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反射现象精选题40道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80343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反射现象精选题40道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80343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反射现象精选题40道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380343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镜面反射精选题32道 试卷 1 次下载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直线传播的应用精选题43道 试卷 2 次下载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源精选题27道 试卷 1 次下载
-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精选题40道 试卷 1 次下载
- 八上声物理组卷 试卷 3 次下载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2 光的反射定律随堂练习题
展开光的反射现象精选题40道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2.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水中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和鱼都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3.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4.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5.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C.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D.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
6.某天中午时分太阳几乎直射高雄地区。小明坐在自家汽车里,发现前面车辆后窗反射的阳光,无论两车距离如何,均有刺眼阳光直射入眼睛。则前面车辆的后窗型式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7.“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
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8.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D.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9.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水中“弯折”的筷子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天空的彩虹 D.倒映在水中的山
10.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楼台倒影入池塘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潭清疑水浅 D.云生结海楼
1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游戏中的“手影” 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C.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D.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1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
13.下列光现象可以解释“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光学原理的是( )
A.小孔成像
B.筷子弯折
C.水中倒影
D.雨后彩虹
二.多选题(共7小题)
(多选)14.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这是月亮的实像
B.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通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D.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
(多选)15.下列光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对应中正确的是( )
A.镜花水月﹣光的反射
B.雨后彩虹﹣光的色散
C.小孔成像﹣光的折射
D.鱼翔浅底﹣光的直线传播
(多选)16.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看见水中花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太阳被山峰挡住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与人面是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D.“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多选)1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池水映明月”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相同
B.“云在水中飘”,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起舞弄清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多选)1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C.地上的树影 D.塔式太阳能电站的原理
(多选)19.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多选)20.如图所示为G20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的剧照。关于水中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 B.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
C.像是倒立的虚像 D.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三.填空题(共18小题)
21.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见影中的“影”,前者是由 形成的,后者是由 形成的。
22.如图是池塘上方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两幅照片,(1)图甲中的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这是由于 ;
(2)由于刮风,图乙中的水面有涟漪,倒影有些模糊,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
23.如图所示,湖面上一只白鹭正展翅上冲,若以水中的“白鹭”为参照物,白鹭是 的;水中的“白鹭”是光的 形成的虚像。
24.成语“杯弓蛇影”和“如影随形”中的“影”与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有关,前者是由 形成的,后者是由 形成的。
25.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小明看到水中的“云”是 由光的 形成的,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 形成的。
26.如图,为某水文站设计的检测沱江河水位的示意图。光源S与光屏MN在同一水平面上,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方向不变、与水平面成45°角的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P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光屏MN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 (选填“虚像”、“实像”);若光斑P向左移动了2.4m,那么,说明水位升高了 m。
27.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页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发现光点S′向左移动时,说明液面 (填“升高”或“下降”或“不变”)了。
28.人们发明了图甲所示的抬头显示器(简称HUD),它能将水平显示器上显示的重要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通过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成像,避免驾驶员低头看仪表而造成事故,图乙为其工作原理图。
(1)驾驶员看到的像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2)如果成像位置太高,可将显示器适当 (“靠近”或“远离”)挡风玻璃。
29.如图所示是一架飞机在湖面上空飞行时的情景,飞机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 (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飞机上升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湖水深2m,飞机飞行到距水面100m时,飞机与它在水中的像相距 m。
30.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白天漫步于天鹅湖畔,你常会看到天鹅湖水中呈现朵朵白云的美景,其中湖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夜晚湖面上方的彩灯倒影在湖水中,如果一盏彩灯距湖的水面0.8m,此处湖水深3m,则该盏彩灯在湖水中的像距水面为 m。
31.在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有句美丽的诗句“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岸上的美景成了水中的“艳影”是光发生了 现象,所成的像为 (选填“实”或“虚”)像。
32.在泳池游泳前,小明看到泳池旁树木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将小腿浸入水中,看上去浸入水中的小腿 了(填“变长”或“变短”),这是由于光的 缘故。
33.小致看向长春南湖平静的水面,看到的白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像;若南湖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m。
34.湖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所形成,这些“倒影”往往看起来比树木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树木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 进入了水中。
35.小明在家里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他看到的其实是吊灯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3米,则像到吊灯的距离为 米。
36.小丽在瘦西湖边游玩时看到湖畔垂柳成荫,她惊奇的发现一只“小鸟”在水中飞翔。他所看到的是空中小鸟由于光 形成的 (选填“实”或“虚”)像;当小鸟向高处飞行时,水中的“小鸟”将 (变大/变小/不变)。
37.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的河岸上行驶,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虚像/实像),倒影相对于汽车的速度是 m/s。
38.北京冬奥会开慕式上,小演员们双手举着“和平鸽”,随着脚步的移动,脚下盛开出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这一创意来自于冰面倒影。从光学角度看,关于“如影随形”和“冰面倒影”中的“影”,前者是光的 形成的,后者是光的 形成的。小演员和他们的“影”是相对 (选填“运动”或“静止”)。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39.汽车平视显示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在现代家庭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汽车的科技感也是越来越强,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新型智能汽车中的HUD系统。
汽车平视显示系统(如图甲所示),简称HUD,是曾经应用在战斗机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汽车上采用的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简化光路图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
(1)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为避免成的像出现重影,厂方对前挡风玻璃进行了改造,应选用图丙中 图所示的玻璃。
(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度。
(3)人眼从看远处切换为看近处时容易引起眼睛的疲劳,故为了使HUD在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可行性较高且较安全的方案是 。
A.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4)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五.解答题(共1小题)
40.如图是小猫和小聪能够通过平面镜互相看到对方,是因为 ,请在图中用光学作图法画出平面镜,并且画出箭头表示小猫看到小聪的光路。
光的反射现象精选题40道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1.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我们之所以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据此分析。
【解答】解:点亮的灯泡属于光源,会发出光线,未点亮的灯泡会反射点亮的灯泡的光线,使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从而人看到了未点亮的灯泡。
故选:D。
【点评】本题的易错点在于光的传播路线,人的眼睛不会发光,只会接收光线。
2.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水中游”,对于这一有趣现象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和鱼都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鱼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云和鱼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分析】(1)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就会改变传播方向,称为光的反射;
(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解答】解:(1)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所以看见水中的“云”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虚像;
(2)鱼生活在水里,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高了,所以看到了鱼的虚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的区分,抓住二者传播的介质不同是解题的关键,是一道光学基础题。
3.下列是观察对岸的树木在水中倒影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分析】首先确定光的传播方向,然后根据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对各个图进行分析。
【解答】解:
树木在水中倒影,是因为来自岸上树木的光线斜射到水面上发生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所以才能观察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故B正确,
ACD、图中光线来自水中,且光是直线传播或发生光的折射,故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光的反射原理,要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4.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折射
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
C.“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阴晴圆缺的月亮是自然光源
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赏的天上明月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分析】利用下列知识分析判断:
(1)(4)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影子是由于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形成的阴影部分,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3)我们把能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解答】解:
A、酒中明月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B、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物体,阻挡了光的传播,在其后边形成的一个黑色的区域,故B正确;
C、月亮本身并不发光,不是光源,是因为反射了太阳光才被人看见的,故C错误;
D、太阳发出的光射到月亮上发生反射,然后射入人的眼睛,所以,不属于平面镜成像,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5.图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
B.放大镜把文字放大
C.桥在水中形成“倒影”
D.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属于光的折射。所以A不符合题意。
放大镜把文字放大属于凸透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所以B不符合题意。
桥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属于光的反射。所以C符合题意。
鸽子在沙滩上形成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所以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折射、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平时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解区分。
6.某天中午时分太阳几乎直射高雄地区。小明坐在自家汽车里,发现前面车辆后窗反射的阳光,无论两车距离如何,均有刺眼阳光直射入眼睛。则前面车辆的后窗型式可能是图中的( )
A. B.
C. D.
【分析】根据图中车后的角度,即后窗玻璃与地面成的夹角,利用光的反射画图解答此题。
【解答】解:分析各个图中的后窗,其实后窗在图中是看不到的,但可通过车后的角度可以想像得出来。分析后窗玻璃的方位,只有C的后窗玻璃与地面成45度的夹角,太阳光以垂直地面的方向照射到此型式的后窗玻璃上,其反射光以与地面平行的方向射出,直射入人的眼睛。如图所示: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分析后窗玻璃的方位,即后窗玻璃与地面成的夹角,尽管后窗在图中是看不到的,但可通过车后的角度想像得出来。因此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空间想想能力。
7.“五•一”节期间,在南山公园平静的湖水中,小红看到了“鸟在水中飞,鱼在云中游”的美丽画面,她所观察到的“飞鸟”和“游鱼”( )
A.都是折射而成的像
B.分别是反射和折射而成的像
C.都是反射而成的像
D.分别是折射和反射而成的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看到的水中的鸟是空中的鸟以水面为反射面在水中形成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
看到的鱼是由水中的鱼发出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是鱼的虚像。其光路图如下图所示:由于它是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是虚像。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同一幅画面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特别是看到的现象同是在水中,很容易搞错。只有明确了像的形成过程,才明确看到的鱼和鸟为什么都说是虚像。
8.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D.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错误;
D、形影不离中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平时要注意各个现象的形成原因,同时还考查了光的色散,知道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9.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
A.水中“弯折”的筷子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C.天空的彩虹 D.倒映在水中的山
【分析】光现象有以下三种情况: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如: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A、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属光的折射现象,故A错误;
B、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
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C错误;
D、景物水中形成“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0.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古诗词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诗句中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楼台倒影入池塘 B.风吹草低见牛羊
C.潭清疑水浅 D.云生结海楼
【分析】(1)光的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光的折射现象,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
(3)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如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等现象都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
A、“楼台倒影入池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
B、“风吹草低见牛羊”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故B错误。
C、“潭清疑水浅”是由于池底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而形成的,故C错误。
D、“云生结海楼”是海市蜃楼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通过诗句考查了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平时要注意区分。在平时学习中注意将所学知识与自然现象联系起来。
11.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游戏中的“手影” 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
C.山峦在水中的“倒影” D.雨后天空中的“彩虹”
【分析】①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②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③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都是光的折射。
【解答】解:A、游戏中的“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合题意。
B、钢勺在水面处“折断”,是光通过水面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山峦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C符合题意。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被分解成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12.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一叶障目 B.立竿见影 C.镜花水月 D.形影不离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一叶障目、立竿见影、形影不离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选:C。
【点评】此题通过成语的含义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在平时要注意区分,找出它们实质上的不同,并学会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
13.下列光现象可以解释“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光学原理的是( )
A.小孔成像
B.筷子弯折
C.水中倒影
D.雨后彩虹
【分析】平面镜成像现象,平面镜成像成的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
【解答】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的意思:一个人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铜当镜子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原理。
A、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是光在空气与水的界面发生了折射,属于折射现象,故B错误;
C、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正确;
D、雨后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二.多选题(共7小题)
(多选)14.下列与光现象有关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这是月亮的实像
B.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C.通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D.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
【分析】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比如透镜成像、水变浅了、水中的筷子折断了等;
光的反射是指光线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出去的现象,比如平面镜成像;
平面镜成像特点:正立等大的虚像。
【解答】解:A、夜晚看到湖水中的一轮明月,这是月亮的虚像,故A错误。
B、雨过天晴,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正确;
C、通过汽车后视镜观察到后面的景物,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故C错误;
D、建筑物上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格外“刺眼”,这是光的镜面反射现象,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此题涉及到平面镜成像特点,镜面反射,光的色散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光学综合题。
(多选)15.下列光现象与其形成原因的对应中正确的是( )
A.镜花水月﹣光的反射
B.雨后彩虹﹣光的色散
C.小孔成像﹣光的折射
D.鱼翔浅底﹣光的直线传播
【分析】常见的光现象包括以下三种:
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就会发生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就是光的反射,我们能够看到不发光的物体也是由于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解答】解:A、镜花水月是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故A正确;
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故B正确;
C、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故C错误;
D、鱼翔浅底: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成语、诗词、歌词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要从字面去理解其含义,是一种创新的题型。
(多选)16.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许多优美的诗词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下列诗词与对应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君看池水湛然时,何曾不受花枝影”——看见水中花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太阳被山峰挡住可以用光沿直线传播解释
C.“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与人面是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
D.“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看见水中花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
B、太阳被山峰挡住是由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正确;
C、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相对于平面镜是对称的,桃花与人面不是平面镜成像时物与像的关系,故C错误;
D、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AB。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多选)17.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池水映明月”与小孔成像的形成原因相同
B.“云在水中飘”,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C.“起舞弄清影”,影子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池水映明月”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小孔成像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二者形成原因不同,故A错误;
B、“云在水中飘”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正确;
C、影子是由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手影游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部分光现象的了解与认识,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等,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但难度不大。
(多选)18.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C.地上的树影 D.塔式太阳能电站的原理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
C、地上的树影的形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C符合题意;
D、塔式太阳能电站的平面镜可以反射光线,故D符合题意;
故选:ABD。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具体生活实例,需要利用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判断;能否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本题的解题关键。
(多选)19.关于光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中倒影”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B.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
C.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
D.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分析】(1)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2)光在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4)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解答】解:A、“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故A错误;
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光在反射时,反射角一定等于入射角,故B正确;
C、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靠近法线时,反射光线也靠近法线,故C正确;
D、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反射现象,难度不大,正确理解光的反射定律是解答此题关键。
(多选)20.如图所示为G20峰会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的剧照。关于水中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 B.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
C.像是倒立的虚像 D.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分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正立的虚像;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故AD正确。
故选:A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了解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进行解答。
三.填空题(共18小题)
21.生活中经常提到的“影,与我们所学到的光学知识有关。例如,水中倒影和立竿见影中的“影”,前者是由 光的反射 形成的,后者是由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形成的。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立竿见影”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不透明的竿上而形成的影子。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点评】此题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影”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在平时一定要区分开两种影的区别,要搞清倒影和影子的成因,二者不要混淆。
22.如图是池塘上方警示牌和它在水中“倒影”的两幅照片,(1)图甲中的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这是由于 一部分光线折射进入水中,使得水面反射的光线减少 ;
(2)由于刮风,图乙中的水面有涟漪,倒影有些模糊,这是由于光发生了 漫反射 。
【分析】(1)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
(2)光照射到不平的反射面上时会发生光的漫反射现象。
【解答】解:(1)图甲中的倒影没有牌子本身明亮,是因为一部分光线被反射到空气中,一部分光线折射进入水中,使得水面反射的光线减少,所以倒影暗了一些;
(2)水面有涟漪,则一部分光线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了四面八方,使得倒影有些模糊。
故答案为:(1)一部分光线折射进入水中,使得水面反射的光线减少;(2)漫反射。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难度不大。
23.如图所示,湖面上一只白鹭正展翅上冲,若以水中的“白鹭”为参照物,白鹭是 运动 的;水中的“白鹭”是光的 反射 形成的虚像。
【分析】(1)在研究物体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的标准,即参照物,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发生变化,则运动,不发生变化,则静止。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
水中的“白鹭”为白鹭通过水面所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白鹭正展翅上冲,由于白鹭和它所成的像相对于水面是对称的,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像与白鹭间有位置的变化,故白鹭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运动;反射。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光的反射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24.成语“杯弓蛇影”和“如影随形”中的“影”与我们所学的光学知识有关,前者是由 光的反射 形成的,后者是由 光的直线传播 形成的。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要掌握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解答】解:“杯弓蛇影”酒中的“弓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如影随形”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而形成的影子。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
【点评】此题主要通过两种不同的“影”考查了学生对光的反射和光的直线传播的理解。在平时一定要区分开两种影的区别,要搞清倒影和影子的成因,二者不要混淆。
25.小明在平静的湖边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小明看到水中的“云”是 由光的 反射 形成的,看到水中的“鱼”是由光的 折射 形成的。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同时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1)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所以看见水中的“云”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2)鱼生活在水里,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高了,所以看到了鱼的虚像。
故答案为:反射;折射。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同一幅画面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特别是看到的现象同是在水中,很容易搞错。相同之处还有,都是虚像,不同之处是,成像原理不同,做题时一定要仔细,认真。
26.如图,为某水文站设计的检测沱江河水位的示意图。光源S与光屏MN在同一水平面上,从光源S发出的一束方向不变、与水平面成45°角的光,经水面反射后,在光屏上的P点处形成一个光斑,光斑的位置随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光屏MN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 虚像 (选填“虚像”、“实像”);若光斑P向左移动了2.4m,那么,说明水位升高了 1.2 m。
【分析】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
②S为点光源,P为反射光线上的一点,本题的关键是入射点(或反射点)的确定;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和像点与发光点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反射光线。根据光路图,利用数学方法可得出当光斑移动时水位的变化。
【解答】解:
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等距、像物等大、虚像;故光屏MN在水中所形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先通过水面作出发光点S的对称点S′,连接S′P交平面镜于点O,SO为入射光线,OP为反射光线,如下图所示:若光斑P向左移动到A点,如下图所示,则说明水位上升了。
由题知PA=CO=2.4m,
因为从S点发出的一束与水平面成45°角,则△CFO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所以EF=CO=×2.4m=1.2m,即水位升高了1.2m。
故答案为:虚像;1.2。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能正确作图并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是解答的关键。
27.如图所示是一种液面升降监测装置原理图,电光源S发出的一束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 80° ;光经液面反射后射到页面上方水平标尺上的S′点,当发现光点S′向左移动时,说明液面 升高 (填“升高”或“下降”或“不变”)了。
【分析】(1)根据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可确定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
(2)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当液面发生变化时,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作图可根据光点S的移动方向确定液面变化情况。
【解答】解:(1)由“激光与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静的液面”,可得入射角为90°﹣50°=40°.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为40°,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80°。
(2)当液面上升时,由于入射角的大小不变,所以反射光线与原来的反射光线平行;反射光斑将向左移动,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80°;升高。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镜面反射来解释分析液面微变监视器的原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会根据掌握的知识采用多种方法作图。
28.人们发明了图甲所示的抬头显示器(简称HUD),它能将水平显示器上显示的重要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导航等通过挡风玻璃(看作平面镜)成像,避免驾驶员低头看仪表而造成事故,图乙为其工作原理图。
(1)驾驶员看到的像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
(2)如果成像位置太高,可将显示器适当 靠近 (“靠近”或“远离”)挡风玻璃。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2)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跟物体大小有关,跟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没有关系。
【解答】解:(1)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驶员看到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2)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高,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靠近挡风玻璃。
故答案为:(1)反射;(2)靠近。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平面镜成像原理及其特点的理解和掌握,属于基础题目,难度不大。
29.如图所示是一架飞机在湖面上空飞行时的情景,飞机在水中的倒影是光在平静的水面发生 镜面 (填“镜面”或“漫”)反射形成的,飞机上升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 不变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湖水深2m,飞机飞行到距水面100m时,飞机与它在水中的像相距 200 m。
【分析】倒影是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因为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光可以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
飞机飞行到距水面100m时,则飞机在湖里所成的像距离水面也是100m,所以飞机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为100m+100m=200m;
因为平面镜成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当飞机上升时,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镜面;不变;20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和掌握,紧扣平面镜成像原理和成像特点去分析即可比较容易地做出解答。
30.金秋十月,天高云淡,白天漫步于天鹅湖畔,你常会看到天鹅湖水中呈现朵朵白云的美景,其中湖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 虚像 .(选填“实像”或“虚像”);夜晚湖面上方的彩灯倒影在湖水中,如果一盏彩灯距湖的水面0.8m,此处湖水深3m,则该盏彩灯在湖水中的像距水面为 0.8 m。
【分析】(1)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虚像,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
【解答】解:(1)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白云就是通过水面成虚像,出现在水面上的;
(2)一盏彩灯距湖的水面0.8m,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物像等距,可知,该盏彩灯在湖水中的像距水面也为0.8m。
故答案为:反射;虚像;0.8。
【点评】反射与折射都能形成虚像,主要区别是反射形成的虚像关于反射面对称,物像分布在反射面的两侧;折射形成的虚像,像和物在界面的同一侧。
31.在徐志摩《再别康桥》中有句美丽的诗句“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岸上的美景成了水中的“艳影”是光发生了 反射 现象,所成的像为 虚 (选填“实”或“虚”)像。
【分析】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水中的“艳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即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所以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故答案为:反射;虚。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光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此题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体现了生活处处是物理的理念。
32.在泳池游泳前,小明看到泳池旁树木在水中的倒影,这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将小腿浸入水中,看上去浸入水中的小腿 变短 了(填“变长”或“变短”),这是由于光的 折射 缘故。
【分析】①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平面镜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虚像,知道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②要掌握光的折射现象。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泳池旁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的虚像。
从水中小腿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会看到小腿变浅的虚像,且小腿变短了。
故答案为:反射;变短;折射。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通过同一幅画面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现象。特别是看到的现象同是在水中,很容易搞错。相同之处还有,都是虚像,不同之处是,成像原理不同,做题时一定要仔细,认真。
33.小致看向长春南湖平静的水面,看到的白云是由于光的 反射 形成的 虚 像;若南湖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 大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m。
【分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白云通过水面成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虚像,物像等大、物像等距、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
【解答】解: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白云就是通过水面成虚像,出现在水面上的;
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应等于白云到水面的距离,肯定大于3m。
故答案为:反射;虚;大于。
【点评】反射与折射都能形成虚像,主要区别是反射形成的虚像关于反射面对称,物像分布在反射面的两侧;折射形成的虚像,像和物在界面的同一侧。
34.湖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 反射 所形成,这些“倒影”往往看起来比树木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树木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 折射 进入了水中。
【分析】①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是由光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是人的主观感觉,不能用光屏承接。
②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
【解答】解:①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虚像;所以树木在湖中的“倒影”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②光射到水面时,一部分光线发生了反射,另一部分发生了折射而进入水中,所以这些“倒影”看起来比建筑物本身“暗”一些。
故答案为:反射;折射。
【点评】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看见的景物是景物反射的光线,而倒影是景物反射的光线到水面,在被水面吸收一部分后再反射出来,所以亮度肯定不及景物本身了。
35.小明在家里通过光亮的瓷砖地面看到了挂在天花板上的吊灯,他看到的其实是吊灯 正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如果吊灯到地面的距离是3米,则像到吊灯的距离为 6 米。
【分析】光亮的瓷砖相当于平面镜,依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成的像是虚像,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光亮的瓷砖相当于平面镜,它能成天花板上的吊灯的像,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即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所以是正立等大的虚像;
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吊灯离地面3m,吊灯的像离地面上也应是3m;则像到吊灯的距离为6m;
故答案为:正立;虚;6。
【点评】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像与物对应点连线与镜面垂直;虚像。
36.小丽在瘦西湖边游玩时看到湖畔垂柳成荫,她惊奇的发现一只“小鸟”在水中飞翔。他所看到的是空中小鸟由于光 反射 形成的 虚 (选填“实”或“虚”)像;当小鸟向高处飞行时,水中的“小鸟”将 不变 (变大/变小/不变)。
【分析】平静的湖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水中的“小鸟”是小鸟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平面镜成像规律: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与物体大小相同、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
【解答】解:
平静的湖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在水中飞翔的“小鸟”是小鸟经水面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等大,故当小鸟向高处飞行时,水中“小鸟”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反射;虚;不变。
【点评】牢记平面镜成像特点、能否区分三种光现象: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37.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水平的河岸上行驶,它在水中的倒影是 虚像 (虚像/实像),倒影相对于汽车的速度是 0 m/s。
【分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汽车在水中成虚像;汽车沿河岸水平行驶,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倒影(像)也沿河岸以相同的速度水平运动,据此分析汽车和倒影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改变,从而得出倒影相对于汽车的速度。
【解答】解: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汽车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成的是虚像;
汽车沿河岸水平行驶,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倒影(像)也沿河岸以相同的速度水平运动,则汽车和倒影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倒影相对于汽车的速度为0m/s。
故答案为:虚像;0。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用,难点是判断倒影相对于汽车的速度。
38.北京冬奥会开慕式上,小演员们双手举着“和平鸽”,随着脚步的移动,脚下盛开出一朵朵晶莹洁白的雪花如影随形,这一创意来自于冰面倒影。从光学角度看,关于“如影随形”和“冰面倒影”中的“影”,前者是光的 直线传播 形成的,后者是光的 反射 形成的。小演员和他们的“影”是相对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
【分析】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就是光的反射。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
【解答】解:如影随形中影是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冰面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小演员和他们的“影”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是相对静止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反射;静止。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光的反射及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
四.综合能力题(共1小题)
39.汽车平视显示系统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在现代家庭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汽车的科技感也是越来越强,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新型智能汽车中的HUD系统。
汽车平视显示系统(如图甲所示),简称HUD,是曾经应用在战斗机上的一项先进技术,汽车上采用的HUD是为了高速行驶的车辆而研发,在高速行驶时,如果驾驶员低头观看仪表信息,在前方遇有紧急情况就有可能因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而造成事故,HUD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简化光路图如图乙),将显示器上的重要行车数据通过前挡风玻璃射在正前方,驾驶员透过挡风玻璃往前方看的时候,能够轻易的将车外的景象与车辆信息通过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融合在一起。
(1)HUD有一个技术难题,即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为避免成的像出现重影,厂方对前挡风玻璃进行了改造,应选用图丙中 C 图所示的玻璃。
(2)已知某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 45 度。
(3)人眼从看远处切换为看近处时容易引起眼睛的疲劳,故为了使HUD在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可行性较高且较安全的方案是 A 。
A.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
B.将显示器安装在后挡风玻璃上
C.将显示器上的字体变大
(4)某驾驶员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 远离 (选填“远离”或“靠近”)挡风玻璃。
【分析】(1)由于玻璃有一定厚度,所以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
(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分析解答;
(3)为了使像到眼睛的距离大于2m应该充分利用平面镜成像增大视觉空间的特点,分析解答;
(4)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1)挡风玻璃所成的像易产生重影,影响使用效果,重影产生的原因是挡风玻璃有一定的厚度,两个面都会反射成像,为避免成的像出现重影,厂方对前挡风玻璃进行了改造,玻璃的一面是直的,另一面是向里倾斜的,应选用图C;
(2)车辆HUD显示器水平放置在中控台上,通过挡风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由于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则挡风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45度;
(3)为了使挡风玻璃所成的像离人眼距离达2米以上,甚至更远,以便避免观察数据时眼睛的疲劳,利用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对称,可以让显示器上的信息通过多面平面镜多次成像,故A正确;
(4)因为像到平面镜的距离随着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减小而减小,当发现挡风玻璃所成的像过低,不便于观察,这时就需要将显示器沿水平方向远离挡风玻璃。
故答案为:(1)C;(2)45;(3)A;(4)远离。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考查了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属于常考题目,难度不大。
五.解答题(共1小题)
40.如图是小猫和小聪能够通过平面镜互相看到对方,是因为 反射光路可逆 ,请在图中用光学作图法画出平面镜,并且画出箭头表示小猫看到小聪的光路。
【分析】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在作图过程中,特别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首先做出法线,后确定镜面位置。
【解答】解:小聪和小猫互相能看到对方,说明: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首先做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即法线。然后做法线的垂线即镜面的位置。因为小猫看到小聪的光路,所以光线从小聪的方向射出,如图所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做到灵活运用。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0/15 6:19:50;用户:13784622801;邮箱:13784622801;学号:37960971
教科版八年级上册2 光的反射定律测试题: 这是一份教科版八年级上册2 光的反射定律测试题,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2 光的反射定律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 在光的世界里2 光的反射定律课后作业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对图中所示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3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上册3 科学探究:平面镜成像课后复习题,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光现象中,属于镜面反射的是,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