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册3.3 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册3.3 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33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pptx、33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练习docx、33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3.3.1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规律;(2)利用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能作出关于x轴、y轴对称的图形。过程与方法:1.在探索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规律时,发展学生数形结合的思维意识;2.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与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重点:用坐标表示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难点:找对称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规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引言:在老北京的地图中,其中西直门和东直门是关于中轴线对称的,如果以天安门为原点,分别以长安街和中轴线为x轴和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对应于如图的东直门的坐标,你能找到西直门的位置,说出西直门的坐标吗?学生指出西直门的位置,试着说出西直门的坐标.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可以很方便地确定一个地方的位置,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点表示轴对称.二、合作探究,探索新知(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各点:(2,-3);(-1,2);(-6,-5); (,1);(4,0); (0,-3).(2)画出这些点分别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并填写表格.已知点 (2,-3) (-l,2) (-6,-5) (,1) (4,0) (0,-3)关于x轴的对称点 关于y轴的对称点 (3)请你仔细观察点的坐标,你能发现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有什么规律吗?归纳总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为_____,纵坐标为___________。点(x,y)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为_____, 纵坐标为____________。点(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_________。三、运用新知1、同步训练一:(1)点(-1,3)与点(-1,-3)关于_________对称;点(2,-4)与点(-2,-4)关于_________对称; (2)点P(-5,6)与点Q关于x轴对称,Q点的坐标是_________; 点P(-5,6)与点Q关于y轴对称,Q点的坐标是_________;(3)点A(a,-5)和点B (-2,b)关于x轴对称,则a=_________,b=_________。2、例题学习已知四边形ABCD的四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5,1),B(-2,1),C(-2,5),D(-5,4),请在如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四边形ABCD以及它关于y轴和x轴对称的图形。解:点(x , 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 -y),因此四边形ABCD的顶点A,B,C,D关于y轴的对称点分别是A1,B1,C1,D1,依次连接A1B1, B1C1,C1D1, D1A1,就可得到与四边形ABCD关于y轴对称的四边形A1B1C1D1。类似地,可以在上图中作出与四边形ABCD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3、同步训练二:已知△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3,5)、B(- 4,1)、C(-1,3),作出△ABC以及它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四、巩固提高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3)与点关于轴对称,则点的坐标为( )A.(3,2) B.(-2,-3) C.(-2,3) D.(2,-3)2、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格点上,点的坐标为(-1,4)。 将△ABC沿轴翻折到第一象限,则点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3、已知点(2,x)和点(y,3)关于y轴对称,则(x+y)2019= 。4、已知点A(2x+y,-7)和点B(4,4y-x)。(1)若点A和点B关于x轴对称,求x,y的值;(2)若点A和点B关于y轴对称,求x,y的值。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作出关于轴对称的,并写出点的坐标。 五、课堂小结1、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1)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点(x,y)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x,-y)。(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横坐标_互为相反数_, 纵坐标不变。点(x,y)关于y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x,y)。六、作业(补充)1、点P(-2, 8)与点Q关于y轴对称,则点Q的坐标为__________。2、点M(a, -5)与点N(-2, b)关于y轴对称,则a=_____, b =_____。3、分别写出下列各点关于x轴和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已知点(2,3)(-4, 2)(3, -4)(-1,-1)(x,y)关于x轴对称的点 关于y轴对称的点 4、已知点A(a,-3)和B(2,b),若A、B两点关于x轴对称,则a= ,b= 。若A、B两点关于y轴对称,则a= ,b= 。课后反思:
3.3.2 用坐标表示平移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2、能利用点的平移规律将平面图形进行平移;3、会根据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变化,来判定图形的移动过程。过程与方法:经历用坐标表示平移的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归纳概括的能力,体会使复杂问题简单化。重点:掌握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难点:利用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1. 什么叫做平移?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2 .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关系?平移后图形的位置改变,形状、大小不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坐标表示轴对称,本节课我们继续研究坐标方法的另一个应用。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如图,将点A(-2,-3)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1,在图上标出这个点,并写出它的坐标。把点A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呢?把点A向上平移6个单位长度呢?把点A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呢? 总结规律1:点的平移与点的坐标变化间的关系:(1)左、右平移:点 向右平移a个单位长度 点 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 (2)上、下平移:点 向上平移b个单位长度 点 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4,2),若将点P:(1)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2)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3)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4)向上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__。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4,2),(1)若将点P先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坐标为_______。(2)若将点P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所得的坐标为_______。3、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点P(-2,3)沿坐标轴平移后达到点(5,7),请问:如何移动得到点?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问题1 如图,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A(4,3),B(3,1),C(1,2)。(1)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6,纵坐标不变,分别得到点,,,点,,的坐标分别是什么?并画出相应的三角形。(2)三角形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和位置上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若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5,纵坐标不变呢?解:(-2,3),(-3,1),(-5,2),即三角形ABC向左平移了6个单位长度,因此所得三角形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用类比的思想,把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加5,纵坐标不变,即三角形ABC向右平移了5个单位长度,因此所得三角形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问题2 如图,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纵坐标都减去5,横坐标不变,猜想:三角形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位置有什么关系?解:用类比的思想,探究得到三角形与三角形ABC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可以看作将三角形ABC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问题3 如图,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 6,同时纵坐标减去5,又能得到什么结论?将三角形ABC三个顶点的横坐标都减去 6,同时纵坐标减去5,分别得到的点的坐标是(-2,-2),(-5,-3 ),(-3,-4 ),依次连接这三点,可以发现所得三角形可以由三角形AB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三角形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问题4 通过前面问题的探究,你能总结图形上点的坐标的某种变化引起了图形怎样的平移吗?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如果把一个图形各个点的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a,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右(或向左)平移a个单位长度;如果把它各个点的纵坐标都加上(或减去)一个正数b,相应的新图形就是把原图形向上(或向下)平移b个单位长度。四、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点沿坐标轴方向平移后坐标的变化规律是什么?(2)将一个图形依次沿两个坐标轴方向平移所得到的图形,可以通过将原来的图形作一次平移得到吗?请举例说明.五、作业: 教材习题3.3 A组 1、2题课后反思: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册3.3 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第2课时简单平移的坐标表示课件pptx、第1课时轴对称的坐标表示课件pptx、第3课时综合平移的坐标表示课件pptx、33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练习pptx、第1课时轴对称的坐标表示教案doc、第2课时简单平移的坐标表示教案doc、第3课时综合平移的坐标表示教案doc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下册3.3 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优秀ppt课件,文件包含第2课时简单平移的坐标表示课件pptx、第1课时轴对称的坐标表示课件pptx、第3课时综合平移的坐标表示课件pptx、33轴对称和平移的坐标表示练习pptx、第1课时轴对称的坐标表示教案doc、第2课时简单平移的坐标表示教案doc、第3课时综合平移的坐标表示教案doc等7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7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第3章 因式分解3.3 公式法授课ppt课件,文件包含33公式法pptx、33公式法docx、33公式法练习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