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民3分,共30分)
1.(3分)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作业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1mm
B.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
C.人的正常体温是36.8℃
D.初中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6m
2.(3分)2022年元宵晚会我国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空间站用古筝弹奏《茉莉花》,为全国人民送上太空音乐祝福,“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琴弦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B.演奏古筝时通过弦的振动发声
C.用同样的力拨动琴弦,粗弦比细弦发声的响度大
D.拨动同一琴弦的力越大,发声的音调越高
3.(3分)如图所示,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货运飞船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即将完成自主交会对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是运动的
B.“天舟三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运动的
C.“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是静止的
D.“天舟四号”相对于“天和核心舱”是静止的
4.(3分)如图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凯里驶向长沙,若凯里距长沙6.3×105m,则( )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5km/h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70m/s
C.该汽车从凯里到达长沙,至少需要9h
D.该汽车从凯里到达长沙,至少9×104s
5.(3分)甲、乙两物体均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经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
A.2:3 B.3:4 C.4:3 D.5:4
6.(3分)中国龙舟公开赛荆州站在古城东门外九龙渊举行,比赛场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的响度越大
B.鼓声的响度越大,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大
C.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分辨出鼓声,是通过音色来辨别的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7.(3分)下列事例中,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 )
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
②医用B超诊断仪
③超声波清洗眼镜
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
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
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⑤⑥
8.(3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霜叶红于二月花”,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B.“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C.“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露似珍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9.(3分)“双减”之后,荆州市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活动。某学校开办了“厨艺”兴趣班,学生煮菜后提起锅盖,发现水从锅盖上流下,锅盖上的水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固后汽化
C.先熔化后液化 D.先汽化后液化
10.(3分)下图中,正确描述巴中铁路铁轨的铸造过程中凝固阶段温度变化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4分)如图甲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规律制成的,某同学在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丙图中的体温计示数是 。
12.(3分)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小男孩用铜管乐器(小号)深情演奏《我和我的祖国》(如图),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 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选填声音的特性),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 处控制噪声。
13.(3分)我国自主研制的首架大型客机C919让中国人倍感骄傲。全机长度39m、翼展近36m,高约12m,设计158个座位。如图所示,在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正式下线仪式上,牵引车正拉动大客机匀速通过51m长的欢迎人群(人群可视为相对地面静止)。此时以 为参照物,大飞机是静止;若大客机完全通过欢迎人群队伍需要1min时间,则大客机运动的速度为 km/h;若北京直飞吉隆坡的距离为4500km,C919飞行的平均速度为750km/h,则大客机飞行的时间为 h。
14.(3分)实施人工增雨的一种方法是飞机在高空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 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 成小冰晶或 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小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冰晶下落时 从而形成降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5.(3分)2022年6月5日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升空,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火箭点火后,发射台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是 的。
16.(4分)如图所示,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 (冷/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时要吸收大量的热。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3分)
17.(8分)如图是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
(1)本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是: ;
(2)除图中的刻度尺外,本实验中用到的测量工具还有 (填名称);
(3)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 (填“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 (填“长”或“短”)些,便于测量;
(4)图中AB段的距离sAB= 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 m/s。实验中可以发现vBC vAC(选填“>”、“<”或“=”);
(5)实验中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时,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 (填“大”或“小”)。
18.(9分)如图,是小明、小红两名同学用相同的器材分别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测温 物质 | 凝固点 /℃ | 沸点 /℃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1)他们用如甲图所示的装置,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该错误是 ;应适当将 (选填“A处向上”或“B处向下”)调整;
(2)乙图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 ℃;从丙图像可以看出,水沸点是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3)由上表一可知,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4)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丁中a、b所示,则图中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
A.空气
B.水蒸气
C.二氧化碳
D.雾气
(5)请根据图像分析,小红从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时间比小明长的原因是 。
19.(6分)如图所示,小组同学完成以下三个声现象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甲所示,该装置中乒乓球被弹开,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 ;乒乓球在实验中的作用是将实验现象放大,这种实验方法是 (控制变量/转换)法,该装置还可以探究声音响度与 的关系。
(2)如图乙所示,随着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小明听到罩内正在响铃的闹钟铃声的 (响度/音调/音色)越来越小,若罩内的空气完全被抽出,将不能听到铃声,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
(3)如图丙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可听到钢尺 发出的声音。若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保持不变,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 (响度/音调/音色)变大;若拨动钢尺的力保持不变,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听到声音的音调变 (高/低)。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0.(4分)一天晚上,小丽在家学习,邻居看电视的音量太大,影响了小丽的学习。请你替小丽找出两种不同的方法来减弱噪声,并说明每种方法各从哪种途径减弱噪声。
21.(4分)75%酒精湿巾可以有效杀菌,对疫情防控起一点作用。
(1)当我们用其擦手杀菌时,为什么手会感到凉爽?
(2)如图的酒精湿巾说明书中要求揭开贴纸抽取湿巾后要及时合上,要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请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要求这样做的原因。
五、计算题(第22题5分,第23题6分,第24题8分,共19分)
22.(5分)我国南极科考队的一艘测量船,以10m/s的速度前往距离基地144km远的海域进行探测,到达目的地后,科考人员将一束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如图),测出从发射超声波到接受发射回波所用时间是6s,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求:
(1)测量船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2)所测的海水深度。
23.(6分)如表是小王同学乘坐的出租车票,根据车票上提供的信息(提示:车票中里程的单位是km),完成下列内容:
电话:18908554321 车号:贵HU3663 日期:2022﹣10﹣01 上车:15:10 下车:15:28 单价:24 里程:12 金额:31 |
(1)计算在小王同学乘坐出租车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若出租车在行驶过程中,用如图的速度行驶了30min,求这段时间出租车所通过的路程?
24.(8分)区间测速是限定汽车通过某段路的平均速度不要超过特定值。图为沈抚公路上某处区间测速的警示牌,60表示区间限速为60km/h。求:
(1)为不超速,通过这段路程至少需多长时间。
(2)若前半程平均速度为75km/h,为保证全程不超速。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最大为多少km/h。
2022-2023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学校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民3分,共30分)
1.【解答】解:A、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mm,故A不符合实际情况;
B、成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B符合实际情况;
C、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故C符合实际情况;
D、初中生的平均身高约为1.6m,故D符合实际情况。
故选:A。
2.【解答】解:A、琴弦的长短不同,振动快慢不同,发声的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A错误;
B、演奏古筝时靠的是弦的振动而发声的,故B正确;
C、琴弦响度大小与振幅有关,与琴弦的粗细无关,故C错误;
D、拨动琴弦的力越大,琴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声的响度越大,故D错误。
故选:B。
3.【解答】解:天舟四号正在靠近由天和核心舱与天舟三号组成的空间站组合体,
A、“天舟三号”相对于“天舟四号”,它们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运动的,故A正确;
B、“天舟三号”和“天和核心舱”是一个组合体,它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故B错误;
C、“天舟四号”相对于“天舟三号”,它们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运动的,故C错误;
D、“天舟四号”和“天和核心舱”,它们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相对运动的,故D错误。
故选:A。
4.【解答】解:AB、由汽车的速度表可知车的行驶速度为v=70km/h=m/s≈19.44m/s,故AB错误;
CD、凯里距长沙s=6.3×105m=630km,所以该汽车从凯里到达长沙需要的时间:
t===9h=32400s,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5.【解答】解:设s甲=3s,s乙=2s,t甲=2t,t乙=t。
由已知条件得:v甲==,v乙==,
则v甲:v乙=:=3:4。
故选:B。
6.【解答】解:A、鼓面的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与敲击鼓面的快慢无关,故A错误;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音介质和温度有关,与发声体响度无关,故B错误;
C、不同乐器的音色是不同的,选手能从现场各种声音中听出鼓声,主要是通过鼓声的音色来辨别的,故C正确;
D、“选手听到鼓声齐心划船”这一现象说明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7.【解答】解:①汽车上的倒车雷达,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
②医用B超诊断仪,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
③超声波清洗眼镜,利用的是声音传递能量;
④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结石,利用的是声音传递能量;
⑤利用声呐探测鱼群位置,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
⑥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
综上分析可知,属于利用声传递信息的是①②⑤⑥。
故选:D。
8.【解答】解: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冰晶,故A正确;
B、冰是水的凝固现象,故B错误;
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错误;
D、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错误。
故选:A。
9.【解答】解:学生在煮菜过程中,对水进行加热,液态的水会变成气态的水蒸气,发生汽化现象;然后温度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锅盖,会凝结成液态的小水珠,即发生了液化现象,所以是先汽化后液化,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解答】解:铁是晶体,在铁水凝固成铁轨的整个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有下降的过程,且有一段时间内(即凝固过程)温度保持不变,则结合各选项可知,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解答】解:由图甲知: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此图是以0.50cm作为“零”刻度,物体末端对应的刻度值为2.00cm,因此物体的长度为:2.00cm﹣0.50cm=1.50cm;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图乙中温度计分度值为1℃,由此可读出该温度计的示数86℃;
图丙中温度计分度值为0.1℃,由此可读出该温度计的示数36.5℃。
故答案为:1.50;热胀冷缩;86;36.5℃。
12.【解答】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号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入现场观众耳朵中;
小男孩吹奏时用手按下不同的按键,改变了小号内空气柱的长度,改变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
开幕式现场附近,禁止车辆鸣笛,是为了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故答案为:空气;音调;声源。
13.【解答】解:(1)以大飞机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大飞机与驾驶员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大飞机是静止的。
(2)由题意知,飞机完全通过欢迎人群队伍行驶的距离:s=L队伍+L飞机=51m+39m=90m,
则大飞机运动的速度:
v===1.5m/s=5.4km/h。
(3)由v=可得,大飞机飞行的时间:
t′===6h。
故答案为:驾驶员;5.4;6。
14.【解答】解:人工降雨时,干冰进入云层,很快升华成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于是高空水蒸气便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滴,使云中的冰晶增多,小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冰晶下落时熔化从而形成降雨。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液化;熔化。
15.【解答】解:火箭点火后,发射台周围腾起了大量“白气”,白气的形成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液化放出热量。
火箭升空时,以火箭为参照物,地面相对于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地面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液化;放出;运动。
16.【解答】解: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气体打火机里的丁烷气体,是利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
丁烷外泄后迅速汽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冷。
故答案为:压缩体积;冷;汽化。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3分)
17.【解答】解:(1)根据v=计算平均速度,因此本实验测平均速度的原理公式是:v=;
(2)由实验原理可知实验过程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因此除了刻度尺外,还需要秒表;
(3)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越短,因此小车所放的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这样小车在斜面上运动时间会长些,便于测量;
(4)由图可知AB段的距离为sAB=80.0cm﹣40.0cm=40.0cm=0.400m,已知tAB=1.6s,
则AB段的平均速度为:;
小车从A到C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在BC段的速度大于AC段的速度,即vBC>vAC;
(5)实验中若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时,则测得AB段的时间偏大,AB段的路程一定,由v=可知AB段的平均速度会偏小。
故答案为:(1)v=;(2)秒表;(3)小;长;(4)40.0;0.25;>;(5)小。
18.【解答】解:(1)甲图中,酒精灯使用外焰加热,B的位置合适;将温度计向上移动,使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在被测液体中但是不能碰到烧杯底,所以应适当将A处向上调整;
(2)乙图是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是48℃,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99℃;
水沸腾后,若撤去加热源,即移去酒精灯(停止加热),则水不再吸收热量,也就不能维持沸腾状态,所以此时水的沸腾停止。
(3)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水银的沸点是357℃,水银的沸点高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测沸水的温度要选水银温度计。
(4)a图气泡上升时越来越大,是因为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地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
b图气泡上升时越来越小,是因为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故选B;
(5)由图象知,小明水的初温为96℃;小红水的初温为93℃,所以小红水的初温较低。
故答案为:(1)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底;A处向上;(2)48;99;移去酒精灯;(3)水银;(4)b;B;(5)小红水的初温较低。
19.【解答】解:
(1)图甲中,通过乒乓球被弹起将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这种实验方法叫做转换法;通过乒乓球被弹起说明物体发声时在振动;乒乓球弹起的越高,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该实验可以说明响度跟振幅的关系;
(2)图乙:抽气机不断向罩外抽气的过程中,罩内被拨打的手机的铃声越来越小,即响度越来越小,直到听不见,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可以发出声音;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幅变大,则听到声音的响度变大;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大小的力拨动其伸出桌面的一端,这样会导致钢尺振动的快慢不同,即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音调会逐渐变低;
故答案为:(1)振动; 转换;振幅;(2)响度;真空不能传声;(3)振动;响度;低。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8分)
20.【解答】答:对面楼里邻居观看世界杯电视音量太大,找到这位邻居,减小电视机音量,减弱其发声,是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加强隔音,是阻断了噪声的传播,是在声音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还有最简单的就是带上耳塞,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21.【解答】答:(1)用酒精湿巾擦手杀菌,酒精易蒸发,蒸发时需要吸收手上的热量,使手的温度降低,手会感到凉爽。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自身的温度,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等因素。酒精湿巾说明书要求揭开贴纸抽取后及时合上,是为了减慢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是为了降低液体的温度,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减慢酒精的蒸发。
五、计算题(第22题5分,第23题6分,第24题8分,共19分)
22.【解答】解:
(1)已知测量船的速度v=10m/s,路程s=144km=144000m,
由v=可得,测量船到达目的地的时间:
t===14400s;
(2)超声波从海面处传到海底的时间:
t′=×6s=3s,
由v=可得,所测的海水深度:
h=s′=v′t=1500m/s×3s=4500m。
答:(1)测量船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为14400s。
(2)所测的海水深度为4500m。
23.【解答】解:(1)由车票信息可知,出租车行驶的时间t=15:28﹣15:10=18min=0.3h,行驶的路程s=12km,
则出租车的平均速度为:v===40km/h;
(2)由图可知出租车的行驶速度v′=30km/h,行驶时间t′=30min=0.5h,
由v=可知,这段时间出租车通过的路程为:
s′=v′t′=30km/h×0.5h=15km。
答:(1)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40km/h;
(2)这段时间出租车所通过的路程为15km。
24.【解答】解:
(1)由图示可知,这段路程为6km,限速60km/h,
由v=可得,该区间的距离和限速,为不超速,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少时间:t===0.1h;
(2)前半程所用的时间:t1===0.04h,
为保证全程不超速,则后半程的所用的最短时间:t2=t﹣t1=0.1h﹣0.04h=0.06h,
则后半程的最大平均速度:v2===50km/h。
答:(1)为不超速,通过这段路程至少需的时间为0.1h。
(2)为保证全程不超速,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最大为50km/h。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2 21:35:34;用户:19321966032;邮箱:19321966032;学号:46015917
18,贵州省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实验基地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18,贵州省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实验基地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与科学探究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贵州省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和答案: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和答案,共3页。
贵州省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半期质量水平检测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贵州省黔东南州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联合学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半期质量水平检测物理试题,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