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从2022年全国卷高考看古诗词鉴赏复习 课件
展开前 言 今天不是一个抒情的时代,而是一个叙事的时代,现在变成了一个视频的时代,不再是文字的世界,所以这个时代离诗很远。 在此背景下,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也很不乐观。 怎样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呢? 有的学生喜欢用笨方法——刷题——用体力勤奋来掩饰脑力懒惰。还有的同学喜欢背一些术语,把精力用在琢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以景结情的区别上。 “脚崴了需要拄拐,但拄拐的目的,是为了把拐扔掉,而不是为了达到‘人拐合一’。” 固守着术语,本末倒置!!
前 言 有人说:“古诗词像茶叶,打卷的,压缩的,颜色很暗的,我们需要用一壶开水泡开它,才能让茶叶舒展,展示它绿色的原貌。” 怎样才能拥有这壶开水呢?
一、考题再现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 画眉鸟 画眉禽 欧阳修 文同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B. 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C. 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D. 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15.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一、考题再现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 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C. 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D. 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15.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考题共性 综览2022年高考语文试题,在古诗歌考查板块有着鲜明的共性: 选材力求浅易,考点基本稳定,难度略有下降; 落实立德树人,注重夯实基础,助推素质教育。
一、考题再现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 画眉鸟 画眉禽 欧阳修 文同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
两首诗都写画眉鸟,题目相同而怀抱各别。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鄙弃富贵而崇尚自由,情感之高尚可知;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案牍劳形而岩壑洗心,精神之高洁可想。
一、考题再现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王勃对唐少府的友情,真挚感人——“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一、考题再现 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 画眉鸟 画眉禽 欧阳修 文同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14.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 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B. 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C. 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D. 欧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15. 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
“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说法错误,文诗中先说笼中的画眉鸟在窗边清风中鸣叫,初听之时,声音还是来自“高笼”之中;但等到诗人了却简单的公事,众人散尽之后,衙署清幽安静,此时再听画眉鸟的鸣声,则如同置身于“千岩万壑中”一般。因此,文诗也认为画眉鸟在“高笼”中与在山林之间的鸣声是有差别的,对此有所涉及。故选C。
15.(1)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归隐山林、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2)文诗对画眉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高洁出尘、闲散淡泊、襟韵洒落的人物形象。
一、考题再现 2022年高考全国乙卷语文——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 王勃 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 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 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C. 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D. 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15.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错误。“相知何用早”是一个反问句。“何用”即为什么,第四句的“怀抱即依然”也印证了二人应该不是早年的知心好友。故选A。
15.(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直抒胸臆。“海内”两句直接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襟怀,而“无为在歧路”的“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观点。(2)本诗作者点明自己与朋友都有贫困潦倒的生活经历,又有着共同的情怀理想,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手法来抒情。颈联的“浦楼”两句和尾联的“去去”两句,一实一虚,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担忧之情。
二、考题共性 综览2022年高考甲、乙卷语文试题,在古诗歌考查板块有着鲜明的共性: 选材————侧重情感熏陶、精神渲染 传达的是心灵之美、风俗之美,这有助于引导考生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意识,在生活中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
三、指导方向 《考试说明》有关诗词鉴赏的要求:1.鉴赏作品中的形象,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2.鉴赏作品的语言包括准确理解有关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暗示意义;还包括准确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3.赏析表达技巧4.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包括概括主旨,简析作品的政治意义、思想意义、人生意义,赏析作者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和艺术风格,指出局限性。
三、指导方向 诗歌鉴赏三步走:读懂是知识的综合运用读懂是鉴赏和表述的基础
三、指导方向 怎样才算读懂?
三、指导方向 怎样才算读懂?1. 明白表层意思能译出大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2. 领会深层意思(1)写出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2)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3)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三、指导方向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
三、指导方向 如何明白浅层意思?1.填充内容——诗中省略的主语、宾语、状语、过渡语等;2.调整语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3.整合句意——前后连缀,大体翻译为意思相对完整的句子。举例:第一,是声律的要求,押韵、平仄和对仗的工稳。“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词语颠倒)第二,表情达意的需要。“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状语后置)
三、指导方向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
三、指导方向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一)读标题 从标题初步了解诗歌的表层意义。 标题是诗歌鉴赏的切入点。因为标题富含着诸多信息(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以及诗人的心情 诗歌的意境 诗歌的类型等)。可以这样说,诗歌的题目是诗歌鉴赏的向导。它或点明主旨,或表明诗人的情感基调。
三、指导方向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一)读标题 从下面一组题目能读出哪些信息?1.《邯郸冬至夜思家》《春夜别友人》 》《春日登楼怀归》2.《西塞山怀古》《从军行》《归园田居》3.《春夜喜雨》 《征人怨》
表明时间、背景及写作内容 表明诗歌体裁及题材 表明情感
四、对点练习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2、《咏素蝶诗》 。3、《征人怨》 。4、《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 。
四、对点练习 1、《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①交代写作缘由、地点和特定读者; ②暗示诗歌类别(贬谪诗)2、《咏素蝶诗》①交代了写作对象 ②点明了诗歌类别(咏物诗)③暗示了写作方法(托物言志)3、《征人怨》①交代了写作对象;②全诗的感情基调(怨)③暗示诗的类别(边塞诗)4、《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①交代了时间是中夜;②地点是西园;③人物动作:中夜起来后望月亮
三、指导方向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二)读作者(知人论世)1.知人——了解作者的思想、经历及创作风格如:陶渊明(淡泊名利、诗风恬淡)杜甫(忧国忧民、诗风沉郁) 李白(傲岸不群、诗风潇洒) 辛弃疾、陆游、文天祥(国难当头、忧心如焚、慷慨悲壮)2.论世——了解时代背景,相关社会生活
三、指导方向 九死不悔:漫漫长路的探索—屈 原 世外桃源:疲惫灵魂的皈依—陶渊明诗中有画:描摹景物的顿悟—王 维 笑傲公卿:傲岸人格的张扬—李 白漂泊天涯:大唐衰微的见证—杜 甫 强者宣言:永不放弃的追求—刘禹锡明白晓畅:现实主义的革新—白居易 放浪形骸:盛事难再的挽歌—杜 牧委婉隐晦:迷惘无助的宣泄—李商隐王维的多才多艺,能诗,又精通书画和音乐,决定他的诗的风格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奉佛教,决定了他后期对现实漠不关心。苏轼思想复杂,儒释道三种思想既矛盾,又统一地渗透到他世界观的各个方面,决定他多次被贬仍能表现出豁达、乐观的精神境界。李清照的人生道路以南渡为界,前期生活优裕,妻唱夫和,甚为相得,故那时的作品充满了上流女子的闲适。夫丧与兵灾改变了她的人生,南渡后她生活孤苦,决定了她后期的作品充满愁绪……有许多作者的生平,我们不了解,虽给我们做题带来些困难,但我们还可以从诗歌中找相关的信息。
三、指导方向 论世: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上时代的烙印。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②南朝诗多写男女相思。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干谒诗)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④北宋诗重义理。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忠义。
四、对点练习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四、对点练习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干谒诗: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一种诗歌,类似于现代的自荐信。 唐代在实行科举取士的同时,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废止传统的荐举选官的方式。在科举中荐举依然发挥着的巨大作用,而且朝廷还可以直接征录人才。
小结:关注作者,必须知人论世。①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②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注意:概括只为大致倾向而非全貌,切勿以偏概全
四、一些特例 “古诗鉴赏”高考最新特点 1.知名作者的小众诗词 比如:杜甫(沉郁顿挫)——(清新明快) 2.不知名作者的诗词 不确定风格 题目信息少 (九大诗歌题材 往里归类)
1、怀古咏史 2、咏物诗(托物言志) 3、写景抒情 4、边塞征战5、羁旅思乡 6、赠友送别 7、山水田园 8、爱情闺怨 9、哲理诗
三、指导方向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二)读注释(知人论世)1.诗歌典故2.解释疑难词句3.提供写作背景、目的等重要信息
经典真题:(2021·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①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
【注释】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
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
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错误,原文“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指的是身在官场,终不如山中飞鸟那般自由自在,隐居山中的僧人,这一生就可以悠然闲适地度过,这种生活真令人羡慕。并不是僧人不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而是作者自己身不如飞鸟自在。故选C。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金陵新亭① 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②。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注] ①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②周顗(yǐ)情:西晋灭亡后,南渡豪士在新亭宴饮,周顗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众人皆相视流泪。唯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勠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金陵新亭 李白 金陵风景好,豪士集新亭。举目山河异,偏伤周顗情 。 四坐楚囚悲,不忧社稷倾。王公何慷慨,千载仰雄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前两句写金陵风景和豪士们的聚会,用语平实,与他的《静夜思》《赠汪伦》一样,都用“平凡语”。 B.三、四句写周顗举目四望,风景未变而山河易主,悲从中来,大为哀叹。 C.作者选取周顗绝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的场景,意在表现国家灭亡的悲痛。 D.作者运用典故,取其意而用之,借古讽今,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发人深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3分) A.前两句写金陵风景和豪士们的聚会,用语平实,与他的《静夜思》《赠汪伦》一样,都用“平凡语”。 B.三、四句写周顗举目四望,风景未变而山河易主,悲从中来,大为哀叹。 C.作者选取周顗绝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的场景,意在表现国家灭亡的悲痛。 D.作者运用典故,取其意而用之,借古讽今,表达对时局的感慨,发人深思。
解析:“意在表现国家灭亡的悲痛”错误,作者选取周顗绝望哀鸣、众人相对哭泣的场景,意在反衬王导的英雄气概。故选C。
2.结合全诗,从尾联“慷慨”一词入手,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6分)
答:(1)“慷慨”一词,写出了王导不同于对坐而泣的众人,颂扬了王导的意气激昂、忧心国家的情怀。(2)面对动荡的时局,诗人期望时人能够共同努力,用实际行动来光复山河。
后 记 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获封斗战胜佛,猪八戒……各归佛位,超脱凡尘。 我们期待的就是“浅读深读”解题方法能让学生经历灵魂革命的深度阅读的洗礼,能成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一个绝佳窗口,从而洗尽凡尘的“惯性”与“惰性”,战胜诗歌阅读道路上的“千峰排壑”,进而发现更有趣的古诗世界,发掘万仞开屏的深度人生。
浅读深读:千峰排壑过 万仞终开屏 ——高考古诗词鉴赏复习
侧重:情感熏陶、 精神渲染
深层意思: 意境、情感、思想
读诗题:知门别类, 把握情感方向
读作者:知人论世 感知情感基点
读注释:知情达意 揣测情感内容
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 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2正面描写,抒情手法,由所学到所考,古诗词鉴赏4题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要求,诗歌体裁,诗歌题材流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诗歌意象形象,诗歌意境,诗歌技巧,诗歌语言,炼字炼句,情感定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从2022年高考卷看2023年命题趋势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从2022年高考卷看2023年命题趋势 课件,共3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