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 2021 年五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检测物理化学综合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 2021 年五月九年级中考适应性检测物理化学综合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103J/,,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现有一包由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可能用到的物理常量:g取10N/kg,水和海水的密度均取ρ水=1×103kg/m3,c水=4.2×103J/(kg·℃),
ρ铁=8×103kg/m3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20 小题,每小题只有 1 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
1.下列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可燃性B.挥发性C.还原性D.氧化性
2.硝石的主要成分是硝酸钾(KNO3)。历史上《本草经集注》中对硝石有记载:“强烧之,紫青烟起,云是真硝石也”。下列有关 KNO3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333
A. KNO 中的阴离子为 NO -B. KNO 可用作复合肥料
A.化学与生活
①人体缺乏维生素 C 容易患坏血病
②高钙牛奶中的“钙”指钙元素
B.安全常识
①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②室内起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C.化学与环境
①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
②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导致环境污染
D.物质的分类
①纯碱不是碱
②生铁属于金属材料
C. KNO3 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5D. KNO3 中含有 2 种金属元素 3.下表中对部分知识的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4.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可用于去除装修残留的甲醛(CH2O)。该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H 一 1
C 一 12
N-14
O 一 16
Na-23
Al-27
S 一 32
Cl 一 5.5
K 一 39
Ca 一 40
Mn-55
Fe 一 56
Cu 一 64
Zn 一 65
Ag-10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甲、丙、丁都属于氧化物
B.丙是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D.该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15:16
5.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6.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时 20g 丙加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得到 70g 溶液 C.乙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甲,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较纯净的乙D.将 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7.下列图像与对应叙述不.相.符.的是()
A.①表示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B.②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铝粉中滴加稀硫酸至过量C.③表示向 NaOH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D.④表示锌和 AgNO3 溶液反应
8.现有一包由 8.0g 铁粉和 10.0g 氧化铜粉末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
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剩余 ng 固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 可能大于 18.0B.ng 固体中最多含有 3 种物质
C.n 可能等于 8.0D.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
2020 年 6 月 21 日下午 15:40,在外地的某同学观察到太阳出现了如右图所示现象,太阳被月亮遮挡住了一部分,你认为下列哪个原理可以最合理解释这一现象( )
A.光的反射B.光的直线传播C.光的折射D.光的色散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
A.图甲说明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 B.图乙中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时音调越低 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D.图丁的倒车雷达利用了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11.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是四冲程汽 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正确的顺序是:丁甲丙乙B.甲冲程中的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丙冲程中存在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依靠飞轮惯性完成的冲程是:乙、丙、丁冲程
12.用两套完全相同(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在标准大气压下分别对试管中装有少量质量相等的固体 M 和 N 进行加热,M 和 N 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在 35min 内 N 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肯定都是晶体B.M 肯定是晶体,N 肯定是非晶体
C.M 肯定是晶体,熔化过程用了 35 分D.若 N 是晶体,其熔点不低于 100℃
13.如图,两个相同的空塑料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用竖直向下的压力使空塑料瓶竖直的浸没在
选项
实验内容
操作方法
A
除去 NaNO3 溶液中混有的 Na2SO4
加适量 Ba(NO3)2 溶液,过滤
B
验证 NaCl 溶液中含有 HCl
加入 AgNO3 溶液,观察现象
C
鉴别氯化铵和硝酸铵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D
除去 CuO 固体中混有的 Cu
加适量的稀盐酸,过滤
水中,甲瓶口朝上,乙瓶口朝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甲瓶向下的压力大于对乙瓶向下的压力 B.若甲中的空瓶悬浮,则乙中的空瓶也悬浮 C.甲瓶口的橡皮膜向外凸起,乙瓶口的橡皮膜向内凹陷
D.甲瓶内的气压比乙瓶大,乙瓶内气体密度比甲瓶的大 14.如图所示,2020 年 6 月 23 日,我国制造的 “北斗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完
成北斗系统组网,在其发射及完全进入太空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射过程中,“北斗卫星”的动能减小,势能增大,机械能守恒
B.发射过程中,随着高度增加,火箭受到的大气压强越来越大 C.发射过程中,卫星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D.进入太空沿椭圆轨道运行时,“北斗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动能增大、势能减小
15.关于能源,说法错误的是()
现代社会离不开的各种各样的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各种形式能量的转化器
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不能相反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大量氢核的裂变,可以在瞬间释放出巨大的核能
16.卡拉 OK 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唱歌时用的麦克风(动圈式话筒)如图所示,它的工作原理是:对着话筒说话时,话筒将声音转变为随声音变化的电流,然后经扬声器(喇叭)还原为声音。麦克风工作原理与下列装置的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C.
A.B.D.
17.如图是研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下列正确的是()
甲乙
A.甲实验中两个电阻串联只是为了保证流过两个电阻电流相等
B.甲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1:2
C.乙实验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D.乙实验通电一段时间后,左右两侧容器内空气吸收的热量之比为 1:4
18.电给我们的生活带米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家庭电路中总开关上 装有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若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图甲所示的触电事故时,漏电保护器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 B.发生图甲所示的触电事故时,空气开关会迅速切断电流, 对人身起到保护作用 C.发生图乙所示的触电事故时,空气开关不会断开 D.发生图乙所示的触电事故时,漏电保护器不会切断电流,
对人身起不到保护作用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 为定值电阻。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置于中点, 闭合开关 S 后,各电表均有示数。现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由中点向左移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电压表 V1 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 V2 的示数变大
电压表 V2 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R。若只闭合开关 S1,将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置于 A 端时,电压表 V1 示数为 U1,电压表 V2 示数为 U2;若此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移至 B 端,电压表 V1 示数为 U1′,电压表 V2 的示数为 U2′,电流表 A1 的示数为 0.4A。已知:U1:U1′=1:2,U2:U2′=3:1,R2=3Ω。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R1 的电阻为 2Ω
B.当开关都闭合,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为 30W
C. 电 源 电 压 为 6V D.只闭合开关 S1 时,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 7.2 W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 60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共 60 分)
21.(3 分)无人机航拍影像具有高清晰、高现实性的优点。下表是某小型无人机的部分参数(1mA•h 是指以 1mA 的电流能连续工作 1h,帧·秒-1 是指每秒拍摄的画面数)
(1)人们是利用遥控器通过 传输信息操控无人机的。交警部门利用该无人机进行高速公路通行情况的实时监测,一辆小轿车在通行 4m 的过程中,高速摄像机拍摄帧数为 110 帧,则小轿车的速度是 m/s。
(2)电动机是控制无人机飞行状态的关键动力设备,当它正常工作时,12s 内消耗的电能是
J。
22(4 分)在动物园内,一位物理老师利用杠杆原理,仅用小小的弹簧测力计就测出了一头大象的质量(如图甲)。测量时利用了一根长度为 10m 的槽钢作为杠杆,如图乙,测得吊车吊钩的悬点 O 距弹簧测力计拉力的一端 OA=9m,距系铁笼处 OB=6cm,当槽钢处于平衡状态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F1 为 200N。
A
B
(1)该杠杆 (选填“省”或“费”)距离。
(2)若不计槽钢和铁笼的质量,请估算大象质量约为t。
(3)请在乙图上画出 F1 的力臂 L1 23.(4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光具座放置在水平面上,焦距为 10cm 的凸
透镜固定在光具座 50cm 刻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
(1)实验前先调整烛焰中心、透镜光心和光屏中心的位置,使它们在同一 ;在调整器材高度时,应 (填“点燃”或“不点燃”)蜡烛。
(2)当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左侧时,若不移动光屏,可在凸透镜右侧加装一块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屏上可以再成清晰的像;
(3)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 45cm 刻线处,移开光屏可以在光屏这一侧透过透镜观察到烛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24.(4 分)为了探究浮力的相关规律,小明进行了如下探究:
(1)比较分析 bc 两幅图和 两幅图,可知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2)图 f 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图 b 中物体的密度为 kg/m3
(3)d 图中桶底受到的压强 P1 与 f 图中桶底受到的压强 P2 之比为 P1:P2= 。
(3 分)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操作:
a、如图甲,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请 针 对 以 上 操 作 回 答 下 列 问 题 :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 (2)纠正错误后,多次实验进行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
(3)实验中,小车在毛巾、木板表面整个滑行过程中克服阻力做功的功率分别是 P1、P2,则 P1 P2.(填“>”、“=”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04,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