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房山区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诊断性评价
九年级语文
2022.12
一、基础·运用(共13分)
某同学学习了《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后,与小组同学一起交流学习收获,并提出了一些困惑,请大家帮助解决。
(一)
《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做的一次演讲。题目是作者从《礼记》中的“敬业乐群”和《老子》中的“安居乐业”这两句话断章取义造出来的。
作者认为“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正如他所言:“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在 当时的社会,人们的职业观向来是“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的目的是“学而优则仕”,渴望能够“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多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目标。因此,梁启超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的积极作用。
1.这位同学想把“敬业乐群”四个字作为交流题目,但对“业”字字体的选择产生疑惑,请你根据“字体一致”的原则,帮他选择恰当的一项是(2分)
2.对文段中加点字词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朝”字根据推断意思是早晨,所以应读“zhāo”。
B.“蔑视”-词是“轻视、小看”的意思,书写正确。
C.“扬名”一词是“传播好的名声”的意思,书写正确。
D.“矫”字意思是把弯曲弄直、纠正,所以应读“jiáo”。
(二)
《敬业与乐业》演讲一开始,就开卷有益地提出了“敬业乐业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的中心论点,接着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
作者先引用① 时期孔子的话和百 丈禅师的故事,得出“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的结论,强调“② ”是做人之本。论证“敬业”问题时,先用朱熹的“主一无适便是敬”,解释“敬业”的含义就是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接着,用“为什么该敬呢”一句设问,论证“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的道理。仅有“乐以忘忧”的“乐业”还不够,“发愤忘食”的“敬业”才是人生更高的境界和价值。论述“乐业”重要性时,梁启超先从司空见惯的“做工好苦呀”的叹气声中谈起,指出应该从无法逃避的事中寻找乐趣。又用设问的方式列出了四个理由,其中浸透着深刻的人生体悟和哲理。
演讲最后,梁启超言简意赅地把“敬业与乐业”总结为“责任心”和“趣味”,强调“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并“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
3.语段①②两处填入内容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①春秋 ②敬业B.①战国 ②敬业
C.①春秋 ②有业D.①战国 ②有业
4.语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开卷有益B.专心致志C.司空见惯D.言简意赅
5.根据语境,画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修改。(2分)
答:
(三)
【材料一】
周文王勤政,为使万民生活幸福,从早到晚忙得顾不上吃饭。他的儿子周公为接待贤士,“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康熙帝以勤政著称,“夜分而起,未明求衣;彻曙听政,日哺而食”, 开启了康乾盛世。
【材料二】
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一所特殊的大学。在昆明乡间的山沟里,在敌机轰鸣而过时,浑身泥泞的老师仍然坚持上课。
【材料三】
西晋时期的周处,在讨伐叛乱时,杀敌万余人,全力作战后牺牲。
6.这位同学查阅了以上材料后,对敬业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请你从上面材料中任选一则,结合内容说说你对敬业的理解。(3分)
答:
二、古诗文阅读(共19分)
(一)默写。(共5分)
7.在古代诗歌中,“舟”这一意象有着丰富的内涵。在“两岸猿声啼不住, ① ”(《早发白帝城》)中,“舟”是对自由的向往;在“风休住, ②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中,“舟”是对理想的追求;在“ ③ , ④ ” (《行路难(其一)》)中,“舟”是到达彼岸的希望。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再选择一句含有“舟”的句子,你选择的是“ ⑤ ”。 (本试卷中出现的古诗文除外)
(二)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完成8-9题。 (共6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胃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8.杜甫在本诗中叙述了自己旅居成都草堂期间的一段痛 苦经历,并由此抒写了内心的感慨:面对狂风破屋的焦虑一面对 ① 的无奈——遭受 ② 的痛苦一表达“大庇天下寒士”的愿望。(2分)
9.阅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新制布裘》,结合两首诗的具体内容,说说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4分)
新制布裘
白居易
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
布重绵且厚,为裘有馀温。
朝拥坐至暮,夜覆眠达晨。
谁知严冬月,支体暖如春。
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巡①。
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
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
[注释]①逡巡(qūn xún): 徘徊不前,迟疑不决。
答:
(三)阅读《岳阳楼记》,完成10一12题。(共8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街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乙】而或长烟一室,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 【丙】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0.下列选项,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政通人和/中通外直 巴陵胜状/数不胜数
B.南极潇湘/感极而悲 山岳潜形/潜移默化
C.薄暮冥冥/厚此薄彼 去国怀乡/记之而去
D.登斯楼也/逝者如斯 心旷神怡/怡然自乐
11.翻译文中三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甲】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翻译:这就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理解:因为岳阳楼壮丽的景象,已经有很多人描绘过了,所以作者只能另辟蹊径,用对比的方式描写洞庭湖上一阴一晴的景色。
【乙】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翻译:有时候,这一片天空中的烟雾消散了,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湖面上浮动的光像跳跃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理解:这句话写烟雾消散,明月千里,湖光泛金,月影如璧,把“喜洋洋”的气氛推向高潮,登上岳阳楼,自然是心情愉快。
【丙】微斯人,吾谁与归?
翻译: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理解:这句话以问句的形式,委婉地表明了自己与“古仁人”比肩的志向,也暗含着对友人的劝勉之情。
12 以天下为己任是范仲淹一生的行为准则。阅读下面材料,说说他用哪些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准则。(4分)
【材料一】
宝元初,元昊①叛,时延安断被围,朝廷择帅,皆畏不行。仲淹奏请兼领延安军以待寇至,上嘉而从之。阅兵得万八千,选六将俾②领之,日夕训练,号为精兵焉。贼闻之,曰:“ 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不比大范老子可欺。”“大范老子”谓范雍也。仲淹又开营田,招属羌,养兵蓄锐,以据贼冲。
(取材于宋·张唐英《范仲淹传》,有删改)
【材料二】
天下郡学莫盛于宋,然其始衣于吴中,盖范文正公以宅建学,延胡安定为师,文教自此兴焉。
(取材于元·郑元祐《学门记》,有删改)
[注释]①元昊:人名。②俾: (bǐ)使。
答:
三、名著阅读(共5分)
13.你参加了“水浒英雄人物大家谈”活动,需要用卡片的形式为小说中的人物建立档案。请你任选-个人物,将卡片中的相关内容填写完整。
四、现代文阅读(共23分)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16题。(共7分)
【材料一】
工匠精神”代表的是一种细致谨慎而又甘于平凡的卓越追求。积极地倡导“工匠精神”对于我国的教育甚至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国家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专业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也要过硬。在现阶段的学校管理当中,我们不应当仅仅将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标准,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精神世界培养的重要性。学校培育“工匠精神”必须从办学理念、育人目标、课程体系、教育活动等角度进行顶层设计。
【材料二】
在校园文化中融入“工匠精神”,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宣传栏、黑板报等校园宣传阵地内,加入“工匠精神”的相关内容,一方面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另一方面有利于老师有效地利用“工匠精神”去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组织相关的专题教育活动,例如演讲、征文、辩论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工匠精神”。这些活动相比较传统的课堂教授形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材料三】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就意味着必须要从实践中亲身体验。我们要在知识技能教学中,倡导一种“心传身授”的实践教育,帮助学生领会“工匠精神”。可以利用场景教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职业情怀。在学科教学中设计动手活动,如理化生中的实验操作,劳动教育课的种植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严谨细致的做事态度;在校外的实践活动中,如 。
校外实践活动记录表
活动项目 | 活动过程 | 参加活动后的感受 |
在家蒸馒头
| 1.学习制作方法。2.准备做馒头的材料。3.动手蒸馒头。把面粉、酵母、糖放入盆中加入温水搅拌揉成光滑的面团,再把揉好的面团放入盆中盖上锅盖进行发酵,把发好的面团进行揉面排气,做成馒头形状放入蒸笼里盖上盖,蒸15-20分钟后关火。4.展示作品,听听父母的评价。 | 制作看似简单,实际需要按方法步骤认真去做。同时,我也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
|
制作贺卡
| 1.制定设计方案。 2.准备材料并动手制作。 3.班里展示。 4.交流评比总结。 | 看似简单的手工制作,其实需要精心设计。我的贺卡因为有独特的创意,所以受到了大家的喜爱。 |
制作福葫芦
| 1.学习制作的方法步骤。 2.制作:将下发的中国结、小葫芦按制作步骤穿成福葫芦。 3.展示作品。 4.总结。 | 要想把一件事做好一定要有耐心。
|
14.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关于“工匠精神”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甲】宣传“工匠精神”,就是要让学校和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不用看学生的学业成绩。
【乙】校园文化会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相比较单一的课堂形式传授“工匠精神”来说,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丙】要领悟“工匠精神”,不仅需要学校积极宣传,还需要学生从实践中亲身体验。
15.结合【材料三】的文字及校外实践活动记录表中的内容,在横线处填写一句话。(2分)
答:
16.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培养“工匠精神"的方法或途径有① 、② 、③ 。(每空限10字以内) (3分)
(二)阅读《戈壁上的小屋》,完成17- 19题。 (共9分)
戈壁上的小屋
陈世旭
①在西宁搭的便车整整走了三天,终于把我留在去往县城岔路口一片扬起的尘土里。
②我看到父亲背着邮包,迎面向我走过来。
③“我代表我们全局来迎接你。便车搞不好就出岔子,说不准时间,怕你到了见不到我,我昨天半夜就从局里出发了,在这里等了你一整天。”
④之后,他把我的行李小心地放进一辆手扶拖拉机的拖斗里。
⑤“快点上车吧,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⑥我不知道是不是值得高兴。几天跑下来,我的心情坏透了。我有点想哭。我听说过,有些像我一样从邮校毕业分配到基层的人,从西宁出发两天,就说什么也不肯再往前走了,转身搭便车返回。
⑦我与父亲在半夜以后到达了县城。不过是一条不足两百米的街,两边都是轮廓硬朗的房子。有几星昏黄的亮光从黑暗中透出来。这个夜晚到达的并不是目的地。我们将要去的那个线务站,离县城还有一百多公里。
⑧父亲是上世纪50年代末“援青”的邮电职工。他来青海后,最初是乡邮员,现在是县局局长。几十年的时间,他坚守在这里,在这里的山地、草场和戈壁走瘸了两条腿。他喜欢这里,说这里空气稀薄,但很清新;人烟稀少,但人很热情;还有不常见到的野生动物,不怕人,跟人很亲近。县境平均海拔四千米,年平均气温零下十五摄氏度。严寒使人望而却步。父亲却说,除非组织上另有需要,他会在这里一直干到退休。我同青海不可分离的命运,似乎在我父母结合时就注定了。他们来“援青”后就再没有回过老家。我在西宁的邮电中专毕业后,按照父亲的意愿,也回到了县里。
⑨两天后,父亲开着手扶拖拉机,送我去线务站。
⑩戈壁的空旷、辽阔、静谧,令我震惊。只有在戈壁上,才真正可以见到天似穹庐,才真正可以看到弧形的地平线。公路好像把地球劈成了两个半圆,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永无休止地伸展在我们的视野里。寂然无声的茫茫戈壁,除了风蚀和地壳运动之外,似乎没有任何变化地存在了亿万年。寂寞似乎像时间一样永恒。在这里,最起码的愿望常常成为——种奢侈一哪怕需要的只是一片刚刚能遮住脑门的绿荫。强烈的紫外线无情地扎进面部,留下血红的烙印;戈壁风沙如同锋利的雕刀在脸上刻下粗糙的皱纹。
⑪那一天,夕阳在风沙里沉浮。起先还不时能见到骆驼草和红柳丛。后来,远远近近就只有红色的沙砾和铁青的岩石了。茫茫天地间除了我们,连一丝生气也感受不到。看到这些,我真是忐忑不安。
⑫忽然,远远的地方出现了一幢小屋,孤零零地立在戈壁上,就像是月球上的一个黑点。
⑬这就是邮电线务站。屋子里,简朴而整洁,电话交换台竟是用石块垒成的。父亲出发前夜,曾向当地牧民买了一头羊。我们到时,帐篷里一个大大的牛粪灶,烧得热气腾腾。几个牧民正帮着宰羊,灌血肠,熬杂碎,煮手抓,揪面片。全局十来个人都坐在地上,却给我留了个马扎。我当然明白父亲的苦心。他那张写满了期望的脸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的未来。他一口一句“老了”,他的样子的确比平原上七十岁的人还老,可他还不到五十岁。看着他那张脸,我想:五十岁以前,我就会这样老吗?
⑭这里的每个线务站之间,相隔差不多上百公里。我常常对着空旷无边的戈壁发怔。有时候,我抓紧双拳——似乎想要攥住什么——声嘶力竭地叫喊。声音不管拖得怎样长,都很快被戈壁吞没,没有回声。
⑮除了局里同事隔些日子给我送-趟粮食、煤和维修零件,大部分日子里,我见不到一个人,看见的只能是太阳和月亮的换班。今天和明天完全一样,就像珠串上的两颗珠子。
⑯有天早上,我忽然听见了鸟叫。我疑疑惑惑地从床上爬起来,疑疑惑惑地推开窗子——
⑰真的有一只鸟,就在窗外不远的线杆上做巢!我慌慌张张地扑到门外,兴奋得全身发抖。
⑱以后的日子,我每天查完线路就是全神贯注地看着那只鸟,飞出去,又飞回来,从不知什么地方衔来了干草,衔来了土块。于是荒滩上,有了两个巢:一个是鸟巢,一个是线务站;有两个生命:一个是鸟,一个是我。
⑲我们相依为命了。我把拌炒面的曲拉和最新鲜的烤饼都留给了它。我一声口哨,它就飞到我的窗子里来,在屋子里神气地走来走去。我出去查线或是查线回来的路上,它会出其不意地从我身后一下子扑到我的肩膀上。
⑳直到有一天,我接到了从县局打来的电话:
(21)“线路上是不是有鸟巢?”电话里传来父亲沙哑的声音,“得移掉它!鸟巢里要是有铁丝什么的,可能会给线路造成短路。
(22)“不!”我坚决地挂掉了电话。
(23)第二天,我却被鸟凄厉的叫声惊醒。我爬起床,看到那只鸟正拼命地扑打着我的窗户。
(24)窗外站着父亲,他已经把鸟巢从线杆上端下来了。
(25)“我知道你舍不得,但是……”他满脸惭愧地看着我,没有再说下去。
(26)我看了看父亲,又看了看光秃秃的线杆和一眼看不到边的戈壁,知道父亲这样做是对的。我张了张嘴,什么也没说,转身回到了我的小屋。
(27)父亲退休的时候,省局在西宁市为第一代“援青”人盖了宿舍。但父亲不肯去住,一直到去世,他都住在县里。
(28)而我也一直留在了这个戈壁上的小屋。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7.文章写了“我”子承父业的故事。按照父亲的意愿,“我”从西宁到达县城,想到① ,心情坏透了;父亲送“我”去线务站,看到② ,“我”忐忑不安;父亲为“我”准备的欢迎仪式以及“鸟巢”事件,让“我”感受到了他的苦心与期望;“我”最终③ 。(3分)
18.结合全文内容,分析父亲这一人物形象。(3分)
19.文章第2段写父亲“满脸惭愧地看着我",请结合内容,想象父亲此时的心理活动。(用第一人称叙述)(3分)
答: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0-22题。 (共7分)
①敬业,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价值观念。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过:“人生之目的,为尽义务而来。每人必有一定职务,必做一番事业,此谓之职业。……今之人误解职业,以得权利为惟一目的,实则不然。重在义务,不仅有益自身,且须有益于人群,始不辜负此人生。”
②对所从事的职业常怀敬畏之心,是个人价值实现和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每个人在社会中立足,求得生存和发展,总要通过一定的职业途径来实现,个人价值也需从中得到体现。敬业强调的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的一种态度,实际也是对自己生命价值的一种态度。《朱子语类》里讲:“‘敬’字工夫,乃是圣门第一义……只是有所畏谨,不敢放纵。如此则身心收敛,如有所畏,常常如此,气象自别。”
③对所从事的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也是个人价值实现和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敬与畏相关,也与爱相连。所谓“爱而不敬,非真爱也;敬而不爱,非真敬也”。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做到真正的敬业。对职业的热爱体现在价值认知和专心致志、全身心投入的工作状态。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任何职业都自有其中的甘苦,只有身处其中的人才能真切地体会;另一方面,一个职业尽管看起来可能平凡和微不足道,但只要你全身心投入,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意义,也同样可以做出一番伟大的成绩,同时你也能够从中体会到无限的乐趣。
④今天,我们正在从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我们所讲的敬业,已经不是单纯地为了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更是为了使自己同这个伟大事业相联结、相融合,从而履行自己的一份神圣的社会责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敬业精神就是人们的一种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忠于职守、奉献社会的情感意志和精神力量,其最终的指向是我们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复兴。
⑤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水稻研究,不断推出新成果,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兰娟一辈子坚守“做一名好医生”的信念,把专业技术奉献给病人,致力深化卫生改革,促进国家卫生事业发展;樊锦诗50余年如一日潜心敦煌石窟研究, 为敦煌文物保护付出了全部。他们之所以受到社会尊敬,就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默默地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
⑥同时,社会对敬业精神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目标:在恪尽职守的基础上大胆尝试,勇于探索,锐意进取,不断创新。获评全国“最美公务员”的浙江“90后”科技警察钟毅,为了跟疫情赛跑,争分夺秒攻关,使“健康码”成功投入抗疫,并迅速推广到全国。他的事迹告诉人们,每一个具有敬业精神的人,只要把握创新意识,发扬探索精神,就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绽放光彩,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谱写新的篇章。
⑦综上所述,敬业 。安心者有大艺,专心者成大事,痴迷者成大业。只要“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就能成就不凡人生,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20.结合全文内容,在第⑦段横线处填写-句表明作者观点的话。(2 分)
答:
21.第⑥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3分)
答:
22.下列关于文章段落结构关系的图示,正确的一项是(2分)
五、写作(共40分)
23.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梁启超先生写道:“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在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你有这样“敬”的经历吗?你对这样的“敬”又有什么想法呢?请你以“敬”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以“我拿到了一把钥匙”为开头,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要求:1.将作文题目或自拟的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 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房山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1),共6页。
这是一份北京市房山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