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103kg/m3,8×103kg/m3),【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19-2020学年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1. 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2N的是( )
A. 一个苹果 B. 一个铅球 C. 一枚硬币 D. 一辆自行车
2.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D.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产生力
3. 下列实例中,不是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 )
A. 铅垂线 B. 船闸 C. 茶壶 D. 水塔
4. 只利用下图各组给定的器材做实验,不能完成其实验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5. 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子弹从枪膛射出后能继续前进是因为子弹受到惯性作用
B. 小张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课桌没推动,则他的推力小于课桌受到的摩擦力
C. 茶杯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乒乓球运动员用球拍击球时,球拍的作用力只能改变球的运动状态
6. 我县新增了一批共享单车,下列有关共享单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共享单车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增大摩擦
B. 共享单车的车座做的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C. 共享单车转弯时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D. 车前进,停止蹬车将慢慢停下来,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7. 2020年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中,在运送患者的救护车内全部处于“负压”状态。这样可以防止救护车内部气体向外扩散。所谓“负压”是指车内的气压低于车外的气压,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
A. 正在熬制中药的高压锅内 B. 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
C. 充满气后的氧气罐内 D. 吸饮料时,吸管和口腔中
8. 下图的实验中,用来演示浮力产生原因的是( )
A. B.
C. D.
9. 如图所示,有三个实心圆柱体甲、乙、丙,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甲、乙高度相同,乙、丙的底面积相同,三者对地面的压强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ρ甲=ρ乙>ρ丙
B. ρ甲=ρ乙=ρ丙
C. m甲=m乙>m丙
D. m甲=m乙”、“=”或
【解析】解:由图可知,A球漂浮,B球悬浮,所以根据悬浮和漂浮条件可知两球受到的浮力都等于各自的重力,由于两个小球是相同的,重力相等,所以FA=FB=G。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重力GA=FA,GB=FB,所以GA=GB;
由于A球漂浮,B球悬浮,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可知:ρ甲>ρ球,ρ乙=ρ球,
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ρ甲>ρ乙。
且两烧杯中液面相平即h甲=h乙,根据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ρgh可知:p甲>p乙。
故答案为:=;=;>。
(1)A、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漂浮和悬浮时受到的浮力都等于重力,由此可知两小球受浮力大小关系;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排开液体重力的大小关系;
(2)根据漂浮和悬浮时液体密度和球的密度关系,找出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又知道两容器液面等高(深度h相同),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两种液体对容器底压强的大小关系。
本题考查物体的浮沉条件和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关键知道物体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物体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物体密度等于液体密度。
17.【答案】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压力的作用点是球与墙壁的接触点,然后过作用点作垂直于墙壁,并指向墙里面的压力.如图所示:
【解析】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上.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且指向接触面;根据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确定出压力的作用点,然后过作用点表示压力的方向.
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通过该题牢记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18.【答案】解:热气球在竖直方向加速上升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且浮力大于重力,过热气球的重心,分别沿竖直向下和竖直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并分别用G和F浮表示。如下图所示:
【解析】热气球在竖直方向加速上升时受到重力和浮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由于热气球加速上升,因此受到浮力大于重力。
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19.【答案】
【解析】解:分析可知,物块A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小球向右(运动的同方向)摆开,并连续一段时间,根据惯性知识可知,小车做减速运动,故物块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如图所示:
物块A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小球向右摆开,并连续一段时间,分析小车做何种运动,然后确定物块A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在按照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各个力。
此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关键是根据惯性知识和结合题意判断小车做何种运动,并确定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20.【答案】解:高压锅密封好,锅内产生的水蒸气可以增大气体压强,从而提高水的沸点,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因此饭菜在高温的环境下可以很快地煮熟.
【解析】液体的沸点跟气压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液体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沸点越高,液体沸腾时温度越高,食物越容易煮熟.
该题考查了液体沸点和气压之间的关系.
21.【答案】答:(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越大,所以超速、超载后汽车的动能变大,当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克服摩擦做的功多,制动距离远,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汽车超载增大了对路面的压力,从而增大了对路面的压强,易损坏路面,因此严禁汽车超载。
(3)超载的汽车质量大,惯性大,遇到紧急情况刹车时,刹车距离长,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解析】(1)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根据公式p=FS可知,在车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超载的汽车增大了重力、增大了压力,也就增大了对路面的压强。
(3)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超载的汽车质量大,惯性大,容易出交通事故。
本题考查压强公式、惯性和动能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明确生活中超载超速的严重危险,为了自己和别人的安全一定不要超载超速。
22.【答案】b 远 匀速直线 速度 不能 不需要 运动状态
【解析】解:(1)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速度相等,应让小车从相同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在斜面上铺上棉布改变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就不能保持初速度相同了,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b;
(2)从毛巾、棉布到木板,粗糙程度变小,结合实验,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通过的距离越远;
(3)根据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并进一步推测;在水平面上滑动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运动的无限远,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4)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5)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因实际中阻力是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6)牛顿第一定律告诉了我们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故答案为:(1)b;(2)远;(3)匀速直线;(4)速度; (5)不能; (6)不需要;运动状态。
(1)在实验中,为使小车到达水平面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应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
(3)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据此推理;
(4)根据控制变量法,实验中每次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相同;
(5)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年推理得出的,因实际中阻力存在,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出。
(6)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此题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及实验结论得出方法,要注意推理法的应用及力与运动的关系。
23.【答案】左 转换法 小 橡皮膜两边的压强差变小 橡皮膜不向任何一方凸起
【解析】解:(1)右侧水的压强大,所以橡皮膜应向左侧突起;
通过橡皮膜的突起方向反映了两边压强的大小,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2)向左侧水中加盐,根据p=ρ液gh,深度不变,液体的密度变大,所以液体的压强变大,两边的压强差变小,则橡皮膜的凸起程度变小;
(3)水对橡皮膜的压强:
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8×10−2m=800Pa
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
p′=ρ酒精gh酒精=0.8×103kg/m3×10N/kg×10×10−2m=800Pa
橡皮膜受到水和酒精的压强相等,所以不向任何一方凸起。
故答案为:(1)左;转换法;(2)小;橡皮膜两边的压强差变小;(3)橡皮膜不向任何一方凸起。
(1)掌握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通过橡皮膜凸起的方向来判断两边压强的大小;
(2)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分别计算出水和酒精对橡皮膜的压强,比较大小得出结论。
此题考查了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及压强大小的计算,注意转换法在实验中的应用。
24.【答案】4 1 错误 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3.2丙、丁
【解析】解:(1)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物体所受重力为4N;
(2)由称重法测浮力,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F浮水=G−F=4N−3N=1N;
(3)研究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相同,通过比较B、C、D三幅图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同,此结论你认为是错误的,理由是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4)物体浸没液体中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ρ液gV物,
在物体的体积相同的条件,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成正比,故E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F浮′=0.8×103kg/m31.0×103kg/m3×1N=0.8N,
E图中弹簧秤的示数是:
F′=G−F浮′=4N−0.8N=3.2N;
(5)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相同,只改变物体的密度,故应选择下图中丙、丁两个物体,并将它们浸没在同种液体中,测出其所受浮力的大小来进行比较。
故答案为:
(1)4;(2)1; (3)错误;没有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4)3.2; (5)丙、丁。
(1)根据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得出物体所受重力;
(2)由称重法测浮力得出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
(3)研究浮力的大小与浸在液体中深度的关系,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相同,据此分析;
(4)物体浸没液体中的体积即为物体的体积,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ρ液gV物,
在物体的体积相同的条件,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密度成正比,求出E中物体受到的浮力,由称重法求出E图中弹簧秤的示数;
(5)若要探究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物体的密度是否有关,要控制排开液体的体积和密度相同,只改变物体的密度,据此分析。
本题探究影响浮力大小,考查称重法测浮力、阿基米德原理的运用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25.【答案】解:
(1)汽车过桥的时间t=12min=0.2h;
汽车过桥的速度为:v=st=15km0.2h=75km/h;
(2)因为汽车匀速通过大桥,所以汽车受到的牵引力F=f=900N,
则牵引力所做的功:W=Fs=900N×15×103m=1.35×107J;
(3)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P=Wt=1.35×107J12×60s=1.875×104W。
答:(1)汽车通过大桥的速度为75km/h;
(2)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为1.35×107J;
(3)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为1.875×104W。
【解析】(1)知道大桥的长度和汽车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计算汽车通过大桥的速度;
(2)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求出牵引力的大小,然后利用W=Fs可求得牵引力所做的功;
(3)利用P=Wt计算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本题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速度公式、功的公式、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汽车匀速行驶时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在计算过程中注意单位要统一。
26.【答案】解:
(1)机器人的重力:
G人=m人g=80kg×10N/kg=800N;
(2)空载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人=800N,
由p=FS知机器人空载时的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S=Fp=800N1×105Pa=0.008m2;
(3)机器人满载时对地面的压力:
F′=G总=m总g=(80kg+40kg)×10N/kg=1200N;
机器人满载时对地面的压强:
p′=FS=1200N0.008m2=1.5×105Pa。
答:(1)机器人所受的重力为800N;
(2)图中机器人空载时的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08m2;
(3)机器人满载时对地面的压强为1.5×105Pa。
【解析】(1)知道机器人的质量,利用重力公式G=mg求其重力;
(2)机器人空载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机器人自身重力,根据压强的变形公式S=Fp求出受力面积,即机器人空载时的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3)机器人满载时,对水平地面压力等于机器人自重加上所载重物的重力,再利用p=FS求对地面的压强。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对重力、压强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知道机器人对地面的压力等于其重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27.【答案】解:
(1)驱逐舰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F浮=G排=m排g=12500×103kg×10N/kg=1.25×108N;
(2)驱逐舰满载时所受到海水的压强:
p=ρgh=1.0×103kg/m3×10N/kg×8m=8×104Pa;
(3)因为直升机飞离驱逐舰前后驱逐舰始终漂浮,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直升机飞离驱逐舰后所受浮力的减少量:
△F浮=G=mg=13×103kg×10N/kg=1.3×105N,
由F浮=ρ液gV排可得,055驱逐舰浸在水里的体积减少了:
△V排=△F浮ρg=1.3×105N1.0×103kg/m3×10N/kg=13m3。
答:(1)055驱逐舰满载时所受的浮力为1.25×108N;
(2)055驱逐舰满载时所受到海水的压强为8×104Pa:
(3)055驱逐舰浸在水里的体积减少了13m3。
【解析】(1)知道055驱逐舰满载时的排水量,根据F浮=G排=m排g求出所受的浮力;
(2)知道满载时驱逐舰的吃水深度,利用p=ρgh求驱逐舰满载时所受到海水的压强;
(3)直升机飞离驱逐舰前后驱逐舰始终漂浮,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据此求出直升机飞离驱逐舰后所受浮力的减少量,根据F浮=ρgV排求出055驱逐舰浸在水里的体积减少的量。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要注意直升机飞离驱逐舰前后驱逐舰所受浮力的变化等于直升机的重力。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思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案】B,【答案】D,【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