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卷(八)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卷(八),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八年级上册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共12题)坐车时看到路边的灯杆在后退,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路灯杆 B.地面 C.路边的房屋 D.观察者所坐的车 以下对“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外线是红色的,紫外线是紫色的 B.太阳的热主要以紫外线的形式传到地球上 C.人眼能看到所有的光 D.光具有能量 如图,是一张在湖边拍摄的照片。因为湖水平静,岸上物体与湖中倒影在照片上十分相似。下列哪一种方法不能用来正确区分真实景物与湖中的倒影 A.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 B.倒影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 C.倒影中人物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 D.倒影中人物的身高比真实人物的身高略大一些 如图所示,为潜水艇的潜望镜结构图。现有一军舰位于 点,则潜水艇中的人通过潜望镜看到像的位置 A.在图中的 处 B.在图中的 处 C.在图中的 处 D.在图中的 处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在噪声声源外加个外罩 B.砍掉马路和住宅之间的树 C.戴耳塞 D.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 同步通信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宇宙飞船 B.月亮 C.太阳 D.地球 生活中经常用“高”来形容声音,以下的“高”描述音调的是 A.男高音歌唱家 B.请勿在公共场合高声喧哗 C.引吭高歌 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中倒影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 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 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角为 ,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 ,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 ,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 ,界面左侧是玻璃 图()是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刻度尺的一部分,甲、乙、丙、丁是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刻度尺的像,若凸透镜先贴着刻度尺然后逐渐远离,则看到刻度尺的像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甲 乙 丙 丁 B.乙 丙 甲 丁 C.乙 丁 甲 丙 D.丙 甲 乙 丁 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B. 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C. 内,乙的平均速度为 D. 时,甲在乙的前方 二、填空题(共7题)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由于钟的而产生的,“客船”上的人通过(填乐音的特性)辨别出是钟声。 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下表是人和几种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范围。从表中可以看出,可以发出超声的是,能够听到次声的是。 月 日, 紫金文化艺术节系列之《众志成城》民族管弦音乐会在江苏保利大剧院举行。演员甲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由于琴弦产生的,演员乙正在吹笛子,笛声的声源是(选填“笛管”或“空气柱”)。听众能分辨出笛声和二胡声,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不同。观众在演出期间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减弱噪声。 体检时,医生让李华同学观察前方平面镜中的视力表来确定视力,视力表在李华的后方,他在镜中看到的是视力表的一个立、等大的虚像。李华为了看清平面镜中视力表下面几排字母的像,他向平面镜走去。在他走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所看到字母的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他与字母的像的距离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测试后,医生发现李华眼睛近视,他需配戴透镜矫正视力。 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则入射角为;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 角,则反射光线沿(选填“顺”或“逆”)时针转动 角。 学校通知各班:由于天气较冷,各班早上暂停拖地,尤其是门外的走廊。目的是防止水发生(填一种物态变化),避免同学们摔倒受伤。小林在家打开电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冷凝器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她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冷凝器上,这是因为发生了(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三、作图题(共3题)在下图中画出两条光线对应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 在图中用箭头标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传播方向。(2) 将如图()所示的光路图补充完整。(3) 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光屏上所得到的像 。请你在图上大致画出其所对应的物体 。 四、实验题(共6题)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 物理课上,小明、小华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i 小明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若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ii 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iii 当烛焰距凸透镜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iv 再将烛焰远离透镜至某一位置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2) 在()中操作③的基础上,小明借用物理教师的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小华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老师所戴的眼镜是透镜,老师的视力缺陷属于(选填“近视”或“远视”)。(3) 完成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后,小明和小华讨论:能不能用光具座研究小孔成像实验呢?在得到老师同意后,他们将光具座上的凸透镜换成扎有小孔的纸板,调整烛焰、小孔、光屏中心在同一高度,结果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烛焰(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烛焰越靠近小孔,光屏上的像越(选填“大”或“小”)。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2) 如图甲所示,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将(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相同蜡烛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蜡烛 可以与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重合,此现象表明像与物的。(3) 经过多次实验,分别记录蜡烛 、蜡烛 在纸板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 与 、 与 、 与 位置重合,表明像与物到镜面的。(4) 将光屏竖直放到蜡烛 的位置,不能在光屏上直接观察到蜡烛 所成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像。 如图所示,小李同学用此装置探究冰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1) 他将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变化情况记录在表中。根据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冰的熔化用了,第 时试管中的物质处于态。(2) 若实验中发现冰熔化过快,为了使冰熔化较慢,他应采取的操作是或。(3) 在此实验中要将冰碾碎,这样做是为了。(4) 如果将冰块换成石蜡碎块做同样的实验,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象与冰的(选填“相同”或“不相同”),这是因为。 王大伟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图。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见表格)(1)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i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和现象;ii 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2) 根据表格还能观察到反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3) 王大伟同学说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就能总结出光的折射特点。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请简要说明理由。答:;理由:。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某学习小组选用了两个相同的小灯泡 和 、刻度尺等器材。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灯泡 ,将灯泡 到水面的距离称为物距 ,灯泡 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称为像距 ,实验过程如下:A.把一个小灯泡 放在水中某处,观察灯泡 所成像的位置;B.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 放在水面上方,调整其位置,使它的像与灯泡 的像重合;C.用刻度尺测量灯泡 到水面的距离。(1) 实验中将灯泡(选填“”或“ 的像”)替代了灯泡 的像。(2) 灯泡 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 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依据是平面镜所成的像。A.是虚像B.和物体大小相等C.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3) 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看到的灯泡 的像在零刻度线处,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灯泡 的(选填“物距”或“像距”)。(4) 某小组实验时,测得灯泡 的 和 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根据表格数据可知, 和 的定量关系是: 与 成(选填“正比”或“反比”),你的依据是:。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 如图所示,小明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水的初温。图()是测量温度时的情景,图()是读数时的情景。i 图()中的错误是。ii 图()中的错误是。iii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2) 小明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i 请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写完整。ii 水沸腾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选填“变大”或“变小”),最后升到水面时裂开,气泡内放出的在烧杯内壁形成小水珠。观察图中烧杯内壁 、 两处,可以发现处出现的水珠较多,这是因为。 五、计算题(共1题)物体在大小为 牛的水平拉力 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其 图象如图所示。求:(1) 该物体的速度 。(2)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的大小。
答案一、选择题(共12题)1. 【答案】A【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2. 【答案】D【知识点】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3. 【答案】D【解析】由于部分光会折射入水中,所以倒影比真实景物暗一些,也比真实景物的清晰度略差一些。平静的水面相当于镜面,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倒影中人物的左右位置与拍照时的真实位置正好相反,倒影中人物的身高与真实人物的身高相等。【知识点】平面镜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4. 【答案】D【解析】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军舰在平面镜 中成像,像在 处,所成军舰的像又在平面镜 中成像,像在 处。【知识点】平面镜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 【答案】B【知识点】控制噪声 6. 【答案】D【知识点】参照物 7. 【答案】A【知识点】音调 8. 【答案】C【解析】A.司机向水箱里加酒精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箱中的水结冰,故A错误;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热,故B错误;C.冻豆腐里的小孔是因为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小孔,故C正确;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C。【知识点】凝固、熔化 9. 【答案】B【知识点】生活中的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专题:常见的光现象的判断 10. 【答案】D【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 11. 【答案】C【解析】凸透镜由贴着刻度尺到逐渐远离的过程中,刻度尺到凸透镜的距离会经历由“一倍焦距之内”增加到“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再增加到“二倍焦距之外”。所以会先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即乙;再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并不断减小到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成实像的阶段会经历“丁 甲 丙”的过程,C正确。【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12. 【答案】C【知识点】平均速度 二、填空题(共7题)13. 【答案】振动;音色【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色 14. 【答案】升华;凝华【知识点】升华、凝华 15. 【答案】蝙蝠;大象【知识点】超声波和次声波 16. 【答案】振动;空气柱;音色;声源处【解析】演员甲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由于琴弦振动产生的;演员乙正在吹笛子,笛声主要靠笛子空腔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声,则笛声的声源是空气柱。听众能分辨出笛声和二胡声,主要是因为这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观众在演出期间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振动,目的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知识点】声音的产生、控制噪声 17. 【答案】正;不变;变小;凹【知识点】平面镜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近视眼及其矫正 18. 【答案】;【解析】一条光线垂直射向平面镜,则入射角为 。若保持光的传播方向不变,将平面镜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 角,入射角为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为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反射光线沿逆时针转动 角。【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 19. 【答案】凝固;凝华;放出;凝固【知识点】凝华、凝固 三、作图题(共3题)20. 【答案】如图所示【解析】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知识点】三条特殊的光线 21. 【答案】(1) 如图所示(2) 如图所示(3) 如图所示【知识点】根据反射定律作图、平面镜成像的作图、光的折射定律、三条特殊的光线 22. 【答案】【解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过光心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先作出经过 的两条折射光线,再作出对应的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即为物体 的 点,可得物体 的位置。【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 四、实验题(共6题)23. 【答案】(1) i ii 光屏中间iii 放大iv 靠近(2) 凸;近视眼(3) 倒立;大【知识点】近视眼及其矫正、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光的直线传播、焦点和焦距 24. 【答案】(1)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 未点燃;大小相等(3) 距离相等(4) 虚【解析】(1) 因为玻璃板既能让光透过也可以反射光,容易确定像的位置,而平面镜是不透明的,无法确定像的位置,所以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实验。(2) 在竖直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拿未点燃的蜡烛 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蜡烛 一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大小相等。(3) 沿玻璃板在纸板上的位置将纸板对折,发现 与 、 与 、 与 位置重合,这表明 与 、 与 、 与 相对于镜面是对称的,即物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4) 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无法直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说明所成的像是虚像。【知识点】实像和虚像、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5. 【答案】(1) ;液(2) 增加冰的量;降低温水的温度(3) 使冰均匀受热(4) 不相同;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石蜡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解析】(1) 冰的熔化时间为 。第 时,冰已经熔化完,物质处于液态。(2) 为了使冰熔化较慢,可以增加冰的量,或降低温水的温度。(3) 在此实验中要将冰碾碎,这样做是为了使冰均匀受热。(4) 冰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石蜡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石蜡熔化过程中所得到的温度—时间图象与冰的不相同。【知识点】实验: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26. 【答案】(1) i 反射;折射ii 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小于;(2) 等于(3) 存在不足;探究过程不完整,还应该做其他多种透明介质的折射实验【解析】(1) ii 观察表中数据可知,折射角随入射角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3) 探究过程存在不足,探究过程不完整,还应该做其他多种透明介质的折射实验。【知识点】光的折射、光的折射定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反射 27. 【答案】(1) 的像(2) C(3) 物距(4) 正比; 与 的比值是常数【解析】(1) 实验中将灯泡 的像替代了灯泡 的像。(2) 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灯泡 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灯泡 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3) 使看到的灯泡 的像在零刻度线处,此时零刻度线与灯泡 的深度相同,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灯泡 的物距。(4) 由于 与 的比值不变,所以 与 成正比。【知识点】平面镜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光的折射定律 28. 【答案】(1) i 温度计玻璃泡碰到杯底ii 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离开被测液体iii (2) i ii 变大;水蒸气;; 处温度比 处温度低,更易放热液化【知识点】实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液化、沸腾 五、计算题(共1题)29. 【答案】(1) (2) 【解析】(1) (2) 因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 。【知识点】二力平衡(多力平衡)的应用、速度、路程-时间图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卷(五),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卷(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模拟试卷(六),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