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选择题)含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植物体内含有较多自由水,可作为多种生物化学反应的反应物
B.细胞内的结合水向自由水转化时,细胞的抗寒性得到增强
C.种子储存前晒干是为了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种子代谢速率
D.细胞内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时生成水,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答案】B
【分析】细胞内的水的存在形式是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对于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运输具有重要作用;自由水与结合水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反之亦然。
【详解】A、植物体内含有较多自由水,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作为反应物参与许多化学反应,A正确;
B、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低,因此细胞内的自由水向结合水转化时,细胞的抗寒性得到增强,B错误;
C、种子储存前晒干是为了减少自由水含量,降低种子代谢速率,延长储存时间,C正确;
D、氨基酸在核糖体上通过脱水缩合的方式形成多肽,由氨基酸形成多肽链时,生成物水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氧来自羧基,D正确。
故选B。
2.下图为对刚收获的种子所做的一系列处理,据图分析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均能够萌发形成幼苗
B.③在生物体内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C.④和⑤是同一种物质,但是在细胞中存在形式和含量不同
D.点燃后产生的CO2中的C全部来自种子中的糖类
【答案】C
【分析】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作用: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据图示可知,①为种子晒干的过程,②为种子烘干的过程,③为种子燃烧后剩下的灰分,即无机盐,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
【详解】种子晒干过程丢失的是自由水,细胞仍有活性,而烘干过程失去的是结合水,因此①能萌发,②不能萌发,A错误;③为种子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B错误;④为自由水,⑤为结合水,前者在细胞中以游离形式存在,后者与细胞内的其他物质结合,二者在细胞中的含量也不同,C正确;种子中除糖类外还有其他有机物,因此产生的CO2中的C也可能来自其他有机物,D错误。
【点睛】本题比较简单,属于考纲中识记层次的要求,考查了自由水和结合水的相关知识,解答时考生只需识记相关水的功能即可。
3.不同生物的核酸种类及分布不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病毒中只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B.酵母菌的细胞核中只含DNA不含RNA
C.人类的遗传物质是DNA,不是RNA
D.原核细胞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答案】B
【详解】A.病毒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病毒中的核酸只有一种,即DNA或RNA,故A正确
B.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细胞核中含有DNA,基因表达时,在细胞核中DNA可转录成RNA,故B错误
C.含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故C正确
D.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可转录成RNA,所以原核细胞中含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故D正确.答案选B
4.如图是人体内葡萄糖转化成脂肪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X代表的物质是甘油
B.长期偏爱高糖膳食的人,图示过程会加强,从而导致体内脂肪积累
C.北京鸭的育肥就是利用了图示转化过程
D.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但脂肪不能转化为糖类
【答案】D
【解析】脂肪是由甘油和脂肪酸合成的,在生物体内,合成甘油的原料主要来源于糖酵解途径;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相互转化;有氧呼吸过程包括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和递氢与氧化磷酸化三个阶段;丙酮酸为非常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
【详解】A、图示表示葡萄糖经复杂变化可以转化合成脂肪的过程,脂肪由脂肪酸和X(甘油)合成,A正确;
B、从图示过程可以看出,葡萄糖可以转化为脂肪,所以长期摄入高糖食物,图示过程会加强,B正确;
C、北京鸭的育肥就是利用了图示转化过程形成脂肪,C正确;
D、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脂肪也能转化为糖类,D错误。
故选D。
【点睛】
5.对下表的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甲可能是麦芽糖溶液
B.①是斐林试剂,使用时需水浴加热
C.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
D.②是紫色,③是核苷酸
【答案】D
【分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还原糖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出现砖红色沉淀。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苏丹Ⅲ可将脂肪染橘黄色。
【详解】A、甲出现砖红色,可能是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反应,麦芽糖是还原糖,A正确;
B、甲出现砖红色,①是斐林试剂,是还原糖和斐林试剂反应,需要水浴加热,B正确;
C、乙和双缩脲试剂反应,是蛋白质,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乙液可能是一种酶溶液,C正确;
D、②是紫色,检测物质可能是蛋白质,故基本单位③是氨基酸,D错误。
故选D。
6.下列关于物质检测与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检测脂肪实验常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洗去浮色
B.检测还原糖时不能用有色的西瓜汁,应选用无色的蔗糖溶液作为实验材料
C.检测蛋白质时应将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等体积混合以后再加入待测样液
D.鉴定还原糖、蛋白质时不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答案】D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鉴定,呈橘黄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检测脂肪实验常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A错误;
B、检测还原糖时不能用有色的西瓜汁,应选用无色的还原糖溶液作为实验材料,不能用蔗糖,因为蔗糖不是还原糖,B错误;
C、检测蛋白质时,应先加双缩脲试剂A液,混匀后再加双缩脲试剂B液,且加入B液的体积要少(通常为4滴),C错误;
D、鉴定还原糖时需要进行水浴加热,而鉴定蛋白质时不需要水浴加热,D正确。
故选D。
7.层粘连蛋白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由一条重链()和两条轻链()经二硫键交联而成,外形呈十字形。若将层粘连蛋白彻底水解,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
A.B.
C.D.
【答案】D
【分析】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其结构特点是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
【详解】A、层粘连蛋白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所以彻底水解产物有糖类和氨基酸,可能获得葡萄糖,A正确;
B、层粘连蛋白彻底水解产物有糖类和氨基酸,该结构符合氨基酸结构通式,B正确;
C、该结构符合氨基酸结构通式,C正确;
D、该结构不符合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不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D错误。
故选D。
8.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以下替代或改进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
A.检测还原糖时,可适当提高水浴温度缩短反应时间
B.检测蛋白质时,将B液换成0.05g/ml的CuSO4溶液可增强实验效果
C.检测蛋白质时,鸡蛋清溶液容易引起试管挂壁而难以清洗,可用大豆匀浆代替
D.检测还原糖时,甘蔗汁不可以代替苹果匀浆
【答案】B
【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4)淀粉遇碘液变蓝。
【详解】A、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所以在检测还原糖时,可适当提高水浴温度缩短反应时间,A正确;
B、在检测蛋白质时,若将B液换用0.05g/mL的CuSO4溶液,由于CuSO4浓度太高会影响实验效果,B错误;
C、鸡蛋蛋清液容易引起试管挂壁而难以清洗,可用熟蛋白捣碎制成悬液代替,豆浆中富含蛋白质,也可用大豆匀浆代替,C正确;
D、由于甘蔗中的糖主要是蔗糖,蔗糖不是还原糖,所以检测还原糖时,甘蔗汁不可以代替苹果匀浆,D正确。
故选B。
9.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叙述正确的是( )
A.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命名了细胞,并创立细胞学说
B.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指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C.细胞学说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
【答案】B
【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详解】A、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木栓组织,发现许多规则的“小室”并命名为细胞,但并没有创立细胞学说,A错误;
B、魏尔肖的论断是“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这是对细胞学说的修正和补充,B正确;
C、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并没有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C错误;
D、细胞学说认为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体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D错误。
故选B。
10.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学元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与无机自然界的大不相同
B.组成人和玉米细胞的各种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存在差异
C.原核细胞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真核细胞也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D.锌元素是人体内200多种酶的组成成分,说明锌是人体内的大量元素
【答案】D
【分析】大量元素包括 C 、 H 、O、 N 、 P 、 S 、 K 、 Ca 、 Mg ,其中 C 、 H 、O、 N 为基本元素, C 为最基本元素,O是含量最多的元素。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详解】A、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但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A正确;
B、组成人和玉米细胞的各种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存在差异,B正确;
C、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均具有细胞结构,都含有多种微量元素,C正确;
D、锌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D错误。
故选D。
11.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第21种和第22种作为蛋白质合成原料的氨基酸——硒代半胱氨酸和吡咯赖氨酸,硒代半胱氨酸可以在人体中合成,吡咯赖氨酸只存在于甲烷菌中。下列关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成年人体内必需氨基酸增加到9种,非必需氨基酸13种
B.第21种和第22种氨基酸的理化性质不同,原因是二者的R基不同
C.这两种氨基酸的结构也符合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D.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氮基酸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答案】A
【分析】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团R。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
【详解】A、成人体内必需氨基酸的种类比婴儿的少一种(组氨酸),含有8种,非必需氨基酸13种,吡咯赖氨酸只存在于甲烷菌中,A错误;
B、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第21种和第22种氨基酸的理化性质不同,原因是二者的R基不同,B正确;
C、硒代半胱氨酸和吡咯赖氨酸可以作为原料直接进入蛋白质中,也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其结构也符合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C正确;
D、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都含有C、H、O、N,4种元素,D正确。
故选A。
12.鸡蛋煮熟后容易消化,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后氢键等断裂,原有特定有序的空间结构变得松散伸展,该现象属于蛋白质变性。下面实例,不属于蛋白质变性的是( )
A.胃蛋白酶加热到60~100℃时,其消化蛋白质的能力消失
B.人体汞中毒时,可以服用乳制品或鸡蛋清,使蛋白质在消化道中与汞盐结合成不溶解物,以阻止有毒的汞离子进入人体
C.大豆的蛋白质在煮沸和加盐条件下可形成凝固体豆腐
D.在食盐的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会呈絮状
【答案】D
【分析】蛋白质的变性:受热、酸碱、重金属盐、某些有机物(乙醇、甲醛等)、紫外线等作用时蛋白质可发生变性,失去其生理活性;变性是不可逆过程,是化学变化过程。
【详解】A、高温可以使蛋白质发生变性,属于蛋白质变性,A不符合题意;
B、汞可以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溶解物,阻止人体吸收汞后中毒,利用的是蛋白质变性,B不符合题意;
C、制作豆腐时,是在煮沸和高盐度条件下使大豆中的蛋白质析出,属于蛋白质变性,C不符合题意;
D、在食盐的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会呈絮状是利用蛋白质在盐溶液中溶解度低,属于盐析,不属于蛋白质变性,D符合题意。
故选D。
1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②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③细胞内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
④艾滋病病毒、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含有RNA和蛋白质
⑤内质网可以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快速进行
⑥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中高尔基体都较多
⑦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中心体
⑧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RNA和DNA自由进出.
A.两项B.三项C.四项D.五项
【答案】B
【分析】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细胞类的生物都含有两种核酸(DNA和RNA);5、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点:都具有双层膜,都含有少量DNA,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唾液腺细胞和胰腺细胞都要合成外分泌酶,需要较多高尔基体;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性进出的通道。
【详解】①有核糖体的细胞未必都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如原核细胞有核糖体,但是不能合成分泌蛋白,①错误;
②蛔虫细胞中没有线粒体,但是属于真核生物,②错误;
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酶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阶段的酶分布在线粒体基质中,可见,细胞内所有的酶未必都在生物膜上③错误;
④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结构简单,包括蛋白质和RNA,且乳酸菌和酵母菌也都含有RNA和蛋白质,④正确;
⑤内质网是细胞中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可以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有利于化学反应快速进行,⑤正确;
⑥唾液腺细胞会分泌唾液,胰腺细胞会分泌胰液,而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因此两种类型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较多,⑥正确;
⑦中心体是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器,⑦错误;
⑧核孔是RNA、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选择性进出的通道,但是DNA不能通过核孔,⑧错误;
故选B。
14.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核和线粒体都是由双层膜包围的细胞器
B.核糖体均在核仁中合成,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C.在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均具有相应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
D.细胞膜和核糖体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
【答案】D
【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 :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另外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没有染色体,核区只有裸露的DNA分子。
【详解】A、细胞核不属于细胞器,A错误;
B、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组成,其RNA在核仁中合成,蛋白质在核糖体中合成,B错误;
C、在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有些需要经过加工才具有相应的结构与生物学功能,如分泌蛋白,C错误;
D、细胞膜和核糖体是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D正确。
故选D。
15.下列有关核糖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分布
B.核糖体是蛔虫细胞和绿藻细胞中唯一共有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
C.发菜的核糖体一部分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一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
D.麦芽糖酶、胰岛素和载体蛋白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答案】D
【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结构、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详解】A、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分布,A错误;
B、核糖体和中心体是蛔虫细胞和绿藻细胞中共有的无膜结构的细胞器,B错误;
C、发采属于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没有内质网,C错误;
D、麦芽糖酶、胰岛素和载体蛋白均为蛋白质,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D正确。
故选D。
【点睛】解答此类问题的技巧是:一是理解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的内涵、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的异同,识记常见的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二是准确掌握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分布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16.研究发现,真核细胞中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代谢水平成正比。下列各种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
A.甲状腺细胞B.造血干细胞
C.唾液腺细胞D.口腔上皮细胞
【答案】D
【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染色质、核仁、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多。
【详解】A、根据题意,细胞核孔数目多新陈代谢旺盛,甲状腺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代谢水平较高,所以核孔数量较多,A错误;
B、造血干细胞可分化为血细胞、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代谢水平较高,使得核孔数量较多,B错误;
C、唾液腺细胞能分泌唾液,唾液中含有唾液蛋白酶,其本质是蛋白质,所以代谢水平较高,核孔数量较多,C错误;
D、口腔上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水平不高,所以口腔上皮细胞核孔数目最少,D正确。
故选D。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成熟导管细胞没有细胞核,其代谢速率较慢
B.某些蛋白质进入细胞核后和RNA组装成核糖体
C.染色质和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都不可见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中心
【答案】B
【分析】导管分子在发育初期是活的细胞,成熟后原生质体解体,细胞死亡;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蛋白质在核糖体上合成;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形态,可被龙胆紫染色;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详解】A、植物的成熟导管细胞是死细胞,没有代谢活动,A错误;
B、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RNA组成,某些蛋白质进入细胞核后和RNA组装成核糖体,B正确;
C、染色体经染色后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C错误;
D、细胞核是细胞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质,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相关知识,解题关键是识记有关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8.细胞膜塑形蛋白促进囊泡形成的机制揭示,‘为了将细胞内的废物清除,细胞膜塑形蛋白会促进囊泡(分子垃圾袋)形成。将来自细胞区室表面旧的受损的蛋白质带到内部“回收利用工厂”,在那里将废物降解。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分子垃圾袋”应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B.“回收利用工厂”可能是溶酶体,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使其成为细胞的“消化车间”
C.细胞膜塑形蛋白、核酸、糖原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种类及排列顺序上都具有多样性
D.细胞膜塑形蛋白形成过程中,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
【答案】C
【分析】蛋白质的单体是氨基酸,核酸的单体是核苷酸,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核酸的多样性与核苷酸的数量及排列顺序有关。
【详解】A、根据分泌蛋白形成过程等知识,可判断囊泡(分子垃圾袋)由生物膜构成,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A正确;
B、溶酶体中水解酶可以水解细胞中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等,可以作为“回收利用工厂”,B正确;
C、细胞膜塑形蛋白、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单体在种类及排列顺序上具有多样性,糖原的单体是葡萄糖,不具有多样性,C错误;
D、细胞膜塑形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D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囊泡的形成、各种细胞器的功能的知识。解题关键是通过联系“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分析题意,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点的迁移。
19.用显微镜的一个目镜分别与4个不同物镜组合来观察某一细胞装片。当成像清晰时,每一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如图甲所示。图乙是选用图甲中d物镜时观察到的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选用a物镜时视野的亮度比选用d物镜时大
B.选用a物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最大
C.选用b物镜比选用c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多
D.由d物镜转换为c物镜观察时,应先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B
【分析】分析甲图:甲图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与玻片的距离也越近,反之则越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看的细胞数目越少。
分析乙图:图乙是甲图中d条件下观察到的视野,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
【详解】A、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因此a的放大倍数比b大,且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a条件下视野的亮度比d条件下小,A错误;
B、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个儿越大,a物镜放大倍数最大,故选用a物镜时观察到的细胞最大,B正确;
C、物镜的镜头越长,其放大倍数越大,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越近,所以b的放大倍数比c大,且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少,因此b条件下比c条件下看到的细胞数少,C错误;
D、由d条件转变为c条件下观察时,应先将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上下、左右都颠倒的像,乙图细胞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因此要想将其移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向右上方移动,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观察实验,重点考查显微镜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掌握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明确物镜的放大倍数与其长度的关系,再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图中物镜与玻片的距离,选出正确答案。
20.下列有关显微镜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像应是“9<6”
B.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先升高镜筒,以免镜头碰坏装片
C.若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5×”“16×”,则观察标本面积被放大80倍
D.若显微镜先用目镜10×和物镜40×进行观察,发现视野充满16个细胞,把目镜换为5×后,视野中可观察到的细胞数是32个
【答案】A
【分析】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管镜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管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实像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详解】A、在塑料薄膜上用笔写下“9>6”,由于显微镜下呈现的是倒立的虚像,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图象应是“9<6”,A正确;
B、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不需要升高镜筒,直接转动转换器即可,B错误;
C、若显微镜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分别是“5×”“16×”,则观察标本的长度或宽度被放大80倍,C错误;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将长或者宽放大,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40×时,视野中共有16个细胞,若目镜换为5×后,则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各缩小2倍,则实际上缩小4倍,因此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16×4=64个,D错误。
故选A。
21.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1种
B.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C.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D.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则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答案】C
【分析】1、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蛋白质,氨基酸脱水缩合的结果是形成肽键。
2、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测;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如果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基本单位为氨基酸,组成细胞中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21种,则1表示中心碳原子,2表示肽键,3(R基)的种类约有21种,A错误;
B、如果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基本单位为脱氧核苷酸,则1表示脱氧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是碱基,DNA中的碱基含有A、T、C、G四种,B错误;
C、如果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表示含氮碱基有4种(A、U、C、G),C正确;
D、淀粉、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相同,都是葡萄糖,但是不同多糖的葡萄糖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即结构不同,D错误。
故选C。
22.有这样几则广告语:
①这种食品由纯天然谷物制成,不含任何糖类,糖尿病患者也可放心大量食用
②这种饮料含有多种无机盐,能有效补充人体运动时消耗的能量
③这种营养品含有人体所需的全部21种必需氨基酸
④这种口服液含有丰富的钙、铁、锌、硒等微量元素
请判断上述广告语中,有多少条在科学性上有明显的错误( )
A.1条B.2条C.3条D.4条
【答案】D
【分析】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其中C、H、O、N为基本元素,C为最基本元素;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等。
2、在人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1种,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3、无机盐的功能有:
(1)构成细胞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
(2)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3)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酸碱平衡;
(4) 维持细胞内外的渗透压。
【详解】①谷物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多糖,糖尿病患者不能大量食用,①错误;
②无机盐不能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②错误;
③构成人体蛋白质的21种氨基酸有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并非21种全是必需氨基酸,③错误;
④钙不是微量元素,是大量元素,④错误。
综上所述,①②③④全部错误,共4项,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3.如图所示的A、B、C三个区段是由81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的胰岛素原,需切除C区段才能使其成为有活性的胰岛素,并被分泌到细胞外调节人体的血糖水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胰岛素原中至少含有3个游离的氨基
B.C区的切除在细胞质基质中完成
C.有活性的胰岛素分子中含有2条肽链、49个肽键
D.胰岛素溶液中加入食盐后,析出的胰岛素结构改变
【答案】C
【分析】分析题干和题图,切除C区段后的该蛋白质中含有51个氨基酸,有2条肽链,两条肽链由两个二硫键连接。
【详解】A、胰岛素原是一条肽链,至少含有1个游离的氨基,A错误;
B、C区的切除在内质网中完成,B错误;
C、有活性的胰岛素分子中有51个氨基酸,2条肽链共49个肽键,C正确;
D、胰岛素溶液中加入食盐后,析出的胰岛素结构没有改变,D错误;
故选C。
【点睛】知识易混点: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溶液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盐析,可复原。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变性,性质改变,无法复原。
24.T2噬菌体、人、HIV病毒的核酸中各具有碱基和核苷酸的种类依次分别是( )
A.4、8、4和4、8、4B.4、5、4和4、5、4
C.4、5、4和4、8、4D.4、8、4和4、5、4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核酸的种类、分布和结构的相关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详解】T2噬菌体是DNA病毒,体内只含有DNA一种核酸,由A、T、G、C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碱基)组成;人是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两种核酸(DNA和RNA),DNA由A、T、G、C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碱基)组成,RNA由A、U、G、C四种核糖核苷酸(碱基)组成,即人体内组成核酸的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HIV病毒是RNA病毒,体内只含有RNA一种核酸,由A、U、G、C四种核糖核苷酸(碱基)组成。
故选C。
【点睛】牢记:细胞内含有两种核酸,而病毒内只含有一种核酸。
25.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观察与技术的支持,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对根尖细胞中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该细胞器可能含有叶绿素
B.现有两个临时装片,材料分别取自菜青虫和卷心菜,在显微镜下对这两个装片进行观察,若发现细胞中不含叶绿体,可判断该细胞来自菜青虫
C.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时,应选取叶绿体含量较多的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上表皮
D.对某植物细胞取其中某种细胞器测定它的有机物含量,其中蛋白质61%,脂质0%,核酸39%,该细胞器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分别来自于羧基和氨基
【答案】D
【分析】1、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植物细胞是由液泡、线粒体、叶绿体、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组成的;而动物细胞是由线粒体、细胞膜、细胞核组成的,所以二者的区别就是没有液泡,叶绿体和细胞壁。
2、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实验原理:(1)叶绿体主要分布于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散布于细胞质中,可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和分布;(2)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无色,成短棒状、圆球状、线形或哑铃形等;(3)健那绿染液能专一性地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通过染色,可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生活状态的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
【详解】A、根尖细胞不含有叶绿素,因此该细胞器不可能是叶绿体,A错误;
B、菜青虫的细胞中不含叶绿体,而卷心菜的根尖细胞中也不会有叶绿体,因此不能根据细胞中是否含叶绿体判断该细胞是否来自菜青虫,B错误;
C、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叶绿体时,应选取叶绿体含量较少的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C错误;
D、某细胞器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分别来自于羧基和氨基,该细胞器上进行的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过程,则该细胞器为核糖体,而植物细胞的某种细胞器中有机物含量为蛋白质61%,脂质0%,核酸39%,根据其中不含脂质可知,该细胞器为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又知其中含有核酸,确定该细胞器为核糖体,在核糖体能发生脱水缩合过程,产生的水中的氢分别来自于羧基和氨基,D正确。
故选D。
26.如图为某真核细胞内三种具有双层膜的结构(部分)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A.图a表示线粒体,其内膜向内腔折叠,增大了膜面积
B.图b表示叶绿体,其内具有少量的DNA和RNA
C.图c表示细胞核,其由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组成
D.图a、b、c中内、外膜化学成分和含量无明显差异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图a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表示线粒体;图b内膜光滑,有类囊体,表示叶绿体;图c的膜不连续,表示细胞核。
【详解】A、图a表示线粒体,有内膜和外膜,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增大了膜面积,A正确;
B、图b表示叶绿体,叶绿体是半自主细胞器,其内具有少量的DNA和RNA ,B正确;
C、图c有核孔,表示细胞核,其由核膜、核仁、染色质等组成,C正确;
D、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与线粒体外膜的成分和含量有明显差异,D错误。
故选D。
27.如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C中植物细胞依靠胞间连丝交流信息,但不能交换物质
B.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要发生图B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C.图A、图B中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从而接受信息
D.激素调节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与图A所示相同
【答案】A
【分析】1、图A表明,内分泌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
2、B表示的是细胞膜直接接触,③表示的是信号分子,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就是细胞膜直接接触。
3、图C表示,高等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传递信息。
【详解】A、高等植物细胞间通过胞间连丝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交换某些物质,A错误;
B、精子和卵细胞依靠膜上受体的识别,靠细胞与细胞的直接接触进行信息传递,即图B,B正确;
C、图A中信息分子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结合,图B相邻两个细胞的靶细胞上的受体直接与另一个细胞发出信号分子结合,从而接信息,C正确;
D、内分泌细胞性腺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性激素随血液流到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进行信息传递,如图A,D正确。
故选A。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骨架与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成分相同,但功能不同
B.高尔基体仅存在于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中
C.液泡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部环境,保持细胞形态
D.细胞核、线粒体和核糖体均含有尿嘧啶和磷脂
【答案】C
【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详解】A、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可见二者的成分不同,且二者的功能也不同,A错误;
B、在植物 细胞中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可见高尔基体不只存在于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中,B错误;
C、液泡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有关,因而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部环境,保持细胞正常形态,C正确;
D、细胞核、线粒体均具有膜结构,且含有RNA,因而二者均含有尿嘧啶和磷脂,而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因而其成分中不含磷脂,但其中含有RNA,因而含有尿嘧啶,D错误。
故选C。
29.科学家发现在酵母菌细胞内存在一类以COP I(蛋白质)包被的膜泡,这类膜泡负责从高尔基体顺面网状区转运物质到内质网。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以COP-I包被的膜泡来源于高尔基体,该膜泡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
B.以COP I包被的膜泡能实现细胞内的物质运输
C.形成以COP I包被的膜泡不利于细胞器维持相对稳定的膜面积
D.COP I可能是内质网回收、加工蛋白质的重要物质
【答案】C
【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的相互转化,结构和功能,主要考查学生提取题目中有效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A、以COP-I包被的膜泡来源于高尔基体,该膜泡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A正确;
B、以COP I包被的膜泡能实现细胞内的物质运输,B正确;
C、形成以COP I包被的膜泡有利于细胞器维持相对稳定的膜面积,C错误;
D、COP I可能是内质网回收、加工蛋白质的重要物质,D正确。
故选C。
30.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某黑藻叶肉细胞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叙正确的是( )
A.为了更清楚的观察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可撕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上表皮
B.若观察洋葱根毛细胞的细胞质流动,应将视野亮度适当调亮一些
C.适当提高温度或光照强度,并选取叶脉附近的细胞观察,可增强实验效果
D.图中细胞的细胞质流动实际方向为逆时针,与显微镜下观察的流动方向相反
【答案】C
【分析】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观察细胞质流动时选用含有叶绿体的细胞,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
【详解】A、为了更清楚的观察叶肉细胞内的叶绿体,可撕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A错误;
B、若观察洋葱根毛细胞的细胞质流动,由于细胞没有颜色,因此,应将视野亮度适当调暗一些,B错误;
C、适当提高温度或光照强度,可促进细胞的代谢,使细胞质的流动速度加快,叶脉附近水分供应充足,细胞代谢加快,容易观察到细胞质流动,所以适当提高温度或光照强度,并选取叶脉附近的细胞观察,可增强实验效果,C正确;
D、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图中显示的视野中细胞的细胞质流动方向为逆时针,实际方向也为逆时针,D错误。
故选C。
31.科学工作者研究了Ca和B对某种植物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一定浓度范围内,Ca对花粉管生长几乎无影响
B.一定浓度范围内,B对花粉萌发几乎无影响
C.Ca和B分别促进花粉管的生长和花粉的萌发
D.Ca和B分别影响花粉管的生长和花粉的萌发
【答案】D
【分析】分析甲图:在一定范围内,随钙浓度增加,花粉管生长速率增加,超过一定浓度,随钙浓度增加,花粉管生长速率降低;钙对花粉萌发无影响。
分析乙图:在一定范围内,随硼浓度增加,花粉萌发率增加,超过一定浓度,随硼浓度增加,花粉萌发率降低;硼对花粉管生长无影响。
【详解】A、在一定范围内,随钙浓度增加,花粉管生长速率增加,超过一定浓度,随钙浓度增加,花粉管生长速率降低,A错误;
B、在一定范围内,随硼浓度增加,花粉萌发率增加,超过一定浓度,随硼浓度增加,花粉萌发率降低,B错误;
C、Ca和B分别影响花粉管的生长和花粉的萌发,C错误;
D、Ca和B分别影响花粉管的生长和花粉的萌发,D正确。
故选D。
32.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人体中含A、C、T这3种碱基的核苷酸共有5种 ②把DNA单链中的T换成U就是RNA ③人的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RNA ④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 ⑤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 ⑥DNA和RNA都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 ⑦DNA中有五碳糖,RNA中没有
A.①②⑤⑥B.①⑤⑥
C.③④⑤⑥⑦D.①②③④⑦
【答案】B
【分析】核酸包括DNA和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这两者的区别是:(1)五碳糖不同:前者的五碳糖是脱氧核苷,后者的五碳糖是核糖;(2)含氮碱基不同:前者的含氮碱基是A、C、G和T,后者的含氮碱基是A、C、G和U。
【详解】①人体细胞同时含有DNA和RNA,所以含有碱基A的核苷酸有2种(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C的核苷酸有2种(胞嘧啶脱氧核苷酸和胞嘧啶核糖核苷酸)、含有碱基T的核苷酸有1种(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所以人体细胞中含有碱基A、C、T的核苷酸共有5种,①正确;
②DNA和RNA的不同在于五碳糖和含氮碱基,因此把DNA单链变成RNA需要将T换成U,将脱氧核糖换成核糖,②错误;
③人细胞中含有DNA和RNA,无论细胞核还是细胞质的遗传物质都是DNA,③错误;
④一种病毒只含有DNA或RNA一种核酸,④错误;
⑤原核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但遗传物质是DNA,⑤正确;
⑥DNA和RNA都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⑥正确;
⑦DNA和RNA均含有五碳糖,⑦错误。
综上正确的选项有①⑤⑥,故选B。
【点睛】
3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染色剂是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液
B.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后用8%的盐酸处理
C.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深的区域进行观察
D.冲洗载玻片时,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
【答案】C
【详解】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依据的原理是甲基绿、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应使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液,A项正确;将涂有口腔上皮细胞的载玻片烘干后用8%的盐酸处理,以利于染色剂进入,B项正确;选择染色均匀、色泽较浅的区域进行观察,C项错误;冲洗载玻片时,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以防冲走细胞,D项正确。
34.三类营养物质氧化分解时释放能量与耗氧量情况如表所示:
据上表内容不能作出的判断是( )A.糖原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耗氧量的不同可能与它们所含元素的比例不同有关
C.体内外蛋白质分解释放能量存在差异可能是因为分解产物不完全相同
D.同质量时,脂肪储存能量最多
【答案】A
【分析】糖类可以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单糖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其中葡萄糖是生命活动所需的主要能源物质,核糖与脱氧核糖是构成核酸的成分,多糖主要包括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淀粉是植物体内的主要储能物质,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分为肝糖原和肌糖原。
【详解】A、分析表格内容,糖类、蛋白质和脂肪都能氧化分解放能,无法得出“糖原是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A符合题意;
B、氧气的作用是与还原氢结合生成水,释放能量,分析表格数据可知,糖类、脂肪、蛋白质耗氧量不同释放的能量不同,由此推测耗氧量的多少可能与它们含有元素比例不同有关,B不符合题意;
C、蛋白质体外燃烧释放能量多,体内分解释放的能力少,原因是体内蛋白质是不完全分解,其中含氮的部分形成的化合物含有能量,C不符合题意;
D、表格中数据看出,同样是1g的有机物,脂肪消耗的氧气最多,释放的能量也最多,因此脂肪贮存能量最多,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溶液
溶质的元素组成
检测试剂
颜色反应
溶质的基本单位
甲
C、H、O
①
砖红色
葡萄糖
乙
C、H、O、N等
双缩脲试剂
②
③
营养物质
体外燃烧释放能量(kJ/g)
体内氧化分解释放能量(kJ/g)
耗氧量(dL/g)
糖原
17
17
0.83
蛋白质
23.5
18
0.95
脂肪
39.8
39.8
2.03
【期中真题】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选择题).zip: 这是一份【期中真题】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选择题).zip,文件包含期中真题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选择题原卷版docx、期中真题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模拟生物试题选择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为果蝇, 车轴草, 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种真菌, 鸡的卷羽, 某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图为果蝇, 车轴草, 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种真菌, 鸡的卷羽, 某动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