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综合训练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综合训练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同步练习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1.每年5月12 日是我国“防灾减灾日”,推广防灾减灾知识,提高防灾减灾意识。若在城市高楼里发生火灾,则被困人员处理火灾现场的逃生方法中错误的是(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B.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寻找安全出口,匍匐前进C.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关闭门窗,向门窗浇水,发出求救信号D.人员被火势围困在高层建筑时使用楼内电梯撤退2.“魔棒点灯”趣味实验的操作为:取少量高锰酸钾晶体放在表面皿上,在高锰酸钾上滴加2~3滴浓硫酸,用玻璃棒蘸取后去接触酒精灯的灯芯,酒精灯立刻被点燃了。你认为酒精灯能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A.“魔棒”具有神奇的功力使酒精灯点燃B.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降低酒精灯的着火点,使酒精自燃C.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氧气燃烧,引燃酒精灯D.它们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达到酒精的着火点3.用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发生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B.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C.在加油站可以接打电话 D.开灯检查燃气是否泄漏4.2022年3月22至28日为“中国水周”,我国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下列有关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防止水体污染,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B.活性炭可去除水中的异味和色素C.硬水软化常用肥皂水 D.电器着火时用自来水扑灭5.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A. B.C. D.6.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应把混合气体通过A.少量的水 B.灼热的氧化铜 C.澄清的石灰水 D.点燃7.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B.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加热后溶液颜色变为无色C.人处在CO和CO2浓度过大环境都会死亡,所以两种气体都有毒D.一氧化碳能用于治炼金属,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8.以化合价为纵坐标,物质的类别为横坐标所绘制的图像叫价类图。如图为碳的价类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A表示的物质一定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B.B表示的物质有毒C.C表示的物质可以灭火 D.D对应的物质可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9.归纳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下列归纳的结论正确的是A.缓慢氧化一定引起自燃B.分解反应的生成物一定是两种C.含氧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因此金刚石和石墨是同种物质B.化学反应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因此有能量释放的变化都是化学反应C.二氧化锰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催化剂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D.空气中可燃物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所以把可燃物与氧气隔绝是灭火的有效方法之一 二、判断题11.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着火点灭火。( )12.冬天用煤炉取暖时在煤炉旁放一盆水,可以防止CO中毒( )13.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14.点燃蘸有一定浓度酒精溶液的手绢,手绢未被点燃,说明手绢的着火点高( )15.氢气能在空气中燃烧,所以氢气可以在氮气中燃烧。( ) 三、填空题16.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对影响过氧化氢分解快慢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取5mL H2O2进行实验,测定产生4mL O2所需时间,实验结果记录如下:实验序号H2O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温度/℃MnO2粉末用量/g反应时间/s①30350t1②30550t2③5200.13④15200.11 a.若要探究过氧化氢分解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则应做的实验是_____。(填实验序号)b.对比实验③④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_____。c.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17.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想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这是燃烧的_________个条件之一。(2)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___________,上层内盏油温___________,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___________,以达到省油的目的。(3)“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序号)。a.水分子受热分解 b.水分子不断运动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数目减少18.化学基础与常识(1)为了全民健康,我国推广使用加碘食盐,这里的“碘”指的是______(选填“单质”“原子”或“元素”)。(2)“低碳”倡导低能量、低消耗,主要是为了减少______(填化学式)的排放量。(3)井水是我市农村的主要生活水源,井水一般为硬水且硬度较高。在生活中一般用______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4)天然气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燃气,其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5)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______(填序号)A. B. C. D.19.某校五楼寝室,学生熄灯就寝后,一同学违规点蜡烛看书,不小心引燃蚊帐,导致火灾。就此事件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燃烧的条件看,蚊帐是_____。(2)该同学慌忙打开房门,致使火势迅速扩大,其原因是_____。(3)同寝室同学惊醒后,一边拨打“119”,一边采取了下列自救措施,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 B跳楼逃生 C藏在桌子底下等待救援(4)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将大火扑灭,水灭火的原理是_____。20.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________________。(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物质代号 L M N P 熔点/℃ -117 3550 44 -259 沸点/℃ 78 4827 257 -253 着火点/℃ 510 370 40 580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_______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上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_________和________(填代号)。 四、综合应用题21.请回答以下问题:(1)小李同学要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最终制成自来水。其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I.首先加入絮凝剂A,通常为_______。Ⅱ.操作②主要是利用活性炭除去一些异味和色素,其净水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_______作用。Ⅲ小李取少量液体D于试管中,加入少量______,并振荡,发现产生少量泡沫,较多浮渣,说明液体D是硬水。(2)某研究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已知:①碳酸镁加热分解②氢氧化钠溶液常用于吸收二氧化碳气体③无水氯化钙能吸收水蒸气。I.写出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Ⅱ.装置E中发生反应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写出装置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Ⅲ.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有明显不足之处是______。Ⅳ.图中装置F是安全瓶,能防倒吸,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本实验还应该在装置_______之间添加装置F。22.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2)实验室用如图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 ,如果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最好用 ________ 装置收集氧气.(填字母序号)(3)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混合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制取甲烷气体,其发生装置可选择 ________ (填字母序号),甲烷气体可选择装置进行收集,收集满后集气瓶的放置方式如图,由此可推断甲烷一定具备的物理性质是 ________ 、 ________ .(4)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________ (填序号)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若将发生装置改为,其优点是 ________ .甲同学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________ (选填字母)A (5)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并用排水法收集,请把图补充完整 ________ .(6)图中酒精灯所用燃料是乙醇,在氧气不足的情况下,不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若 乙醇不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则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水分子个数比为 ________23.燃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1)下列成语的原意与燃烧不相关的是___(填标号)。A.卧薪尝胆 B.釜底抽薪 C.火上浇油 D.钻木取火(2)炒菜时,家里油锅着火,应进行的操作是___,其目的是___。(3)某学习小组分别对铁燃烧实验作了探究,分别从物质状态和反应物浓度等外界因素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实验编号操作现象①将铁丝在空气中加热不燃烧②将铁丝加红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③将纳米铁粉稍加热立即伸入空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 实验___(填“编号”)与实验①对比,说明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使反应更剧烈;纳米铁粉在空气中加热即可剧烈反应,原因是___,从安全的角度看,对实验②、③集气瓶的底部做的处理为___。(4)有科研团队研究发现,在蜡烛、煤气、木条的火焰中存在着纳米尺寸的钻石颗粒,这些钻石颗粒极为微小,很快在火焰中消失。但将来可能因此发现新的生产钻石的途径,从元素角度分析,蜡烛、煤气、木条燃烧过程中能得到钻石颗粒的原因是___,钻石颗粒在火焰中很快消失的原因是___。
参考答案:1.D2.D3.A4.B5.C6.C7.A8.A9.D10.D11.错误12.错误13.×14.错误15.错误16. ①② 其它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2H2O2=2H2O+O2↑或17. 炷 油 三 放热 升高 蒸发 bcd18.(1)元素(2)CO2(3)煮沸(4)CH4(5)A 19. 可燃物 增加了氧气的量 A 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到着火点以下20.(1)可燃物;(2)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3)①不合理;②M;N21.(1) 明矾 吸附 肥皂水(2) 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BC 22. 酒精灯 水槽 2KMnO4K2MnO4+MnO2+O2↑ F 密度比空气小 难溶于水 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23.(1)A(2) 用锅盖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达到灭火的目的(3) ② 增大反应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加入少量的水或铺上一层细沙(4) 蜡烛、煤气、木条中都含有碳元素,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改变 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达标测试,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4章 认识化学变化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优秀习题,文件包含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沪教版·全国原卷版docx、41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课后培优分级练沪教版·全国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沪教版九年级上册第1节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第2课时课后复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