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8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
语文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
“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一部艺术作品,所能写到的东西相对于无始无终、波澜壮阔的生活来讲总是有限的。也就是说,“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对于作家来说,“写”什么是值得反复思量和推敲的,“写”是主要的,是呈现给广大读者和观众的,是他们能够直接感知和认知的,是直接诉诸读者直觉经验的。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
那么作家和作品中的“不写之写”究竟该怎么理解?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而并不是所有的空白、笔触不到的都叫“不写之写”,不是在阅读过程中随意生发、随意联想到的内容都是“不写之写”。
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好处在哪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她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既然这个秘密是莺儿不能告诉宝钗的,此时在莺儿和宝玉对话时当事人宝钗闯了进来,莺儿当然不能当着宝钗的面给宝玉说了,况且是秘密呢。薛宝钗究竟有什么别人都没有的好处,读者也就无法知道了。这个“不写之写”,是永无直接答案的。不是宝玉以后没有机会再向莺儿求证求解,而是作者“不写”了。
“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而《红楼梦》的叙述又是具有文本的自足性、自洽性的,作家“写”了很多,“写”又限定了我们的理解和联想。薛宝钗有世上人少有的好处,作家为了让你关注、揣摩他的艺术描写,从设置悬念和激发阅读动力与兴趣来说,也是不会轻易直接告诉你的。急于求解问题的答案有,也没有,莺儿接下来要说的成为了文本的“空白点”,这就是“不写之写”的妙处。
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
(摘编自孙伟科《〈红楼梦〉中的“不写之写”》)
材料二:
空白是中国画构图中处理黑白关系的主要手段。在《红楼梦》的画家笔法中,空白是被经常运用的一种。曹雪芹曾通过薛宝钗之口表达了他对绘画创作的见解。但作为一个精通绘画的作家,曹雪芹“自觉引进绘画技法”来进行《红楼梦》的创作,从而使其“不仅绘景、状物在妙合画理,而且写人、叙事也往往默运画学神髓,融入丹青技法”。他在作品中就特别注意这种空白手法的运用,不时在《红楼梦》中留有空白。
《红楼梦》中制造空白的手法,除了语言、情节的省略及“不写之写”等以外,还利用“矛盾”制造空白,创造出朦胧、模糊的艺术意境,从而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例如:宝玉酒醉后要撵李奶妈,但被袭人劝住了,并没有撵,而李奶妈却说宝玉撵了茜雪。这看起来相矛盾,但实际是另起了头绪,是将茜雪“出去”的一段情节通过“矛盾”制造了空白,使读者可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去推想这其中的缘由。张爱玲就认为茜雪是“负气走的”,对此,倒是脂砚斋颇能理解作者的原意,他说:“照应前文,又用一‘撵’字,屈杀宝玉。然在李媪心中口中毕肖。”可见,作者笔法真是高妙,既塑造了茜雪形象,又刻画了李奶妈形象,可谓“一石二鸟”。
这正是空白的妙处。因为像这样的情节若实写了,不但容易使笔墨轻重不均,冲淡主调色彩,而且还使情节受到了限制,显得死板不活。而这里运用以虚写实、计白当黑的空白艺术手法,则使有限的画面中生出无限烟波,创造了烟云模糊的意境,增强了小说的空灵之美。若通部中万万件细微之事俱备,《石头记》真亦太觉死板矣。
(摘编自曹金钟《“矛盾”与中意境的创造手法》)
材料三: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回 人民文学出版社)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中,曹雪芹运用“不写之写”艺术手法创设了大量的艺术空白点,借以体现作品真假相依、有无相生、虚实相合的故事特点。
B. 红学研究的考证派和索隐派在对“不写之写”进行探究时,尽管忽视了“不写之写”的美学意蕴,却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历史价值。
C. 小说创作中制造空白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随意而为,而是对已有内容的适度限制和对未写内容的有意设置,具有更加含蓄隽永的审美意趣。
D. “写”和“不写”影响着作品质量:“写”得越少,文本的开放性就越强,读者联想空间就越大;情节交代得越实,作品就越死板僵化。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就“写”与“不写之写”而言,“写”是主要的,“不写之写”则是建立在“写”的基础之上的,二者有机统一,相得益彰。
B. 《红楼梦》通过设置前后不一致或不合常理的情节来制造矛盾,以此形成空白,引发读者探求真相,推想缘由,深入体味。
C. “不写之写”构成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读,不是作者所能影响的,主要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
D. 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如果不能对作品留白、空白、不写之写做出合理的联想、填补,便有可能误解、曲解作品的应有之义。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不写之写”、“空白”艺术手法的一项是( )
A.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B. 此时无声胜有声。
C.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D. 作画实中求虚,黑中留白,如一灿之光,通室皆明。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 材料三是《红楼梦》中写众人笑态的经典场面,宝钗、李纨、迎春也在现场,但这三人的神态“缺席”,请从人物性格的角度分析这一段的“不写之写”。
【答案】1. C 2. C 3. A
4. 首先,指出《红楼梦》中有大量的“不写之写”。其次,应从美学修辞的角度理解“不写之写”,对“不写之写”进行了界定,阐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接着,论述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服务于其艺术目的。最后,具体分析了《红楼梦》三十五回的中的“不写之写”,并重申了“不写之写”的艺术魅力。
5. 宝钗、李纨、迎春三人此处神态的“缺席”,成为了文本的空白点,这些“不写之写”,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
①薛宝钗是一位封建正统教养所陶铸的“冷”美人,时时处处以礼教道德来规范和压抑自己,罕言寡语,稳重平和,冷静克制,随分从时,自守身份。
②贾迎春在贾府中的几乎没有存在感,温柔沉默,懦弱无能,才华上平庸无能,处世上懦弱怕事。“二木头”的诨名和“懦小姐”的定评生动准确的道出了迎春的性格特点。
③李纨是性格随和、“心如槁木”的寡妇,恪守封建礼教和伦理纲常,平时不苟言笑,在大庭广众之下更是循规蹈矩,越表现的端庄持重。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借以体现作品真假相依、有无相生、虚实相合的故事特点”说法错误,原文为“《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曲折复义的表达方式,明确说小说故事是假语存(贾雨村)、真事隐(甄士隐),在真假、有无、虚实之间,《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可见选项关系表述错误。
B.“却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历史价值”于文无据,原文为“‘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遗憾的是,‘不写之写’大多数情况被属于历史学范畴的考证或非文学立场的索隐派所笼罩”,可知只说索隐派属于历史学范畴,并没有说大大提高了《红楼梦》的历史价值。
D.“‘写’得越少,文本的开放性就越强,读者联想空间就越大;情节交代得越实,作品就越死板僵化”表述绝对化。原文为“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作家通过作品写出来的东西,虽然是局部的,但可以意识到它的整体,这才是‘不写之写’。换言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可见并不是“写”得越少越好。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对这种不确定性的合理解读,不是作者所能影响的,主要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错误。原文为“至于‘不写’,则属于并不完全由作家掌控的部分,由‘写’唤起人们对‘不写’感知、认知,这对作家来说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技能,对阅读来说不是轻易能获得的效果”“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可知并没有说主要取决于读者的理解能力,也需要根据作者所写的内容来解读。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A.“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比喻、象征,不能体现“不写之写”、“空白”。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材料一共有六段,第一段“《红楼梦》中有大量的艺术空白点,也就是‘不写之写’”指出《红楼梦》中有大量的“不写之写”。
第二段“‘不写之写’应该主要从美学修辞学上来理解,而不是从索隐或随意联想的角度来理解”“‘不写之写’在‘写’和‘不写’之间有一个辩证关系”指出应从美学修辞的角度理解“不写之写”,对“不写之写”进行了界定,阐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三段“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是服务于其艺术目的的或者一定的艺术目的的”论述作家的“不写之写”应该服务于其艺术目的。
第四至六段“从《红楼梦》的文本举例,如第三十五回宝玉与薛宝钗丫鬟莺儿的对话”“‘不写’使文本具有了开放性,使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验来丰富和确认,在阅读理解中让薛宝钗的性格丰富起来”“因为这些不写之写……但又不能完全说明白,不能完全‘意于言表’,从而使艺术具有含蓄隽永、味之无穷的韵致和品格”具体分析了《红楼梦》三十五回的中的“不写之写”,并重申了“不写之写”的艺术魅力。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结合材料一“这样的‘不写之写’,构成了文本理解的不确定性,但具有理解的合理性。因为这些不写之写,是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到的”可知,《红楼梦》中写众人笑态的经典场面,宝钗、李纨、迎春三人此处神态的“缺席”,成为了文本的空白点,这些“不写之写”,读者可以根据上下文,根据对人物一贯的性格、行为逻辑、情感取向推测。
①薛宝钗:她受封建正统教养,稳重平和,冷静克制,自守身份。在薛宝钗看来,笑话之所以说得好,关键并不仅仅在当场效果,还在经得起事后回味,或者说,那种说笑而当场出效果的浓烈气氛,让人无礼失态的场面,虽然也好笑,但毕竟是浅薄的,是不雅的,是发乎情而失去礼仪的(事后,凤姐和鸳鸯连声向刘姥姥赔礼道歉就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在众人笑态的场面中,薛宝钗神态描写的“缺席”才更符合宝钗为人特色。
②贾迎春:她在贾府中几乎没有存在感,温柔沉默,懦弱无能,才华上平庸无能,处世上懦弱怕事。因为当作者写薛姨妈把茶喷到探春裙子上,探春则把饭碗扣到迎春身上时,其实已经写了迎春,所以接下来写仆人“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姊妹”一词,应该暗示了探春、迎春两人。至于作者回避直接写迎春的神态,未必说明迎春没有笑,一方面,作者在刻画众人无法控制的笑场中,有主动与被动行为的层次区别,而让“二木头”迎春充当被动角色正合适;另一方面的可能是,如何让一贯木讷的迎春身处这样的语境,写出她的特殊的笑或者不笑,还有被饭碗扣身上的尴尬,也许是作者颇费斟酌的,所以干脆把她的神态描写略过了。
③李纨:李纨是性格随和、循规蹈矩、端庄持重的寡妇,当李纨知道了凤姐和鸳鸯打算捉弄刘姥姥时,就笑劝说:“你们一点好事也不做,又不是个小孩儿,还这么淘气,仔细老太太说。”这样,先写李纨的笑劝而没写后来笑闹中的反应,是说明了她的笑已经在劝阻时提前释放,后来果然不笑了,还是依然忍俊不禁?如果她没笑,在群体性笑场中,把她安置在怎样的位置、构想出怎样的神情才妥贴?如果她也笑了,一个已被剧透过的人,她的笑,和其他人的失控之笑有怎样的区别?诸如此类的问题,与其说是令作者棘手,还不如说是更能引发读者想象。
(二)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虚 拟
毕飞宇
这个冬天特别地冷。
祖父神情淡然,但手指头在动,是欲言又止的那种动,祖父的大限不远了,他要对我交代什么了。
父亲看在眼里,退了出去。我们这个家里,父亲一直像多余的人。望着父亲的背影,祖父很轻地咳了两声。我了解我的祖父,祖父的咳嗽大部分不是生理性的,是他想说些什么,却不知道怎么说。
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最有机会上大学。但是,那时候祖父正做着班主任呢。他每天上午六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家,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祖父的57个学生考上了31个,在当年,这是“放卫星”般的天文数字。而在另外一所中学读书的父亲没有考上。九月,省报的记者把祖父的故事写成一篇长文:《春蚕到死丝方尽》。黑体的通栏标题很吓人的,还配了祖父的一张标准像。
祖父在享尽殊荣的同时冷静下来了,突然就有了愧疚。他建议他的儿子去补习。可祖父忽略了一件大事,那就是《春蚕》是一只无坚不摧的拳头,把父亲的自信给砸烂了。是的,祖父之所以具备如此巨大的“新闻价值”,说到底就因为他的儿子没考上。父亲拒绝了“春蚕”的建议:“忙你的去吧。”
父亲不是省油的灯,他模仿祖父的笔迹给教育局长写了一封信,要求他给自己的儿子安排一份工作,口吻酷似祖父。那些年,这样的事求之不得呢。局长爽快地让父亲进了县教育局。
一个月后,祖父急匆匆地来到了父亲的办公室,他瘦小的身体暴发出了雷霆般的震怒:上补习班去!局长打圆场了:“教育局挺好的……”祖父指着局长的鼻尖:庸俗!鼠目寸光!一年之后,祖父做了校长,而教育局长有机会出任副县长了。在组织部人员面前,祖父重复了那六个字,教育局长功亏一篑,他的委屈和愤懑落在了父亲头上。
当了一辈子会计的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祖父很少喝醉,但是,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呕吐出来的“对不起”毁掉了这一对父子,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也说话,却不看对方的眼睛。
但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却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祖父记得清清楚楚,涉及面极广,诸如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荣誉机构,院士、教授、研究员、副省长、副县长、办公室主任、董事长。也有记不住的时候,他在记忆阻塞之前往往要做一次深呼吸,随后,一声长叹。这一声长叹比马桶的下水道还要深不可测。
祖父的癖好,往好处说,爱才;往坏处说,他眼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他酷爱高智商。一旦遇上,不管你是谁,他的血管就陡增激情,奔涌起宗教般的癫狂和牺牲精神,沉着,持久。“爷爷做了三十五年的教师,三十二年的班主任,九年零十个月的教导主任,六年零八个月的副校长,两年半的校长……”祖父对自己还算得意。
父亲退出去了,我握住了祖父的手。我知道我和祖父之间会有这样的一次对话,也知道祖父会对我说些什么。无论祖父怎样看淡他的生死,我的父亲终究是他一生的痛。老实说,我惧怕这次对话。——沉痛之余,我又能对我的祖父说些什么呢?父亲的一生被祖父的荣耀毁了,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我打破沉默:“嗨,不就是爸爸那点事嘛……”
祖父沉默了半天,说:“这事吧,我有责任。我呢,痛苦了好久。你爸退休那天,我就释怀了……”
我很意外——他的眼神里不是释怀。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
“……你说……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祖父凄然地望着我。似乎鼓足了勇气。这算什么事呢。
“当年荣校长182个。我数过两遍。”祖父十分凄凉地憋了半天,轻声却又清晰地说。
荣校长的职务是祖父接替的,“182”也成了祖父岁岁年年的梦。
“你想要多少个就有多少个!”我想让说话轻松一点,特地挑选了嘻哈的语气。
“不能做假。”语气刻板,严厉,中学教师特有,“死是一件严肃的事。不能做假!”
祖父赋闲多年了,他又不像荣校长在岗位上轰轰烈烈地倒下去的;再说了,这年头早就不是1982年了;再说了,这是什么时候?大家都忙着过年呢。死亡不再是问题,标志着死亡的纸质花朵却成了一个问题。
我的祖父,我们县里最著名的物理老师兼中学校长,他死在了小年二十六。这一天特别特别地冷。
祖父曾为解寂寞,开了微博,我在上边发了讣告。微博长久寂寞。
我取出钱包,来到了花圈出租处,要来纸、笔、墨。我努力回忆祖父大醉的那些夜晚说出的那些名字职务单位,我不可能记得住,但意思无非是这样的——
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中心副主任 罗绍林 遥寄哀思
斯坦福大学高能研究所研究员 茅开民 遥寄哀思
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储阳 遥寄哀思
……
我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并不悲伤。事后我没有数,我不想知道具体数据。
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
父亲没有给祖父送花圈,只是亲笔书写了一副挽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冷清的葬礼上,父亲一直站在遗体旁,却没有瞻仰祖父的遗容,一秒也没有。他紧抿双唇,头有些昂,目光在扫视他手书的挽联,最终落在下联上。他没有泪,但是,毕竟上了岁数,有了水光,眼神很亮,像洞穿。
(节选自毕飞宇《虚拟》,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两次写到天气“冷”,看似平淡的字眼中蕴藏着复杂的意味,一方面指自然天气的寒冷,另一方面指祖父去世后葬礼的冷清。
B. “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运用夸张的修辞,刻画了祖父与父亲二人之间难以化解的矛盾、隔阂和恩怨。
C. 祖父清晰地记得当年荣校长在葬礼上的花圈数,也很在乎自己在葬礼中得到的花圈数,祖父已将花圈的个数作为丈量自己荣誉高低的杠杆。
D. 祖父的丧事中,“我”取出钱包,奋笔疾书两个多小时,为冷清的丧事增添了些许温情,这一情节暗示“我”理解了祖父的追求。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祖父看重自己的荣誉,忽略了父亲,导致了父亲高考的失利和与祖父对立;他怒斥父亲写信给教育局长谋取工作职位的行为,体现出他正直刚烈的一面。
B. “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在小说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也是故事的参与者,在祖父与父亲间充当二人情感的润滑剂。
C. 小说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祖孙三代人的亲情恩怨写得可感可知,将人物间微妙的关系、个性特征以及心理活动,鲜明、具体的展示给读者。
D. 小说大多数笔墨都在描写祖父,对父亲的描述笔墨不多,父亲更多的是作为祖父的一个阴影或者衬托存在,父亲的形象单一、脸谱化。
8. 小说的标题“虚拟”意蕴丰富,请试分析。
9. 毕飞宇短篇小说的成功之道是对“问题意识”的探索,请从教育问题角度或亲情问题角度谈谈你对这篇小说主题的理解。
【答案】6. B 7. D
8. ①祖父的葬礼送花圈的人名是“我”虚拟的,但我对祖父的尊敬是真实的。
②“虚拟”送花圈,是作者对祖父的功绩的肯定,也是作者对祖父愿望无法达成的悲哀和无奈。
③引发读者思索。祖父葬礼上的花圈都是虚拟的,但生活中汲汲追求身后虚名现象是真实存在的。
9. (1)从教育问题角度:
①祖父作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人民教师,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为了升学率,起早贪黑,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神圣理想和使命,尽管祖父葬礼上的花圈是虚拟的,但祖父桃李满天下的事实不是虚拟的,小说歌颂了教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精神。
②在崇高的教育理想之下,教师祖父也追逐虚荣,在他的晚年表现得尤为明显。他在酩酊大醉时会抱着马桶念他学生的名字,人名后面长长的单位与职务他都记得清清楚楚。他临终前的心结竟然是他葬礼的花圈数量, “182”这个数字成了祖父衡量荣誉的标尺,荣誉一旦数量化就变了味,最后祖父冷清的葬礼场面成了一种讽刺。小说体现了作为教师的祖父在死前对“身后名”焦虑(迷恋)问题。
③作为人民教师的祖父爱才如命,渴望“得英才而教育之”,眼中没有人,酷爱高智商,重智育轻德育,以及新闻媒体对升学率的过度关注,折射出教育中对“人”的忽视,反映了教育中存在的功利化问题。
(2)从亲情问题角度:父子隔膜(矛盾):
①对于家庭而言,祖父无疑是一个失败的父亲,他没能尽到家庭的责任和父亲的义务。祖父在事业上取得的成功与家庭亲子关系的失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祖父把他毕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甚至把他的父爱也一并给予了学生。对家庭的疏离,造就了父子之间一生的隔膜。祖父的离开对父亲来说是一种解脱。祖父的光芒像一张耀眼的大网,罩住了父亲的一生,祖父的离世,给了父亲一次从压抑中走出来的机会。父子关系冷漠至此,父子间的隔膜如此之厚。
②祖孙隔代亲:祖父的理想、人格、隐痛,在孙在那里得到了某种回应和理解,祖父同孙子的“隔代亲”,使爷孙俩之间毫无芥蒂、心灵相通。更因隔了一代,孙子“我”才能够客观地、理性地去认识爷爷的理想和人格,我也更能理解父亲和祖父的隔阂、矛盾。看到祖父冷清的葬礼场面,“我”取出钱包,奋笔疾书两个多小时,写下了许多个“虚拟”的送花圈人名,以告慰祖父的在天之灵,尽管花圈是虚拟的,但孙子高度肯定祖父为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运用夸张的修辞”错误,应该是比喻,把父亲比作长在祖父体内的一块肿瘤。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D.“父亲的形象单一、脸谱化”错误,小说中父亲的形象是复杂的。他未必不敬佩父亲的成绩,但对父亲“对家庭的疏离”心存怨恨;祖父的光芒像一张耀眼的大网,罩住了父亲的一生,而父亲也倔强地在祖父面前“不甘示弱”;祖父去世了,父亲不可能不悲伤,但悲伤的同时也有解脱,“有了水光,眼神很亮,像洞穿”耐人寻味。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标题的含义的能力。
依据“我取出钱包,来到了花圈出租处,要来纸、笔、墨。我努力回忆祖父大醉的那些夜晚说出的那些名字职务单位,我不可能记得住,但意思无非是这样的——剑桥大学东方语言学中心副主任 罗绍林 遥寄哀思斯坦福大学高能研究所研究员 茅开民 遥寄哀思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 储阳 遥寄哀思……我一口气写了两个多小时,并不悲伤。事后我没有数,我不想知道具体数据”“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可概括为:祖父的葬礼送花圈的人名是“我”虚拟的,但我对祖父的尊敬、对祖父的功绩的肯定是真实的。
依据“……你说……你说我能得到多少个花圈呢?”“‘182’也成了祖父岁岁年年的梦”“祖父曾为解寂寞,开了微博,我在上边发了讣告。微博长久寂寞”可概括为:“虚拟”送花圈,是作者对祖父的功绩的肯定,也是作者对祖父愿望无法达成的悲哀和无奈。
依据“祖父赋闲多年了,他又不像荣校长在岗位上轰轰烈烈地倒下去的;再说了,这年头早就不是1982年了;再说了,这是什么时候?大家都忙着过年呢。死亡不再是问题,标志着死亡的纸质花朵却成了一个问题”“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可概括为:引发读者思索。祖父葬礼上的花圈都是虚拟的,但生活中汲汲追求身后虚名现象是真实存在的。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解读小说主题的能力。
(1)从教育问题角度:
依据“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最有机会上大学。但是,那时候祖父正做着班主任呢。他每天上午六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家,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祖父的57个学生考上了31个,在当年,这是‘放卫星’般的天文数字。而在另外一所中学读书的父亲没有考上”可知,小说歌颂了教师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精神;
依据“醉后的祖父说得最多的却是一届又一届的高材生,祖父记得清清楚楚,涉及面极广,诸如名牌大学、国家机关、公司名称、荣誉机构,院士、教授、研究员、副省长、副县长、办公室主任、董事长”“‘爷爷做了三十五年的教师,三十二年的班主任,九年零十个月的教导主任,六年零八个月的副校长,两年半的校长……’祖父对自己还算得意”“‘182’也成了祖父岁岁年年的梦”等可见,在崇高的教育理想之下,教师祖父也追逐虚荣,在他的晚年表现得尤为明显;
依据“祖父的癖好,往好处说,爱才;往坏处说,他眼里其实没有人,只有高智商,他酷爱高智商。一旦遇上,不管你是谁,他的血管就陡增激情,奔涌起宗教般的癫狂和牺牲精神,沉着,持久”“祖父的57个学生考上了31个,在当年,这是‘放卫星’般的天文数字……九月,省报的记者把祖父的故事写成一篇长文:《春蚕到死丝方尽》。黑体的通栏标题很吓人的,还配了祖父的一张标准像”可见,作为人民教师的祖父,酷爱高智商,重智育轻德育,以及新闻媒体对升学率的过度关注,折射出教育中对“人”的忽视,反映了教育中存在的功利化问题。
(2)从亲情问题角度:
依据“作为物理老师的儿子,父亲最有机会上大学。但是,那时候祖父正做着班主任呢。他每天上午六点出门,夜里十一点回家,把时间全部给了学生。祖父的57个学生考上了31个,在当年,这是‘放卫星’般的天文数字。而在另外一所中学读书的父亲没有考上”“当了一辈子会计的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他们也说话,却不看对方的眼睛”“无论祖父怎样看淡他的生死,我的父亲终究是他一生的痛”“父亲没有给祖父送花圈,只是亲笔书写了一副挽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冷清的葬礼上,父亲一直站在遗体旁,却没有瞻仰祖父的遗容,一秒也没有”“他没有泪,但是,毕竟上了岁数,有了水光,眼神很亮,像洞穿”可见,祖父把他毕生的精力都放在了学生身上,但对于家庭而言,祖父无疑是一个失败的父亲,他没能尽到家庭的责任和父亲的义务。祖父的光芒像一张耀眼的大网,罩住了父亲的一生,甚至祖父的离世,给了父亲一次从压抑中走出来的机会。冷漠的父子关系令人惋惜。
依据“当了一辈子会计的父亲是祖父的一块肿瘤,硬硬的,始终长在祖父的体内”“只要喝醉了,他都要来一次规定动作:跪在马桶前沿,对着马桶一口一个‘对不起’”“我知道我和祖父之间会有这样的一次对话,也知道祖父会对我说些什么。无论祖父怎样看淡他的生死,我的父亲终究是他一生的痛”“‘你想要多少个就有多少个!’我想让说话轻松一点,特地挑选了嘻哈的语气”“世界就在这里了,我亲爱的祖父,你桃李满天下,——这从来就不是一件虚拟的事”可见,祖孙隔代亲。“我”理解祖父的理想、人格、隐痛,爷孙俩之间可以毫无芥蒂的交谈。看到祖父冷清的葬礼场面,“我”取出钱包,奋笔疾书两个多小时,写下了许多个“虚拟”的送花圈人名,以告慰祖父的在天之灵,尽管花圈是虚拟的,但孙子高度肯定祖父为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秦武王谓甘茂曰:“寡人欲车通三川以窥周室,而寡人死不朽乎?”甘茂对曰:“请之魏,约伐韩。”王令向寿辅行。甘茂至魏,谓向寿曰:“子归告王曰:‘魏听臣矣,然愿王勿攻也。’事成,尽以为子功。”向寿归以告王,王迎甘茂于息壤。甘茂至,王问其故。对曰:“宜阳,大县也,上党、南阳积之久矣,名为县,其实郡也。今王倍数险,行千里而攻之,难矣。今臣羁旅之臣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者,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夫以曾参之贤,与母之信也,而三人疑之,则慈母不能信也。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王盟于息壤。
果攻宜阳,五月而不能拔也。樗里疾、公孙衍二人在,争之王,王将听之,召甘茂而告之。甘茂对曰:“息壤在彼。”王曰:“有之。”因悉起兵,复使甘茂攻之。宜阳未得,秦死伤者众,甘茂欲息兵。左成谓甘茂曰:“公内攻于樗里疾、公孙衍,而外与韩倗为怨,今公用兵无功,公必穷矣。”攻宜阳,三鼓之而卒不上。向寿对曰:“公不论兵,必大困。”甘茂曰:“我羁旅而得相秦者,今攻宜阳而不拔,公孙衍、樗里疾挫我于内,而公中【注】以韩穷我于外,是无茂之日已!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于是出私金以益公赏。明日鼓之,宜阳拔。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注】公中:即韩倗,任韩国相国。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B. 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C. 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D. 今臣贤不及曾子/而王之信臣又未若曾子之母也/疑臣者不适三人/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羁旅”,意为长期寄居他乡,在文中指甘茂离开家乡来到秦国做官。
B. “曾参杀人”“三告投杼”现已成为成语,指流言可畏,与“三人成虎”的意思相仿。
C. “公必穷矣”的“穷”与《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穷”含义不同。
D. “三鼓”,文中指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起鼓舞士气的作用,是春秋战国时的军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武王野心勃勃,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觊觎周王室,与《过秦论》中所说惠文、武、昭襄“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相互印证。
B. 甘茂认为宜阳虽然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实力雄厚,何况秦王要跋涉千里去进攻,要攻占宜阳实属不易。
C. 宜阳久攻不下,樗里疾、公孙衍二人意见一致,反对甘茂攻打宜阳。导致武王对战争胜利信心不足,准备停止进攻。
D. 进攻宜阳时,秦国士兵士气低落,属下左成劝告甘茂要振作建功,向寿则建议甘茂研究军事和兵法,避免陷入困境。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王曰:“寡人不听也,请与子盟。”于是与王盟于息壤。
(2)请明日鼓之,而不可下,因以宜阳之郭为墓。
14. 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甘茂虑事深远,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D 11. C 12. A
13. (1)我不听信别人的议论,让我们订立盟约吧。”于是武王和甘茂在息壤订立盟约。
(2)明天让我再击鼓进军,如果还攻不下来,就把宜阳城郊作为我的葬身之地吧!
14. (1)甘茂预料樗里疾和公孙衍以韩国国力强为理由争议攻韩得失,武王一定会听从他们的意见。
(2)甘茂担心武王会像曾参的母亲不信任曾参一样,不信任他。
(3)甘茂和武王在息壤订立盟约,以防武王反悔。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子的母亲相信曾参那样,猜疑我的人更不止三人,我恐怕大王是会像曾参的母亲那样扔掉梭子逃跑的。
“王之信臣”是一个短语,“信臣”是谓宾结构,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
“疑臣者”作“不适三人”的主语,不应断开;“王为臣之投也”作“恐”的宾语,“王为”之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D。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含义不同”错误。“公必穷矣”的意思是:你一定会陷入困境,走投无路。《屈原列传》中“人穷则反本”的意思是:人一旦陷入困境,就会回溯本源。可见两个“穷”含义相同,都指处在困顿的处境中。
故选C。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A.“惠文、武、昭襄”错误。《过秦论》中“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的是秦孝公。
故选A。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听”,听从,听信;“盟”,订立盟约;“于”,在。
(2)“鼓”,击鼓;“以……为”,把……作为;“郭”,城郭,城郊。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信息,归纳要点的能力。
(1)“挟韩而议,王必听之”,意思是“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人会以韩国国力强为理由来同我争议攻韩的得失,大王一定会听从他们的意见”,甘茂预料此二人会以韩国国力强为理由争议攻韩的得失,而武王肯定会听从他们二人的建议。
(2)“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甘茂认为他不如曾参贤能,他担心武王会像曾参的母亲那样扔掉梭子逃跑,暗示他担心武王会不信任他。
(3)“于是与王盟于息壤”,甘茂和武王在息壤订立盟约,来防备武王反悔。
参考译文:
秦武王对甘茂说:“我想用战车进攻三川,取周室而代之,你如果能为我实现这一夙愿,我将至死不忘。”甘茂说:“我要求出使魏国,与他们相约共同攻打韩国。”于是,武王派亲信向寿做甘茂的副使出使魏国。甘茂来到魏国,便对向寿说:“您回去告诉武王,说:‘魏王已同意我的约定,但希望大王暂时不要进攻韩国。’事成之后,把一切功劳全归于您。”向寿回到秦国,把这话告诉了武王,武王便在秦邑息壤迎接甘茂。甘茂到了息壤,武王问他为什么暂时不进攻韩国?甘茂回答说:“宜阳是韩国的大县,上党和南阳两郡间的财富都聚积在这里,它名义上是县,实际上相当一个郡。现在大王穿越重重险阻,要跋涉千里去进攻韩国,实在太难了啊!如今我是个寄居此地的臣僚。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人会以韩国国力强为理由来同我争议攻韩的得失,大王一定会听从他们的意见。从前,曾子在费地,费地有个与曾子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有人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说:‘我的儿子不会杀人。’她照样织布。过了一会儿,又有人来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仍然照样织布。又过了一会儿,一个人跑来说:‘曾子杀了人。’曾子的母亲便惊恐万状,扔掉梭子,翻过垣墙,仓皇逃跑了。像曾参这样贤德的人,而曾参的母亲又对他那样信任,可是三个人猜疑他,就使曾参的母亲不能信任他。现在我不如曾参贤能,大王相信我又不如曾子的母亲相信曾参那样,猜疑我的人更不止三人,我恐怕大王是会像曾参的母亲那样扔掉梭子逃跑的。”武王说:“我不听信别人的议论,让我们约誓吧。”于是武王和甘茂在息壤约誓。
后来甘茂攻打宜阳,五个月还不能攻下,于是樗里疾和公孙衍二人就在武王面前议论进攻宜阳不恰当,武王打算听信他们的意见了,因而特别召回甘茂,把情况告诉他。甘茂对武王说:“息壤的盟誓就摆在那里!”武王也说:“是啊!”于是调动全部兵力,支持甘茂继续进攻。宜阳没有攻下,秦兵已死伤甚众,甘茂准备停战。楚人左成对甘茂说:“您在国内受到樗里疾、公孙衍二人的攻击,在国外又与韩倗结怨,如果您不能建立战功,就会走投无路了。”甘茂攻打宜阳,连续三次擂鼓进军,但士兵仍然不前进。秦国右将军向寿说:“您如果不研究军事和兵法,就会陷入绝大的困境。”甘茂说:“我是一个寄居在秦国而现在当上了秦国左丞相的人。现在宜阳攻不下,在国内又有公孙衍、樗里疾百般阻挠,国外有韩相国大力抵抗,陷我于困境。这是我的末日到了!明天让我再击鼓进军,如果还攻不下来,就把宜阳城郊作为我的葬身之地吧!”于是,甘茂拿出自己的钱来加在公家的赏金里。第二天击鼓进军,宜阳便被攻下了。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怀古
苏辙
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
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
觜距①方强要一斗,君臣已定势三分。
古来伐国须观衅②,意突成功所未闻。
【注】①觜距:禽鸟的嘴和爪甲。比喻决胜的武力、武器或力量。②观衅:窥伺敌人的间隙。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所写之事与《赤壁赋》“破荆州,下江陵”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基本相同。
B. 一二联以描写为主,三四联以议论为主,具体分析了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C. 第三句紧承上句士气如云的场景,写千艘战船横布长江,突显曹军雄壮气势。
D. “安知赤壁焚”强调了曹军在赤壁的意外惨败,并与结句“未闻”形成呼应。
16. 请从内容、表达方式、风格中任选两个角度简要分析本诗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不同。
【答案】15. B 16. (1)内容:①聚焦的历史人物不同。苏辙诗聚焦于曹操;苏轼词聚焦于周瑜。
②情感不同。苏辙诗从曹操的失败中得出结论,认为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苏轼借追忆周瑜的功业来抒发自己年华老去、功业未成的感慨。
(2)表达方式不同:苏辙诗以记叙、议论为主;苏轼词以描写、抒情为主。
(3)风格不同:苏辙诗朴实无华,理性客观;苏轼词雄浑豪放。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一二联以描写为主”错,一二联是“新破荆州得水军,鼓行夏口气如云。千艘已共长江险,百胜安知赤壁焚?”,写曹操攻下荆州得到诸多水军,于是带领千艘战船到达赤壁准备与孙刘联军大战,结果没想到一把大火烧了战船。这是记叙了曹操赤壁之战的情景,因此一二联以记叙为主。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方式、风格特点的能力。
内容:苏辙此诗写的是曹操赤壁之战惨败的事,而苏轼的《赤壁怀古》则写的是少年英雄周瑜指挥孙刘联军打破曹操,可见二者聚焦的历史人物不同。
情感不同:苏辙此诗后尾联是对曹操失败的评论,“古来伐国须观衅,意突成功所未闻”,意思是自古以来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而苏轼“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周瑜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
表达方式不同:苏辙此诗前两句为记叙,写曹操新得水军,意气风发地带领千艘战船来攻,结果却落得火烧赤壁的下场;后两句是对曹操失败的评论,认为攻伐他国需要等待时机、准备充分,想要突然成功是不可能的。因此,苏辙是以记叙、议论为主。而苏轼上阕描写古战场的风光,雄奇险峻;下阕通过写少年英雄周瑜建功立业,抒发自己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因此,苏轼是以描写、抒情为主。
风格不同:苏辙从战争的起因开始分析,不掺杂感情色彩,保留了研究历史的严谨性。读完苏辙的《赤壁怀古》,相当于了解了赤壁大战的始末,犹如读了一篇小论文。风格朴实无华,理性客观。而苏轼的作品更加雄浑豪放,他通过对月夜江上壮美景色的描绘,借对古代战场的凭吊和对风流人物才略、气度、功业的追念,曲折地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全词借古抒怀,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曾被誉为“古今绝唱”。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京城富豪子弟打赏琵琶女,争做“榜一大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不合理的门阀制度,鲍照在《拟行路难(其四)》中无比愤懑,但最后选择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的诗文中有大量的“飞鸟”意象,在《饮酒》中是“飞鸟相与还”,在《归去来兮辞(并序)》是“___________”,在《归园田居(其一)》中是“___________”。
【答案】 ①. 五陵年少争缠头 ②. 一曲红绡不知数 ③. 心非木石岂无感 ④. 吞声踯躅不敢言 ⑤. 鸟倦飞而知还 ⑥. 羁鸟恋旧林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陵、缠、绡、踯躅、羁。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59旅官兵来到南泥湾,成为拓荒的主力。他们用鲜血和汗水开辟出万顷良田,使昔日的“烂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更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歌与舞、汗与泪、感动与被感动……年方19岁的贺敬之 ① ,《南泥湾》歌词被其一气呵成。当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的作曲家马可捧读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时激情澎湃。于是他汲取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想象着 ② 的表演形式为其作曲。从此,这首向劳动者致敬、为奋斗者高歌、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南泥湾》,在炮火的缝隙间一次次回荡,唱得家喻户晓,舞得 ③ ,唱出了人民子弟兵为减轻人民负担“又学习又生产”、不惧任何艰难困苦的风采。
岁月流金,精神永存。那永不熄灭的窑洞灯光和一段段动人旋律,鼓舞着延安儿女追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他们唱着《边疆处处赛江南》续写开荒造田的奇迹,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播种打场,唱着《金不换银不换》书写对绿水青山的守望,唱着《乘风破浪再出发》奋勇向前。这个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如今早已告别贫困,变成杏花微雨江南般的美好家园。延安人民的奋斗还在继续,勇毅前行的旋律越来越昂扬……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长句改成三个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请从形式和内容的角度赏析文中画双横线的句子。
【答案】18. ①血气方刚;②载歌载舞;③喜气洋洋
19. 作曲家马可当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他捧读了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登时激情澎湃。
20. ①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他们唱着……唱着……唱着……唱着……”,形式上构成排比,语势贯通,增强了节奏感;
②内容上,“唱着《边疆处处赛江南》”“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着《金不换银不换》”“唱着《乘风破浪再出发》”不断变换人们熟悉的经典歌曲,“续写”“书写”颂扬南泥湾精神,增强句子的抒情性,表现延安儿女追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干劲。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从前文“年方19岁”可知,此时的贺敬之正是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可以使用“血气方刚”。“血气方刚”,为形容年轻人精力正旺盛。
第二空,前句有“歌舞的音调和节奏”,此处是说表演形式有歌有舞,可填“载歌载舞”。“载歌载舞”,边唱歌,边跳舞。形容尽情地欢乐。
第三空,从前文“这首向劳动者致敬、为奋斗者高歌、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南泥湾》”可知,《南泥湾》是向劳动者致敬,所以舞者作为劳动者的一员,心情应该是快乐的。可以填入“喜气洋洋”。“喜气洋洋”,形容非常欢乐的样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变换句式的能力。
长句变短句的方法首先要提取句子的主干,单独成句;然后再剥离句子的定语、状语等,让这些成分单独成句,尤其要注意多层定语的剥离和改写;最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句序,使改写后的句子逻辑合理,表达通畅。
本题中,句子可提炼主干为“作曲家马可激情澎湃”,“捧读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时”为句子的状语,修饰“激情澎湃”;“当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为定语,修饰“马可”;要想将其变成短句,就先从这定语、状语中找到相关的动词“捧读”“考入”,分析可知,都是与“马可”相关的事件。因此可理解为“马可捧读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马可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再加上主干“作曲家马可激情澎湃”。这就将长句变成了三个短句,然后根据句子内容的内在逻辑将各个独立句子排序,再对人称进行相应的调整。改写后的句子为:作曲家马可当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入鲁艺音乐系,他捧读了这首献给拓荒者的赞歌,登时激情澎湃。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首先,在句子的形式上,“他们唱着……唱着……唱着……唱着……”,画线句由四个“唱着……”动宾结构的句子构成,形式上构成排比,排比的作用是使语势贯通,增强句子的语势,也增强了句子的节奏性,更好的抒发了作者的情感,从而加强了句子的表达效果。
内容上,“唱着《边疆处处赛江南》”“唱着《在希望的田野上》”“唱着《金不换银不换》”“唱着《乘风破浪再出发》”不断变换人们熟悉的经典歌曲,通过这些歌曲让读者联想到在不同时期我们党所取得的伟大成绩。同时,“续写”“书写”颂扬南泥湾精神,表现延安儿女追求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干劲,排比使得这种赞颂精神更加强烈,也增强了句子的抒情性。
(二)语言文字运用I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炎炎夏日,我们在防暑降温的同时还要考虑服装搭配。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种说法:夏天穿浅色系衣服比穿深色系衣服更凉爽。比如,穿白色衣服比穿黑色衣服凉快,① ,黑色吸热。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人体内的新陈代谢会产生热量,所以人体需要将多余的热量散发到周围环境中,才能保持体内的稳态。通常有四种不同的散热途径来调节人的体温: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这四种方式的共同作用,使我们拥有稳定的体温。但是在不同情况下,它们所发挥的作用大小也有所不同。例如, ② ,中红外波长范围的辐射是人体热量散失的主要途径;而在激烈运动中,身体会通过汗液的蒸发来排出大部分热量。
同时,热传递过程中,由于温度差的存在,热能会从高温向低温处传递,也就是说,当我们的体温比周围环境的温度低时,人体就会从周围吸收热量;而当周围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人体会向外辐射热量。所以夏天怎样才能更凉爽,不仅和所穿衣服的颜色有关, ③ 。
21. 下列句子中的“我们”和文中画波浪线处的“我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他的字写得漂亮,在我们学校都是首屈一指。
B. 我们的小区,是安定祥和的大家庭。
C. 我们在峡谷中抬头仰望,天空似乎一条蓝色的飘带。
D. 当我们失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曾经拥有。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答案】21. D 22. ①因为白色不吸热 ②当人们安静地处于室内时 ③更和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关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词语的意思的能力。
A.“我们”修饰“学校”,指向对象具体明确,
B.“我们”修饰“小区”,指向对象具体明确,
C.“我们”指在在峡谷中抬头仰望的人,指向对象具体明确,
D.文段中的“我们”是泛指,没有明确具体指的是谁。
故选D。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句“穿白色衣服比穿黑色衣服凉快”和后句“黑色吸热”等信息,可知此处是从是否吸热的角度解释穿白衣服比穿黑衣服凉快的原因,故补写内容为“因为白色不吸热”。
第二空,根据后句“而在激烈运动中,身体会通过汗液的蒸发来排出大部分热量”之前的分号,可知前后两句是并列关系。再根据“中红外波长范围的辐射是人体热量散失的主要途径”可知此处是说人处于室内不运动时,人体热量散失主要靠辐射,所以补写内容是“当人们安静地处于室内时”。
第三空,由前句中“不仅 ”可知要填的内容与前句也是递进关系。再根据前句“当我们的体温比周围环境的温度低时,人体就会从周围吸收热量;而当周围环境温度低于体温时,人体会向外辐射热量”,可知此处是说夏天怎样才能更凉爽,不仅和所穿衣服的颜色有关,更和自己所处的周边环境有关,故补写内容应是“更和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关”。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威廉•詹姆斯有一部小说,说的是一位贵妇人在剧院里为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啜泣不已,但她的马夫就在戏院外面冻得快要死去。
——罗翔
材料二:
爱全人类容易,爱一个人难。去帮助一个人,比宣称我爱人类要困难的多。
——苏霍姆林斯基
材料三:
一个人对共同体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共同体中其他人的生存条件。
——爱因斯坦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关爱是具体的非虚空的
一位贵妇人在剧院里为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啜泣不已,但她的马夫就在戏院外面冻得快要死去。无疑,贵妇人有仁爱之心,但她的关爱是虚空的,她同情的是虚拟的剧中人物,而对眼前需要实际关爱的马夫视而不见。关爱、同情,这些人类普遍有价值的情感需要现实付出,不是只停留在口头上和思想里。
叶公好龙,嘴上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这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形。关爱农民,就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他们种粮有收成不愁吃穿,孩子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关爱工人,就要让他们有班上有活干有钱赚;关爱商人,就要让他们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关爱企业家,就要在融资生产税收上处处提供便利;关爱学生,就要提供教学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作业量;关爱教师,就要减轻各种非校园负担不搞各种形式主义的网络学习……凡此种种关爱,落地见效才是真。否则,只能是停留在口头上的噱头,成为某些主事者增添颜面的幌子。
关爱是具体的行为,不是漂亮的虚空言辞。口头上的关爱,这很容易慷慨激昂地来表达。但都比不上一个实实在在的关爱行动,这比大话聊天要好得多。去帮助一位看不起医生的病人,去老少边穷地区帮助一位孤寡老人,去帮助一位孤儿上小学中学大学,去帮助一位陷入生活绝境的人……这些帮助,都很具体很实在,在现实社会中需要大力弘扬。社会上也确实有不少各种志愿者,在身体力行地做着各种关爱行动。
一个人,不要只从理论上感觉自己有爱心,只有把爱心付诸实践,那么才对他人有价值。
爱抽象的人容易,而爱具体的人却很难。站在道德的至高点指责别人容易,设身处地的行动,却难上加难。古往今来,很多战争的发动者,高喊爱国家爱人民的口号,却极力宣传侵略口实骗取老百姓的信任,大举入侵他国,生灵涂炭,万户萧条鬼唱歌。所以,关爱从来都应该具体的。
中国政法大学罗翔教授认为,“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而是每一个人鲜活的故事。”“用良知驾驭我们之所学,而不因所学蒙蔽了良知”。 同样,关爱不应在思想意识上,而应该在具体的行动上。因此要爱具体的人,不要爱抽象的人,愿大家都能走进真实的世界,走出习以为常的虚空。
二十大已胜利闭幕,新航程正式开启。相信社会主义价值观会逐步落实到每个人的内心和行动,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彼此都相互关爱,我们将生活在一个和谐美满的世界。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用贵妇的所感和所为形成鲜明的对比,说明人的思想和行动的背离之处;材料二中提到“爱全人类容易,爱一个人难”,表明人们在行动上的普遍现象,关爱抽象的人,却很难爱具体的人;材料三用爱因斯坦的话,表明一个人对共同体的价值在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能够达到最大程度上的统一。
综上所述,我们要深入人性幽微处观照个体的所思所行,勇敢剖析自己,谦卑地内省,选择关爱真实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书本理论和话语。真正的爱,一定是对具体人的关爱,要爱生活的每一个细节,而不是爱所谓生活的意义。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一个人对共同体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能够在多大程度上促进共同体中其他人的生存条件。”也就是说感情、思想行动要有高度的统一,只有感情和思想,没有实践是没有价值的,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在行文思路上,首先由社会现实现象引出中心论点,关爱是一种具体的行为,而不是一种意识和思想,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采用对比式论证结构,然后运用例证和引证,说明行动胜于空想,如纸上谈兵的赵括,成语故事闭门造车,蜀之鄙二僧的故事中富和尚的南海之梦等,再如墨子的名言“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等,证明只有思想,没有行动,结果概率永远为0。最后归结全篇,重申论点,提出落实由内心到行动的号召。
立意:
1.行动远胜于思想。
2.关爱他人贵在行动。
3.行动上的关爱胜过意识的虚无。
4.关爱他人让我们从现在做起。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含解析,文件包含语文pdf、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共6页。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