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实验中,驱动迷你“火箭”飞行的动力是反冲力,向下的反冲力驱动“火箭”上升。
(4)探究“火箭”发射高度实验中,每组实验重复三次,我们取三次数据的平均值更加科学,(0.5+0.6+0.4)÷3=0.5;(0.8+0.7+0.9)÷3=0.8;(2.0+1.9+2.1)÷3=2.0。
(5)这组实验设计研究的具体问题是火箭发射高度与小苏打量的关系,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小苏打的量,不改变的条件有白醋的量等。
(6)分析以上数据,火箭发射高度与小苏打的量有关系,100毫升白醋中,放入9克小苏打,火箭发射的高度最高。
(7)假如在100毫升的白醋中加入更多的小苏打,我觉得火箭发射的高度不会无限地变化,理由是白醋和小苏打的反应是有一定比例的,超过这个比例,多余的小苏打没有足够的白醋反应,不会产生更多的气体。
故答案为:
(1)产生新物质;
(2)C;
(3)B;
(4)0.5;0.8;2.0;
(5)火箭发射高度与小苏打量的关系;小苏打的量;
(6)100毫升白醋中,放入9克小苏打,火箭发射的高度最高;
(7)不会,白醋和小苏打的反应是有一定比例的,超过这个比例,多余的小苏打没有足够的白醋反应,不会产生更多的气体。
小苏打和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密度大,比空气重,会沉在下面,为了使火焰更快熄灭,饮料瓶口应该比蜡烛的火焰高,如果要将气球变得更大些,因而获得更多的二氧化碳,可以增加小苏打和醋的量。
结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的认识解答。
37.【答案】空气 水分 乙 丙 水 空气 C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图乙中加一层食用油的目的是为了隔绝空气,不让水中含有空气。
(2)甲试管中铁钉放在一团湿棉花球上,丙试管中加少量干燥剂,再放一团干棉花球,铁钉放入后塞紧橡皮塞。甲、丙装置中都有空气,甲装置有水分,丙装置没有水分,根据对比实验特点,运用甲、丙两实验装置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的问题是铁生锈与水分是否有关。
(3)对比实验只有一个条件是不同的,其他条件相同,想研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实验中不同的条件是空气,其他条件相同,所以应该选择乙、丙两组实验对比,乙装置中有水、没有空气,丙装置中有空气、没有水。
(4)运用甲、乙、丙三个装置比较,几天后可以观察到甲装置中的铁钉会生锈,乙、丙装置中的铁钉不生锈。由此得出铁生锈是铁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
(5)因为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的作用,只要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达到防锈的目的。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分析,没有水,没有空气的环境中铁最不容易生锈,因此,干燥、透气性差的土中的地下铁管道被腐蚀最慢,故C正确。
故答案为:(1)隔绝空气;(2)水分;(3)乙;丙;(4)甲;水;空气;(5)C。
铁生锈是水和空气共同的作用,隔绝空气与水,可以防止金属生锈。
了解铁生锈的条件及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模拟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模拟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答题,综合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答案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分类题,简答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韶关市乳源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科学试题(含答案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看图填空,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