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备课合辑
初中语文渡荆门送别学案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渡荆门送别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导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4 渡荆门送别 学案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3.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学习重难点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2.了解这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 (二)写作背景 本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青年时期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地游览。 三、导读理解 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明确: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2.颔联中的“随”和“入”字用得好,请说说好在哪里。明确: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字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磅礴,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3.请谈谈这首诗颈联所描绘的意境。明确:“月下飞天镜”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在流速缓慢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生结海楼”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4.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明确:不是,是告别故乡。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依不舍,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会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 自我检测 1.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1)本诗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这首诗的尾联“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1)山势随着低平的原野的出现逐渐消失了,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中奔腾。这两句写出了长江两岸辽阔、壮美的景象。(2)这两句意思是“我”还是喜爱故乡的水,它万里迢迢送“我”,对“我”依依不舍。诗人借写故乡水有情,含蓄地表达了对故乡的留恋与不舍。解析:(1)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这两句写山尽而平原现,江水在广阔的原野中奔腾,突出了长江两岸的辽阔、壮美。(2)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解答此题,要在准确理解所给诗句的基础上分析诗人的情感。尾联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思乡之叹,诗人不说自己留恋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对自己恋恋不舍,含蓄地抒发了对故乡的留恋与不舍之情。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1* 蝉学案及答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导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使至塞上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导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黄鹤楼学案设计,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新课,导学基础知识,导读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