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备课课件ppt
展开1.理解诗歌内容2.熟读成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3.学会赏析
张丞相:张九龄,唐玄 宗时为宰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仍是一名隐士。他西游长安,不甘寂寞,想出来做事,苦于无人引荐,于是写了这首诗赠给当时居于相位的张九龄,希望得到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
干谒(ɡān yè),顾名思义,古人为求显声扬名或经世致用而求见达官显贵,希望他们能够赏识自己,举荐自己或重用自己,他们就会写诗来推荐自己,反映这类题材的诗谓之干谒诗,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
孟浩然(689—740),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王维并称“王孟”。代表作有《过故人庄》《春晓》等。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延安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与岸齐平,写出了洞庭湖水多。
指水映天空。涵,包涵。虚,天空。
与天浑然一体。太清,天空。
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
八月,洞庭湖的湖水暴涨,几乎与湖岸齐平,远远望去,水映天空,洞庭湖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句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
想渡湖却没有船只,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
开头两句写得是诗人在洞庭湖边,远眺湖面景色,看到了湖水浩瀚,水天相接,描绘出洞庭湖壮丽阔大的景象。
首联: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蒸”字写出湖水的丰厚蓄积,以及云蒸霞蔚之势。“撼”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波涛澎湃动荡,整座城都显得渺小了。这两句运用对偶和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洞庭湖烟波浩渺、波涛翻涌的壮观景象和大气磅礴的气势。
颔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颈联开始由前面的写景转入抒情。 诗人在这前一句中以“无舟楫”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赏识推荐;后一句中一个“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愧之情,言下之意还是希望张九龄能举荐自己。
颈联: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尾联化用典故,诗人这两句是在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从政的愿望,和希望得到对方举荐的心情。
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垂钓者”比喻当朝执政的人,这里指张九龄;“羡鱼情”喻指诗人从政的愿望。
《淮南子·说林训》的古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而结网”,喻指诗人空有入仕从政之心,却无人举荐无法实现这一愿望。
作为投赠之作,诗人却没有直说。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一个“蒸”字,一个“撼”字,力重千钧,自然的湖泊一下子具有了自觉的意识,静态的景物由此取得了飞扬的动势,足见其非凡的艺术表现力和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诗歌后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触景兴怀,就近设喻。诗人面对浩浩湖水,想到自己满怀壮志,却无人知赏,不禁悲从中来。“端居耻圣明”,意谓在这个伟大光明的太平盛世,自己却是闲居无聊。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志,说明自己心向神往出仕求官,却找不到门路。最后两句,诗人借了谚语来暗喻自己有出来创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钓鱼者”暗指当政掌权的人物,其实是专指张丞相而言。
语文八年级下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教课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天下谁人不识君,天生我材必有用,字词检测,领会感情,干谒诗,品读语言,习题检测,有愧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课文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文学常识,作者简介,孟浩然诗作特色,写作背景,关于“干谒诗”,整体感知,研读古诗,课堂小结,课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