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西安西北工业大学附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月考2
高一地理(必修一)
一、单项选择题:(1—18题,每题2分,19—46题,每题1.5分,共78分)
1. 下列物质属于天体的是( )
公众号高中试卷资料下载
①火星上的陨石坑 ②流星雨 ③太空垃圾 ④宇宙射线 ⑤脉冲星 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待发射的卫星
A. ①②⑥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答案】C
【解析】
【详解】天体是宇宙间的物质存在形式,如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均是天体,但天体的一部分不能单独称为天体,在宇宙空间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的各种人造物体属于人造天体。火星上的陨石坑是火星的一部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等待发射的卫星是地球的一部分,不属于天体,①、⑥不符合题意;流星雨是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形成的燃烧现象,不属于天体,②不符合题意;太空垃圾、宇宙射线、脉冲星均是宇宙间物质存在形式,且基本上按照天体力学规律运行,属于天体,③、④、⑤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2. 联合古陆形成的地质年代是( )
A. 新生代 B. 中生代 C. 古生代 D. 前寒武纪
【答案】C
【解析】
【详解】联合古陆形成的地质年代是古生代,开始解体于中生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3. 有关地质时期大冰期与间冰期(温暖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间冰期海平面降低 B. 大冰期雪线(常年积雪的下界)降低
C. 间冰期物种锐减 D. 大冰期自然带向两极方向推移
【答案】B
【解析】
【详解】间冰期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A错误;大冰期气温下降,常年积雪带的下界下移,雪线下降,B正确;间冰期气温升高,气候较温暖,有利于生物生存,因此物种增加,C错误。大冰期由于气温下降,自然带向赤道方向推移,D错误;故选B。
2020年4月11日凌晨1时许,台湾南部海域发生6.4级地震,震源深度182.1千米。其中,台湾中南部及东部发生有感地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地壳 B. 外核 C. 地幔 D. 内核
5. 下列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中,物质形态呈液态的是( )
A. 外核 B. 下地幔 C. 岩石圈 D. 内核
【答案】4. C 5. A
【解析】
【4题详解】
此次地震震源深度在182.1千米处,位于地幔层,答案是C。地壳在莫霍界面以上,最厚可达70千米,A错误;内核与外核组成地核,在古登堡界面以下,深度在2900千米以下,不符合题意,B、D错误。故而答案选择C。
5题详解】
科学家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来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根据地球内部的地震波记录曲线图可知,在古登堡界面,横波完全消失,推测古登堡界面以下的外核可能是液态,A正确。横波和纵波都可以穿过下地幔,是固态,B错误;岩石圈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的,是固态,C错误;内核是密度极大的固态金属球,D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A。
【点睛】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态、液态和气态;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态。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是科学家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的主要手段。
下图示意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 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吹东北风的地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7. 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夏季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 海陆间气压差异 B. 高低纬度之间的热力差异
C. 纬度位置的影响 D. 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8. 夏天的夜里,①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 )
A. B. C. D.
【答案】6. D 7. D 8. B
【解析】
【6题详解】
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池塘气温较低,是高压区;周围陆地气温高,是低压区,风由池塘吹向岸边,江淮地区位于北半球,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右偏。①吹西北风,②吹西南风,③吹东南风,④吹东北风,ABC错误。D正确。故选D。
【7题详解】
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由于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白天池塘水域升温慢,池塘内气温低于岸上陆地,使得池塘内气压高于岸边陆地,风从池塘中心吹向岸边陆地,夜晚池塘水域降温慢,池塘内气温高于岸上陆地,使得池塘内气压低于岸边陆地,风从岸边陆地吹向池塘中心,因此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湖陆热力性质差异,与海陆间气压差异、纬度位置的影响、高低纬间的热力差异无关,D正确,排除ABC。故选D。
【8题详解】
夏季的夜晚,塘岸降温快,气温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等压面应向上凸起,而池塘水面降温慢,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气压,等压面应向下凸,风从岸边吹向池塘。B正确,AC方向错误,D等压面错误,排除ACD,故选B。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或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上升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下沉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空气的水平运动(气流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9. 下列现象和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对应正确的是( )
A. 拂晓和日落后的傍晚天仍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
B. 深秋到次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容易形成雾——大气的逆辐射弱
C. 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不会太热——大气的散射作用
D.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大气的反射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拂晓和日落后的傍晚天仍明亮,这是因为拂晓和傍晚太阳光能够照射到上空大气,通过大气的散射作用使得天空明亮,A错误; 深秋到次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天空中云量小,大气逆辐射较弱,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大气也随之降温幅度大,空气中的水汽容易达到过饱和凝结,从而形成雾,B正确;夏季天空多云时,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使得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散减弱,从而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少,因此气温不高,即白天不会太热,多云时大气的散射作用不是太阳辐射的主要削弱方式,C错误;晴朗的天空中,大气容易散射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因此天空呈蔚蓝色,这不是大气的反射的结果,D错误。故选B。
【点睛】
2020年6月8日,由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主持研制的“海斗一号”全海深自主遥控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完成了首次万米海试与实验性应用任务,最大下潜深度达10907米,刷新了我国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记录,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载誉归来。完成下面小题。
10. “海斗一号”下潜过程中经历的温度变化的曲线最可能是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根据上题的结论,推测下列海域海水温度垂直变化最小的是( )
A. 赤道 B. 回归线 C. 副热带 D. 北极圈
12. 造成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太阳辐射 B. 海陆热力性面差异 C. 大气环流 D. 海水比热容
【答案】10. A 11. D 12. A
【解析】
【10题详解】
海水温度的垂直分布规律为随深度增加而降低,一定深度(1000m)以下,海水温度随深度变化不大,马里亚纳海沟位于低纬度地区,海水表面温度应较高,因此图中①符合,A正确;②不符合1000m以上变化明显的特点,排除B;③④不符合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排除CD;故选A。
【11题详解】
纬度越高,表层海水温度越低,北极圈处海域表层水温与1000m以下海水的温度接近,故其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幅度最小,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2题详解】
水温度的垂直变化由于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海水温度随深度而发生变化,因此影响海水温度垂直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A正确。海陆热力性面差异、 大气环流和 海水比热容对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影响不大,BCD错误。故选A。
【点睛】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由于太阳辐射首先到达海水表面,海水温度随深度而发生变化。海水越深,水温越低,而且深层海水的水温年变化幅度也越来越小。从表层向深层,水温渐低,1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经常保持低温状态。不过,在大洋底层的海水由于受到地壳内岩浆活动的影响,温度有时候也会出现异常的变化。
中国第36次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于2019年10月15自从深圳启航,在澳大利亚在巴特港接受补给后,驶往中山站(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从赤道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由低到高 B. 先升高后降低 C. 由高到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14. 与南纬60°相比,北纬60°海域盐度较低的原因是( )
A. 蒸发较弱 B. 淡水注入多 C. 降水量大 D. 海域面积大
【答案】13. B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水盐度变化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其中赤道附近低,南北回归线附近最高;在中纬度海区,盐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到高纬度海区最低。原因是赤道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而在南北纬20°附近,处于信风带,天气稳定而干燥,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在高纬度海区,蒸发量有所减少,而降水量又有所增加,再加上融冰的影响,盐度降得更低。所以从赤道至中山站航线所经历的海域,海水盐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升高后降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题详解】
由于北纬60°海区有大陆淡水河流大量注入,河流流入大海的流量大,稀释了盐度。南纬60°基本上全是海洋,没有河流汇入淡水,所以南纬60°附近的海水盐度高于北纬60°附近的海域,B正确;两地纬度相同,南北半球60°附近海域降水量和蒸发量差异较小,对盐度影响较小,AC错误;南纬60°海域面积比北纬60°海域面积更大,说法错误,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①气候:降水量>蒸发量,盐度低,反之盐度高;②洋流:暖流流经地盐度高,寒流流经地盐度低;③径流:径流汇入区盐度低;④状态:结冰盐度高,融冰盐度低;⑤海域封闭程度:封闭易形成极值。
15. 2014年的“掉深”(潜艇遭遇“海中断崖”)事故中,中国海军372号艇的官兵,凭借过硬的技术在3分钟内执行500多个动作,成功处置事故,创造了潜艇史上成功摆脱“掉深”先例。关于造成“掉深”现象的海水性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大 B. 海水盐度的上至下急剧增加
C. 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急剧减小 D. 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
【答案】C
【解析】
【详解】“海中断崖”指的是海水的密度层出现了不连续且剧烈的跃变,即下层的海水密度突然变小情况。潜艇如果遇到“海中断崖”,因海水密度突然变小,导致海水浮力突然变小,潜艇迅速下沉,可能掉到安全潜水深度以下,造成灾难性损失。所以本题中的“掉深”即海水密度急剧减小,正确答案是C,A错误;海水密度与海水盐度呈正相关,如果海水盐度由上至下急剧增加,则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有可能急剧增加,浮力增加,不会产生“掉深”现象,B错误;海水密度与海水温度呈负相关,海水温度由上至下急剧降低,则海水密度由上至下有可能急剧增大,海水浮力由上至下增加,不会产生“掉深”现象,D选项错误。故选C。
读世界局部区域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有一艘货轮从红海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再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货轮吃水深度(是指船舶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垂直距离)的变化顺序是( )
A. 浅—深—浅 B. 浅—深—更深 C. 深—浅—深 D. 深—浅—更浅
17. 图中红海盐度高,下列原因中与此无关的是( )
①降水量小、蒸发量大②两岸径流大量流入
③海区封闭,不利于海水交换④有暖流经过,盐度升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6. B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货轮从红海(世界盐度最高海区)通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盐度高),再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盐度低),海水的盐度变化顺序是逐渐变小,密度也变小,吃水不断加深,B正确,故选B。
【17题详解】
红海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量小蒸发量大,①不合题意。两岸径流少,②符合题意。海区封闭,不利于海水盐度与外界交换,③不合题意。红海海域封闭,暖流影响小,④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降水量比蒸发量大的海区,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在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低。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海区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由于各地海水的温度、盐度不同,引起海水密度的差异,使水面高度不同,从而导致海水流动。距今大的560万年前,因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蹉撞挤压,直布罗陀海峡发生构造抬升,曾阻断了地中海与大西洋的联系。下图示意直布罗陀海峡(0处)附近海域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与大西洋相比,地中海浅层海水( )
A. 水位较高 B. 密度较低 C. 盐度较高 D. 湖度较高
19. 直布罗陀海峡海水的流动方向是( )
①表层海水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②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③底层海水从地中海流向大西洋④底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0. 地中海与大西洋联系阻断后,地中海盐度变化及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可能是( )
A. 盐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增多 B. 盐度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
C. 盐度升高,生物多样性减少 D. 盐度升高,生物多样性增多
【答案】18. C 19. B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地中海海域较封闭,表层海水的温度受陆地影响大,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的密度和盐度较大,B错误,C正确。密度大海水下沉,水位低于大西洋的海平面,A错误。地中海大西洋均为海洋,湖度均低,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地中海盐度高密度大,海水下沉,水面高度低,大西洋水面高。表层海水由大西洋流向地中海,①错误②正确。底层,海水由地中海流向大西洋进行水体补偿,③正确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B。
【20题详解】
地中海与大西洋联系阻断后,地中海高盐度海水与大西洋相对较低盐度海水的交换减少,导致地中海盐度升高,AB错误。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D错误。故选C。
【点睛】海水盐度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蒸发量和降水量的对比。蒸发使海水浓缩,降水使海水稀释。降水量比蒸发量大的海区,盐度小,反之盐度大。此外,在有河流注入的海区,海水盐度一般较低。在暖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高,寒流流经的海区盐度较低。在近岸地区,盐度则主要受河川径流、海区形状等因素的影响。
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21. 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 )
A. 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
B. 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
C. 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
D. 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
22. 从图中可以看出( )
A. 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增加持续升高
B. 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持续降低
C. 水深15米处,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值均达到最高
D. 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答案】21. C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长江口外水域从垂直方向看,温度曲线应为③,因为水温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越往下,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水温也越低,但到了一定深度,太阳光线不能照射到,水温变化很小。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因此应为①曲线。而盐度曲线是②,地处长江口外,由于长江汇入淡水密度小,留在表层,盐度低。故选C。
【22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升高,但到了20米深度时,盐度稳定。水深15米深处,只有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很小。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而持续降低。故选B。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23. 图中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 B. 暖流 C. 寒流 D. 径流
24. 在等值线的年内变动中,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的时段是( )
A. 2月 B. 5月 C. 7月 D. 10月
【答案】23. D 24. A
【解析】
【分析】
【23题详解】
等盐度线向外海凸表示该区域盐度比周围区域低,且呈现以长江口为中心,盐度向两侧递增,说明长江口的盐度最小,长江的径流量较大,径流中淡水稀释河口地区的海水,使得该海域盐度低,等盐度线向外海凸出,D符合题意;图示海域降水无明显区域差异,降水不是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因素,排除A;图示海域的洋流大致呈南北方向流动,而图示海域盐度低值区呈东西方向延伸,因此洋流不是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因素,排除BC。故选D。
【24题详解】
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时,就是长江口地区盐度最高时。影响长江口盐度高低的主导因素是径流量大小,长江以雨水补给为主,径流量随流域内降雨的多少决定,长江流域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降水丰富,冬季降水少,因此长江口径流量夏季大、冬季小,因此冬季时长江口附近海域盐度最高,Q点(2.8等值线上的最东点)距大陆最近。2月、5月、7月、10月四个月中,2月为冬季,因此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点睛】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降水与蒸发的对比关系、河流径流注入多少、洋流、水域的封闭程度等。
海水运动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巨大的能量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今年暑假期间,小明到海边旅游,滑到远处海水总是在不停地起伏变化,近岸地区海水起伏变化更加明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 小明看到海水起伏变化的现象属于( )
A. 海浪 B. 海啸 C. 潮汐 D. 洋流
26. 海南万宁日月湾是冲浪爱好者的天堂,冲浪时人们利用了( )
A. 潮汐的能量 B. 洋流的能量 C. 海啸的能量 D. 海浪的能量
27. 海水运动的最基本形式有:( )
①海浪②潮汐③洋流④风暴潮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8. 海岸地貌与人类生活密切,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 )
A. 入海河流 B. 海浪 C. 人类活动 D. 潮汐
29. 易造成强风暴潮灾害的是:( )
①强风②涨潮③风向向岸④风向向海
⑤落潮⑥农历初七、八⑦农历初1左右
A. ①②③⑥ B. ①②④⑦ C. ①②③⑦ D. ①④⑤⑥
【答案】25. A 26. D 27. A 28. B 29. C
【解析】
【25题详解】
海水受海风的作用和气压变化等影响,促使它离开原来的平衡位置,而发生向上、向下、向前和向后方向运动,这就形成了海水的波浪。海浪是一种有规律的周期性的起伏运动。由材料“海水总是在不停地起伏变化”可以判断为海浪,A正确。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滑坡、坍塌可能会引起海水的波动,甚至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B错误。潮汐现象是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C不符。洋流是指大洋表层海水常年大规模地沿一定方向进行的较为稳定的流动,D错误。故选A。
【26题详解】
冲浪是以波浪为动力的极限运动,因此冲浪时人们利用了海浪的能量,D正确;潮汐、洋流、海啸不适宜用来进行冲浪运动,排除ABC。故选D。
【27题详解】
海浪、潮汐、洋流是海水运动的最基本形式,①②③正确。风暴潮指由强烈大气扰动,如热带气旋、温带气旋(寒潮)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④错误。故选A。
【28题详解】
海浪、潮汐、洋流是海水运动的最基本形式,海岸地貌的塑造与入海河流、人类活动关系不大,AC错误;受引潮力的影响,一天中通常发生两次潮汐现象,海浪却时刻存在,因此,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动力是海浪,B正确,D错误。故选B。
【29题详解】
强风且风向向岸引发风暴潮,农历初1左右适逢天文大潮,大浪和涨潮叠加,水位异常升高,易造成强风暴潮灾害,故①②③⑦ 正确;风向向海、落潮不会造成水位升高,农历初七、八是天文小潮,涨幅有限,故④⑤⑥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波浪作用被认为是塑造海岸地貌最积极、最活跃的动力因素。近岸波浪有着惊人的力量,他们以巨大的威力冲击着海岸,压缩岩石裂隙中的水和空气,当海浪离开岩壁的瞬间,这些裂隙中的水和空气又急剧膨胀,在强烈的压缩和膨胀双重作用下,岩石从完整变得粉碎,岩壁也随之不断剥落,蚀落的岩屑在波浪卷带下又撞击岩壁、磨蚀岸坡,海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拍打海岸,在其作用下也不断改变着原有的面貌,形成了各种海蚀地貌,如海蚀崖、海蚀涧、海蚀柱等。
几千年来,钱塘江潮以其奇特景观,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2020年9月29日是农历八月十七,台风“杜鹃”助力钱塘江大潮,外地游客纷纷赶来争睹其“天下第一潮”的壮观景象。下图是日、地、月运动示意图,甲、乙、丙、丁表示月球绕地球运动的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0. 农历八月十七钱塘江大潮时,月球约位于( )
A. 甲位置 B. 乙位置 C. 丙位置 D. 丁位置
31. 影响该次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形成原因有:( )
①钱塘江口外宽内窄的喇叭口轮廓②台风“杜鹃”的助推作用
③日月的天体引潮力大④钱塘江口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速较快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30. A 31. B
【解析】
【30题详解】
太阳、月球和地球大致处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叠加在一起,形成大潮,即月球位于甲、丙时,出现大潮,BD错误。农历八月十七月相近似为满月,丙处为新月,C错误。A正确,故选A。
【31题详解】
杭州湾是三角形海湾,口大内小,海潮涌起时,海水由外海进入湾中,潮差可达10米,①正确;台风“杜鹃”助力钱塘江大潮,加剧潮势,②正确;农历八月十七,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潮引力大,海水上涌,③正确;钱塘江入海口泥沙淤积,地势平坦,河流流速较慢,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潮汐:(1)含义:潮是白天的海水涨落,汐是夜晚的海水涨落。(2)成因:与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引力有关。(3)规律一天两次海水涨落,农历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明显.(4)应用: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
石沪是修建在潮间带(最高潮位和最低潮位间的海岸),利用海水运动将鱼群困在石墙内的传统陷阱式捕鱼设施,下图示意台湾澎湖“心形项链”石沪,“项链坠”是集鱼的沪房,“项链串”是防止鱼游出石沪的石堤。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 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主要是因为潮间带( )
A. 海水深度较浅 B. 渔业资源丰富
C. 海面风浪较小 D. 海水周期涨落
33. 推测沪房处的石墙剖面结构与实际最符合的是( )
A. B.
C. D.
【答案】32. D 33. A
【解析】
【32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石沪靠潮差来捕鱼,因此,石沪主要修建在潮间带主要是因为潮间带海水周期涨落营造的潮差可以圈住一部分鱼,选D。
【33题详解】
根据材料,沪房是集鱼的区域,高潮位时海水漫过石堤,鱼类能够游进该区域,低潮位时无法游出该区域,石沪面向大海的一面坡度较小,背向大海的一面坡度比较陡,这样进入石沪的鱼很难逃回大海,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下图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4. 图示洋流中表示南半球寒流的是( )
A. A B. B C. C D. D
35. 图示洋流中,对北半球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34. B 35. A
【解析】
【34题详解】
由图可知,AD海水温度自南向北降低,为北半球;BC海水温度自北向南降低,为南半球。故排除AD。C处洋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排除C。B处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符合题意,故选B。
【35题详解】
由图可知,BC海水温度自北向南降低,为南半球,故排除BC;D处洋流从水温低的海域流向水温高的海域,为寒流,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排除D;A处洋流从水温高的海域流向水温低的海域,为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故选A。
【点睛】洋流对地理环境的意义:暖流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逆流航行速度慢、能耗高;顺流航行速度快,能耗低。寒暖流交汇处有海雾形成,洋流从北极地区携带冰山南下威胁航海。加快海水净化速度,扩大海洋污染范围。寒暖流交汇,海水受到扰动,海洋下层的营养盐类被带到了海洋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36. 下图为某河段景观素描图,有关河曲地段水流速度、外力作用和土地利用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甲—流速慢—沉积作用—仓储用地 B. 乙—流速快—侵蚀作用—住宅用地
C. 乙—流速慢—沉积作用—交通(港口用地) D. 甲—流速快—侵蚀作用—防洪堤用地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处是凹岸,流速快,侵蚀作用显著,主要修筑堤坝或是其他水利设施,减少洪涝灾害的威胁,D正确,A错误。乙处是凸岸,流速慢,沉积作用显著,地势平坦,可以作为建设用地,如住宅用地,B错误。乙地水浅,不适宜建设港口,C错误。故选D。
读图,图中等高线表示一种风力堆积的地表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 图示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38. Q点对P点的相对高度(H)最大可以达到(米)( )
A. 40
【解析】
【37题详解】
图中等高线闭合呈半月形,可判断为沙丘,背风坡往往较陡且向内凹,图中 P 点所在一侧等高线密集,坡度大,为背风坡。迎风坡往往坡度较缓,向外伸出的舌头,如图中 Q 点左侧一边,等高线稀疏处坡度较缓,为迎风坡。由此判断,图中风应从图的左侧向右吹。根据图上指向标,判断风向为西北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38题详解】
P 与 Q 间有5条等高线,那么 PQ 间的最小相对高度不小于(5-1)×10=40 m ,最大相对高度不超过:(5+1)×10=60 m ,那么 H 的最大值的范围应是59< H < 6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相对高度是相邻两个地点的海拔差。相对高度是指选某一指定参考平面为基准面,物体重心在空中距离指定参考平面的垂直距离。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游,是典型的雅丹地貌区域,“雅丹”是维吾尔语“陡壁的小丘”之意,这里的小丘按一定方向排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9. 形成雅丹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
A. 风化作用 B. 风力侵蚀 C. 风力搬运 D. 风力堆积
40. 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 )
A. 东西向 B. 南北向 C. 西北—东南向 D. 东北—西南向
41. 多数的雅丹地貌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 )
①土墩和凹槽间排列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③地面支离破碎④土墩奇形怪状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39. B 40. C 41. D
【解析】
【39题详解】
准噶尔盆地地处亚欧大陆内部,气候干燥,降水较少,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形成雅丹地貌,B正确。雅丹地貌的形成与风化作用、风力的搬运作用和堆积作用关系不大,ACD错误。故选B。
【40题详解】
据图可知,该地区风口为西北方向,盛行西北风,因此可判断这里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西北—东南方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1题详解】
雅丹地貌泛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的地貌组合,①正确、②错误,ABC排除。雅丹地貌地面支离破碎、土墩奇形怪状,③④正确,D正确。故选D。
【点睛】地质作用包括外力和内力;外力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内力表现为:岩浆活动、地震、火山、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观察地貌时,应选择最佳的观察地点,按照一定次序观察地貌。下图为延安宝塔及附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 图示最佳的观察地点是( )
A. 延河大桥 B. 延安宝塔 C. 延安宾馆 D. 延河游船
43. 在最佳地点向四周望去,视野内主要的地貌为( )
A. 河流地貌 B. 风沙地貌 C. 黄土地貌 D. 冰川地貌面貌
44. 下列观察地貌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山地—山岭—陡崖 B. 陡崖—山地—山岭
C. 山岭—陡崖—山地 D. 山地—陡崖—山岭
【答案】42. B 43. C 44. A
【解析】
【42题详解】
根据题意,观察地点应选择在地势较高处,且四周没有遮挡物。读图可知,延安宝塔位于山顶,地势高,且视野开阔无遮挡,故应为最佳观察地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3题详解】
图中虽有河流(延河)流经,但观察图片可知,河流只存在于狭窄的河谷之中,并不是该地区主要的地貌类型,A错误;风沙地貌主要存在于我国西北地区,而冰川地貌主要存在于高山或两极地区,二者均不在图示区域内,BD错误;由题可知当地位于延安地区,而延安位于黄土高原上,该地区主要的地貌为黄土地貌,C正确。故选C。
【44题详解】
观察地貌的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即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最后描述更小的地貌特征。山地是大的地貌,山岭是次一级地貌,陡崖是小地貌,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观赏地貌的方法:1、选择观赏的位置:距离、角度、动态。2、把握观赏时机。3、抓住景观特色。4、领悟自然和人文的和谐。5、以情观景。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下图),据图判断下列各题。
45. 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
A. ①<③ B. ①<② C. ①>② D. ③=④
46. 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
A. 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 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 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 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答案】45. C 46. B
【解析】
【45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坡度大小的判定。坡度大小与等高线的疏密有关,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图中坡度①>③,A错误;①>②,B错误,C正确;③<④,D错误。故选C。
【46题详解】
因为是华北某地所以甲坡是阳坡,乙坡是阴坡,甲坡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A错误;乙坡是阴坡,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B正确;甲坡气温较高,C错误;甲坡是东南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水源充足,D错误。故选B。
二、读图综合题(共2小题,计22分)
47. 下图为“台湾岛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表层海水盐度①处____于②处,其影响因素有____(选择)
①降水量和蒸发量②陆地径流③结冰与融冰④海水深度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简要分析③处形成大盐场的有利自然条件。地形____;气侯____;____。
【答案】(1) ①. 小 ②. A
(2) ①. 平坦 ②. 晴天多,光照充足
③. 蒸发大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台湾岛及其附近地区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海水性质、盐场成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图文获取信息、调用所学知识技能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①地处闽江口,由于径流大,盐度低;同时②地处北回归线处,蒸发量大,蒸发量大约降水量,盐度高,故处①处盐度小于②处。纬度低,融冰和结冰不存在,海水的深度对表层盐度影响小,排除③④。故选A。
【小问2详解】
③地处台湾岛西部,由于地形的阻挡作用,降水少,光照充足,晴天多利于晒盐;且海岸为泥质海岸,地形平坦,盐场土地广阔。
48. 下图为西安某中学暑期研学计划,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第一阶段】
(1)考察A—B河段,从地貌上看,A处河道应该对应图2中的____(甲乙);同学们观察发现;A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有____ 等物质(单项选择)。
A.黏土 B.砂土 C.砾石
【第二阶段】
(2)考察B—D河段,在D、E两岸可能会看到采沙场的是____(字母)岸;在D、E两岸可能会看到码头的是____(字母)岸。
【第三阶段】
(3)考察D—C河段,小组同学观察发现C处入海口容易形成____(地貌名称);并且C处地貌的物质粒径普遍____(大/小)于B处。
【答案】(1) ①. 乙 ②. C
(2) ①. D ②. E
(3) ①. 三角洲##河口三角洲 ②. 小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西安某中学暑期研学计划”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流地貌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A处位于河流上游,河流以下切侵蚀为主,形成V形谷,对应图2中的乙。颗粒小的黏土和砂土被河流侵蚀、搬运离开原地,颗粒大的砾石残留在A处河床底部,使得河床底部起伏不平。
【小问2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读图可知,D为凸岸,有泥沙堆积,适合建采沙场;E为凹岸,河流侵蚀作用强,适合建码头。
【小问3详解】
在河流的入海口处由于流水堆积和海水的顶托作用,容易形成河口三角洲。由于流水沉积具有分选性,颗粒大的先沉积,所以B处物质粒径大,颗粒小的后沉积,所以C处物质粒径小。
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工业大学附中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解析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八⑦农历初1左右,读图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中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中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火星与地球的共同特征是,生物圈是指,该实验主要模拟的是,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①②③代表的能源依次是,M省区可能是,图中四地最适宜挖窑洞的是,该湖泊可能位于,图甲显示的时段最有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