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岳阳市城区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展开2020-2021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下列有关中学生的数据,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食指长度约1.6cm B.质量约120kg
C.一次脉搏时间约10s D.步行速度约1.2m/s
2.(3分)有部分老师在上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听得更清楚,常利用扩音器(俗称小蜜蜂)进行讲课,这样做目的是( )
A.改变声音的音色 B.提高声音的音调
C.增大声音的响度 D.提高声源的振动频率
3.(3分)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波能传递信息
B.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音
C.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人们听不见是因为振动频率太低
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4.(3分)对下列情景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②“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③“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④“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水浅”是由光的反射造成的
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5.(3分)2019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七届“世界水日”,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下列有关水的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
B.盛夏,晾在外面的衣服很快变干
C.深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寒冬,树枝上形成雾凇
6.(3分)如图所示是与物态变化有关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制造云雨实验中,烧杯中的雨滴是盘中的冰熔化形成的
B.乙图海波刚开始熔化就可以移去酒精灯让熔化持续完成
C.丙图液体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D.丁图左侧试管中的水沸腾时,右侧试管中的水量不变
7.(3分)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冰糕冒的“白气”和煮饭时锅中冒出的“白气”是同一种物态变化
B.冬天呼吸产生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
C.冰糕冒出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
D.烧开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8.(3分)下列光学现象,表述错误的是( )
A.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
B.用凸透镜制作简易望远镜,其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C.你能从各个方向看见试卷,是由于光射到试卷时发生了漫反射
D.如图将红、绿、蓝三种色光按相同比例混合打在白墙上,重叠部分A的颜色为白色
9.(3分)下列操作会使铜块的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
A.熔化成铜水 B.从地球运到月球
C.轧成薄铜片 D.磨掉一个角
10.(3分)小明对托盘天平进行称量前的调节,当他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后,指针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做法中合理的是( )
A.向右移动游码
B.往左盘内添加小砝码
C.向左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
D.向右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
1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表示1m3铅的质量为11.3×103kg
B.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其质量一定不同
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指的是铁块的质量大于铝块的质量
D.一块砖敲碎后,碎砖块的密度将变小
12.(3分)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沿直线运动,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正确的是( )
A.0﹣t4时间内,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
B.0﹣t1时间内,以甲为参照物,乙是向东运动的
C.t2﹣t4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D.t3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3.(4分)如图所示温度计读数为 ℃;停表的读数是 s。
14.(4分)2025年我国将实现航天员登月计划,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需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声音的传播需要 ;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此现象表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15.(4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时,为了比较像和物的关系,找来两枚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棋子;为了确定像的位置,应该选择 来代替平面镜。
16.(4分)为比较“图中AB、CD两线段是否相等”,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两条线段的长度进行比较,这一环节应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选填序号);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测量过程中,小明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 。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7.(3分)画出如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18.(3分)如图所示,在平静的湖边上方有一盏路灯,潜水员在水下E处看到了路灯的像,图中A、B两点,其中一点是路灯的发光点,另一点是路灯的像点。请你区分发光点、像点,在图中画出水下E处的潜水员看到路灯的光路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9.(6分)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实验中最好选用 (选填“较大颗粒”或“较小颗粒”)的冰块。
(2)将装有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冰的温度上升速度较 (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3)根据乙图冰熔化时的图象,可以判断第6分钟时冰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持续 分钟。
20.(8分)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在乙图中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
(3)实验中,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丙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
A.将透镜适当远离蜡烛
B.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C.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D.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21.(10分)小明和同学们测量某液体的密度,操作如下:
(1)用天平测量液体的质量。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装有该液体的烧杯,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大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为 g。
(2)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液面达到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该液体的体积V为 mL。大家在对实验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估时,发现液体体积的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 (选填“偏大”或“偏小”)。
(3)测出几组实验数据后,作出“m﹣V”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该空烧杯的质量是 g,液体的密度为 kg/m3。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22.(9分)道路限速监控管理的一种方式是采用“区间测速”,就是测算出汽车在某一区间行驶的平均速度,如果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即判为超速。某平直的高速路全程限速120km/h,A、B两个监测点相距18km:
(1)一辆小型客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则它需要多少小时?
(2)一辆轿车通过AB路段的时间如图所示,这辆汽车在该路段会不会被判超速。(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3)若一货车通过AB路段时,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km/h,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90km/h,求这辆货车在AB路段的平均速度。
23.(9分)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的底面积为50cm2。容器甲中盛有一定量的水,水面距容器底部8cm;容器乙中盛有酒精,酒精的质量与甲容器中水的质量相等。(ρ酒精=0.8g/cm3,ρ铜=8.9g/cm3,ρ铁=7.9g/cm3,ρ黄金=17.8g/cm3,ρ冰=0.9g/cm3,ρ水=1.0g/cm3)
求:
(1)容器甲中水的质量m水;
(2)容器乙中酒精的体积V酒;
(3)现将质量为869g的实心铁块浸没在酒精中,质量为313.5g的“冰块”浸没在容器甲中并沉底,“冰块”内有一个黄金饰品,两个容器中液体的液面一样高(液体均不溢出)。当冰全部熔化后,甲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4cm,已知饰品是将黄金和铜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合金,则这个饰品的黄金纯度为多少(用K表示)?(“冰块”刚放入时不考虑冰的熔化,不计水的蒸发,黄金的纯度有一种分数表示方式:黄金的质量占合金总质量的为“1K”,如黄金的质量占合金总质量的即成色为“12K”,即成色为“23K”。)
2020-2021学年湖南省岳阳市城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解答】解:A、食指长度约8cm,故A错误;
B、中学生质量约50kg,故B错误;
C、一次脉搏时间约1s,故C错误;
D、中学生步行速度约1.2m/s,符合实际,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老师在上课时,为了让学生能听得更清楚,常利用扩音器(俗称小蜜蜂)进行授课,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声音的响度。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A、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故A错误;
B、在公路旁设置声音屏障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错误;
C、地震时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次声波的振动频率较小,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故C正确;
D、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
故选:C。
4.【解答】解:
①“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发生折射形成的,故①正确;
②“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②正确;
③“楼台倒影入池塘”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③错误;
④“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中“水浅”是水底看起来比较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看水底是逆着光的传播方向看的,即逆着折射光线看,由于错觉,我们始终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浅,故④错误。
故选:A。
5.【解答】解:
A、初春,雪水在屋檐下形成冰锥,是凝固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A不符合题意;
B、盛夏,晾在外面的湿衣服很快变干了,是汽化现象,需要吸收热量,故B符合题意;
C、深秋,夜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需要放出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
D、雾凇的形成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需要放出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解答】解:A、烧杯中的雨滴是烧杯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A错误;
B、海波刚开始熔化移去酒精灯,海波不会继续熔化,因为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B错误;
C、液体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不变,因为沸腾过程温度不变,故C正确;
D、左侧试管中的水沸腾时,右侧试管中的水量变多,因为左侧试管中的水蒸气流到右侧试管中遇冷液化成水,右侧试管中水增多,故D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A、冰糕冒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冰糕液化成的小水珠,煮饭时锅中冒出的“白气”是锅内冒出的水蒸气遇冷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两者都属于液化现象,故A正确。
B、冬天呼吸产生的“白气”是嘴里呼出的水蒸气遇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
C、冰糕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冰糕液化成的小水珠,故C错误。
D、烧开水时,壶嘴喷出的“白气”是壶内出来的水蒸气遇冷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
故选:A。
8.【解答】解:A.矫正近视眼所佩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利用了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矫正远视眼所佩戴的眼镜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故A正确;
B.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成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试卷,是由于光射到试卷上时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故C正确;
D.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将红、绿、蓝三色光重叠地照在白墙上,看到的将是白色,故D正确。
故选:B。
9.【解答】解:A.铜块熔化成铜水,改变了铜的状态,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铜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铜块从地球运到月球,改变了铜块的位置,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铜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
C.铜块轧成薄铜片,改变了铁的形状,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铜块的质量不会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铜块磨掉一个角,所含物质变少,质量发生变化,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0.【解答】解: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小明发现指针静止时偏往分度盘的左边,这表明左端的质量大,应将平衡螺母往右边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11.【解答】解:A、密度的含义指1m3物体的质量。铅的密度是11.3×103kg/m3,表示1m3铅的质量为11.3×103kg。故A正确;
B、密度不同的两个物体,若体积相同,其质量一定不同,若体积不同,则质量关系不确定。故B错误;
C、铁的密度比铝的密度大,表示相同体积的铁的质量大于铝的质量。如果体积不确定,质量不能确定。故C错误;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一块砖敲碎后,碎砖块的密度不变。故D错误。
故选:A。
12.【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0−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根据v=可知,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平均速度大;在0−t3时间内时,甲通过的路程小于乙通过的路程,根据v=可知,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A错误;
B、由图象知,0−t1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比乙大,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所以选甲为参照物,乙是向西运动,故B错误;
C、由图象知,t2−t4时间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正确;
D、由图象知,t3时刻甲乙通过的路程不相同,甲、乙两物体没有相遇,故D错误。
故选: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6分)
13.【解答】(1)图中温度计数字0与10之间10格,分度值为1℃,数字0在上,10在下,可知10表示零下10℃,图中液面对应0刻度以下4格位置,故读数为﹣4℃;
(2)图中小盘数字单位为分钟,分度值为0.5分钟;大盘数字单位为秒,分度值为0.5秒,秒针绕大盘一周为30秒;小分度盘指针超过3但没有超过半刻度,故大分度盘指针对应数字应读小于30的刻度,此时大盘指针对应数字为10秒,故停表读数为3min10s=190s。
故答案为:﹣4;190。
14.【解答】(1)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在月球上漫步的航天员需借助无线电通信设备才能进行交谈,其原因是月球上方为真空,也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敲响的音叉振动发声,此时音叉振动直接观察不易观察到,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故答案为:介质;振动。
15.【解答】解:本题考查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要演示实验,至少要找两根完全相同的棋子,一个作为物体,还有一个作为像,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既能像平面镜一样成像,还能透过平面镜观察对面的物体,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故答案为:相同;玻璃板。
16.【解答】解: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两条线段的长度进行比较,这一环节,小明用刻度尺实际操作,是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收集证据;测量过程中,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是为了减小估读时带来的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故答案为:C;减小误差,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7.【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18.【解答】解:连接EB,EB与界面的交点即为入射点O,OE就是折射光线,连接AO,AO就是入射光线,即可完成水下E处的人看到路灯A的光路图;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4分)
19.【解答】解;(1)为了受热均匀,实验时选用较小颗粒固体;
(2)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采用水浴法,固体的温度变化比较均匀,并且变化比较慢,便于记录实验温度;
(3)由图可知,第6分钟时冰处于熔化过程中,为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持续8min﹣2min=6min。
故答案为:(1)较小颗粒;(2)慢;(3)固液共存;6。
20.【解答】解:(1)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会聚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最小、最亮的光斑就是焦点。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由图可知,焦距为11.0cm。
(2)凸透镜的焦距是11.0cm,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物体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物距减小,像距要增大,所以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应适当远离凸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故选C。
故答案为:(1)会聚;11.0; (2)放大;(3)C。
21.【解答】解:(1)标尺的分度值为0.2g,物体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则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20g+20g+5g+1.2g=46.2g;
(2)由图可知,该液体的体积为30mL,由于将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时,不能完全倒干净,所以液体的体积测量值比它的实际值要偏小;
(3)由图丙知,当液体体积V=0时,对应质量为25g,可知空烧杯的质量m杯=25g;
当V=25cm3时,对应质量为45g,可知烧杯内液体的质量m=45g﹣25g=20g;
则液体的密度为:ρ===0.8g/cm3=0.8×103kg/m3。
故答案为:(1)46.2;(2)30;偏小;(4)25;0.8×103。
五、综合应用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9分,共1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
22.【解答】解(1)由v=得,客车以1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AB这段路程需要的时间:
t′===0.18h;
(2)由“区间测速”图可得,
t=10:41min﹣10:31min=10min=h;
轿车的平均速度:v===108km/h,
因108km/h<120km/h,故该轿车不会被判超速;
(3)设AB路段总路程为2s,
汽车行驶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t1=;
行驶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为:t2=;
AB路段的平均速度:v====72km/h。
答:
(1)客车通过这段路程的时间是0.18h;
(2)该轿车平均速度为108km/h,不会被判超速;
(3)这辆货车在AB路段的平均速度为72km/h。
23.【解答】解:(1)容器甲中水的体积为:
V水=Sh水=50cm2×8cm=400cm3,
由ρ=可得容器甲中水的质量为:
m水=ρ水V水=1.0g/cm3×400cm3=400g;
(2)因容器乙中酒精的质量等于水的质量,
所以,容器乙中酒精的质量m酒精=m水=400g,
则酒精的体积为:
V酒精===500cm3;
(3)由ρ=可得869g实心铁块的体积为:
V铁===110cm3,
因两个容器中液体的液面一样高,
所以,冰块的总体积为:
V总=V酒精+V铁﹣V水=500cm3+110cm3﹣400cm3=210cm3,
因冰全部熔化后质量不变,且甲容器里的水面下降了0.4cm,
所以,ΔV=﹣=SΔh,即﹣=50cm2×0.4cm,
解得:m冰=180g,
则饰品的质量为:
m=m总﹣m冰=313.5g﹣180g=133.5g,
饰品的体积为:
V=V总﹣V冰=V总﹣=210cm3﹣=10cm3,
设饰品中黄金的质量占合金总质量的比值为K,则黄金的质量为K×133.5g,铜的质量为(1﹣K)×133.5g,
则V=V黄金+V铜=+,即10cm3=+,
解得:K=,即这个饰品的黄金纯度为21K。
答:(1)容器甲中水的质量为400g;
(2)容器乙中酒精的体积为500cm3;
(3)这个饰品的黄金纯度为21K。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24 11:13:50;用户:黄绍豪;邮箱:15778348456;学号:22306196
10,湖南省岳阳市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10,湖南省岳阳市城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共15页。
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南省岳阳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