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5)地貌的观察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80357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5)地貌的观察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80357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5)地貌的观察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380357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含答案)
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5)地貌的观察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5)地貌的观察,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地貌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地点组合相对高度最大的是,“九曲十八弯”河段上的地貌,86米,考察人员合影地的地貌类型是,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下图为某观察者观察某地地貌时绘制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A、B、C、D四点中,最适合观察图中地貌的是( )
A.AB.BC.CD.D
2.关于地貌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貌观察的顺序是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
B.观察者描述地貌时,按照从小到大,从低级地貌到高级地貌
C.某地的绝对高度一定大于相对高度
D.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
下图为某地理考察小组在我国某地进行科学考察时绘制的景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观察该区域地貌全景时,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4.下列地点组合相对高度最大的是( )
A.甲和乙B.甲和丙C.乙和丙D.乙和丁
开都河流经巴音布鲁克草原(巴音布鲁克草原位于天山腹地,四周雪山环抱)时,河道蜿蜒。曲折,因此有“九曲十八弯”的美称,日落时可以映照出九个落日的倒影。下图为开都河上的落日倒影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九曲十八弯”河段上的地貌( )
A.以风力堆积为主B.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C.石灰岩广布D.可能会形成牛轭湖
6.野外进行地貌观察时,一般采用从宏观到微观的观察顺序,以下观察顺序正确的是( )
A.巴音布鲁克草原→S形河湾→凹凸河岸
B.凹凸河岸→S形河湾→河床剖面
C.巴音布鲁克草原→天山→凹凸河岸
D.U形河谷→巴音布鲁克草原→凹凸河岸
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共同向世界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为8848.86米。下图为考察人员的合影照。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7.考察人员合影地的地貌类型是( )
A.冰川地貌B.流水地貌C.风成地貌D.岩溶地貌
8.墨镜是考察人员的必需装备,主要考虑到考察地( )
A.太阳辐射强B.大气能见度高C.风力作用强D.积雪反射率高
9.在珠峰峰顶,便携式定位接收机获取的位置数据来自( )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5G通信技术D.无人机自动测量
某河谷中有一块高约二百米的巨大石灰岩崖壁,上面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图为“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0.洞穴成因最有可能是( )
A.流水溶蚀B.风力侵蚀C.冰川侵蚀D.海水侵蚀
11.该地貌在我国的典型分布区是( )
A.东北平原B.黄土高原C.云贵高原D.华北平原
12.下列关于地貌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观察地貌时,只观察坡度和坡向
B.根据相对高度也可以划分山地、平原、丘陵等地貌
C.根据东西方位判断阳坡和阴坡,根据南北方向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D.观察地貌时,应关注地形分布和地表特征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示意北半球中纬度某河流上、中、下游分布。
(1)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有____和____。
(2)河流上游河谷横剖面呈____字形,壁岸____,河床底部____。
(3)图中P处地貌是____,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河流____。M处地貌是____,由于水流速度____,泥沙____而形成。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观察地貌时,最适宜选在高处且视野广阔的地方。图中B处最高且视野辽阔,B项正确。A处位置较低,A项错误。C处低洼的山谷处,不易观察,C项错误。D处位于平原,最不适宜观察地貌,D项错误。故选B。
2.答案:D
解析:观察地貌的顺序是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A项错误。观察地貌得按照从大到小,从高级地貌到低级地貌的顺序,B项错误。绝对高度不一定大于相对高度,比如相对于海平面以下的地方,相对高度更大,C项错误。相对高度大、坡度大的地貌,一般较陡,D项正确。故选D。
3.答案:B
解析:观察区域地貌全景时,宜选择在海拔较高、视野较开阔的地方,山顶视野开阔,便于观察全景。观察图示区域地貌时,乙地为最高地点,故选择该地为观察地点能看到整个区域,B正确;甲地在鞍部,两侧有山顶阻挡视线,丙丁两地地势太低,都不能观察到整个区域的地貌,故ACD错误。故选B。
4.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图示区域地势最高的地点为乙,图示区域地势最低的地点为丙,对比可知,乙和丙相对高度最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5.答案:D
解析:“九曲十八弯”说明当地曲流发育。在地形平坦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D正确;“九曲十八弯”河段上的地貌是流水侵蚀的结果,A错误;河流曲流大多发育在地表相对平坦、物质软硬适度的区域,B错误;石灰岩广布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景观主要有孤峰、峰林、峰丛、洼地、丘陵、落水洞和干谷等,C错误。故选D。
6.答案:A
解析:在野外进行地貌观察时,一般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答案:A
解析:该区域海拔高,气温低,冰川融化少,流水作用不明显,B错误;风成地貌一般是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或风力侵蚀形成的戈壁、雅丹地貌等,干旱地区风成地貌分布广,而图片中的人员穿着较厚,说明该地温度较低,背后有着起伏的白色山峰,更像是雪山,A正确、C错误;岩溶地貌主要是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溶洞等,与图示不符,D错误。故选A。
8.答案:D
解析:墨镜的作用是为了保护眼睛,冰川分布地区海拔较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应戴遮阳帽遮阳,该区域太阳辐射强,积雪广布,积雪反射率高,会直接导致到达考察人员眼睛内的辐射强,容易发生“雪盲”,必须戴墨镜保护眼睛,故若不戴墨镜,与太阳辐射强相比,积雪反射率高对眼睛的伤害更大,D正确、A错误;大气能见度高,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强,与A相比,B只是太阳辐射强的一个原因,B错误;戴墨镜主要不是抵御大风,C错误;积雪反射率高会导致到达考察人员眼睛内的辐射强,必须戴墨镜保护眼睛,D正确。故选D。
9.答案:B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是对空间数据的处理,并不能直接获取位置信息,A错误;5G通信技术主要作用于通信方面,无法提供定位服务和信息,C错误;无人机自动测量主要是依靠无人机上携带的工具进行定位,但考察人员是登顶测量的,并未使用无人机,D错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即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定位和导航系统,可以提供准确的位置信息,B正确。故选B。
10.答案:A
解析: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岩壁主要为石灰岩(可溶性强),河谷所在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流水侵蚀(溶蚀)作用比较强烈,A正确。该地气候湿润,风力侵蚀作用并不显著,B错误。该洞穴的形成与冰川侵蚀和海水侵蚀无关,CD错误。故选A。
11.答案:C
解析:石灰岩在流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下会形成岩溶地貌,我国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C正确。东北平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等地区岩溶地貌并不典型。故选C。
12.答案:D
解析:坡度和坡向是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不是唯一内容,A错误。根据绝对高度划分山地、平原等地貌,B错误。一般根据南北方位判断阳坡和阴坡,C错误。观察地貌时,应关注地形分布和地表特征,D正确。故选D。
13.答案:(1)坡度;高度
(2)V;陡峭;起伏不平
(3)牛轭湖;裁弯取直;三角洲;慢;淤积
解析:(1)根据所学地理知识可知,地貌观察的重要内容是高度和坡度,其中高度包括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坡度包括坡度、坡向,有时候也需要观察高度和坡度的组合等。
(2)河流上游地区地势起伏大,流速快,河流的下蚀能力强,壁岸陡峭,河床底部起伏不平,河谷剖面形态多呈V字形。
(3)根据图示信息可知,P处地貌应为牛轭湖,其形成原因是: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较强,河道弯曲,曲流发育,洪水期河流裁弯取直,原先河道废弃,废弃河道形成牛轭湖。M处位于河流入海口,河流携带泥沙入海,受海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淤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0常见地貌类型和地貌的观察,共3页。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4)冰川地貌,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②表示的地貌名称是,最典型的峡湾地貌分布于, 图示地貌为,与河流三角洲相比,冰碛垄堆积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地貌题型专练(3)海岸地貌,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①地貌为,①②两地貌景观分别属于,塑造送别角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古海蚀崖形成的原因是,海蚀柱的形成过程可反映出,图示崖壁上部未来可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