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2021-2022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计30分)
1.(2分)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将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他们随空间站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但我们在电视上看他们在天和舱内却觉得静止不动(如图所示),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太阳 B.天和舱 C.地球 D.月亮
2.(2分)下列有关物理量的估计符合实际的是( )
A.教室门框的高度约为1500mm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C.中学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0km/h
D.一个中学生质量约为5×104g
3.(2分)下列有关声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图甲,分别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三个装水的瓶子,产生的声音音调相同
B.图乙,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传递能量
C.图丙,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见闹铃声越来越小,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D.图丁,禁止鸣笛是传播过程中减少噪音
4.(2分)如图所示,小明保持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尺子,比较发出的声音,主要是为了探究( )
A.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D.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5.(2分)学校艺术节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在乐队的伴奏下放声高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学们的歌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B.现场观众听到的歌声可以在真空传播
C.“放声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观众能辨别不同的乐器声,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6.(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A.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一会儿化成水
B.烈日下,沥青路面变软
C.把铁水倒进模具铸成零件
D.冰糖放进水里,不久就不见了
7.(2分)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和“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两个活动中,采用水浴法加热的主要目的是( )
A.都是为了受热均匀
B.都是为了控制温度
C.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D.前者是为了控制温度,后者是为了受热均匀
8.(2分)以下描述中“变多”、“变少”的过程,吸热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9.(2分)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与光沿直线传播规律相同的是( )
A.铅笔“折断” B.水中倒影
C.墙上的影子 D.光的色散
10.(2分)周末,小科一家到丽江边游玩。妈妈拍照时,小科正在欣赏美景:对岸树木的倒影、水中的鱼“影”……,此时地面上留下了他的身影。关于“影”的形成原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妈妈的摄“影”——光的折射
B.树木的倒“影”——光的反射
C.水中的鱼“影”——光的反射
D.小科的身“影”——光的直线传播
11.(2分)如图所示,小易利用激光灯、可折转的光屏、平面镜等器材探究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是为了减小误差
B.将B侧光屏向后折转,是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C.验证“光路可逆”时必须用两个激光灯
D.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12.(2分)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分别相当于( )
A.投影仪放大镜 B.投影仪照相机
C.照相机投影仪 D.放大镜照相机
13.(2分)如图为投影式电子白板,它利用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投影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为同一种透镜
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利用的是光的折射
C.画面经投影机镜头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14.(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1m3铜的质量为8.9×103kg
B.铁比铝“重”,“重”指的是铁的体积比铝的体积大
C.密度相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D.一块砖敲碎后,碎砖块的密度将变小
15.(2分)密封在钢瓶中的氧气,使用一段时间后,关于瓶内氧气的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
D.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6.(2分)如图甲所示为A、B两小车向右做直线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它表示两个小车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在的位置,则小车A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车B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如图乙所示的是其中一小车的v﹣t图象,则这个图象是 (选填“A”或“B”)车的。
17.(2分)利用易拉罐做以下小实验:如图甲,向空易拉罐中插入透明吸管,接口用蜡密封,在吸管内引入一小段油柱,把罐体放在热水中,可以看到油柱上升,这是利用气体的 制作简易温度计。如图乙,在易拉罐中放入盐和敲碎的冰,用筷子轻轻搅拌半分钟,可以看到罐底出现“白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
18.(2分)用如图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替代 (选填“物”或“像”)来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移动棋子B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 (选填“A”或“B”)一侧观察。
19.(2分)如图王亚平与她的像在水球的 (选填“同侧”或“异侧”)。如果王亚平距离水球更远一点,则她的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0.(2分)如图是水的密度在0~10℃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水在 ℃时密度最大;1kg的水温度由0℃升高到4℃,体积会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21题2分,22、23题各4分,24题5分,计15分)
21.(2分)如图中,牙医借助平面镜观察牙齿的背面,请在图乙中画出能反映此过程的光路图。
22.(4分)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停表指针未超过一圈,每格1s)。
(1)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 开始下滑。
(2)图甲实验小车自A点静止开始下滑,则小车通过全程AC段的平均速度v= m/s。
(3)为了测量图甲实验中小车下半程运动的平均速度,小明让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这样的做法 (选填“正确”或“不正确”)。
(4)图乙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s﹣t图像,能大致描述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选填“①”、“②”或“③”)。
23.(4分)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图中光屏上恰好成一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倒立、 的实像。
(2)图中只移动蜡烛和光屏,可以模拟照相机成像原理的操作是 (填字母)。
A.都左移
B.都右移
C.蜡烛左移,光屏右移
D.蜡烛右移,光屏左移
(3)小明将蜡烛移到光具座最左端,拿来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的左侧并靠近凸透镜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拿去眼镜,将光屏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又重新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 (选填“前方”或“后方”)。
24.(5分)小明利用天平、量筒、烧杯和电子秤等器材测量盐水和鸭蛋的密度。
(1)测量盐水密度时,有以下四个步骤:
①天平调平衡后,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通过加减砝码的一番操作,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如图1甲所示,接下来他应该 (选填序号),从而测量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图1乙)。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移动游码
C.取下最小的砝码后移动游码
②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图1丙),烧杯内有残留测出盐水体积;
③……;
④算出盐水密度。
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步骤③的操作是 (选填“直接”或“擦干残留盐水后”)测量烧杯质量。
(2)测量鸭蛋密度的步骤如图2甲、乙、丙、丁所示,根据图中电子秤显示的四个数据,得出鸭蛋的密度为 g/cm3(结果保留2位小数)。该实验中测得鸭蛋的密度和实际密度相比 (“偏大”、“准确”或“偏小”)。
四、应用实践题(共3小题,第25题4分,第26题5分,第27题6分,计15分)
25.(4分)如图冬季,铁锅里烧开的水面上方“热气腾腾”;夏季,向盛有牛奶的杯内充入少量干冰,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热气腾腾”的冰激凌。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两次“热气腾腾”产生的原因。
26.(5分)在施工中经常用到爆破技术,查阅资料可知:距离爆破点600m以外的区域为安全。在一次爆破中,用了一条80cm长的导火线来使装在钻孔里的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点火者点燃导火线以后,以5m/s的速度跑开,问:
(1)通过计算判断点火者能否在爆炸前跑到安全区。
(2)当导火线长度不变时,点火者刚好跑到安全区的速度。
27.(6分)如图为海洋探测器中固体浮力材料的一个基本模块,这个基本模块是由“微球”和粘合剂制成。其中粘合剂的体积占模块总体积的20%。已知模块中“微球”总质量为48g,密度为0.4g/cm3;粘合剂的密度为1.2g/cm3。试求:
(1)基本模块中“微球”的体积是多少;
(2)基本模块中粘合剂的质量为多少;
(3)基本模块的平均密度为多少。
2021-2022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题2分,共计30分)
1.【解答】解: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在天和舱内,随天和舱一起运动,航天员相对于天和舱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天和舱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航天员与太阳、地球、月亮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太阳、地球、月亮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解答】解:A、教室门框的高度约为2000mm,故A错误;
B、人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故B错误;
C、中学生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4km/h,故C错误;
D、中学生质量约为5×104g,即50kg,符合实际,故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A、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图中的瓶子,由于杯内水的体积不同,导致瓶子的振动快慢不同,发声的音调不同,故A错误;
B、医生用听诊器判断患者的情况,利用了声音能传递信息,故B错误;
C、逐渐抽出真空罩中的空气,闹钟的声音会越来越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C正确;
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将塑料刻度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长度不变,则振动的频率就不变,即音调不变;用不同大小的力拨动刻度尺,塑料刻度尺的振动幅度变化,则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因此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故选:B。
5.【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歌声是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
C、“放声高歌”中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C错误;
D、每个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所以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故D错误。
故选:A。
6.【解答】解:A、从冰箱里取出的雪糕一会儿化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故A错误;
B、烈日下,沥青路面变软,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故B错误;
C、把铁水倒进模具铸成零件,是由液态变为固态的凝固过程,故C正确;
D、冰糖放进水里,不久就不见了,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水浴法可以使物体受热均匀,因此,在“探究蜡烛的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
在“观察‘碘锤’中的物态变化”的实验中,碘的熔点为 113℃,而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因此,采用水浴法加热可使碘受热时只会发生升华,而不能达到熔点,不会熔化,这样通过控制温度可使实验效果更明显。
综上,前者是为了受热均匀,后者是为了控制温度。
故选:C。
8.【解答】解:①金属盘下的水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②烧杯内的冰变小,是冰的熔化现象,熔化过程吸热;
③推动活塞乙醚变多,是气体乙醚的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④碘粒变少是碘的升华现象,升华吸热。
吸热的是②④,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A.铅笔“折断”,是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发生的折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墙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
D.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解答】解:
A、妈妈的摄“影”,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A项说法正确;
B、树木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项说法正确;
C、水中的鱼“影”,水中鱼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鱼的虚像,即鱼“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项说法错误;
D、小科的身“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1.【解答】解:
A、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多次实验的目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故A错误;
B、为了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要向后折反射光线的那侧光屏,即左侧光屏,故B正确;
C、证“光路可逆”时,如果让光线逆着反射的方向射向镜面,这时的入射角为原来的反射角,看这时的反射角是否为原来的入射角,从而验证光路是否可逆,用笔在屏上画出即可,不必用两个激光灯,故C错误;
D、光屏能显示光路,是因为光照射到光屏上发生了漫反射,故D错误。
故选:B。
12.【解答】解:显微镜的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所以放在载物台上的物体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投影仪;
显微镜通过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之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相当于放大镜;
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3.【解答】解:ABC、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物距在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实质是光的折射现象;近视眼镜是凹透镜,故AC错误,B正确;
D、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D错误;
故选:B。
14.【解答】解:A、因为密度是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所以铜的密度是8.9×103kg/m3,表示体积是1m3的铜其质量为8.9×103kg,故A正确;
B、因为铁和铝的质量以及体积都不确定,并且相同体积的铁比铝重,也就是说铁的密度比铝的大,故B错误;
C、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体积不同时,它们的质量可能相同,故C错误;
D、一块砖敲碎后,砖块的质量减少,但砖的密度不会变化,故D错误。
故选:A。
15.【解答】解:随着使用,瓶内氧气越来越少,质量变小;钢瓶的容积就是氧气的体积,钢瓶容积不变,氧气体积不变;质量变小,体积不变,由密度公式可知,氧气的密度变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16.【解答】解:由图知,A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故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B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同,而且B车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越来越大,做的是加速直线运动;
如图乙所示的是的v﹣t图象,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大而增大,表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则这个图象是B车的。
故答案为:匀速;变速;B。
17.【解答】解:在吸管内引入一小段油柱,把罐体放在热水中,罐内气体受热膨胀,可以看到油柱上升,这是利用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制作简易温度计;罐底出现“白霜”,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热胀冷缩;凝华。
18.【解答】解:(1)实验中的两棋子要求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用棋子B替代A的像来比较像和物的大小关系;
(2)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
故答案为:像;A。
19.【解答】解: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则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由图可知通过水球看到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且王亚平与她的像在水球的异侧;如果王亚平距离水球更远一点,即物距变大,由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可知像距会变小,像也变小。
故答案为:异侧;变小。
20.【解答】解:根据图像可知,温度为4℃时,水的密度最大;
温度由0℃升高到4℃过程中,水的密度变大,由于温度的变化对质量没有影响,所以水的质量不变,根据公式可知水的体积变小。
故答案为:4;变小。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21题2分,22、23题各4分,24题5分,计15分)
21.【解答】解:先作出牙齿A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即像的位置,连接像A′和眼睛B与平面镜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连接AO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22.【解答】解:(1)实验中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AC间的距离sAC=80.0cm=0.8m,小车在AC段的运动时间tAC=5s;
小车通过全程AC段的平均速度:v===0.16m/s;
(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到达B点的速度并不为零,所以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到达C点的时间,并不等于下半程的时间,故他的做法不正确;
(4)s﹣t图像中,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只有③的斜率逐渐增大,说明③做加速运动,故图线③能正确的描述其规律。
故答案为:(1)静止;(2)0.16;(3)不正确;(4)③。
23.【解答】解:(1)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等于像距,为30.0cm,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
(2)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当u>2f时,f<v<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此在图中应将蜡烛和光屏都向左移动;
(3)近视眼镜为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拿去眼镜,像会提前会聚,应将光屏向靠近透镜方向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的像又重新清晰了,说明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故答案为:(1)等大;(2)A;(3)靠近;前方。
24.【解答】解:(1)当小明将砝码盒中最小的砝码放入右盘后,横梁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略大于左盘中物体的质量,此时应该取下最小的砝码后向右移动游码,使天平水平平衡,所以应选C;右盘砝码数及游码的位置如图1乙所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50g+20g+2g=72g;
由公式ρ=可知,为了减小液体残留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应直接测量出残留盐水与烧杯的总质量,算出倒入量筒的盐水质量及其体积,使所测密度更为准确。若擦干残留盐水测量烧杯质量,则所测盐水质量会偏大,使所测密度偏大;
(2)鸭蛋的质量m蛋=80.5g,再用排水法来测量鸭蛋的体积,鸭蛋浸没在水中时,V蛋=V排;
在乙、丙两图中,由于取出鸭蛋时带出一些水,在丁中补入水的体积略大于鸭蛋排开水的体积,按丙、丁数据计算鸭蛋的体积会使所测体积偏大,由ρ=可知,所测鸭蛋的密度会偏小;
排开水的质量等于补水的质量为:m排=m丁﹣m丙=202.0g﹣131.0g=71g,
鸭蛋的体积为:V蛋=V排===71cm3,
鸭蛋的密度为:ρ蛋==≈1.13g/cm3。
故答案为:(1)C;72g;(2)1.13;偏小。
四、应用实践题(共3小题,第25题4分,第26题5分,第27题6分,计15分)
25.【解答】答:前者的“热气腾腾”是锅中产生的热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后者的“热气腾腾”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两者相同之处都是液化现象。
26.【解答】解:(1)由题可知,s安=600m,v人=5m/s,s导=80cm,v导=0.8cm/s,
由v=可得,导火线燃尽所需的时间为:
t导===100s;
点火者跑到安全区所需的时间:
t人===120s,
因为t人>t导,即点火者跑到安全区所需的时间大于导火线燃尽的时间,
所以点火者不能在爆炸前跑到安全区。
(2)由(1)可知当导火线长度不变时,导火线燃尽所需的时间为t导=100s;
由于点火者需要在导火线燃尽之前跑到安全区,故点火者可用的最长时间为:t最长=t导=100s,
则点火者刚好跑到安全区的速度(即最小速度):
v最小===6m/s。
答:(1)点火者不能在爆炸前跑到安全区。
(2)当导火线长度不变时,点火者刚好跑到安全区的速度是6m/s。
27.【解答】解:(1)由题知,模块中“微球”总质量m1=48g,密度ρ1=0.4g/cm3,
由ρ=可得基本模块中微球的体积:
V1===120cm3;
(2)由题知,粘合剂的体积占模块材料总体积的20%,则微球的体积V1=(1﹣20%)V,
基本模块的总体积:V===150cm3,
粘合剂的体积:V2=20%V=20%×150cm3=30cm3,
基本模块中粘合剂的质量:
m2=ρ2V2=1.2g/cm3×30cm3=36g;
(3)基本模块的质量:
m=m1+m2=48g+36g=84g,
基本模块的密度:
ρ===0.56g/cm3。
答:(1)基本模块中微球的体积是120cm3;
(2)基本模块中粘合剂的质量为36g;
(3)基本模块的密度为0.56g/cm3。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22 14:39:21;用户:hsm;邮箱:19919918114;学号:39198545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九上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滑动变阻器的四种接线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3-2024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面各种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应用实践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