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左传》原名为 ,汉代改称 ,简称 。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 为解释孔子的 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以《春秋》为本,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记事比《春秋》详细而具体。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是我国 详细完整 的历史著作,因为《左传》和 、 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 ”《左传》虽是历史著作,但与《尚书》《春秋》有所不同,它“情韵并美,文彩照耀”,是先秦时期最具文学色彩的历史散文。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五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欣赏录音朗诵 《烛之武退秦师》
解题: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烛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烛地,名叫武的人”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退:使动用法,使-----撤退 师:军队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无礼于晋=于晋无礼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成语:朝秦暮楚 秦晋之好
贰:数作动,从属二主。
翻译: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没有礼遇,并且对楚国有贰心(即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若:假如 使:派。
师:军队 从:听从。
翻译: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
状语后置言于郑伯=于郑伯言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为:做,干。已:同“矣”,语气词。
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
省略句:( )辞曰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省略句( )许之。
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有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退师经过---关键的文言知识 (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表修饰既:已经。
翻译: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
退师经过---关键的文言知识 (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亡:使动,使…灭亡敢以(之)烦执事:省略句以:拿。越:越过。以:来鄙: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作名,远方的国家其:代词 ,这件事焉:怎么 以:来/而,连词,表示顺接。陪:通“倍”,增加厚:形做动 ,变雄厚薄:形做动 ,变薄 弱
退师经过---关键的文言知识 (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三)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省略句:以(之)为:把它作为东道主:东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主人 行李:使者。今义:行装之:主谓之间共:通“供”供给乏困:缺少的(东西)。 形→名今意:精神不好。
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四)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
且:况且。尝:曾经。为:给 赐:恩惠。省略句:(晋君)许君焦、瑕济:渡河而:表转折版:防御工事焉:兼词,于之之:主谓间夫:发语词何厌之有=有何厌 倒装句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厌:通”餍”满足
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朝、夕:名作状,在早上,在晚上。
(四)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
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
阙:使动用法,使…受到损害削减
烛之武说服秦君的三点理由:
一、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二、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三、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结果(一)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盟:名作动,订立盟约。
结果(二)重点文言知识: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所与:所交往的人。所+动
武:战时应遵守的道义准则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体味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性。文中的主要人物是烛之武,作者通过他的语言,不管是牢骚,还是说辞,都表现了他不仅能言善辩,而且深明大义、机智勇敢。特别是说秦时的举重若轻、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更集中地体现了一位出色的辩臣的形象。以上是正面描写。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都从侧面烘托了这个人物。
先讨秦欢心——以退为进; 陈亡郑利晋——以害动秦; 主存郑利秦——以利诱秦; 责晋贪不义——大功告成。
思考:古代还有那些卓越的外交 家为我们留下经典的劝谏佳话?
邹忌讽齐王纳谏诸葛亮舌战群儒
1、通假字;2、古今异义;3、文言虚词;4、词类活用;5、特殊句式。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3、何厌之有?4、秦伯说5、失其所与,不知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贰于楚也(从属二主/数词二的大写)以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行李之往来(使者/指外出的人携带的随身物品)今有急而求子(您,对人的敬称/儿子)越国以鄙远(边远的地方/粗鄙、低下)亦去之(离开/到,往)微夫人之力(那个人/尊称人的妻子)
(1)行李: 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门带的包裹 (2)夫人: 古义:那人 今义:妻子的尊称 (3)以为: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4)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5)去: 古义:离开,距离 今义:与“来”相对的动作
以:1.以其无礼于晋 2.焉用亡郑以陪邻于:1.以其无礼于晋 2.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且: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其: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3.失其所与,不知 4.吾其还也
因为,表原因连词,来对,表对象连词,又连词,况且代词,它郑国代词 ,这件事自己的表商量语气,还是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如果/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尊称
焉:何/用:表原因;焉用:为什么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
东方道路的主人 出使的人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使杞子、逢孙、杨孙之,乃还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驻扎) 越国以鄙远(意动,以……为边邑)与郑人盟 (订了盟约;建立同盟)唯君图之 (考虑)既东封郑 (使动,使…成为疆界)阙秦以利晋(使动,使…受损、使…得利)
鄙:名作意动,把…当作边邑
远:形作名,远方的国家
乏困:形作名,缺乏的东西
东:名作状,在东方;封:名作使动,使…成为边疆
阙:使动用法,使…受到损害
朝夕:名作状,在早上在晚上
(1)晋军函陵 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 (2)既东封郑 东,名词作状语,在东边;封,使动用 法,使…成为边疆 (3)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作为边疆, 把…作为边境 (4)与郑人盟 盟,名词活用作动词,订立盟约 (5)退秦师 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军、退兵 (6)阙秦以利晋 利,名词的使动用法,使…得到好处 (7)越国以鄙远 远,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偏远的地方 (8)若不阙秦 阙,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亏缺 (9)肆其西封 肆,形作动词,扩张 (10)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作动词,损害 (1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既东封郑(在东边)夜,缒而出(在晚上,当晚)朝济而夕设版焉(在早上;在黄昏)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恩惠,好处)
臣之壮也(壮年)越国以鄙远(远方,边远的地方)共其乏困(缺少的东西)
因人之利而敝之(损害)肆其西封(扩张、延伸)
烛之武退秦师(使….退却)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使…亏损)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灭亡)
(烛之武)许之 (主语)(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 (主语)(烛之武)夜,缒而出 (主语) 敢以(之)烦执事 (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介词)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主语)(晋惠公)许君焦、瑕(主语)夜缒(烛之武)而出(宾语)敢以(之)烦执事(宾语)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介词)
以其无礼于晋 (于晋无礼——介词结构后置)且贰于楚也 (于楚从属——介词结构后置)佚之狐言于郑伯 (于郑伯言——介词结构后置)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于君有益——介词结构后置)何厌之有 (有何厌——宾语前置)
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是寡人之过也。 (“也”表判断)
焉用亡郑以陪邻? (哪里要…,怎么…)夫晋,何厌之有? (有何…,)君之所知也 (所+动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3、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4、与“许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敢以烦执事 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6、本文选自《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与《 》《 》合称为“春秋三传”。
一、重要实词:(同学们只记录义项,不记录例句)1、贰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⑤表处所(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②què 城楼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④quē 通“缺”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①细小,轻微(同现义)②衰败 国势衰微。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②谦词 敝人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二、虚词1、以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古今异义:①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志士·勇士·辩士——烛之武形象分析 在《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可以说是相当丰满的。文章通过简明生动的语言,充分展示了他的“志士”、“勇士”,特别是“辩士”的性格。 一、志士。 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二、勇士。 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三、辩士。 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强了邻国(晋国)。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予秦国的小小恩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就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文公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这样一来,“攻守之势易矣”。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⒈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⒉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B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D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⒊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吾其还也
⒋与“许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夫晋,何厌之有C敢以烦执事 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⒌下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B秦伯说,与郑人盟:秦伯很高兴,与郑国签订了盟约C且君尝为晋君赐矣:况且您曾经接受晋国的恩惠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能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寡人之过也 是:判断词。B、既东封郑 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以……为疆界”。C、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D、越国以鄙远 鄙:边疆、边邑。这里用作动词:“当作边疆”。
文中“许之”的主语是()A、郑伯 B、烛之武 C、秦伯D、佚之狐与“何罪之有”句式同类的一项是()A、令以责之里正 B、此吾所以为治平之民虑之C、古之人不余欺也 D、求人可使报秦者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 鄙远:鄙视边远地区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陪伴C、共其乏困 共:供应D、若不阙秦 阙:缺少
答案:CA 把边远的地方作为边邑。意动用法。 B 增加D jue削减。
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线的字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无能为也已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郑即知亡矣 焉用亡郑以陪邻A、“已”和“矣”相同,两个“焉”不同。B、“已”和“矣”相同,两个“焉”也相同。C、“已”和“矣”不同,两个“焉”相同。D、“已”和“矣”不同,两个“焉”也不同。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往来”一句中加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请客的主人 行装 B、宴请的客人 行装C、宴请的客人 使者 D、请客的主人 使者
选出12~17题所示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1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A、因为郑伯对晋不友好,并且对楚国怀有二心而背叛了晋国。B、因为郑伯对晋不友好,并且对晋国怀有二心而与楚亲善。C、因为郑伯在晋国时不礼貌,并且对晋国怀有二心而与楚亲善。D、因为郑伯在晋国时不礼貌,并且对楚国怀有二心而背叛了晋国
13、①敢以烦执事 ②唯君图之()A、①哪敢用灭亡郑国的办法来劳驾您的臣下②只有您能对付得了他B、①哪敢用灭亡郑国的办法来劳驾您的臣下②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C、①那就请您劳累(一番来把郑国灭亡)②希望您好好考虑这件事D、①那就请您劳累(一番来把郑国灭亡)②只有您能对付得了他
1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A、我未能在早前重用您,现在情势危急却来求您,是我的过错。B、我未能在早前重用您,现在情势危急却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C、我不在早前使用您,现在情势危急了却来求您,是我的过错。D、我未能在早前使用您,现在情势危急了却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15、邻之厚,君之薄也。()A、邻国国势增强了,就显出您的国家力量薄弱了。B、邻国国势增强,就等于您的国家力量削弱了。C、邻国如果强盛了,就显出您的国家力量薄弱。D、邻国如果强盛了,就等于您的国家力量削弱了。
16、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A、郑国来往运送行李,秦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B、秦国来往运送行李,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C、郑国的外交使节经过秦国,秦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D、秦国的外交使节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资粮,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17、若不阙秦,将焉取之?()A、如果秦国不受伤害,将从哪里得到它所需要的东西呢?B、(晋)如果不去损害秦国,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要取得的土地呢?C、(秦)如果不使晋受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它所要取得的土地呢?D、如果晋国不受伤害,将从哪里得到它所需要的东西呢?
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秦穆公听了烛之武的话,不仅撤了兵,而且和郑国订立盟约,派兵驻守郑国都城。B、秦退兵后,晋臣子犯请求晋文公赶快攻打郑国,但晋文公认为不可。C、晋文公认为,没有秦穆公的力量他是不能回国为君的,借人之力反而去蒙蔽欺骗人家是不讲仁义的。D、晋文公还认为,丧失了人家所给与的恩赐是不明智的,用分裂代替和好,这也不算是武勇。
及郑,郑文公亦不礼焉。叔詹谏曰①:“臣闻天之所启,人弗及也,晋公子有三焉,天其或者将建诸?君其礼焉!男女同姓,其生不蕃。晋公子,姬出也②,而至于今,一也。
《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的相关内容
到了郑国,郑文公也不以礼接待重耳。大夫叔詹劝郑文公说:“臣下听说上天所赞助的人,其他人是比不上的。晋国公子有三件不同寻常的事,或许上天要立他为国君,您还是依礼款待他吧!同姓的男女结婚,按说子孙后代不能昌盛。晋公子重耳的父母都姓姬,他一直活到今天,这是第一件不同寻常的事。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2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教学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于《左传》,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故事背景,公元前630年,课文串讲,概括第一段,史背景,B秦晋围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备课ppt课件,共5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文言文该学些什么,关于《左传》,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故事背景,多音字,quē阙秦,què宫阙,bò薄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第一单元2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课件ppt,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烛之武退秦师,分析人物形象,深明大义,佚之狐,慧眼识才伯乐,擅于纳谏,晋文公,审时度势,秦穆公,当仁则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