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实验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展开2022-2023学年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实验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第1~11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2~13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分)冰墩墩是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深受各国运动员喜爱。如图所示,冰墩墩的高度与物理书的宽度接近,冰墩墩高度约为( )
A.20mm B.20cm C.20dm D.20m
2.(3分)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圆形物体的直径,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3.(3分)甲、乙、丙三个人各乘一个热气球,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运动情况可能是( )
A.甲、乙一定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可能停在空中
B.甲、乙一定匀速下降,且v乙>v甲,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v甲
C.甲、乙一定匀速上升,且v乙>v甲,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v甲
D.甲、乙、丙都在匀速上升,且v丙<v甲<v乙
4.(3分)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3:4,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5,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10:3 B.3:10 C.8:15 D.15:8
5.(3分)在某校举办的机器人模拟救援比赛中,甲、乙两机器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直线匀速运动到10m远的目的地,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速度大小为4m/s B.乙的速度大小为2m/s
C.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多1s D.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2s
6.(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在固体中快
B.向人体发射超声波击碎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
C.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音色未变
7.(3分)全世界共有16个国家修建有高铁,其中中国的高铁里程位居世界第一。图中能正确描述铁轨在铸造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是( )
A. B.
C. D.
8.(3分)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熔化
9.(3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的熔化图象,由此图象可以判断( )
A.丙是晶体,甲、乙是非晶体
B.乙是晶体,甲、丙是非晶体
C.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的熔点低
D.乙是非晶体,甲的熔点比丙的熔点高
10.(3分)下列现象中与“路灯下影子”的形成的原因相同的是( )
A.水中倒影 B.铅笔“折断”
C.彩虹的形成 D.小孔成像
11.(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与水平面成50°角入射到平面镜上,若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
A.可能为65° B.一定为25° C.一定为50° D.可能为50°
(多选)12.(3分)周日做完作业,小明和小芳同学在风景如画的南湖湖畔骑自行车,如图所示是他们在某段路面上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
A.0~10s两人所通过的路程相等
B.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
C.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
D.小明做匀速直线运动
(多选)13.(3分)冷天在教室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一面的玻璃上
D.冰花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1分)
14.(4分)如图所示,一只小鸟A停在水池上方,请在图中标出它在水中的像的位置A',并画出人眼B通过水面看到小鸟的光路。
15.(10分)在“测定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
(2)本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分别是 和 。
本实验用到的金属片的作用是 。
(3)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斜面总长s1=90cm,若秒表每格为1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4)在测全程的平均速度时,如果小车过了顶端位置才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 (选填“偏大”、“偏小”)。
(5)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 (填“路程”或“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6)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 (选填“大”或“小”);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 (选填“大”或“小”)。
16.(6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芳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她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她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她找到了下表所列8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 材料 |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2 |
A | 铜 | 60 | 0.76 |
B | 铜 | 60 | 0.89 |
C | 铜 | 60 | 1.02 |
D | 铜 | 80 | 0.76 |
E | 铜 | 100 | 0.76 |
F | 钢 | 80 | 1.02 |
G | 尼龙 | 80 | 1.02 |
H | 铜 | ① | ② |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三,表中应填上的数据分别是 和 。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芳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
(4)如图所示,小丽与小刚选用以上琴弦和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①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轻声通话,这表明: 。
②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说话,如果用细铜金属丝连接,则比尼龙琴弦连接时听到的声音要大些,根据这一实验现象,请你可以提出一个探究物理问题: 。
③如果使用“土电话”时,另一位同学用手捏住琴弦的某一部分,则听的那一位同学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
17.(12分)如图甲是小青同学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她在烧杯中放入适量的水,使用水浴法对物体加热,以便更好地观察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情况。
(1)实验中,用水浴法给固体加热,除了使物体熔化时间变长便于记录时间外,还可以使被加热物体 ;
(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是 ℃;
(3)小青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该固体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该固体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第6min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试管内的固体熔化成液体后继续吸热最后沸腾,这说明试管内液体的沸点 (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烧杯内水的沸点;
(5)善于观察的小青同学发现加热过程中烧杯壁上出现水珠,小组其他成员解释是由于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水珠会出现在烧杯杯壁的 (选填“内侧”或“外侧”)。
18.(8分)如图为某实验小组“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放在水
平桌面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而且F板可绕ON转动。
(1)如图乙,实验时,小明将入射光线AO向ON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B (选填“靠近”或“远离”)ON。
(2)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向O点,光将沿图乙中 的方向射出,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
(3)移动激光笔,使入射角为45°,测得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你认为有何不妥之处? 。
19.(6分)如图(甲)所示是小丽开车即将到达隧道口时所发现的交通标志牌。
(1)如图甲所示,请你解释标志牌上数字的含义。
(2)若匀速通过该隧道所用的时间为3min,请你计算出小车的速度是多少?
(3)某一时刻,小丽观察到车上速度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假如以此速度行驶30min,求小车通过的距离是多少?
20.(6分)某司机驾车前行,突然发现前方80m处有障碍物。司机从发现险情到踩刹车制动需要的反应时间为0.75s,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原速前行了15m。汽车制动后还继续向前滑行40m才能停下。求:
(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请通过计算判断汽车是否会撞上障碍物。
21.(9分)火车以30m/s的速度沿某一段直线轨道驶向道口,为了提醒看守道口的工作人员,司机在距道口1200m处开始鸣响汽笛,每次笛声持续1s,停4s,然后再次拉响汽笛。(已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1)当火车第二次鸣笛结束时,火车距离道口有多远?
(2)道口工作人员听到第一次和第二次汽笛声的时间间隔为多少?
2022-2023学年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实验班)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第1~11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2~13小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解答】解:冰墩墩的高度与物理书的宽度接近,物理书的宽度约为20cm,所以冰墩墩高度约为20cm。
故选:B。
2.【解答】解:
A、刻度尺的零刻线没有与桌面对齐,故A错误;
B、没把三角尺的直角边与刻度尺靠紧,无法确定直径的大小,故B错误;
CD、测量圆形物体的直径,需要用两只直角三角板把圆柱体夹在中间,放到刻度尺上测出它的直径,用末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减去起始端三角板直角边所对的刻度值,即可得出圆柱体的直径;C图中左边三角尺没有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
3.【解答】解:(1)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
(2)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
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v甲<v乙。
综上分析可知,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4.【解答】解:已知甲、乙速度之比=,通过的路程之比=,
由v=可得,所用时间之比:
==×=×=。
故选:C。
5.【解答】解:AB、匀速运动10m,甲需要时间t甲=4s,乙需要时间t乙=5s,则v甲===2.5m/s,v乙===2m/s,故A错误、B正确;
CD、匀速运动10m,甲需要时间t甲=4s,乙需要时间t乙=5s,所以甲的运动时间比乙少1s,故CD错误。
故选:B。
6.【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向人体发射超声波击碎结石,是利用超声波传递能量,故B正确;
C、摩托车的消声器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属于阻止噪声的产生,故C正确;
D、“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是指的音色未变,故D正确。
故选:A。
7.【解答】解:A、是非晶体先熔化升温,后凝固降温的过程,故A错误;
B、是非晶体先凝固降温,后熔化升温的过程,故B错误;
C、是晶体先熔化升温,后凝固降温的过程,故C正确;
D、是晶体先凝固降温,后熔化升温的过程,故D错误。
故选:C。
8.【解答】解: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是由于镜片上的小水滴又发生了汽化现象,形成水蒸气。
故选:C。
9.【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丙在熔化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保持不变,所以甲、丙是晶体,乙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丙的熔点高于甲的熔点,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解答】解:路灯下影子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铅笔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解答】解:在左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80°﹣50°=130°,则入射角为:×130°=65°,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65°=25°;
在右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50°,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25°,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25°=65°。
故选:A。
12.【解答】解:ACD、由v﹣t图像可知,小芳的运动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m/s;小明的运动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说明小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0s末,两人的速度相等,均为3m/s,根据s=vt可知,0~10s小芳通过的路程大于小明通过的路程,故AD错误、C正确;
B、由v﹣t图像可知,小芳做匀速直线运动,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与垂柳之间的位置始终在变化,所以以湖畔的垂柳为参照物,小芳总是运动的,故B正确。
故选:AD。
13.【解答】解:A、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生成的,故A正确;
B、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生成的,故B正确;
C、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汗”出在玻璃窗上靠教室一面的玻璃上,故C正确;
D、室内温度高,玻璃温度低,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发生凝华现象,形成“冰花”,“冰花”会结在玻璃窗上靠教室外一面的玻璃上,故D错误。
故选:AB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61分)
14.【解答】解:找出小鸟关于水面的对称点A′,便为小鸟的像位置。连接BA′,与水面交于点O,连接AO即为入射光线,OB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15.【解答】解:(1)实验原理是v=;
(2)由实验原理可知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路程和时间,因此需要用到大的测量工具为刻度尺和停表;
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3)由图可知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1=3s,斜面总长s1=90cm=0.9m,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0.3m/s;
下半程的路程为:s2===0.45m,由图可知下半程的时间为:t2=1s,
则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0.45m/s;
(4)如果小车过了顶端位置才开始计时,所测的时间会偏小,由v=可知测得的平均速度偏大;
(5)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实验时应保持斜面的倾角较小,这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
(6)小车在斜面上加速运动,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其平均速度越大;
小车由静止释放,通过相同路程,斜面的倾角越大,所用时间越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越大;
故答案为:(1)v=;(2)刻度尺;停表;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准确测量时间;(3)0.3;0.45;(4)偏大;(5)时间;(6)大;大。
16.【解答】解:
(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琴弦的材料和长度相同,而横截面积不同,故选编号为A、B、C的琴弦进行实验;
(2)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琴弦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而材料不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G和H相同的数据,即长度为80cm、横截面积为1.02mm2;
(3)探究琴弦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松紧程度的关系时,需要使用同一根琴弦,改变弦的松紧程度,并测出此时的频率;
(4)①声音可以通过“土电话”的琴弦传播,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②声音通过细铜金属丝传播时比通过尼龙琴弦传播时声音大,也就是说细铜金属丝比尼龙琴弦更容易传声,所以提出的问题是:固体传声的效果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吗;
③说话声引起琴弦振动,琴弦把这种振动由近及远的传到远方,如果用手捏住琴弦的某一部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阻断,则振动就会停止,也就听不到声音了。
故答案为:(1)A、B、C;(2)80;1.02;(3)改变弦的松紧程度,拨动同一根琴弦并测出此时的频率;(4)①固体能够传声;②固体传声的效果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吗;③不能。
17.【解答】解:(1)实验中,试管放在水中加热,目的是使被加热的物体均匀受热;
(2)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此时温度是25℃;
(3)由乙图知,该固体在熔化过程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该固体是晶体;第6min物质处于固态;
(4)烧杯中的水可以由酒精灯不断吸收热量达到沸点而沸腾,温度不再变化,如果试管中的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根据热传递需要有温度差的条件,试管内液体是能从烧杯继续吸热的,也就可以沸腾,就说明试管内液体的沸点低于水的沸点;
(5)烧杯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烧杯杯壁的内表面。
故答案为:(1)受热均匀;(2)25;(3)晶体;固;(4)低于;(5)内侧。
18.【解答】解:(1)若将入射光线AO靠近法线ON,此时入射角减小,又因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线OB也靠近法线。
(2)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某个实验小组在实验中,观察到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也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结论,因为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实验。
故答案为:(1)靠近;(2)OA;可逆;(3)一次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组数据就得出结论。
19.【解答】解:(1)图甲中的“80”表示该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80km/h;
“3600m”表示xx隧道的长度为3600m;
(2)由可知小车的速度为:==20m/s;
(3)由图乙可知小车的速度为v′=40km/h,
由可知小车通过的路程为:s′=v′t′=40km/h×h=20km。
答:(1)图甲中的“80”表示该路段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为80km/h;
“3600m”表示xx隧道的长度为3600m;
(2)小车的速度是20m/s;
(3)小车通过的距离是20km。
20.【解答】解:(1)已知制动前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15m,
反应时间为:t=0.75s,
那么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v===20m/s=72km/h;
(2)若司机酒后驾车,反应时间是平时的4倍,
所以酒后驾车的反应时间为:t酒=4×0.75s=3s,
所以酒后反应时间行驶的路程为:s酒=vt酒=20m/s×3s=60m,
那么酒后驾驶行驶的总路程为:s总'=s酒+s制动=60m+40m=100m>80m,
所以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答:(1)汽车制动前的速度为72km/h;
(2)汽车会撞上障碍物。
21.【解答】解:
(1)当火车第二次鸣笛结束时火车运动的时间为1s+4s+1s=6s;
由v=得火车行驶的路程为:s=vt=30m/s×6s=180m;
火车距道口的距离为:s1=1200m﹣180m=1020m;
(2)从第一次鸣笛开始计时,第一次听到是在第一次鸣笛后:t1=≈3.53s,
第二次鸣笛火车距工作人员的距离:s2=1200m﹣30m/s×(1s+4s)=1050m,
第二次鸣笛时已用时t2=1s+4s=5s,
第二次听到是在第二次鸣笛后:t3=≈3.09s,
从第一次鸣笛到第二次听到鸣笛声用时:t=5s+3.09s=8.09s 听到两汽笛的时间间隔,还要在8.09s中扣掉第一次传播用的时间:△t=t﹣t1=8.09s﹣3.53s=4.56s。
答:
(1)当火车第二次鸣笛结束时,火车距离道口的距离为1050;
(2)道口工作人员听到第一次和第二次汽笛声的时间间隔为4.56s。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2/12/4 10:18:54;用户:hsm;邮箱:19919918114;学号:39198545
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实验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实验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4小题为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普通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天门市八校联考(普通班)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5页。
湖北省天门市六校联考(平行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天门市六校联考(平行班)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