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随州二中、襄阳三中五校高二11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随州二中、襄阳三中五校高二11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恩施高中、郧阳中学、沙市中学、随州二中、襄阳三中五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联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氧呼吸会产生少量超氧化物,超氧化物积累会氧化生物分子引发细胞损伤。将生理指标接近的青年志愿者按吸烟与否分为两组,在相同条件下进行体力消耗测试,受试者血浆中蛋白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如图。基于此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氧化物主要在血浆和组织液中产生 B.烟草中的尼古丁导致超氧化物含量增加
C.本实验可为“吸烟有害健康”提供证据 D.与不吸烟者比,蛋白质能为吸烟者提供更多能量
【答案】C
【分析】题意分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吸烟与否对血浆中蛋白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吸烟组血浆中蛋白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高于不吸烟者,而超氧化物氧化生物分子生成物量的积累会引发细胞损伤,可见吸烟有害健康。
【详解】A、有氧呼吸会产生少量超氧化物,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可见超氧化物主要在活细胞中产生,A错误;
B、实验结果可说明吸烟可能导致超氧化物含量增加,但不能证明是尼古丁的作用,B错误;
C、据柱形图可知,吸烟组血浆中蛋白质被超氧化物氧化生成的产物量高于不吸烟者,而超氧化物氧化生物分子生成物量的积累会引发细胞损伤,因此,本实验为“吸烟有害健康”提供了证据,C正确;
D、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细胞中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提供能量,D错误。
故选C。
2.血液生化检查是常见的疾病检查项目,可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成人一般采用静脉采血,婴幼儿可采用指尖采血。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该项检查指标可包括血红蛋白、血糖、血脂、激素、抗体、尿素和无机盐等
B.无论是采用静脉采血还是指尖采血,所得检样中的液体成分均为血液
C.某病原体感染导致毛细淋巴管堵塞,会导致组织液总量增多而引起组织水肿
D.血检能反映健康状况是由于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产生的代谢废物依赖血液运输
【答案】B
【分析】正常机体血浆中的组分及其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之中,当某项生理功能出现障碍时,血浆内其代谢产物的含量会发生变化,故血浆的生化指标可以反映机体健康状况,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
【详解】A、血红蛋白存在于血细胞中,血糖、血脂、激素、抗体、尿素和无机盐存在于血浆中,都可以通过静脉采血或指尖采血进行检测,A正确;
B、静脉采血液体成分为血浆,指尖采血液体成分为血浆和组织液,B错误;
C、某病原体感染导致毛细淋巴管堵塞,使淋巴回流到血浆受阻,导致组织液总量增多从而引起组织水肿,C正确;
D、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血检能反应健康状况是由于组织细胞需要的营养物质和产生的代谢废物依赖血液运输,D正确。
故选B。
3.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表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组织液增加,淋巴液增加
②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③过氧化氢酶、载体、受体、抗体、血浆蛋白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④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代谢废物,它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⑤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⑥运动员进行比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说明人体内环境稳态遭到了破坏
A.1 B.2 C.3 D.4
【答案】B
【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①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强时,代谢产物增多,导致组织液的浓度增大,组织液增加,组织液回流到淋巴中,导致淋巴液增多,①正确;
②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②错误;
③过氧化氢酶、载体、受体都不在内环境中,都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③错误;
④CO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代谢废物,CO2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可以调节人的呼吸频率,维持内环境中气体的相对稳定,④正确;
⑤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和酸碱度以及各种化学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状态,⑤错误;
⑥运动员进行比赛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含量发生变化,参与血糖调节,维持血糖浓度的稳定,这属于正常的血糖调节过程,⑥错误。
综上可知,①④正确,其它错误,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4.囊性纤维化患者的CTR转运Cl-功能异常,导致肺部黏稠分泌物堵塞支气管。CFTR是一种转运器,其细胞质侧具有ATP和Cl-的结合位点,ATP与CFTR结合,将引起CFTR上的Cl-结合位点转向膜外侧,ATP水解后其结构恢复原状,从而实现Cl-的跨膜运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FTR功能异常会导致肺部细胞外渗透压的改变
B.CFTR能够转运Cl-是因Cl-与其结合部位相适应
C.CFTR可以协助细胞逆浓度梯度从内环境中吸收Cl-
D.CFTR的CI-结合位点由膜内转向膜外不需要ATP直接供能
【答案】C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囊性纤维病患者CFTR蛋白结构异常,使CFTR转运氯离子的功能异常,导致患者支气管中黏液增多,管腔受阻,细菌在肺部大量生长繁殖,最终使肺功能严重受损。
【详解】A、CFTR功能异常会导致肺部细胞中的Cl-不能转运到细胞外,导致细胞内渗透压升高,细胞外渗透压的降低,A正确;
B、CFTR能够Cl-特异性结合,通过空间结构的改变转运Cl-,B正确;
C、由题意可知,CFTR可以协助细胞逆浓度梯度将Cl-运输到细胞外,C错误;
D、由题意可知,CFTR与ATP结合后,引起CI-结合位点由膜内转向膜外,当ATP水解后,CFTR结构恢复原状,因此CI-结合位点由膜内转向膜外时,不需要ATP直接供能,D正确。
故选C。
5.图1为多个神经元之间联系示意图,图2为B与A形成的突触的放大图(注:阈刺激是引起组织产生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2突触前膜中⑤释放的物质通常与①结合
B.图1连续给C处阈下刺激,叠加效应可能使神经元B产生兴奋
C.图1给A处一阈刺激,可引起C神经元突触后膜Na+内流或Cl-内流
D.图2突触前膜中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发达程度与其分泌功能相适应
【答案】C
【分析】图1中有3个神经元,形成了两个突触,都为轴突-胞体型。图2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①表示受体,②表示通道蛋白,③表示突触后膜,④表示线粒体,⑤表示突触小泡。
【详解】A、图2突触前膜中⑤突触小泡释放的物质为神经递质,通常与①受体结合,A正确;
B、图1连续给予C处阈下刺激,单个突触连续多个相同强度的阈下刺激可以叠加引发突触后膜的动作电位,可能使神经元B产生兴奋,B正确;
C、图1给A处一阈刺激,不能引起C神经元突触后膜Na⁺内流或Cl-内流,因为图1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神经元C→神经元B→神经元A,C错误;
D、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突触前膜能分泌神经递质,图2突触前膜中线粒体和高尔基体的发达程度与其分泌功能相适应,D正确。
故选C。
6.神经细胞膜中有钾漏通道,这种通道在安静时对K+的通透性约为对Na+通透性的50~100倍。少量进入细胞的Na+可部分抵消由K+外流所形成的膜内负电位。钠钾泵的每次运转可使3个Na+移出胞外,同时2个K+移入胞内,相当于把一个净正电荷移出膜外,结果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因此钠钾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静息电位的形成。下列对静息电位水平影响因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细胞外K+浓度升高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减小
B.若钾漏通道对K+的通透性增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增大
C.若钾漏通道对Na+的通透性增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减小
D.若钠钾泵的转运活动受抑制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增大
【答案】D
【分析】神经冲动的产生: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非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详解】A、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与K+外流有关,这种运输方式属于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因此若细胞外K+浓度升高时,胞内外的K+浓度差小,因此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减小,A 正确;
B、若钾漏通道对K+的通透性增大,K+外流量增大,因此K+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增大,B正确;
C、少量进入细胞的Na+可部分抵消由K+外流所形成的膜内负电位,若钾漏通道对Na+的通透性增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减小,C正确;
D、钠钾泵的每次运转可使3个Na+移出胞外,同时2个K+移入胞内,相当于把一个净正电荷移出膜外,结果使膜内电位的负值增大,因此钠钾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也参与了静息电位的形成,若钠钾泵的转运活动受抑制时,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减小,D错误。
故选D。
7.2020年10月,Biospace报道,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对84285名新冠肺炎患者做了一项“大不列颠智力测试”研究,结果发现感染新冠病毒与严重认知障碍(记忆空白、注意力下降、器官功能下降)相关,住院患者表现出更严重的认知衰退症状。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注意力下降,将会影响感觉性记忆向第一阶段记忆的转换
B.学习和记忆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只与脑内某些种类蛋白质合成有关
C.大脑皮层具有语言等高级功能,大多数人主导言语功能的区域在大脑右半球
D.大脑皮层虽然可控制机体反射活动,但是对外部世界感知不属于其功能范畴
【答案】A
【分析】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感知(感觉中枢在大脑皮层)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语言文字是人类进行思维的主要工具,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功能(在言语区)。下丘脑具有调节垂体和其它腺体的活动的功能.大脑皮层言语区中,W区为书写中枢,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觉性语言中枢。
【详解】A、感觉性记忆是转瞬即逝的,注意力下降,将会影响感觉性记忆转换至第一阶段记忆,A正确;
B、学习和记忆属于人脑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与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有关,B错误;
C、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是在大脑的左半球,C错误;
D、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位,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故对外部世界感知属于大脑皮层功能范畴,D错误。
故选A。
8.阿尔茨海默病( AD) 在老年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目前用于治疗 AD 的药物包括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和谷氨酸受体(NMDAR)拮抗剂。乙酰胆碱酯酶(AchE)能降解乙酰胆碱(Ach),NMDAR激活导致 Ca2 + 内流并触发下游信号转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脑部神经Ach含量较高
B.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部神经释放较少谷氨酸
C.NMDAR拮抗剂能阻止谷氨酸进入突触后膜
D.NMDAR拮抗剂能降低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
【答案】D
【分析】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A、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需要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hEI)进行治疗,乙酰胆碱酯酶(AchE)能降解乙酰胆碱(Ach),说明阿尔茨海默病( AD)患者脑部神经Ach含量较低,A错误;
B、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需要用谷氨酸受体(NMDAR)拮抗剂进行治疗,说明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部神经释放较多的谷氨酸,B错误;
C、细胞膜上的谷氨酸受体接受谷氨酸的刺激以后发挥作用,并没有进行细胞内,所以NMDAR拮抗剂不能阻止谷氨酸进入突触后膜,C错误;
D、NMDAR激活导致 Ca2 + 内流并触发下游信号转导,产生兴奋,NMDAR拮抗剂则能降低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D正确。
故选D。
9.脑卒中是脑部血管破裂或阻塞导致的疾病,患者常出现上下肢不能运动等功能性障碍。研究人员尝试通过下图所示的“脑机接口”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能部分恢复受损大脑的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脑卒中患者不能完成膝跳反射等非条件反射
B.脑卒中患者常伴有认知或言语障碍等后遗症
C.脑机接口必须连接传出神经及相应的效应器
D.脑机接口意在恢复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
【答案】B
【分析】各级中枢的分布与功能:①大脑: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②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④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平衡中枢)、 血糖平衡调节中枢,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⑤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详解】A、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而脑卒中患者的脊髓正常,因此脑卒中患者能完成膝跳反射等非条件反射,A错误;
B、因为大脑皮层具有认知、言语等功能,而脑卒中患者的大脑皮层受到了损伤,故脑卒中患者常伴有认知或言语障碍等后遗症,B正确;
C、脑卒中患者的大脑皮层受到损伤,大脑皮层是神经中枢,反射弧其他部位可能正常,因此脑机接口不一定要连接传出神经及相应的效应器,C错误;
D、大脑属于中枢神经系统,而不是自主神经系统,因此脑机接口意在恢复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D错误。
故选B。
10.“腰间的肥肉咔咔掉,人鱼线马甲线我想要”。2022年5月以来,刘畊宏通过直播健身操引发了新一轮全民健身热潮。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中机体CO2浓度上升导致呼吸加快,其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B.有些“刘畊宏女孩”运动后肌肉酸痛,原因是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使得内环境的pH值大幅下降
C.跳操过程中大汗淋漓、面部发红,原因是机体通过调节汗腺排汗增多和皮肤血管收缩等方式来增大散热量
D.跳操时身体各部分的协调离不开神经系统的参与,外周神经系统包括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两部分
【答案】A
【分析】人的体温调节机制是通过机体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在炎热状态下,皮肤温觉感受器感受炎热,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下丘脑,再通过传出神经使得汗腺分泌和血管舒张,增加散热,另一方面产热量减少。
【详解】A、运动中机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刺激脑干中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快,调节方式属于神经—体液调节,A正确;
B、有些“刘畊宏女孩”运动后肌肉酸痛,原因是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但由于机体存在调节pH相对稳定的缓冲物质,所以血浆pH不会大幅下降,B错误;
C、跳操过程中大汗淋漓、面部发红,原因是机体通过调节汗腺排汗增多和皮肤血管舒张等方式来增大散热量,C错误;
D、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两部分,都含有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包括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两部分,D错误。
故选A。
11.研究人员切除健康小鼠的胰脏,2天后小鼠出现糖尿病的一切症状。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由此推测:胰岛素能降低血糖。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实验组的是( )
A.既不切除健康小鼠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
B.用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
C.将健康小鼠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小鼠
D.切除健康小鼠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答案】D
【分析】题意分析,因实验小鼠注射一定量溶于某种溶剂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要排除是否是溶剂的作用使血糖含量恢复正常,设置的对照应是对切除胰脏的小鼠2天后,只注射用于该实验的等量溶剂。
【详解】A、不切除健康小鼠的胰脏,不能排除本身产生胰岛素的干扰,A错误;
B、用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则实验的自变量成了溶剂的不同,显然不符合题意,B错误;
C、健康小鼠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若注射给切除胰脏的小鼠达不到实验目的,C错误。
D、对切除胰脏的小鼠2天后,只注射等量用于该实验的溶剂,进行对照,则实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降血糖的作用,符合题意,D正确。
故选D。
12.如图为内分泌腺及其分泌激素间的关系,其中“+”表示促进,“-”表示抑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每种激素都能对其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起作用
B.含有GC受体的有下丘脑、腺垂体、单核巨噬细胞等
C.机体内GC含量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D.若GC可升高血糖,那么胰高血糖素与GC在血糖平衡调节方面是相抗衡的作用
【答案】D
【分析】分析题图:下丘脑分泌CRH作用于腺垂体,腺垂体分泌ACTH,ACTH抑制单核巨噬细胞分泌IL-1的活动,IL-1促进下丘脑和腺垂体的分泌。下丘脑分泌CRH作用于腺垂体,腺垂体分泌ACTH,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GC,GC抑制腺垂体、下丘脑、单核巨噬细胞的活动。
【详解】A、每种激素都能对其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起作用,因为只有靶器官、靶细胞才具有相应激素的受体,A正确;
B、看图可知:含有GC受体的细胞有下丘脑、腺垂体、单核巨噬细胞等,B正确;
C、看图可知:下丘脑分泌CRH作用于腺垂体,腺垂体分泌ACTH,ACTH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GC,GC含量过多时,抑制腺垂体、下丘脑的活动,从而使GC含量不至于过多,C正确;
D、胰高血糖素能够升高血糖,若GC可升高血糖,那么胰高血糖素与GC在血糖平衡调节方面具有协同作用,D错误。
故选D。
13.生物体内的细胞间可通过图示中的两种方式进行信息交流,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方式②中的化学物质可能是激素
B.方式①中的化学物质可能是胰蛋白酶
C.体温调节中只有方式①,没有方式②
D.如果方式①中的细胞乙是肝细胞,则细胞甲只能是胰岛B细胞
【答案】A
【分析】由图可知,①图为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的间接方式,主要为激素;②图可以为激素调节,也可以为神经递质释放的调节过程。
【详解】A、方式②中的化学物质可以表示激素,如能作用于全身细胞的甲状腺激素,也可以为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在细胞,A正确;
B、方式①中化学物质通过体液运输,主要为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的运输,胰蛋白酶属于消化酶,胰腺有导管开口于小肠,不需要血液运输,B错误;
C、体温调节的方式包括体液调节也包括神经调节,所以两种方式都存在,C错误;
D、如果方式①的乙是肝细胞,细胞甲可以使多种细胞,如胰岛A细胞可以分泌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肝细胞,D错误。
故选A。
14.如图为下丘脑参与的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有关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有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激素②④之间和激素④⑦之间均具有协同作用
B.下丘脑既参与了神经调节,又参与了激素调节
C.C表示胰岛A细胞,D、E分别表示垂体和肾脏
D.寒冷条件下,激素④⑦分泌增多,激素⑤⑥分泌减少
【答案】B
【分析】由题图信息和相应关系,A产生的②能使血糖浓度下降,可得②为胰岛素,A为胰岛B细胞;③④可使血糖浓度升高,并且④还可以维持体温的作用,可知③是胰高血糖素,对应的B是胰岛A细胞,并由甲状腺分泌的⑦甲状腺激素与④共同维持体温,所以④为肾上腺素,C就为肾上腺;⑥作用于甲状腺,⑥为促甲状腺激素,则可知D为垂体,⑤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E调节尿量减少,E为肾小管和集合管,则①是抗利尿激素。
【详解】A、协同作用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有相同的作用,拮抗作用指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有相反的作用,激素②胰岛素降低血糖、④肾上腺素升高血糖,两则之间为拮抗作用,激素④肾上腺素、⑦甲状腺激素都可以提高细胞代谢,两则之间为协同作用,A错误;
B、下丘脑在神经调节中起到神经中枢的作用,又能分泌多种激素参与激素调节,B正确;
C、③为胰高血糖素,B为胰岛A细胞;④为肾上腺素,C为肾上腺细胞,D表示垂体,E表示肾脏,C错误;
D、寒冷条件下,机体的产热增加,散热减少,激素④肾上腺素,⑦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均会逐渐增加,提高代谢,增加产热;寒冷条件下,⑤(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⑥(促甲状腺激素)的释放促进⑦甲状腺激素释放,故⑤(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⑥(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D错误。
故选B。
15.受到惊吓刺激时,人体短时间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出现应激反应。下图表示人体肾上腺髓质细胞内酪氨酸(非必需氨基酸)合成肾上腺素的简化过程。下列与肾上腺素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必须摄食富含酪氨酸食物,机体才能合成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是一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后须经过加工才有生物活性
C.肾上腺素的分泌受到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控
D.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肾上腺髓质细胞内肾上腺素的合成过程会增强
【答案】D
【分析】1、根据题意,肾上腺素可由酪氨酸经多步反应合成,根据图示中结构简式可知,肾上腺素不是生物大分子。
2、从促进新陈代谢方面看,肾上腺素与甲状腺激素具有协同作用,从升高血糖方面看,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
【详解】A、酪氨酸为非必需氨基酸,人体内自己可以合成,所以不摄食富含酪氨酸食物,机体也能合成肾上腺素,A错误;
B、根据图示中结构简式可知,肾上腺素不是生物大分子,B错误;
C、根据题意可知,肾上腺素可由酪氨酸经多步反应合成,不受下丘脑、垂体的分级调控,C错误;
D、肾上腺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机体血糖含量降低时,肾上腺髓质细胞内肾上腺素的合成过程会增强,D正确。
故选D。
16.随着天气变冷,甲、乙两地爆发了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为研制相应的疫苗,某药物研究所从甲、乙两地分别提取病毒样本(甲地:m型病毒;乙地:n型病毒),在某种哺乳动物体内进行注射实验,观察到机体内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首次产生抗体的过程中,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
B.流感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
C.实验中第二次注射的是m型病毒,第三次注射的是m型病毒和n型病毒
D.研究人员在第三次注射后机体内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是记忆细胞
【答案】C
【分析】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淋巴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此为二次免疫反应。二次免疫的特点是更快、更强,原因主要是记忆细胞会快速增殖分化产生效应B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
【详解】A、一些病原体可以与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二个信号,辅助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可以作用到B细胞,因此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A正确;
B、在细胞免疫过程中,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过程,B正确;
C、由图可知,第二次注射后,抗m抗体浓度迅速增加,说明第二注射的是m型病毒,第三次注射后,抗n抗体浓度迅速增加,说明第三次注射的是n型病毒,C错误;
D、第三次注射后,机体相应抗体浓度迅速增加,这是机体记忆细胞受到同种抗原刺激后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点睛】
17.亲爱的同学,估计你对前段时间封控在家中的生活依旧印象深刻。居家封控期间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居民“人在家中坐,‘羊’从天上来”,究其原因是由于团菜等活动造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菜等食品是新冠病毒的宿主
B.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不会再感染新冠
C.可以将抗生素溶于水后对新冠病毒进行消杀
D.团到的菜收到后最好进行消杀,否则容易造成接触传播
【答案】D
【分析】病毒是非细胞生物,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病毒依据宿主细胞的种类可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和噬菌体;根据遗传物质来分,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病毒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详解】A、新冠病毒属于动物病毒,菜等食品不属于新冠病毒的宿主,A错误;
B、由于抗体在机体存在的时间有限,且病毒容易变异,接种过新冠疫苗的人仍有感染新冠的可能,B错误;
C、抗生素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对病毒没有杀伤作用,C错误;
D、收到团到的菜可能会含有新冠病毒,因此最好进行消杀,否则容易造成接触传播,D正确;
故选D。
18.2022年,猴痘疫情拉响全球公共卫生警报。下图是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引起的某种特异性免疫反应过程,图中A、B为有关物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细胞毒性T细胞依赖B物质识别靶细胞
B.A物质为抗体,最终与猴痘病毒表面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C.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
D.猴痘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的细胞周期可能会变短
【答案】B
【分析】据图可知,A为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B细胞靶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结合,可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详解】A、B为靶细胞膜上的抗原物质,细胞毒性T细胞依赖B物质识别靶细胞,A正确;
B、A为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B错误;
C、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C正确;
D、猴痘病毒侵入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在细胞因子和抗原刺激下会增殖分化,其细胞周期会变短,D正确。
故选B。
19.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素作用机理及引起胰岛素分泌异常的部分机理,其中抗体1、抗体2分别与相应受体结合后,能阻止葡萄糖或胰岛素与相应受体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
B.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这两种糖尿病都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
C.以上两种糖尿病均会导致血浆中胰岛素的含量下降,进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D.胰岛素的分泌受胰高血糖素、神经递质等的影响,说明胰岛素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答案】C
【分析】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
【详解】A、胰岛素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进入肝细胞、肌肉细胞并合成糖原,进入脂肪组织细胞转变为甘油三酯;另一方面又能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即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转化和利用,A正确;
B、通过图示可知,抗体1作用于胰岛B细胞膜上的葡萄糖受体,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抗体2作用于靶细胞受体,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这两种方式从免疫学角度分析都是自身免疫病,都属于免疫失调,即这两种糖尿病都与免疫系统功能异常有关,B正确;
C、抗体1造成的糖尿病会使胰岛B细胞获得的调节信息减弱,胰岛素含量降低;抗体2作用于胰岛素的靶细胞,所以抗体2不会直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量,但会使葡萄糖转化、分解减弱(竞争性减弱了胰岛素的作用),C错误;
D、由图可知,胰岛素分泌受胰高血糖素、神经递质等的影响,说明胰岛素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D正确。
故选C。
20.当病毒入侵机体时,其自身的遗传物质会被带入到宿主细胞中,继而导致机体针对外源遗传物质(如DNA等)迅速做出反应,甚至不惜伤及自身。科学家鉴定发现蛋白质cGAS(环鸟苷酸—腺苷酸合成酶)是胞内DNA病毒感受器。体内的cGAS具有“善恶两面性”,如果它置身于细胞质内,能抗感染,激活免疫应答,不过cGAS的异常激活也会直接导致一类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体内癌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免疫防御
B.病毒被吞噬细胞吞噬的过程主要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C.将病原体裂解后再注射到人体,就一定不会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
D.cGAS的异常激活会使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
【答案】D
【分析】自身免疫病是人体的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将自身物质当成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进而导致相关的器官受损,表现为患病。
【详解】A、体内癌细胞的清除是免疫系统的免疫自稳和免疫监控功能的体现,A错误;
B、病毒作为抗原被吞噬细胞吞噬的过程依赖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错误;
C、病原体裂解后仍可能含有能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抗原物质,因此仍然可能使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C错误;
D、根据题干信息可知cGAS的异常激活会直接导致人体的免疫系统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即表现为自身免疫病,D正确。
故选D。
二、综合题
21.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与人体健康有密切的关系,内环境保持稳态,各项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进行。下图为人体某组织局部示意图。请回答下列与内环境稳态相关的问题:
(1)B液水分的主要来源有A液、C液及_______。B液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的含量有关,B液与A液、C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
(2)当内外环境变化使体温波动时,机体通过产热和散热反应,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寒冷条件下,我们身体内几乎所有细胞都被动员起来抵御寒冷,起动员作用的是_______。
(3)机体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时的温度即体温调定点,生理状态下人体调定点为37℃。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__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变”),机体产热_______。
【答案】(1) 消化道 无机盐和蛋白质 B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神经冲动和激素
(3) 上移 增加
【分析】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内液是指细胞内的液体,而细胞外液即细胞的生存环境,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也称为内环境。
【详解】(1)据图可知,B液为血浆,血浆中水分可来自A组织液、C淋巴液及消化道;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液血浆与A液组织液和C叶淋巴液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B血浆上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2)寒冷条件下,我们身体内几乎所有细胞都被动员起来抵御寒冷,该过程中由于感受寒冷刺激的是冷觉感受器,其产生的兴奋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同时抵御寒冷的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因此起动员作用的是神经冲动和激素。
(3)病原体感染后,机体体温升高并稳定在38.5℃时,与正常状态相比,调定点上移,机体产热和散热都增加。
22.太极拳是我国的传统运动项目,其刚柔并济、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是通过神经系统对肢体和躯干各肌群的精巧调控及各肌群间相互协调而完成。如“白鹤亮翅”招式中的伸肘动作,伸肌收缩的同时屈肌舒张。下图为伸肘动作在脊髓水平反射弧基本结构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_______;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该处膜外电位变化是_______。
(2)伸肘时,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是释放_______,作用于屈肌运动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使_______(填“Na+”或“Cl-”)离子通道打开,屈肌舒张。伸肌运动神经元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是通过_______联系的。
(3)在打太极拳做动作时,很多动作需要站桩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大脑发出的冲动抑制脊髓发出的运动神经的作用,这说明_______。
【答案】(1) 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屈肌和伸肌 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
(2) 抑制性神经递质 Cl- 突触
(3)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分析】1、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个部分,神经节所在的神经元是传入神经元,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以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者腺体。
2、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主要由钾离子外流产生和维持,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主要由钠离子产生和维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过程: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
【详解】(1)图中反射弧的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屈肌和伸肌;脊髓作为神经中枢,作用是对传入的信息进行分析与综合。若肌梭受到适宜刺激,兴奋传至a处时,该部位Na+内流,所以a处膜内电位变化是由负电位变成正电位。
(2)伸肘时,图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是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肌运动神经元的树突膜或细胞体膜,使Cl-离子通道打开,屈肌舒张。伸肌运动神经元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
(3)在打太极拳做动作时,很多动作需要站桩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大脑发出的冲动能作用于脊髓传出神经的结果,这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23.组织细胞与神经细胞一样,也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下图表示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小体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请回答下列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
(1)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三种调节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分子依次为_______、_______、细胞因子等,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_______接触。
(2)研究表明:Ca2+会抑制Na+内流,从而影响神经元的兴奋性。据此分析低血钙引起肌肉抽搐的原因是低血钙____(“增大”、“减少”)Na+内流的抑制作用,使神经细胞兴奋性____(“持续”或“减弱”)。
(3)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常见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和尿糖。正常人体内血糖的含量是____mmol/L,Ⅰ型糖尿病是因为合成胰岛素不足,Ⅱ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明确,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组织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请将下列判断某患者糖尿病类型的实验补充完整。
实验思路:先检测该患者的尿糖含量,再注射适量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检测尿糖含量,比较两次检测结果。
结果分析:若_______,则该患者是Ⅰ型糖尿病;若_______,则该患者是Ⅱ型糖尿病。
【答案】(1) 神经递质 激素 受体
(2) 减少 持续
(3) 3.9-6.1 胰岛素 若注射胰岛素后,尿糖含量明显降低或没有出现尿糖 若两次检测结果大体相同
【分析】当兴奋传至轴突末梢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导致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使得肌肉兴奋,接着胆碱酯酶能催化乙酰胆碱水解,防止肌肉持续兴奋。
【详解】(1)信息分子主要起到传递信息、调节机体活动的作用,神经递质是神经元释放的作用于下一个细胞的物质,参与神经调节;激素是内分泌系统的细胞分泌的,参与体液调节,抗体和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分泌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参与免疫调节,因此三种调节方式所涉及的信息分子依次为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等,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激素与靶细胞的受体结合,而细胞因子可与B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实现信息传递,故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
(2)血钙降低导致突触间隙中钙离子浓度低,Ca2+内流减少,对Na+内流的抑制屏障作用减弱(即减少Na+内流的抑制作用),使Na+内流增多,引起动作电位的形成,致使神经、肌肉细胞持续兴奋,从而引起肌肉抽搐。
(3)正常人体内血糖的含量是3.9-6. 1mmol/L,Ⅰ型糖尿病是因为合成胰岛素不足,Ⅱ型糖尿病是因为组织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可见两种糖尿病的主要区别是体内胰岛素的含量不同。要判断某患者的糖尿病类型,应该先检测该患者尿糖含量,再注射适量胰岛素,一段时间后再检测尿糖含量,比较两次检测结果。
结果分析:若该患者是Ⅰ型糖尿病,即合成胰岛素不足,则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应该降低,即尿糖含量明显降低或没有出现尿糖。
若该患者是Ⅱ型糖尿病,即组织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不敏感,则注射胰岛素应该不会发挥作用,即两次检测结果应该大体相同。
24.人乳头瘤病毒(HPV)是引发机体患子宫颈癌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我国研制的九价HPV疫苗(含有多种HPV亚型的抗原)能预防9种高危型HPV引发的子宫颈癌,对年龄为16~26岁的人群效果最佳,半年内完成3剂接种后,能大大增强对子宫颈癌的预防作用。下图表示首次注射HPV疫苗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细胞⑤是_______,细胞②分泌的物质A是_______。当再次注射HPV疫苗时,疫苗能直接刺激图中的细胞_______(填数字序号)使其分裂分化。
(2)HPV二价疫苗主要成分是HPV的主要衣壳蛋白(L1)、次要衣壳蛋白(L2),既安全又有效,原因是_______。
(3)目前,针对HPV已经研制出预防效果较好的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注射多“价”疫苗可预防多种HPV亚型引发的子宫颈癌,原因是_______。
(4)我国普遍使用四价疫苗,为得到较好的预防效果,医生建议半年内三次注射疫苗,原因是____。但是某些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以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医生判断其出现了____。生活中,预防此类反应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
【答案】(1) 浆细胞 细胞因子 ④
(2)疫苗中不包含病毒的核酸,无法在人体内进行复制增殖,对人体安全。L1、L2衣壳蛋白作为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3)不同亚型HPV具有不同的抗原,多价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和记忆细胞,可抵御多种HPV亚型
(4) 初次免疫可以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再次免疫会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过敏反应 找出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细胞①是抗原呈递细胞,细胞②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③是B细胞,细胞④是记忆B细胞,细胞⑤是浆细胞,物质A是细胞因子,物质B是抗体。
【详解】(1)图中细胞⑤能产生物质B(抗体),故细胞⑤是浆细胞,细胞③在物质A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细胞⑤(浆细胞),故细胞③为B细胞,则细胞②(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物质A是细胞因子。当再次注射HPV疫苗时,由于记忆B细胞保留有抗原的记忆,因此④记忆B细胞能够被抗原(HPV疫苗)直接刺激,并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的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抗体可与HPV结合,阻止HPV的传播。
(2)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剂,该HPV疫苗中不包含病毒的核酸,无法在人体内进行复制增殖,对人体安全。衣壳蛋白(L1)、次要衣壳蛋白(L2)作为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故HPV二价疫苗既安全又有效。
(3)注射HPV疫苗能抵御HPV感染的原理是HPV疫苗含有与HPV相似的抗原结构,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抵御HPV感染。由于不同亚型HPV具有不同的抗原,多价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多种抗体和记忆细胞,因此注射多“价”疫苗可预防多种HPV亚型引发的子宫颈癌。
(4)由于初次免疫可以产生记忆细胞和浆细胞,再次免疫会刺激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能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某些患者在注射过程中或以后出现了皮肤荨麻疹、气管痉挛、呕吐等症状这是出现了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再次接触过敏原引起的,生活中,预防此类反应的主要措施是找出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五校(郧阳中学、恩施高中、沙市中学、随州二中、襄阳三中)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 生物 PDF版,文件包含10月联考生物学试题pdf、10月联考生物学-参考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湖北省夷陵中学、襄阳四中、随州一中高一3月联考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 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五校(郧阳中学、恩施高中、沙市中学、随州二中、襄阳三中)高二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生物pdf,共10页。