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植树的牧羊人(学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109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植树的牧羊人(学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109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3 植树的牧羊人(学案)-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2/2/138109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3 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
展开13 植树的牧羊人 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并积累字词。
2.细心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
3.抓住议论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重难点
1.理解并积累字词。
2.抓住议论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身边的“植树的牧羊人”
2000年,格桑德吉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毕业之后她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毅然回到西藏。为了让雅鲁藏布江边、喜马拉雅山脚下的门巴族孩子有学上,格桑德吉放弃拉萨的工作,主动申请到山乡小学教学。
墨脱县帮辛乡,因常年遭受泥石流、山体滑坡的灾害,是墨脱县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村。为了劝学,格桑德吉常常天黑走悬崖,在满是泥石流、山体滑坡的道路上频繁往返;为了孩子们不停课,别村缺老师时她不顾六个月身孕,背起糌粑上路;为了把学生平安送到家,每年道路艰险、大雪封山时,格桑德吉过冰河、溜铁索,把四个月才能回一次家的学生们平安送到父母的身边。为了教好孩子们,格桑德吉将自己的女儿从两岁时一直寄养在拉萨的爷爷家,当一年之后格桑德吉再到拉萨的时候,女儿已经不认识她了。
13年来,在格桑德吉的努力下,门巴族孩子从最初失学率30%,变成到今天入学率95%。她教的孩子有6名考上大学,20多名考上大专、中专。村民们亲切地称她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作者简介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二)写作背景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三、导读理解
1.课文开头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奠定文章基调赞美牧羊人的基调。
2.文章第一次环境描写的作用?
明确:环境描写
(1)生动地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区的荒凉;
(2)为后文写植树的牧羊人作铺垫;
(3)同时和后文这个地区的巨大变化构成对比。
3.第五段写牧羊人使用了什么写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确:环境描写和外貌描写。写出了牧羊人的细心、严谨、一丝不苟的性格特点;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为后文牧羊人耐心认真的植树作铺垫。
4. “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一句中,“放”能否改为“扔”或者“丢”?为什么?
明确:不能。“扔”“丢”虽然也是动作描写,但显得随意轻率,不能表现出牧羊人的植树的认真和耐心,也不能和上下文所表现的牧羊人的性格相吻合。
5.文中多次出现“1913年”“1920年”“1945年”等表示时间的词语,作用是什么?
明确:①表现了牧羊人植树的时间之长;
②表明“我”观察的时间之长;
③侧面表现了牧羊人勤劳不懈、坚忍执着的性格特点。
6.文章第19段、20段的环境描写作用是什么?
明确:和前文写阿尔卑斯地区的荒凉形成对比,凸显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为后文的议论、抒情作铺垫。写充满生机的村子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给本地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了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
7.文章最后一段使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最后一段的表达方法是抒情、议论。
作用:从结构上看,照应开头,使文章的的结构完整;从内容上说,升华主题,表达了对牧羊人的赞美之情。
自我检测
1.形近字辨析。
zhuó(____)磨 zhuó(____)木鸟
富ráo(____) 缠rào(____)
沙tān(____) zhuī(____)子 tān(____)位
汹yǒng(____) 水tǒng(____) 陶yǒng(____)
2.解释词语或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不毛之地:____________________
(2)坍塌: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深沉而少言语。
(4)____________________:干枯,没有水。
3.文学常识填空。
《植树的牧羊人》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
4.阅读《植树的牧羊人》选段,完成下题。
①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②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③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
④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
⑤和牧羊人待在一起,让人心里很平静。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不是我需要休息,而是我很好奇,想知道牧羊人更多的事情。他痛快地答应了。我感觉,没有什么事能打乱他的生活。他要赶着羊群去吃草了。出发前,他把装着橡子的袋子在水里泡了一下。我看到,他没有带木棍,而是拿了一根一米半长、大拇指粗的铁棍。
(1)从第②段可以看出牧羊人是一个怎样的人?
(2)“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这句话寓示着什么?
(3)赏析下面的句子。
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
(4)结合选文,分析第③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5)结合全文分析“第二天,我向他提出,要在他家再住一天”这句话的作用。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琢 啄 饶 绕 滩 锥 摊 涌 桶 俑
2.答案:(1)不长庄稼的地方。
(2)建筑物或堆积物倒下来。
(3)沉默寡言
(4)干涸
3.答案:让·乔诺 法
4.答案:(1)牧羊人是一个勤劳、细心、爱干净、热爱生活的人。
(2)这句话是“我”第一次见到牧羊人时的印象,用“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比喻牧羊人,寓示着他将给这个荒凉的地方带来绿色、生机和美丽、活力。
(3)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牧羊人挑选橡子时的仔细、认真、专注,流露出“我”的好奇,为后文牧羊人种橡树作铺垫。
(4)第③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
(5)与前文“我打消了在这里过夜的念头”形成对比,表现出“我”对牧羊人的好奇和好感,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解析:(1)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人物在文中的言行举止来分析。
(2)“我”第一次见牧羊人,就觉得他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不毛之地”“泉水”这样的形象一定寓示着牧羊人会给这块土地带来神奇的变化。
(3)“挑”“数”“拣”的动作,写出了牧羊人的专注、认真,也为后文他种橡树作了铺垫。
(4)中间段的作用一般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我们一起喝了热汤”承接上文“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同时引出下文选树种的内容。
(5)分析语句的作用,一般要从它与前后文的关系角度思考。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学案及答案,共8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导学案及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主题与课时,课标要求,学习目标,评价任务,资源与建议,学习过程,检测环节,学后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植树的牧羊人学案设计,共1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预习学案,探究学案,课堂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