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各学科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免疫应答分为三个阶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12月质量检测考试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 从眼镜蛇毒中分离出来的α-神经毒素能以特异的、几乎不可逆的状态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阻止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与该受体的结合。若被眼镜蛇咬伤,蛇毒注入人体后,体内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
A. 浆细胞表面的受体能特异性识别蛇毒,并产生相应抗体
B. B细胞受蛇毒的刺激增殖、分化成记忆细胞
C. 蛇毒的清除不需要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共同配合
D. 机体内兴奋的传递过程受阻,兴奋性降低
【答案】A
【解析】
【分析】1、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和B细胞。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2、浆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只产生抗体。
【详解】A、浆细胞表面没有受体,不能识别蛇毒,A错误;
B、B细胞会受抗原刺激从而增殖分化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B正确;
C、蛇毒的清除只会受到体内体液免疫的作用,细胞免疫不参与蛇毒的清除,C正确;
D、蛇毒中的a-神经毒素能以特异的、几乎不可逆转的状态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从而阻止乙酰胆碱与该受体结合,阻止机体内兴奋的传递过程,导致兴奋性降低,D正确。
故选A。
2. 今年3月,我国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成为国际上第一个获批临床使用的新冠病毒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是将最有效的抗原成分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在体外细胞中表达。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的ACE—2结合,以启动感染。S蛋白由两个功能亚基S1和S2组成。S1包含受体结合结构域,让病毒初步附着到宿主细胞表面,而S2负责膜的融合,使得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重组亚单位新冠蛋白疫苗的有效成分为S2
B. 制备重组亚单位新冠蛋白疫苗时,需获取大量新冠病毒S蛋白基因
C. 接种重组亚单位新冠蛋白疫苗后,T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抗体
D. 与灭活病毒疫苗相比,重组亚单位新冠蛋白疫苗安全性高,但免疫作用差
【答案】B
【解析】
【分析】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疫苗后,人体内可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抵抗力。
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在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包括四个步骤:目的基因的筛选与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S1能让病毒初步附着到宿主细胞表面,S2能使病毒的膜与人体细胞膜融合,因此阻断S1、S2的作用能抑制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内,故重组亚单位新冠蛋白疫苗的有效成分为S1和S2,A错误;
B、由题意可知,重组亚单位蛋白疫苗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的,在制备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大量扩增S蛋白基因,用于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B正确;
C、由分析可知,接种重组亚单位新冠蛋白疫苗后,B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C错误;
D、利用基因工程制备的疫苗纯度高、特异性强,比灭活病毒疫苗的效果好,免疫作用强,D错误。
故选B。
3. 关于甲型H1N1流感病毒与H7N9流感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H7N9病毒侵入人体时,注射H1N1流感疫苗后产生的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B. 为检测胸腺肽对两种病毒的影响,可用含有胸腺肽的培养基培养两种病毒
C. H7N9流感病毒进入人体细胞之前,常有体液免疫降低其感染性
D. 都可以引起机体产生抗体并与宿主细胞内的病毒结合
【答案】C
【解析】
【分析】对于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对于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最后清除。
【详解】A、一种记忆细胞只能特异性的识别一种抗原,注射的甲型H1N1病毒疫苗后产生的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与H7N9病毒侵入无关,A错误;
B、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宿主细胞,先用培养基培养宿主细胞,再用活细胞培养病毒,B错误;
C、H7N9流感病毒进入人体细胞之前,常有体液免疫产生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降低其感染性,C正确;
D、抗体不能与宿主细胞内的病毒结合,需要效应T细胞将靶细胞裂解,然后才能和抗原结合,D错误。
故选C。
【点睛】
4. 免疫应答分为三个阶段:①感应阶段;②增殖分化阶段;③效应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针对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②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需接受吞噬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的信息
B. 体液免疫过程中,①中一个成熟的B细胞可以被任何一种细胞外病原体致敏
C. ②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在胸腺中大量增殖
D. ③过程中,记忆细胞群杀灭和清除被病原体侵染的体细胞
【答案】A
【解析】
【分析】1.体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再与B细胞结合;
(2)增殖分化阶段: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3)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细胞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
(2)增殖分化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
(3)效应阶段:细胞毒性T细胞发挥效应。
【详解】A、针对被病原体感染的体细胞,②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需接受来自吞噬细胞分泌的免疫活性物质的信息,然后才能发生相应的变化,A正确;
B、胞外病原体是抗原,B细胞与抗原的识别具有特异性,体液免疫过程中,①阶段中一个成熟的B细胞只能被一种细胞外病原体致敏,B错误;
C、辅助性T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在胸腺中发育成熟,C错误;
D、③过程中,细胞毒性T细胞群杀灭和清除被病原体侵染的体细胞,D错误。
故选A。
5. 如图表示机体的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抗原刺激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和B细胞会分化,但不会增殖
B. 浆细胞与细胞毒性T细胞相比,具有更加丰富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 细胞毒性T细胞引起靶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中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后,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这是体液免疫的过程,抗原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可以增殖分化,同时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靶细胞接触,将靶细胞裂解这是细胞免疫的过程。
【详解】A、细胞毒性T细胞会增殖,B细胞也会增殖、分化为浆B细胞和记忆细胞,A错误;
B、浆细胞能合成分泌抗体,抗体的化学本质是分泌蛋白,所以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更多,B正确;
C、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C正确;
D、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对机体具有积极意义,属于细胞凋亡,D正确。
故选A。
6. 植物激素突变体是指由于基因突变而引起植物激素缺陷的突变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由于基因突变影响了激素合成过程中的某个环节,导致激素无法合成,称为合成型突变体;二是由于某种原因使激素不能发挥正常功能,称为敏感型突变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通过X射线、化学试剂等方法诱导产生植物激素突变体,可供研究植物激素的功能
B. 合成型生长素突变体可表现出生长缓慢,单侧光照射培养后失去向光弯曲生长的特性
C. 若乙烯受体基因发生突变会产生敏感型突变体,其果实成熟延缓,可通过喷洒乙烯缓解
D. 若某突变体的细胞分裂素运输受阻,即使激素含量正常也可能出现侧枝发育缓慢的症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1、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详解】A、通过X射线(物理方法)、化学试剂(化学方法)等方法可以诱导产生植物激素突变体,利用植物激素突变体与正常植物进行对比,可以来研究植物激素的功能,A正确;
B、合成型生长素突变体由于缺乏生长素,因此生长缓慢,由于植物的向光性与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有关,因此合成型生长素突变体可能失去向光生长的特性,B正确;
C、若乙烯受体基因发生突变,乙烯将不能发挥作用,因此产生敏感型突变体,其果实成熟延缓,喷洒乙烯后仍无法恢复正常,C错误;
D、细胞分裂素主要由根尖合成,具有促进侧枝,发育的功能,若在植物体内运输受阻,则会出现虽然激素含量正常,但侧枝发育缓慢的症状,D正确。
故选C。
7. 下列关于农业生产措施或作物生理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将成熟木瓜与未成熟柿子一起放置,柿子成熟快,其原理是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B. 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植株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其原因是水稻合成分泌过多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导致植株过度增高
C. 用人尿反复浸过的黄泥封裹树枝,树枝易生根,其原理是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
D. 玉米即将成熟时,若经历干热后又遇大雨,种子易在穗上发芽,其可能原因是高温降解玉米产生的脱落酸,解除了种子休眠,种子吸水萌发
【答案】B
【解析】
【分析】乙烯:促进果实成熟;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赤霉素:促进茎的伸长、引起植株快速生长、解除休眠和促进花粉萌发等生理作用;脱落酸:促进果实与叶的脱落。
【详解】A、将成熟木瓜放在未成熟的柿子里会促进柿子的成熟,原因是成熟的木瓜释放出乙烯,催熟了未成熟的柿子。故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乙烯,A正确;
B、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植株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其原因是赤霉菌合成分泌过多的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导致植株过度增高,B错误;
C、人尿中含有植物的生长素,用人尿反复浸过的黄泥封住枝条,可促进生根,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的原理,这和植物激素有关,C正确;
D、持续高温降雨,玉米种子中的脱落酸被降解,种子内脱落酸含量降低,抑制发芽的作用减弱,导致种子在穗上发芽,D正确。
故选B。
8. 如图所示,甲、乙分别用不透光的锡箔纸套在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丙、丁、戊则分别用不透水的云母片插入燕麦胚芽鞘的不同部位,从不同方向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胚芽鞘的生长情况是( )
A. 甲直立生长,乙向左弯曲生长
B. 乙向右弯曲生长,丙向左弯曲生长
C 甲直立生长,丁不生长不弯曲
D. 丁直立生长,戊向右弯曲生长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长素合成部位和感光部位都在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作用部位和胚芽鞘向光弯曲的部位都是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单侧光照可以使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使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向光侧生长素少,生长慢。
【详解】甲中,胚芽鞘尖端被遮住,不能接受到单侧光照射,因此生长素分布均匀,甲直立生长;
乙中,尖端接收到单侧光照射,导致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因此乙向光(右)弯曲生长;
丙中,由于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且云母片竖直插入尖端,导致两侧生长素浓度均匀,因此丙直立生长;
丁中,由于云母片水平插入胚芽鞘尖端以下,导致尖端产生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下面,所以丁不能生长;
戊中,云母片没有完全插入尖端以下,导致左边生长素浓度高,右边没有生长素,所以戊向右弯曲生长。
故选C。
9. 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石蒜鳞茎产量的影响,将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处理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多效唑通过增强AGPase活性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B. 对照组应使用等量清水处理与实验组长势相同的石蒜幼苗
C. 喷施赤霉素能促进石蒜植株的生长,提高鳞茎产量
D. 该实验设计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与对照组比较,多效唑可提高鳞茎中合成淀粉的关键酶AGPase的活性,赤霉素降低AGPase的活性。
【详解】A、由图可知,多效唑可以增强AGPase活性,促进鳞茎中淀粉的合成,间接参与细胞代谢,A错误;
B、由题“适量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的粉末分别溶于少量甲醇后用清水稀释”可知,对照组应使用等量的甲醇-清水稀释液处理,B错误;
C、由题可知,赤霉素降低AGPase的活性,进而抑制鳞茎中淀粉的积累,根据石蒜地下鳞茎的产量与鳞茎内淀粉的积累量呈正相关,喷施赤霉素不能提高鳞茎产量,反而使得鳞茎产量减少,C错误;
D、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用外源激素赤霉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处理遵循了实验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D正确。
故选D
10. 为研究不同浓度赤霉素和水杨酸对大扁杏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部分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用大扁杏种子最好采摘自同一植株
B. 50ml/LKMnO4浸泡10min的目的是促进大扁杏种子的休眠
C. 实验结果说明赤霉素和水杨酸均能促进大扁杏种子的萌发
D. 在实际生产中,种子的萌发还受土壤、雨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水杨酸对大扁杏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中的自变量是赤霉素和水杨酸的浓度,因变量是发芽率;由图示分析可知,随着赤霉素和水杨酸浓度的增加,种子发芽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详解】A、为了控制实验的无关变量,并保持一致,实验用大扁杏种子最好采摘自同一植株,A正确;
B、KMnO4具有杀菌作用,故用50ml/LKMnO4浸泡大扁杏种子10min的目的主要是杀菌,防止种子感染细菌霉变,B错误;
C、与对照组相比,随着赤霉素和水杨酸浓度的增加,种子的萌发率逐渐增大,故实验结果说明赤霉素和水杨酸均能促进大扁杏种子的萌发,C正确;
D、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包括水分、温度和空气等,故在实际生产中,种子的萌发还受土壤、雨水、温度等因素的影响,D正确。
故选B。
11. 调查法是生物学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调查沿河岸分布的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宜采用五点取样法
B. 调查某濒临灭绝的大型肉食动物的种群数量时,宜采用标记重捕法
C. 调查某湖泊小球藻种群密度,应采用抽样检测法
D. 调查分布范围小而个体大的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时,应采用目测估计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当种群数量极少,调查其种群数量时,应该逐个计数。
【详解】A、沿河岸通常为长方形,因此调查沿河岸的某植物的种群密度适宜采用等距取样法,A错误;
B、濒临灭绝的动物数量极少而且是大型肉食动物,适合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不适合用标记重捕法,B错误;
C、抽样检测法可用于某湖泊小球藻种群密度,C正确;
D、调查分布范围小而个体大的生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时,应采用记名计算法,D错误。
故选C。
12. 沙漠蝗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迁徙性害虫,给多国粮食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2022年6月18日,黄文江研究员领导的团队发布了2022年第6期亚非沙漠蝗灾情监测与评估报告,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智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调查沙漠蝗卵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B. 植被为沙漠蝗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对蝗虫种群的分布具有重要影响
C. 沙漠蝗发出的声音能吸引异性前来交配,这种信息种类属于物理信息
D. 沙漠蝗有的天上飞,有的地上爬,虫卵在地下,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答案】D
【解析】
【分析】1、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记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2、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外貌和时间节律,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
【详解】A、虫卵活动范围小,故调查沙漠蝗卵的种群密度常采用样方法,A正确;
B、植被条件为沙漠蝗生存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因此对蝗虫种群数量变化及分布具有重要影响,B正确;
C、声音属于物理信息,C正确;
D、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垂直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种群,而题干中的沙漠蝗属于同一种群,D错误。
故选D。
13. 如图为某种群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c点时,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B. 如果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在b点进行捕获
C. 如果要持续捕获该种群个体,应使捕获后增长速率保持在a点
D. 图1中K值对应图2中a点时种群数量,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D
【解析】
【分析】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最容易恢复至K值,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产量,捕捞作业时,应该使种群数量保持在K/2左右;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图2中b点,即K值左右。
【详解】A、c点的增长速率为负数,种群的数量下降,故该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A正确;
B、若想一次性获得最大捕获量,应选择图2中b点,即K值左右,此时种群数量最大,B正确;
C、K/2时,即对应图2a点的增长速率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最容易恢复至K值,有利于持续获得较大的产量,故如果要持续捕获该种群个体,应使捕获后增长速率保持在a点,C正确;
D、图1中K值对应图2中b点时种群数量,此时种群增长速率为0,D错误。
故选D。
14. 在两个岛上都分布着某种行走能力较强但不善飞翔的专食草籽的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决定这种鸟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 久而久之,两个岛上的这种鸟之间可能形成生殖隔离
C. 该种鸟一定属于食物链中的第二营养级
D. 当该鸟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时,种群密度一定增加
【答案】D
【解析】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性别比例直接影响种群的出生率,年龄组成预测种群密度变化。
【详解】A、这种鸟不善飞翔,决定这种鸟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
B、这两个岛上的鸟之间存在地理隔离,时间一长,有可能由地理隔离导致生殖隔离,B正确;
C、由于这种鸟专食草籽,所以一定属于食物链中的第二营养级,C正确;
D、当该鸟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时,也可能由于传染病、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种群密度减少,D错误。
故选D。
15. 下列有关种群的空间特征和群落的空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种群占据不同的空间,从而形成种群的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
B. 光照既影响群落垂直结构的形成,又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的形成
C.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形成了种群的空间特征
D. 人类活动既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又影响群落的空间结构
【答案】A
【解析】
【分析】1、生物群落的结构形成: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
2、生物群落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一)垂直结构:(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2)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
(二)水平结构:(1)概念: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2)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
【详解】AC、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指群落中的不同生物种群占据不同空间形成的结构,而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形成种群的空间特征,种群的空间特征包括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群分布,A错误,C正确;
B、光照对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形成都有影响,B正确;
D、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进行,即人类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也会影响群落的空间结构,D正确。
故选A。
16. 如图反映了N1、N2两种生物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因竞争而被排除或生态位发生变化
B. 在图1环境条件下,N2因竞争处于劣势而灭亡,不利于群落的稳定
C. 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D. 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表现为竞争关系,在稳定的环境中,N2因竞争失败而被淘汰。图2中由于环境条件的频繁变化,不同生物没有出现竞争排除现象。
【详解】A、从图1中可知,N1和N2曲线所代表的是属于生态位重叠的两种生物,存在着竞争关系,N1所代表的生物处于竞争优势地位,故N2若不改变生态位,则必被N1排挤掉,因此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因竞争而被排除或生态位发生变化,A正确;
B、在图1环境条件下,N2因竞争处于劣势而灭亡,导致群落中生物种类减少,不利于群落稳定,B正确;
C、由于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故存在竞争关系的几种生物不可能有较多的竞争排除现象,即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C正确;
D、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说明该处发生竞争排除现象的几率较小,而若这些水体中环境因素较为稳定,则从图中可知,易发生竞争排除现象,D错误。
故选D。
17. 种群密度为重要的种群数量特征,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培养液
B. 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只统计方格内细胞
C. 调查森林中乔木密度时,样方面积要适当加大
D.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取样器取样法
【答案】B
【解析】
【分析】1、采集土壤小动物的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土壤中的动物的丰富度。
2、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注意事项:
(1) 由于酵母就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详解】A、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数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所以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培养液,A正确;
B、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需要统计方格内细胞,对于压线的酵母菌,应只计固定的相邻两个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B错误;
C、由于乔木单位面积数量少,故调查森林中乔木密度时,样方面积要适当加大,C正确;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不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D正确。
故选B。
18. 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黑色箭头可表示能量流动过程,白色箭头可表示物质循环过程
B.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借助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相依相伴进行
C. ②表示热能散失的过程,生态系统需要通过①过程从外界获得能量
D. 若图中物质循环表示碳循环,则碳在③④⑤过程的传递形式为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示分析:①主要表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②表示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③④表示捕食关系,以及能量流动的方向。
【详解】A、图中黑色箭头②③④单向流动,可表示能量流动过程,白色箭头⑤循环往复,可表示物质循环过程,A正确;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可借助生物之间的取食过程(即捕食关系)相依相伴进行,能量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B正确;
C、通过分析可知,②表示热能散失的过程,①主要表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太阳能,生态系统需要通过①过程从外界获得能量,C正确;
D、碳在生物群落内部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故碳在③④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D错误。
故选D。
19. 我国古诗词博大精深,许多诗歌里面蕴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及物质的循环再生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燕子表达的是行为信息
D. “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雀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体现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
【答案】B
【解析】
【分析】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详解】A、“落红”中的有机物在土壤中被腐生微生物分解成无机物后,形成“春泥”,可以作为植物的营养被植物吸收利用,重新起到“护花”作用了,因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以及物质的循环再生,A正确;
B、“野火”说明该生态系统已经遭受破坏,“春风吹又生”说明该生态系统有较强的恢复力稳定性,B错误;
C、“燕燕于飞,差池其羽”意思是燕子飞在天上,参差舒展翅膀,体现的是行为信息,C正确;
D、“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雀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存在螳螂捕食蝉,雀捕食螳螂,体现的是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D正确。
故选B。
20. 调查发现某种蜣螂提高了“生活品位”,不仅吃粪便,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与普通蜣螂相比,这种蜣螂后腿卷曲,便于捕猎,头部窄而长,便于吞食内脏。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A. 蜣螂、蜈蚣、千足虫共同构成了食物网
B. 该种蜣螂与普通蜣螂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C. 该种蜣螂不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消费者
D. 该种蜣螂处于食物网的第一和第二营养级
【答案】B
【解析】
【分析】 据题分析,蜣螂吃粪便,属于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取食蜈蚣、千足虫等,属于该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根据生物进化的观点得出生物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产生。
【详解】A、食物链中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捕食关系的食物链是从生产者开始的,蜣螂、蜈蚣、千足虫都是消费者,不能共同构成食物网,A错误;
B、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这种蜣螂与普通蜣螂之间在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上有差异,它们之间可能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代不可育,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
C、由于这种蜣螂能吃粪便,属于分解者;还取食蜈蚣、千足虫等,属于消费者,C错误;
D、食物网的第一营养级是生产者,这种蜣螂取食蜈蚣、千足虫等,属于食物网的第三营养级,D错误;
故选B。
21. 玉米螟是玉米田中的常见害虫,引入步行虫能有效地治理玉米螟。科研人员研究了玉米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结果如下表[单位为kJ/(c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玉米同化的能量
玉米螟摄入的能量
玉米螟粪便中的能量
玉米螟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玉米螟流入步行虫的能量
179.5
89.6
43.2
35.7
4.58
A. 玉米、玉米螟和步行虫之间能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B. 玉米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玉米螟同化量中部分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C. 玉米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值为10.7 kJ/(cm2·a)
D. “玉米→玉米螟→步行虫”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某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详解】A、玉米、玉米螟和步行虫可形成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但物质循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利用、循环往返,A错误;
B、玉米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上一营养级玉米同化的能量,不属于玉米螟流入分解者的能量,B错误;
C、玉米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同化量-粪便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89.6-43.2-35.7=10.7kJ/(cm2•a),C正确;
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如玉米是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而消费者是通过捕食获得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进而同化作用得到能量,D错误。
故选C。
22. 某自然保护区地震后,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如图为该地区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kJ/(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9.2%
B. 营养级较高的生物,在这场地震中受到的影响较大
C. 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D. 各级消费者同化量中都有一小部分能量通过粪便流入分解者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中能量传递的信息,抓住输入能量=输出能量,这样可以计算出补偿输入到植食动物、肉食动物、顶位肉食动物的能量,补偿能量越多说明地震对其影响越大。能量传递效率是传给下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固定能量×100%,这是要注意不能把补偿为第三营养级的能量看成是第二营养级传递给第三营养级的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补偿的能量的总和。植食动物的同化量为14+2=16,植食动物流向肉食动物的能量为16-4-9-0.5=2.5。
【详解】A、肉食动物流出的能量为2.1+5.1+0.05+0.23=7.48,故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0.23/7.48≈3.1%,A错误;
B、在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能量越少,在环境受到破坏时对其食物来源影响大,B正确;
C、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补偿输入的能量,C错误;
D、各级消费者同化量是其消化吸收后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能量,而其粪便是没有被吸收同化的能量,D错误。
故选B。
23. 一生态系统遭到了某外来物种的入侵,研究人员分别对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开展了本地植物物种数目的调查,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入侵区植物物种数目的调查与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方法不同
B. 入侵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C. 本地植物的物种数目变化与季节变化有关
D. 中度入侵区的植物物种数始终高于重度入侵区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轻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大,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
【详解】A、样方法除用于调查植物和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外,也可用来调查植物的物种数目,而土壤小动物丰富度调查为取样器取样法,A正确;
B、外来物种与本地植物之间可能构成竞争关系,如在空间、阳光等方面的争夺,B正确;
C、据图可知,生态系统中本地植物的物种数目变化随季节变化,因此可推知本地植物的物种数目变化与季节变化有关,C正确;
D、据图可知,12月至次年1月,中度入侵区的植物物种数等于重度入侵区,D错误。
故选D。
24.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阶段
B. 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保持不变
C. 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会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而波动
D. 研究物种丰富度既可在种群层次上也可在群落层次上进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1、种群的年龄组成分为:
(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数目接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2、生物群落的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
(2)水平结构: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
【详解】A、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A错误;
B、群落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保持动态平衡,B错误;
C、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会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而波动,C正确;
D、研究物种丰富度既需要在群落层次上进行,D错误。
故选C。
25. 速生桉是重要的造纸和建筑原料,经济价值较高,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已达到5000万亩。速生按根系发达,光合速率极高,能迅速生长为绝对的优势物种,致使人工桉树林中许多物种灭绝。2021年广西制定了“退桉还林”政策,力争在现有的基础下降低50%的种植面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物种组成和优势物种是区分人工林和自然林群落的主要依据
B. 人工桉树林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下降,自我调节能力减弱
C. 实施“退按还林”后,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加
D. 人工桉树林被砍伐后的恢复过程属于初生演替
【答案】D
【解析】
【分析】群落的结构主要有: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等。实施“退桉还林”后,物种丰富度增加,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详解】A、物种组成是群落的重要特征,物种组成和优势物种是区分人工林和自然林群落的主要依据,A正确;
B、速生按可迅速成长为绝对的优势物种,导致人工按林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下降,自我调节能力减弱,B正确;
C、人工按林的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生态功能减弱,实施“退按还林”后,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增强,C正确;
D、人工桉树林被砍伐后的恢复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错误。
故选D。
二.多选题
26. 如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
B. 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由H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0%
C. 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D. H包括多种动物,这些动物之间构成竞争关系,竞争时可能通过行为信息表达
【答案】AB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G为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H为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C为肉食性动物,C的同化量为12.6J/(cm2•a),是次级消费者,根据图中数据计算,H固定的能量=12.6+29.3+18.8+2.1=62.8 J/(cm2·a),G固定的能量=62.8+12.5+293.1+96.3=464.7 J/(cm2·a)。
【详解】A、图中G、H和C构成了食物网,为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已知,C固定的能量为12.6 J/(cm2·a),H固定的能量为62.8 J/(cm2·a),G固定的能量为464.7 J/(cm2·a),因此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62.8÷464.7×100%=13.51%,由H到C的能量传递效率=12.6÷62.8×100%=20.0%,B正确;
C、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该生物群落在图示食物网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生物(如分解者),C错误;
D、H为多种植食性动物,它们之间表现为竞争关系,竞争时可能通过行为信息表达,D正确。
故选ABD。
27. 下图是某水生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a),Ⅱ、Ⅲ、Ⅳ代表营养级,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890.0J/(cm2·a)
B. 该生态系统中第Ⅱ营养级到第Ⅲ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约为27%
C. 第Ⅱ营养级中某些生物既属于初级消费者又属于分解者
D. 第Ⅲ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是42.5J/(cm2·a)
【答案】CD
【解析】
【分析】摄入量=固定量+粪便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固定量=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量+呼吸作用散失的量,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量=流入下一营养级的量+流入分解者的量+未利用的量。
【详解】A、该图只是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无法计算第一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故不能算出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错误;
B、第Ⅲ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130J/(cm2·a),第Ⅱ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890J/(cm2·a),第Ⅱ营养级到第Ⅲ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30/890约为14.6%,B错误;
C、第Ⅱ营养级中某些生物既属于初级消费者(吸收上一营养级能量)又属于分解者(吸收碎屑能量),C正确;
D、第Ⅲ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是130-66-14.5-7=42.5J/(cm2·a),D正确。
故选CD。
28. 鼹鼠通常生活在地下,喜食蚯蚓和植物的根等,对人类而言属于害兽。近期科学研究表明,鼹鼠及其堆成的小土堆对生物的多样性来说至关重要。鼹鼠在挖掘洞穴过程中会将常见的植物连根拔起,其间形成的小土堆中各种无机盐含量均很高,这就为新品种提供了生存的条件。假设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甲、乙两种植物种群,它们与鼹鼠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据图1判断,鼹鼠的种群数量曲线为B
B. 为了调查该生态系统中鼹鼠的种群密度,捕获了30只鼹鼠,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50个个体,其中有3个带有标记,该鼹鼠种群的数量约为500个
C. 图2中,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分析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适者生存的个体数量
D. 若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上播种杂草,其抵抗力稳定性会上升
【答案】A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以知道: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甲、乙两种植物种群和鼹鼠,因为鼹鼠以其中一种植物为食,所以种群数量最小的是鼹鼠,即C曲线所示,又因为B植物数量多时,C会增加,而C增加了后,B又减少,说明C以B为食;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多少和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
【详解】A、图1中所示三条曲线,其中两条是两种植物种群数量,一条是鼹鼠种群数量,鼹鼠是以植物根为食,所以按照能量流动关系分析鼹鼠的能量应比植物的少,数量曲线也应如此,则C曲线代表鼹鼠的数量,A错误;
B、设种群数量为X,则按照公式可以推出30/X=3/50,则计算得出X值为500,B正确;
C、图中a曲线代表“J”形曲线,代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b曲线代表“S”形曲线,代表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自然界中由于有环境阻力存在,乙种群的增长曲线应为“S”形,对应图中曲线为b。则图中阴影部分代表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掉的个体,C错误;
D、若在这个草原生态系统上播种杂草,增加了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增加了群落结构的复杂程度,则其抵抗力稳定性会上升,D正确。
故选AC。
29. 干扰素(IFN)是哺乳动物细胞受病毒等刺激后产生的一类具有高度活性的蛋白质。下图为人体细胞产生的干扰素作用于相应细胞,并刺激相应细胞产生AVP分子和MHC分子,抗原肽-MHC复合物可作为处理后的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被免疫细胞受体识别,进而发挥抗病毒的免疫调节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病毒进入细胞,促进细胞分泌干扰素,并可能诱发细胞免疫
B. 产生MHC分子的细胞可能为B细胞,该细胞中的细胞器甲为溶酶体
C. AVP分子可抑制病毒蛋白的合成和病毒RNA的合成
D. 该图过程可诱发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若攻击自身细胞,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答案】AC
【解析】
【分析】病毒可以侵入细胞内部,表明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不是绝对的。溶酶体具有多种酸性水解酶,其可以水解内部衰老、损伤的细胞器,也可以分解入侵细胞内部的病毒和病菌等。
【详解】A、病毒进入细胞,会作为抗原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促进细胞分泌干扰素,并可能诱发细胞免疫,A正确;
B、能够产生MHC分子的细胞可能为辅助性T细胞,细胞器甲将病毒变为短肽碎片和RNA,因此细胞器甲可能是溶酶体,B错误;
C、据图可知,干扰素可以通过刺激细胞核产生AVP分子,AVP分子抑制核糖体功能,抑制蛋白质合成,同时RNA会被降解,C正确;
D、该图过程可诱发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若攻击自身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D错误。
故选AC。
30. 为了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收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在适宜光照条件下,做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注:PAC 为赤霉素合成抑制剂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PAC 的浓度,因变量是幼苗地上部分相对高度和主根相对长度
B. 据图 1 分析,光敏色素 B 突变体传递的光信号异常,减弱了PAC 的抑制作用
C. 据图 2 分析,PAC 浓度大于 10-6mol/L 时对野生型水稻幼苗主根生长转为抑制作用
D. 据图 2 分析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答案】B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曲线表明随着PAC浓度增加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相对长度逐渐降低;
图2曲线表明一开始随着PAC浓度增加三种水稻的主根的相对长度逐渐升高,当PAC浓度增加到一定值后,三种水稻的主根的相对长度逐渐降低。
【详解】A、分析曲线图可知:自变量为PAC浓度和水稻种类,因变量是幼苗地上部分和主根的相对长度,A错误;
B、图1中野生型和光敏色素A的突变体对水稻地上部分的相对长度减小的趋势基本相同,但在PAC浓度大于10-7 moL•L-1时,光敏色素B的突变体长度较野生型和光敏色素A的突变体大,说明光敏色素B传递的光信号减弱了 PAC的抑制作用,B正确;
CD、图2显示:PAC浓度在10-5~10-7范围内,三种水稻的主根相对长度都较PAC浓度为零的对照组长,而PAC浓度为10-4时,三种水稻的主根相对长度都较PAC浓度为零的对照组短,说明PAC处理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的影响是:浓度较低(10-5、10-6、10-7)时促进主根延伸,浓度较高(10-4)时抑制主根延伸,据此可推知: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C错误,D正确。
故选BD。
三.解答题
31.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萘乙酸(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某植物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首先设计了以下三组,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
A
B
C
浓度(mol·L-1)
10-12
10-9
10-6
(1)根据上表分析,该实验应该是在正式实验前先做的一个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
(2)为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长素促进根系生长的最适浓度要比茎低得多,稍高浓度的生长素就会抑制根的生长,这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预实验 ②. 设置的浓度梯度跨度过大,不能准确推测出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萘乙酸的最适浓度 ③. 降低浓度梯度并增加实验组别 ④. 两重性
【解析】
【详解】(1)根据表格分析可知,该实验设置的浓度梯度跨度过大,不能准确推测出促进植物插条生根的萘乙酸的最适浓度,所以是在正式实验前进行的预实验。
(2)根据题表分析,降低浓度梯度并增加实验组别,可以进一步精确测定最适浓度。
(3)根据题意分析,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32. 新冠病毒(COVID-19)主要攻击人体的呼吸道和肺部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COVID-19侵入人体后,在体液中机体需借助_________细胞产生的抗体将其凝集并抑制其繁殖;对于感染病毒的靶细胞,机体则需通过_________细胞的作用使其裂解并释放病毒。
(2)接种新冠疫苗能预防COVID-19.某新冠疫苗需进行两次接种,初次接种产生免疫后,按规定时间间隔再次接种。若提前进行第二次接种,则会减弱二次免疫效果,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在抗击 COVID-19 过程中,发现中药制剂X有一定的作用。为验证中药制剂 X 的作用,以健康小鼠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注射一定量_______,实验组注射_________,然后给两组小鼠同时接种COVID-19。实验后,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据此判断,你认为注射疫苗和中药制剂X后可使小鼠不患此类疾病的原理_________(相同/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 ①. 浆 ②. 细胞毒性T细胞
(2)疫苗中的抗原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后被迅速清除
(3) ①. 生理盐水 ②. 等量的药物X ③. 不相同 ④. 接种疫苗预防的原理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注射中药X的原理是能显著提高吞噬细胞和抗体的数量
【解析】
【分析】1、体液免疫: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二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可以抑制病原体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2、细胞免疫:病原体侵入靶细胞后,被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这一变化信号,之后开始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他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小问1详解】
能产生抗体的细胞只有浆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病毒感染的靶细胞,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毒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小问2详解】
接种完新冠疫苗后,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随着时间的消逝而逐渐降低,若提前进行第二次接种,疫苗中的抗原与初次免疫后存留的抗体结合后被迅速消除,则会减弱二次免疫效果。
【小问3详解】
结合题干可知,该实验目的为“验证中药制剂X的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为X的有无,因变量相关指标的相对浓度,因此对照组无中药制剂X,注射一定量生理盐水,实验组注射等量的药物X。据表格可知,实验组的吞噬细胞、抗体含量均高于对照组,而细胞毒性T细胞的含量相差不大,故据此推测,注射中药X的原理是能显著提高吞噬细胞和抗体的数量,而接种疫苗预防的原理是使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和抗体,故注射疫苗和中药制剂X后可使小鼠不患此类病毒引起的流感的原理不相同。
33. 图甲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为特定的生理过程,图乙表示该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而图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三个物种1、2、3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实际大小。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每种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断地与其他生物进行着信息交流,其作用在于调节生物的______(填“种内”或“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在图甲①③过程中碳主要以______形式进行循环。图乙中的生物对应图甲中的______(用字母表示)。
(3)图乙中,若鼠和昆虫被分解者分解的能量为a,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b,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为c,则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可表示为______。
(4)假设蛇从鼠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60%。则蛇增加10kg,至少需要植物______kg。
(5)从图丙中可知,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______(从营养级或能量流动角度分析)
【答案】(1)种间 (2) ①. CO2 ②. B、D
(3)b+c (4)650
(5)1、2、3三个物种的营养级不同,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环境容纳量越小
【解析】
【分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图甲中,根据A与D之间的双箭头和指向A的箭头最多,可知A是二氧化碳库,D是生产者,由B、C、D的箭头关系可知,B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图乙食物网中有两条食物链:植物→鼠→蛇;植物→昆虫→蛙→蛇。图丙中物种2的种群数量远高于环境容纳量,种内斗争激烈。
【小问1详解】
生态系统的信息交流功能,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小问2详解】
图甲中①、③分别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从生物到无机环境,两个过程中碳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的。图乙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对应与图甲中的D和B。
【小问3详解】
某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其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因此图中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b+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c。
【小问4详解】
已知蛇从鼠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60%,则蛇增加10kg,至少需要植物的质量=10×60%÷20%÷20%+10×(1-60%)÷20%÷20%÷20%=650 kg。
【小问5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2物种的种内斗争最剧烈;1、2、3三个物种的环境容纳量不同,是因为三个物种的营养级不同,营养级越高,能量越少,环境容纳量越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质量检测生物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3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