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部编版高中语文 选修中册 配套课件PPT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教学课件ppt,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李凭箜篌引李贺,学习目标,知人论世,诗歌朗读,李凭箜篌引,分出层次,鉴赏与品味,吴丝蜀桐张高秋,音乐情绪变化,合作探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李凭箜篌引
李贺
1.注意诗歌层次,整体把握诗歌内容。2.体会本诗借助经典字词,展现音乐感染力的手法。
李凭:梨园弟子,因善弹箜篌,名噪一时。“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他的精湛技艺,受到诗人们的热情赞赏。
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五言、七言、杂言。
箜篌:又名“坎侯”、“空侯”,是我国古代的弹拨乐器。有大箜篌、小箜篌、竖箜篌、卧箜篌四种。李凭善弹的是竖箜篌,体曲而长,二十三弦,弹时如琵琶竖抱在怀,用两手齐奏。
李贺(790~816) ,字长吉。河南府福昌县昌谷乡人(今河南宜阳县西五十四里福昌村), 祖籍陇西郡。著有《昌谷集》。唐朝中期浪漫主义诗人, 与诗仙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后世称李昌谷。诗作想象极为丰富,引用神话传说,托古寓今,被誉为“诗鬼”。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
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吴丝蜀桐制成精美的箜篌,奏出的乐声飘荡在睛朗的深秋。听到美妙的乐声,天空的白云凝聚,不再飘游。那湘娥把点点泪珠洒满斑竹,九天上素女也牵动满腔忧愁(这高妙的乐声从哪儿传出?)那是李凭在国都把箜篌弹奏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优美的乐声使人觉得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清冷的月光变得温煦起来,二十三根弦丝高弹轻拨,天神的心弦也被乐声吸引。高亢的乐声直冲云霄,把女娲炼石补天的天幕震颤。好似天被惊震石震破,引出漫天秋雨声湫湫。夜深沉,乐声把人们带进梦境,梦见李凭把技艺向神女传授;湖里老鱼也奋起在波中跳跃,潭中的瘦蛟龙翩翩起舞乐悠悠。月宫中吴刚被乐声深深吸引,彻夜不眠在桂花树下徘徊逗留。桂树下的兔子也伫立聆听,不顾露珠儿斜飞寒飕飕!
根据韵脚,结合内容,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1—4句)写音乐开场,李凭演奏。 第二段:(5、6句)描摹乐声,写音乐流程。 第三段:(7—14句)音乐效果。
1、开篇“吴丝蜀桐”写出了箜篌什么特点?有何意义?
“吴丝蜀桐”不仅写出箜篌材质高贵、构造精良,也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既是写物也是写人。
(2)“高秋”与“深秋”、“暮秋”之类相比有何不同意味?
“高秋”一语,除表明时间是九月深秋,还含有“秋高气爽”的意思(写出了演奏环境),折射出诗人听箜篌的愉快心情,富含韵味。
(3)“张”字有何表达效果?
“张”,此为“演奏”的意思。但不仅仅是演奏的抽象动作,而且很容易引起这样的联想:音乐的情韵高远饱满,直上云天。
“空山”句移情于景,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具有“惊天地,泣鬼神”的魅力。 “江娥”句,写优美的弦歌声一传出,湘夫人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手法:侧面烘托
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第一层:(1~4句)李凭出场;
诗人避开了叙事性的交代和直说,先写琴,写声,然后写人。这样,突出了乐声,有着先声夺人的艺术力量。
《李凭箜篌引》精品课件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第二层(5~6句):描写音乐
①正面写乐声,写出乐音的丰富。 或激越或柔和,时悲切时欢快。②成功地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 都“以声类声”,但又可以唤起形象感。
夸张、比喻、拟人、通感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知识补充:“通感”又叫“移觉”,指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产生新奇的效果。“通感”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是由钱锺书先生最先提出来的。常见有两种类型:形容通感(甜甜的笑声)和比喻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十二门:借指长安。 “融”:音乐具有不可抗拒的感化力和渗透力。使人觉得笼罩整个长安城的清冷的月光变得温煦起来。紫皇:一语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巧妙的过渡手法,承上启下,音乐由人间传到仙界,比较自然地把诗歌的意境由人间扩大到天界。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第三层(7~14句):描写效果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描写音乐的关键是将抽象的音乐化为具体,李贺是怎样描写李凭弹箜篌的?
(想想描写音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以声摹声法 2.以形喻声法3.动作描绘法 4.联想典故法5.环境渲染法 6.议论抒情法7.听者反应法
《琵琶行》音乐描写手法: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环境渲染法“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动作描绘法“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以声摹声法“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听者反应法
出场的嘉宾有哪些?请分别介绍一下他们的身份,并描绘一下他们听李凭演奏时的神态(讨论)。
优美悦耳箜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在俯首谛听。“颓”字恰恰和“张”字构成了一种对比,“张”显得饱满,“颓”显得无力,“颓”字形象地描绘出流云被音乐击中那一刹那的情态。
江娥:就是湘夫人,传说中的湘水女神。因为丈夫舜的去世,她伤心欲绝,泪水落在竹子上化为斑竹,听了李凭弹奏的箜篌,她又泪洒斑竹。
素女: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善鼓瑟。素女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极力烘托箜篌声神奇美妙。
唐代的都城长安呈正方形,四面每面三门,共十二门,所以称长安为十二门。长安为都城,繁华热闹,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如今清冷的箜篌曲一经传出,整个长安的百姓都沉默了,所以说清冷的乐声使人觉得长安城沉浸在寒光之中,其实是长安的百姓沉浸在凄冷的乐曲声中。——音乐具有不可抗拒的感化力和渗透力。
“紫皇”是双关语,兼指天帝和当时的皇帝。天帝和皇帝都听过天上和人间最美妙的音乐,如今,李凭的箜篌曲把她们打动了,可见非同凡响。
连秋雨都逗引下来了,应该是不由自主,音乐太迷人。“秋雨”又能够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秋雨”是一个忧愁的意象,“石破天惊”之后气势磅礴的秋雨,象征铺天盖地的茫茫愁绪;秋雨落地的声响,恰如紧凑繁复的乐声。
补天的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把音乐的震撼力描摹得无以复加。
“石破天惊逗秋雨”,为什么不是“下”秋雨呢?
神妪:就是成夫人,身份——仙人;职业——箜篌顶尖极高手。做凡人的老师绰绰有余,可这儿却用一个“教”字,为什么不是“学‘呢?因为李凭的技艺太娴熟了,引仙人竞折腰,音乐太美了,那简直就是“此曲只应人间有,天上能得几回闻”,让神妪甘愿向李凭学习。
鱼和瘦蛟本来羸弱乏力,行动艰难,现在竟然伴随着音乐的旋律腾跃起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乎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音乐的力量真了不起!能化腐朽为神奇!
吴质:吴刚,他因学仙有过,被罚在月宫中砍桂树,树创随砍随合。听了李凭的箜篌声,吴刚忘记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倚着桂树静听,彻夜不眠。
寒兔:月宫中嫦娥的宠物。蹲伏在一旁,任凭露水斜飞滴在身上,把毛浸湿,也不肯离开。
上句:用昆山玉碎摹写音乐清脆悦耳,用凤凰叫摹写婉转动听。
诗中哪些句子是正面刻画音乐的呢?
鉴赏“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下句:诗人用“芙蓉泣露”摹写乐声的悲凉凄恻,以哭泣的声音摹写乐声的悲惨,唤起视觉感受:露水一点一滴在残荷上滚动、滑落的。用“香兰笑”摹写乐曲活泼欢快,也唤起音乐的形象感:兰花绽放。
这是一首描写箜篌演奏的诗作。诗人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再现了演奏者所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赞美了李凭高超的演奏技艺。
《李凭箜篌引》“ ”一句,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高超。《李凭箜篌引》“ ”一句,写流云为之凝神,从侧面总写箜篌音乐之美。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诗句是:“ ”。《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 , 。
1.《李凭箜篌引》“吴丝蜀桐张高秋”一句,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高超。2.《李凭箜篌引》“空山凝云颓不流”一句,写流云为之凝神,从侧面总写箜篌音乐之美。3.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诗句是:“李凭中国弹箜篌”。4.《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李凭箜篌引》一诗中,“ , ”,使箜篌的美妙之效继续在天界展开: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成语“石破天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 , ”。《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 ”;乐声感物至深,致使“ ”。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1.《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长安城门前的冷气寒光,皇城仙府,全被箜篌声所消融。 2.《李凭箜篌引》一诗中,“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使箜篌的美妙之效继续在天界展开:在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连五色石都被乐音震破,引来了一场秋雨。3.成语“石破天惊”出自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4.《李凭箜篌引》中写美妙绝伦的乐声传入神山,令神妪也为之感动不已,“梦入神山教神妪”;乐声感物至深,致使“老鱼跳波瘦蛟舞”。诗人用“老”和“瘦”这两个似平且干枯的字眼修饰鱼龙,却有着完全相反的艺术效果,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李凭箜篌引》中“ , ”两句,写成天伐桂、劳累不堪的吴刚倚着桂树,久久地立在那儿,竟忘了睡眠;玉兔蹲伏一旁,任凭深夜的露水不停在洒落在身上,把毛衣浸湿,也不肯离去。这些饱含思想感情的优美形象,深深印在读者心中,就像皎洁的月亮投影于水,显得幽深渺远,逗人情思,发人联想。2. 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用自由的想象和瑰丽的神话世界来表现音乐世界的美妙,与《琵琶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形同之妙的诗句是“ , ”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李凭箜篌引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古诗词诵读2李凭箜篌引pptx、古诗词诵读2李凭箜篌引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中册燕歌行并序教学课件ppt,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解说题目,边塞诗的特点,知人论世,初读诗歌整体感知,创作背景,读文正音,燕歌行,整体感知,战事发展顺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选择性必修 中册书愤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书愤陆游,写作背景,“愤”从何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