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地区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最先形成的地理事象是,该气象站最可能位于山谷的,下列地点中,气压最低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建筑中庭顶部,有一种采用玻璃板下铺设百叶遮阳的建筑形式,可对入射室内的光照强弱进行调节。为达到较好的遮阳效果,百叶和正午入射光线要始终保持垂直。某地位于南半球,该地昼长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下图示意中庭以及顶部百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年中绝大部分时闾百叶上方开口倾向是( )
A.向东 B.向南 C.向西 D.向北
2.该地百叶与地面夹角最大时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答案】1.B 2.B
【解析】1.材料信息显示,Q地位于南半球,该地昼长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最大,表明该地位于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因此为达到较好的遮阳效果,一年大部分时间,百叶上方开口应背向阳光,即朝向南方,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2.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地位于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百叶与地面的夹角和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互余的关系。因此该地百叶与地面夹角最大时的日期时,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为6月22日前后夏至日前后,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某一时刻的正午太阳高度在全球的分布规律是,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距离太阳直射纬度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燕山山脉以南地区在第四纪发生山区、平原分异,以山前断裂为界,山区隆升、山前地区下降,是冲积扇发育的地方,下图示意燕山山前构造单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燕山缓慢隆升时期对甲河流的影响是( )
A.汛期变长 B.水质趋好 C.流程变短 D.流量增加
4.最先形成的地理事象是( )
A.褶皱 B.山前断裂 C.冲积扇 D.山前平原
【答案】3.D 4.A
【解析】3.燕山缓慢隆升时期,山前地区下降,燕山南坡成为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增多,甲河流流量加大,D正确;河流的汛期主要受雨季影响,燕山缓慢隆升对气候影响小,雨季不变,甲河流汛期不变,A错误。燕山缓慢隆升,地势落差增大,水流速度加快,侵蚀作用加强,甲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水质变差,B错误。燕山缓慢隆升对甲河流的长度影响不大,流程变化不明显,C错误。ABC错误,因此,本题应选D。
4.据图可知,山前断裂带南北两侧均有褶皱,故先出现褶皱才有断裂,材料中指出以山前断裂为界,山区隆升、山前地区下降,是沖积扇发育的地点,故下陷后沉积,最先形成的地理事象是褶皱,A正确,BC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A。
【点睛】山脉缓慢隆升,地势落差逐渐增大,水流速度加快,侵蚀作用加强,区域内河流的泥沙含量增加。
冬季冰雪路面常常引发交通事故,桥面更是容易结冰路段。下图是四川盆地某段道路提示信号,下表为该地某年1月5--9日天气变化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推测下列时段中桥面最容易结冰的是( )
A.6日早晨 B.7日早晨 C.8日早晨 D.9日早晨
6.某日道路上无结冰,但桥面有结冰的原因是( )
A.桥面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B.桥面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C.路面释放地面辐射较多 D.路面吸收大气辐射较少
【答案】5.D 6.A
【解析】5.日平均气温低,且昼夜温差大,则容易在夜晚至清晨地面出现低于0℃且结冰的现象。由表中信息可知,该地5-9日中,6~9日平均气温相差不大,但6~8日空中有云,夜晚大气逆辐射强,降温幅度不大,气温不低,9日天气晴朗,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清晨气温低,因此9日早晨最容易出现结冰现象,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6.由材料可知,桥面结冰而路面没有结冰,说明路面温度比桥面的温度高;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地面或桥面的热量来自于太阳辐射,而不是大气,故B、D错误。地面或桥面以长波辐射形式向外释放热量从而温度降低,路面释放的地面辐射比桥面要少,路面温度高;桥面释放地面辐射较多,桥面温度低,A正确,C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时受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受到削弱。大气主要依靠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增温,大气增温后又以大气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给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从而实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祁连山气象站位于祁连山中段的山谷中,某日山谷风明显。下图示意8月某日该气象站记录的山谷风风向、风速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该日7-9时和13-15时分别盛行( )
A.山风山风 B.谷风谷风 C.山风谷风 D.谷风山风
8.该气象站最可能位于山谷的( )
A.东坡 B.西坡 C.南坡 D.北坡
【答案】7.C 8.D
【解析】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9时时值早晨,此时山顶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吹山风,B、D错;随着太阳光照越来越强,山风逐渐往谷风转变,13-15时,山顶太阳辐射强,升温快,气温高气压低;山谷同高度大气气温低气压高,故此时吹谷风,A错C对。本题选C。
8.结合图中风向标可知,该地夜晚盛行山风,为偏北风;白天盛行谷风,为偏南风,故气象站应位于山谷的北坡,D对,A、B、C错误。本题选D。
【点睛】风向标,是测定风来向的设备。F风向标中“符尾”(向下的竖)表示风向;“符干”(右边的横)表示风力的大小,符干和风力是成正比的。
下图示意某年7月23日我国东南沿海天气形势,L处为气压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地点中,气压最低的是( )
A.乙地 B.L地 C.丁地 D.M地
10.甲地比乙地气温低,主要是由于甲地( )
A.纬度位置高 B.大气反射作用强
C.受偏北风影响大 D.受沿岸暖流影响小
11.一般来说,与甲地相比,丙地( )
A.气温低 B.降水强度大
C.风力强 D.降水历时长
【答案】9.B 10.C 11.D
【解析】9.由图可知,L地位于低压气旋中心,故L地气压最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0.由图可知,甲地和乙地纬度差别不大,故纬度影响较小,A错误;甲乙两地大气密度差异不大,B错误;由图可知,甲处受到西北风影响加大,因此气温较低,C正确;甲位于海岸地区,受洋流影响较大,D错误。故选C。
11.甲地位于冷锋后,丙处位于暖锋前,都是冷空气控制,气温较低,A错误;甲位于冷锋锋后,降水强度大,丙位于暖锋锋前,降水强度小,B错误;冷锋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故甲地多大风,C错误;丙地位于暖锋锋前,带来连绵阴雨,故降水历时长,D正确。故选D。
【点睛】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形成的锋称为冷锋,是影响中国的最常见的天气系统,冬半年尤甚。冷锋过境时,会伴有偏北风加大,气压升高和温度降低等现象,有时会造成雨雪天气,夏季甚至会造成暴雨,一般情况下冷锋过境以后,当地将转受冷高压控制,天气变得晴朗。
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东坡山麓草原带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草原带的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垂直分异规律
C.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13.山麓洪积扇难以出现森林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温较低 ②土壤贫瘠
③冻土发育 ④地下水位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2.D 13.D
【解析】12.垂直分异规律主要存在于相对高差较大的高大山地,由图示可知,山麓洪积扇地势较为和缓,相对高差小,B错误;按照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东坡山地均应为森林带,故该地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即地方性分异规律,A、C错误,D正确。故选D。
13.山麓洪积扇海拔较低,气温较高,①错误;洪积扇处泥沙沉积,土壤肥沃,②错误;大兴安岭纬度较高,有季节性冻土发育,影响森林中乔木根系发育,③正确;由图可知,地下水接近地表,水位较高,影响乔木根系发育,④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可从热量、水分、风力、土壤厚度、肥力等角度进行分析。
下图示意某海域夏季测得的表层海水温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该海域最可能位于( )
A.南半球 B.大陆东岸 C.低纬度 D.上升流处
15.该海域地理环境特征是( )
A.鱼群稀少 B.风力微弱 C.能见度低 D.温差较小
【答案】14.B 15.C
【解析】14.将图中海水温度相等的点连线形成等温线,则得到图中等温线的弯曲情况。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为洋流的流向,可知此地是受寒暖流交汇处;且越往北,海水温度越低;说明位于北半球。A错误。海水的水温在13C~19°C左右,水温较高,位于中低纬度海区,C错误。此地是受寒暖流交汇处,D错误。寒暖流交汇处应该位于大陆东岸附近,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西岸附近没有寒流、暖流交汇,B正确,AC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B。
15.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渔场,是鱼群密集的场所,A错误;该海域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夏秋季节气旋活动频繁,B错误;寒流由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流动,容易使沿途水汽凝结形成雾,能见度低,C正确;温差与纬度成反比,该地位于中低纬度,温差较大,D错误。C正确,ABD错误。因此,本题应选C。
【点睛】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1.纬度规律:纬度越高,气温日较差越小。低纬地区平均为12℃,中纬地区的7-9℃,高纬地区为3-4℃。原因:纬度越高,太阳辐射的日变化越小。2.天气状况规律: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原因:阴天时,云层厚,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气温高。如:一般而言,低压中心因为盛行上升气流,天气以阴雨为主,所以白天大气削弱作用强,因此温度较低,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则温度较高,所以气温日变化较小。高压中心则正好相反,所以一般情况下高压中心的气温日变化大。3.下垫面:①海洋和陆地规律:海洋小于内陆。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地势规律:大尺度地形区,海拔越高,日较差越大。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省宁陕县位于秦岭中段南麓,森林覆盖率高,林木种类丰富。该县城北部的城隍庙建在长安河的江心洲上。下图示意该县部分地区地形分布及长安河老城区城隍庙段概况。
(1)分析宁陕县森林覆盖率高且林木种类丰富的自然原因。
(2)历史上,宁陕县长安河夏季水位上升快,该县常遭洪水袭击。分析宁陕县长安河夏季水位上升快的自然原因。
(3)1926年7月,该县连降大雨,老城区东城墙被冲塌数处,民房和良田被淹,损失惨重,而城隍庙却安然无恙。
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
问题①:分析老城区东城墙被冲塌数处及民房和良田被淹的原因。
问题②:分析城隍庙安然无恙的原因。
【答案】(1)地处秦岭山区,山地面积大,宜林范围广;位于山地南坡,水热充足,适合林木生长;山地海拔高,垂直高差大,气候类型多样,适合多种林木生长。
(2)位于秦岭南麓,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强度大;山地地势起伏大,坡面径流速度快,汇水速度快;多条河流交汇,来水量大;县城地势低,排水不畅。
(3)问题①:老城区东城墙地处西河道凹岸处,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流量较大,水位较高。问题②:城隍庙地处西河道凸岸处,水流速度较慢,流水侵蚀作用弱;流量较小,水位较低。
【解析】本大题以图文结合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生物多样性、洪涝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解析】(1)由图可知,宁陕县城位于秦岭山区,山地面积大,不适合发展种植业,但适合树木生长,宜林范围广;宁陕县城位于秦岭南麓,位于山地南坡,水热充足,适合林木生长;山地海拔高,垂直高差大,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和降水变化大,水热组合多样,气候类型多样,适合多种林木生长。
(2)由图可知,宁陕县城位于秦岭南麓,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受地形的抬升作用,降水丰富且强度大;山地地势起伏大,坡面径流速度快,汇水速度快量大;县城地势较低洼,且多条河流在此交汇,排水不畅,易受洪水袭击。
(3)在弯曲河流中,受惯性等作用,凸岸堆积,凹岸侵蚀。老城区东城墙地处西河道凹岸处,水流速度较快,流水侵蚀作用强,流量较大,水位较高,易被洪水淹;城隍庙地处西河道凸岸处,水流速度较慢,流水侵蚀作用弱,易堆积作用为主;流量较小,水位较低,不易被淹。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100多个湖泊,其中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沙山湖泊景观,巴丹吉林沙漠与外部并无地表水交换,多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mm,水面蒸发量可高达3000-4000mm.左图示意巳丹吉林沙漠东南部湖泊群中南湖和北湖湖区剖面,右图示意南湖湖水和南湖北岸地下水位动态曲线。
(1)概括南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的主要依据。
(2)多年来,两湖泊的面积和水深基本保持稳定。说明两湖泊的蒸发量、降水量与地下水补给量的关系。
【答案】(1)地下水位始终高于湖水水位;南湖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位变化一致;南湖水位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小。
(2)两湖泊位于内流区域,其水量收入与支出大体平衡;由于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两湖接受地下水补给,降水量和地下水补给量之和大致等于蒸发量。
【解析】本大题以“巴丹吉林沙漠"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陆地水体的相互补给关系以及区域水循环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基本原理与规律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核心素养。
【解析】(1)读图1可知,该地地下水位始终高于南湖水位,读图2可知,南湖水位的变化与地下水水位变化一致;而南湖湖水水位变化与大气降水的变化相关性小,表明湖水水位受大气降水影响较小。所以南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补给。
(2)由题干可知,两湖泊位于内流区域。“多年来,两湖泊面积和水深基本保持稳定”表明其水量收入与支出大体平衡,但由于蒸发量(3000~4000mm)远大于降水量(100mm),而由题干可知两湖接受地下水补给。所以,“两湖泊面积和水深基本保持稳定”的原因是降水量和地下水补给量之和大致等于蒸发量。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火地岛是南美洲最大的岛屿,主岛略呈三角形,西、南部及群岛为安第斯山脉的延仲,群峰海拔在2100m以上,夏凉冬冷,年降水量地区差异显著,岛上的动植物资源保存较好,茂盛的山毛榉树构成了森林的主体。下图示意火地岛的位置及“醉汉树”景观。
(1)火地岛上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均朝同一方向生长,被称作“醉汉树”。推测“醉汉树”树冠指示的方向,并说明理由。
(2)从地质作用的角度,解释火地岛西海岸地形破碎的原因。
(3)火地岛的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该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关系密切。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答案】(1)东南(偏东)。地处南半球西风带,盛行西北(偏西)风,迎风面树枝易受损伤,使树冠朝反风向处生长,指示东南(偏东)方向。
(2)位于板块边界,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形破碎;纬度高且海拔高,气温低,冰川广布,冰川侵蚀作用强,形成峡湾海岸;受西风和洋流影响,风浪大,海浪侵蚀剧烈;西部迎风坡降水较多,流水侵蚀严重。
(3)该地森林茂密,便于就地取材;多大风天气,地震频发,低矮小木屋抗风性强,且利于防震;地处西风迎风坡,冬季降雪量大,屋顶坡度大不易积雪。
【解析】本题以火山岛相关信息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质作用、城乡景观等知识点,以培养学士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解析】(1)由图可知,火地岛位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属于盛行西风带控制区,多西北风,且风力较大,迎风面树枝容易受伤,背风面树枝受影响较小,故树冠朝与风向相反的方向生长,指向东南方向。
(2)根据题目要求从内外力两个方面的角度进行思考。内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火地岛位于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碰撞,地壳不稳定,导致地形破碎。 外力:由题目可知,火地岛有现代冰川发育,受冰川作用较显著,在冰川的侵蚀作用下沿海地区易形成峡湾;结合纬度可知,火地岛受西风和西风漂流影响较大,风浪大,海浪对沿岸侵蚀作用强,造成海岸较破碎;火地岛受西风影响大,西部为西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地表径流流量大,流速快,对海岸侵蚀作用较强。
(3)由图可知,该地位于西风带内,多大风天气,故房屋矮小,便于防风;西风从海上带来丰富的水汽,降水量大,屋顶坡度大利于排水;结合材料,该地森林覆盖率高,便于就地取材,所以是木屋;位于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低矮小木屋利于防震,减轻地震带来的损失。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哀牢山纵贯云南中部,呈西北—东南走向,是横断山地和云贵高原的分界线。科考队经考察发现,哀牢山东西坡物种丰富度的垂直分布受地形和降水的影响,具有明显差异。下图示意哀牢山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垂直分布。
(1)分析导致东坡山麓地带物种丰富度低的主要原因。
(2)说明哀牢山东西坡物种丰富度在山顶处差异最小的原因。
【答案】(1)西南季风翻过哀牢山在东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和雨影效应;气候干热,植物种类减少;山麓河谷地带多开辟为农田,建筑用地增多,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植被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2)山顶处东西坡降水差异小,环境特征趋同,环境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弱;山顶附近东西坡面积较小,东西坡空间距离接近,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植被趋同,差异小。
【解析】本题以哀牢山东、西坡植物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的垂直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物种丰富度、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析】(1)物种丰富度(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因素有生存空间、热量、水分、人类活动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哀牢山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东坡位于背风坡,西南季风翻过哀牢山在东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和雨影效应,导致气候干热,降水稀少,植物生长困难,使得植物种类较少;山麓地带因地势和缓、土壤肥沃,聚落较多,人类活动较多,破坏了自然植被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
(2)由上题分析可知,东西坡物种丰富度差异的自然原因主要是由于水热条件差异导致的。山顶处,东西坡降水差异较小,环境特征趋同,环境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弱,物种较为丰富;且不同坡向空间距离近,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强,导致水热差异小,因此物种丰富度差异最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山东省青岛地区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高考三模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本次倒暖锋, 与枯落物厚度呈明显正相关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青岛地区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青岛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青岛地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